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一个父亲陪儿骑车赴川上大学
老爸陪儿骑车赴川上大学大连晚报 2014-09-09 00:30
http://news.dlxww.com/news/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02/20140909/A091410193810062_change_A09B909b001.jpg
父子俩抵达四川。
http://news.dlxww.com/news/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102/20140909/A091410193810062_change_A09B909b002.jpg
正式出发。
文首席记者万恒 实习生廖可 图由受访者提供 “这个中秋节过得挺有意义!”昨日,身处四川成都的瓦房店小伙那宝旭笑着说。
在经历了22天、全程3300公里的骑车行进之后,大一新生那宝旭黑了,更壮实了,说话也更有“男人味”了。8月17日,那宝旭在父亲那振红的陪同下,父子两人骑自行车踏上了入川读书的旅程。
怀念四川 决定骑车送子上学
同样是送孩子去读大学,那振红没有像其他父母一样购买飞机票火车票。家住瓦房店的老那昨日告诉记者,早在儿子考大学之前,他已经和儿子达成了共识:如果考上省内大学,儿子自己去就读。如果考到了省外,尤其是考进四川,那么父亲那振红将亲自骑自行车前往送行。
之所以对四川情有独钟,是因为老那曾经在天府之国当过兵,四川的战友很多。“其实早在儿子读小学的时候,我就曾有过骑车到四川的想法,但是当时走不开。”那振红告诉记者,儿子初中毕业后也曾去过一次四川,对于四川、重庆的人文地理、山水环境、江湖美食,有着不同寻常的感受,他们甚至经常在家做川菜。因此,在父亲提出“骑车送学”的计划后,那宝旭格外赞成。“我填报志愿的时候,甚至只报了四川和重庆的几所高校。”那宝旭说,8月初他接到了录取通知书,如愿以偿地被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英语专业录取。骑车赴川的计划可以成行了。
一路险阻 跟着父亲影子前行
那振红和那宝旭都是自行车健将。那振红说,自己有8年骑行经验,经常组织骑行活动,在大连的自行车爱好者圈里名气不小,但从没有骑行过山路。儿子那宝旭在父亲的带动下曾参加过自行车比赛,最长也只有一天,骑行了100多公里。而从瓦房店入川全程超过3300公里。
“我们决定先北行,经过渤海湾抵达山海关后直奔成都。”那振红精心设计了线路,计划历时22天。“9月7日抵达成都,8日全家在成都过中秋节,9日到学校报到。”8月17日,父子俩带上行囊,骑车出发。而那宝旭的母亲则在家整理儿子所需的上学物品,乘火车入川和父子俩会合。
“因为路途遥远,我们必须轻装前进。”除了必备的药品和修车工具,父子俩的旅伴是两辆自行车。最初还算平稳,骑进秦岭之后,道路变得格外险峻。翻越秦岭父子俩就用了3天时间。“我也会要求儿子一直留在我的视线范围内,下山时的时速必须控制在35公里以内。”翻秦岭的一天早上,父子俩遇上大雾,能见度只有十几米。“大山里也无法停留,只能我在前方带路,儿子在后侧方随行,沿途的大货车频繁超车、速度快,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那振红说。
更危险的是穿越隧道。入川路上隧道特多,隧道漆黑一片只能用手电筒照明,但手电筒照明强度有限,一不小心,自行车就会撞在台阶上翻车。“如果身后的大货车冲上来,人就完了。”几次穿越隧道后,那振红掌握了一个方法:“我将手电筒的部分光线照在台阶上,我沿着台阶边行驶,儿子就看着我的影子跟随。”那振红说,但大货车还是要在身后按喇叭,巨大的声音让他们心慌、难受,“我都害怕,儿子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也锻炼了我们的心理素质。”一路上,那宝旭的车胎被扎爆两次,那振红的刹车线断了一次,但都有惊无险。当父子俩翻越秦岭,真正完成“蜀穿越”后,都说自己亲身体会了一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成都会合 全家过中秋别有意味
7日,父子俩顺利进入成都。“成功了,有点觉得像在做梦。”17岁的那宝旭说。当天下午,父子俩在火车站接到了那宝旭的母亲。昨日,一家人在成都度过中秋节。
虽然身处异乡,但是那振红和那宝旭都觉得这个中秋很亲切、很有意义。“从大连到四川,我们骑车穿越了大半个中国,这对‘90后’的儿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振红说,这3300公里的旅途,儿子了解了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更锻炼了他的意志力和品格。“其实这一趟骑行比坐火车甚至飞机还费钱,我就希望能锻炼儿子的意志力,也算是他正式进入大学前的一次成人礼吧!” 那振红说。等儿子报到后,他将和妻子乘火车返回瓦房店。
林中老屋 发表于 2014-9-9 1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祝贺那振红父子顺利抵达四川成都。父亲用实际行动做榜样,让儿子未进校门,就先上了自强自立、艰苦努力一课 ...
林中老屋版主下午好,谢谢好朋友的评论和加分鼓励。
成都冬泳骑游队夏秋季骑游活动集锦(三)——
祝贺那振红父子顺利抵达四川成都。父亲用实际行动做榜样,让儿子未进校门,就先上了自强自立、艰苦努力一课,好样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