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2 16:12

91、如何去竹笋涩味?将竹笋连皮放入淘米水中,
放一个去籽红辣椒,用温火煮好后熄火,让它自然
冷却,再取出来用水冲洗,涩味就没了。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3 13:17

92、巧用废瓶盖:刮鱼鳞。取长约15厘米的小圆棒,
在其一端钉上2-4个酒瓶盖,利用瓶盖端面的齿来刮
鱼鳞,是一种很好的刮鳞工具。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4 05:52

93、巧用废瓶盖:削姜皮。姜的形状弯曲不平,体
积又小,欲削除姜皮十分麻烦,可用汽水瓶或酒瓶
盖周围的齿来削姜皮,既快又方便。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5 17:24

94、食盐还有这样的妙用,你知道吗?盐可使蔬菜
黄叶返绿:菠菜等青菜的叶,如果有些轻度变黄,
焯时放一点盐,颜色能如黄变绿。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6 09:54

本帖最后由 古月胡 于 2016-10-6 09:54 编辑

95、水发货选购:手感滑腻的可能用工业氢氧化处理过;有刺激性气味的可能用甲醛泡过;颜色过于
鲜亮的要慎买。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7 07:06

96、巧除蔬菜残余农药:取500毫升清水加食用碱5-10克配成碱水,将蔬菜放入其中,据菜量配足碱
水,浸泡几分钟后,用清水洗净。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9 13:27

97、葡萄酒保存方法正确可维持其美味芳香,先将
酒存在具有隔热、隔光效果的纸箱内,再置于阴凉
通风且温度变化不大的地方,可长时间保存。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0 12:44

98、菜叶小虫巧清除:用淡盐水浸泡菜叶,小虫受
到盐的刺激,便很快和菜叶分开,由于盐水的比重
比较大,小虫会浮在水面上,很容易从盆中倒出。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1 05:57

99、如果你不小心把饭烧糊了,别着急,此法可帮
你轻松除去糊味:将8-10厘米长的葱洗净,插入饭
中,盖严锅盖,片刻糊味即除。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1 08:39

100、巧用桔子皮去除肉类异味:炖肉或排骨时,
在锅里加入几块洗干净的桔子皮,可除异味和油腻
感,同时,可以使你的汤味道更鲜美。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2 06:07

101、天热了,清凉的椰子汁深受市民喜爱,挑选时将椰子将椰子晃一晃,若水声清脆,则椰子汁多

。若喜吃椰子肉,则应选手感较重,摇起来较沉的
椰子。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3 16:44

102、青椒去蒂再清洗!多数人洗青椒时,习惯将它剖为两半或直接冲洗,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青椒

独特的造型与长势,易使农药积在凹陷的果蒂上。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4 05:58

103、教你辨别有毒粉丝:正常粉丝的色泽细微偏
黄,接近淀粉原色,那种特别白特别亮的粉丝最好
别买。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5 06:10

104、市场上常出现假粉丝,所以买粉丝时应细辩,
慎买发黄、发绿等色泽鲜艳的粉丝;用水煮时有酸
味或其它异味的粉丝应引起警惕。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6 07:35

105、真假奶粉巧鉴别:试手感,真奶粉质地细腻,用手指搓捻会发出“吱吱”声;而假奶粉由于掺有
其它成分,颗粒较粗,捏时会发出“沙沙”声。

天津子牙河老韩 发表于 2016-10-16 07:40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6 07: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05、真假奶粉巧鉴别:试手感,真奶粉质地细腻,用手指搓捻会发出“吱吱”声;而假奶粉由于掺有
其它成分, ...

学习了。钦佩胡爷的意志和精神,您辛苦啦!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7 06:15

106、真假奶粉窍鉴别:尝味道,入口品赏时,真
奶粉细腻发粘,易粘牙齿、舌头和上颚,溶解较快
且无糖的甜味;假奶粉熔化快,不粘牙,甜味浓。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8 06:02

107、将粉丝点燃,正常粉丝燃烧时应有黑色的碳
,并且粉丝有多长炭就应该有多长,而毒粉丝燃烧
时没有炭残留,而且还会伴随很大的声响。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19 06:12

本帖最后由 古月胡 于 2016-10-19 06:14 编辑

108、最近市场上的一些所谓“红心柴鸡蛋”,其实是给鸡喂了含“加丽素红”添加剂饲料造成的。
购买时最好挑那些外观干净、表面粗糙的鸡蛋。






古月胡 发表于 2016-10-20 05:54

109、您知道正确的进餐顺序吗?那就是先喝汤,然后蔬菜、饭、肉按序摄入,半小时后再食用水

果最佳,而不是饭后立即吃水果。

页: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查看完整版本: 还玉斋笔记——萧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