耋耄养生经典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6-1-6 05:32 编辑《老老恒言》的主要内容
曹廷栋自幼体弱多病,故多留心养生之学。七十五岁时,更是“薄病缠缠”,因著《老老恒言》,自记其养生之道。《老老恒言》全书共五卷,其中卷一为安寝、晨兴、漱洗、饮食、食物、散步、昼卧、夜坐,卷二为燕居、省心、见客、出门、防疾、慎药、消遣、导引,卷三为书室、书几、坐榻、杖、衣、帽、带、袜、鞋、杂器,卷四为卧房、床、帐、枕、席、被、褥、便器,卷五为粥谱说、择米第一、择水第二、火候第三、食候第四、上品三十六、中品二十七、下品三十七。该书延续了《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并形成了鲜明的养生风格。其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首在养静”、“贵在养心”、“善于遣兴”、“慎饮食起居”、“顺应自然”等几个方面。另外,与其它的养生书相比,《老老恒言》还体现出“征引宏博”、“勇于批判”、“亲身体验”、“不务空言”等方面的特点。主要版本编辑
《老老恒言》为老年人养生专著,周作人对该书评价极高,认为是给老年人看的“好书”,是可以作为“六十寿礼”的书。故该书版本甚多。主要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自刻本、同治九年(1870年)重刻本,称为宝善堂刻本,清光绪四年(1878年)秀水孙氏望云仙馆刻本,1928年上海鸿章书局文瑞楼石印本等。其中,以乾隆三十八年自刻本最早,错误亦少。
力所能及,心曠神怡 《老老恆言》云:拂塵滌硯,焚香烹茶,插瓶花,上簾鉤,事事不妨身親之,使時有小勞,筋骸血脈,乃不凝滯。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也。 適當的勞動可以增進機體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對於家裡力所能及的小事,最好親自去做,比如撣拂灰塵、洗滌硯台、焚香、烹茶、插瓶花、掛簾鉤等。適度的勞動可以防止筋骨血脈的凝滯,這就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 適當的勞動,會給老年人帶來成就感,感到自己還有用。這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有好處的。所以說,力所能及,心曠神怡。 老年人在勞動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總的原則是:勞動量宜小不宜大,勞動時間宜短不宜長,力所能及而為之。不論是體力勞動、腦力勞動,或者是其它某些活動,均不能過度,因為老年人氣血已衰,過度的活動會引起身體不適,甚而導致疾病。 另外,老年人的活動是以舒筋展骨、保健養生為目的,故應在心情舒暢的情況下進行。如果在心情鬱悶、情緒不寧、意志消沉、心中憂愁的情況下勞動,就容易疲勞,甚至帶來不良的後果。
觀弈聽琴,恬愉為務 《老老恆言》云:棋可遣閒,易動心火。琴能養性,嫌磨指甲。素即擅長,不必自為之,幽窗邃室,觀弈聽琴,亦足以消永晝。 《老老恆言》說:下棋可以消遣,但下棋不如觀棋,因為下棋有勝負之分,如果過於計較就容易使人動火,對身體造成傷害。彈琴不如聽琴,因為彈琴容易磨損指甲。所以說,弈棋不若觀棋,彈琴不若聽琴。 古人講,善弈棋者長壽。弈棋,古稱為手談,現代人則稱為下棋。它不但能充實生活、修身養性,還能使人忘憂而樂,振奮精神,防止大腦的衰退。中國人特別喜歡下棋,在胡同裡,在社區裡,到處可以看到兩個對弈的人及一圈觀棋的人。但有些人下棋時把握不住自己,過分投入,這就不好了。對老年人來講,下棋的目的是娛樂,而不是爭勝負。如果過於投入,易動心火,那還不如觀棋。當一個旁觀者,把自己置於勝負之外。 至於彈琴磨指甲一說,對於現代人來講,沒必要有這個顧慮,因為我們現在有很多保護指甲的措施。研究表明,老年人堅持彈琴者大多記憶力較強,神經類疾病較少。彈琴可以延緩大腦衰老,彈琴的人長壽者較多。因為彈琴可以鍛煉雙手,雙手的運動對提高整個大腦皮質的興奮性都極有益處,能促使大腦兩個半球的能力都得到鍛煉。因此,老年人如有可能,要盡可能多地進行樂器的演奏。 我認識一位老年朋友,樂感很好,自小就喜歡音樂,但由於生活、工作的壓力,直到退休後才開始了她自己想過的生活。她參加了合唱隊、古箏班,每到週末,半天唱歌,半天彈古箏,平時在家也經常練習。幾年下來,她完全變了一個人,性格開朗,思維敏捷,身體健康,她已經完全樂在其中了。 下棋、彈琴,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可以愉悅心情,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修身養性。只要把握好度,這些活動是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延年益壽的有效手段。
筆墨揮灑,陶冶性情 《老老恆言》云:筆墨揮灑,最是樂事,素善書畫者,興到時,不妨偶一為之。書必草書,畫必蘭竹,乃能縱橫任意,發抒性靈,而無拘束之嫌。飽食後不可捉筆,俯首倚案,有礙胃氣,如因應酬促逼,轉成魔障。 《老老恆言》說:寫字作畫是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擅長書畫的老年人,興趣來時,不妨偶爾為之。《老老恆言》還建議,寫字必寫草書,作畫必畫蘭竹,這樣才能縱橫適意,抒發人的真性情,心靈才會真正得到放縱。但是不要在飽食後提筆,因為人低頭伏案,會妨礙胃氣的運轉,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更不可將書畫作為應酬,倉促而作,這樣對身心都是不利的。 《古今圖書集成》引王世貞說:「寫字作畫的人多長壽。書法學成之後,揮灑筆墨時,心不被外物所擾;畫學成以後,作畫時,絕慮凝神,沉靜運氣,心神不能有絲毫分散。」 「能詩者偶爾得句,伸紙而書,與一二老友共賞之,不計工拙,自適其興可也。若拈題或和韻,未免一番著意。至於題照,及壽言挽章,概難徇情。」 老年人在閒暇時作詩,不必要計較押韻、平仄等那麼多規矩,詩文不必求工整。偶爾得佳句,就取紙寫下,與一兩個好友一起欣賞品味,不失為一種樂事。如果特別計較詩文的工整,拈題或者和韻,不免還得一番思索,會傷神。至於題照以及書寫祝壽詞、輓聯等應酬之事,就不必太勉強。 自古以來有「書畫延年」的說法。現代研究認為,當人在進行書畫創作時,心情會變得非常愉悅,這是因為書畫能使書畫者的大腦受到良性刺激,促進心血管系統的有序循環,故必然是開心、快樂的。這就是許多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年屆耄耋,仍身手靈活,體格健壯的重要原因。因此,老年人應多參與習書作畫活動。現在很多都市老年人都參加了老年大學,學習書法、學習繪畫,揮灑筆墨,陶冶性情,增添了生活情趣,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我有一位醫生朋友,退休以後有了閒暇,進入老年大學,幾乎是從一張白紙開始,學習詩書畫。在一個陌生的領域裡,嘗試作詩,臨摹楷書、行書,學習寫意花鳥……老年大學的一切讓她欣喜,讓她感動,她愛上了中國傳統的筆墨藝術,並癡迷其中。她告訴我,學習詩書畫,使她增加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收穫著成績;使她更加熱愛大自然,更加願意親近大自然。「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她對我講,時光和機會對她來說是如此珍貴,60歲能做的事情就不要等到70歲,今年能做的事情就不要推到明年。 筆墨揮灑,陶冶性情。願有條件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試。
白山老人 发表于 2016-1-14 07: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閱讀此帖有感,養生是學問、學習、實踐,期待着繼續。
自己健康是美德,傳播健康是功德,贊侯老 ...
谢谢金老光临!
智者壽——活到老學到老 《老老恆言》云:「學不因老而廢。」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明確把學習作為養老的重要內容。 歷史上孔子五十而學《易》,「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在那個年代,人均壽命尚不足30歲,而孔子卻活到73歲,達到了一般人壽命的2倍。孫思邈在古稀之年仍然孜孜不倦鑽研醫學,寫成《千金要方》,百歲時編纂完成醫學巨著《千金翼方》,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醫學財富,活到101 歲而終。古今中外,年高好學而卓有成就者不勝枚舉。 以上所言,並不是提倡老年人都要學有成就,而是主張老年人「常用腦,可防老」。孔子提出過一個極具深意的養生學命題,即「智者壽」。「智者壽」道出了勤奮學習與健康長壽的關係。老年人學習的目的不在於結果,而在於過程。經常動腦,可以使視野更加開闊,精神更加充實,心情更加愉悅,從而有利於延緩衰老。 勤用腦是延緩全身衰老的重要環節。據文獻記載,腦部發育與壽命成正比,哺乳動物中人的腦最發達,壽命也最長。 怎樣才能延緩腦衰老呢?關鍵在於用腦,用進廢退。《周易》講:「生生為之易」,腦子越用越靈。美國學者做的高齡鼠實驗,對照組的老鼠關在一個可以高枕無憂的環境裡,因為不用腦,其腦神經毫無長進。 講到學習,首先想到的是讀書,這是怡情養性的好方法。讀書不僅可以使人淵博,更可以修身養性,讓人變得更豁達。古人對讀書很有研究。《幽夢影》講:「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讀不同的書,十分講究。書,時刻皆可讀,冬季寒冷,凝神聚思,適於讀經書;夏日悠長,讀史最佳;秋高氣爽,讀諸子文章,更易領會其精髓;春天萬物生發,氣機和暢,讀散文詩章,情之所至,相得益彰。 讀書,絕不單單是讓老年人關在家裡讀死書。善於讀書者,沒有什麼不是學習知識的好書,山水是書,詩酒是書,花月也是書。善於讀書者,何時何地都有書,這才是會學習的人。就如同善於遊覽山水的人,無不是讓人留戀的山水,書史是山水,詩酒是山水,花月也是山水。善於遊覽山水者,即使足不出戶,亦有無窮壯麗秀美的山水可在胸中遊覽。山水可當書籍來閱讀,書籍亦可作山水來遊歷,這就是一種境界,正如《幽夢影》作者張潮總結:「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讓每一位老年朋友都生活在充實的內心世界裡,腦不衰老,身體的衰老亦必然延緩。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6-1-14 06: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智者壽——活到老學到老 《老老恆言》云:「學不因老而廢。」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明確把 ...
閱讀此帖有感,養生是學問、學習、實踐,期待着繼續。
自己健康是美德,傳播健康是功德,贊侯老!
學會寬容 《老老恆言》云:世情世態,閱歷久,看應爛熟,心衰面改,老更奚求?諺曰:求人不如求己。呼牛呼馬,亦可由人,毋少介意,少介意便生忿,忿便傷肝,於人何損?徒損乎己耳。 《老老恆言》云:世情世態,閱歷多了,也就看透了人世間的人情冷暖。如今年紀大了,心衰面改了,應該更加達觀。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生活中要謙和寬容待人,少生氣,別人講什麼,由他去,不要計較,否則就會產生憤怒的情緒,而憤怒會傷肝,最終只能傷害到自己,而對別人卻毫無影響。用現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何必呢? 學會寬容是人生的一大學問。老子說「心善淵」,就是講心胸應該像水一樣虛靜深遠,能包容一切、化解一切,也就是說要寬容。西方有一則寓言,講的是一位英雄一天在山路上行走,看到路上有個袋子,他踩了一腳,不但沒踩破,反而增大了,他拿起一根木棒砸它,結果那個袋子竟然長大到把山路堵死了。這時一位聖人對英雄說:「朋友,忘了它,讓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碰它,它不長,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路,與你對抗到底。」這則寓言的寓意很深刻,它告訴我們不要充滿仇恨,而要學會寬容。 寬容待人就會減少煩惱;寬容待人,你就會增加機遇;寬容待人,你就會心胸開闊、健康長壽。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寫的「難得糊塗」四個字,不少人把它當成座右銘掛在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場所。人們為什麼喜歡這四個字,說明人們希望能學會寬容。「用爭奪的方法,我們永遠得不到滿足;用寬容的方法,我們可能得到比期望的更多。」老年朋友們經過風雨、見過世面,心態會比年輕人平和許多,相對也更容易學會寬容、 做到寬容。
心存感恩,知足常樂 《老老恆言》云:壽為五福之首,既得稱老,亦可雲壽,更復食飽衣暖,優遊杖履,其獲福亦厚矣。人世間境遇何常,進一步想,終無盡時;退一步想,自有餘樂。《道德經》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五福」出於《書經‧洪範》,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可見,「壽」為五福之首。 曹庭棟說:老年人如果是吃得飽穿得暖,拄杖而悠遊,那就是獲得了天底下最厚的福氣了。人生的境遇變化多端,進一步想,追求名利終無盡時,總會給人帶來無盡的煩惱;不如退一步想,其實生活多了很多樂趣。《道德經》中有:知足於內而不爭虛名,就不會有屈辱;知止於外而不貪得無厭,就不會有憂患。如此可以使人長壽。 「樂莫大於無憂,富莫大於知足。」老年人要知足常樂,要對自己的生活有信心,要學會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學會客觀地對待自己的人生位置,對自己的位置要有滿足感,要珍惜自己的位置和已得到的東西。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有些東西是你擁有而別人不可能得到的,有些東西則是別人擁有而你不可能得到的。不要攀比,凡事需量力而行,隨時調整自己的目標未必是弱者的行為。學會自我修養,自我排解。 有這樣一句話:「有功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學問著述,謂之福;無是非到耳,謂之福;有多聞直諒之友,謂之福。」福是人們心態健康的一種狀態,是一種知足感。不論什麼事情,只要以知足的態度對待,那麼享樂是福,吃苦也是福;機巧是福,吃虧也是福。 清朝內閣大學士紀曉嵐有句話「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知道知足,內心經常會是快樂的、達觀的。知足的人總是微笑著面對一切。在知足者面前,沒有過不去的坎。知足可以使人平靜、安然。相反,如果一個人貪得無厭、不知滿足,那就會總在糾結,總感到焦慮不安。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因為名利和享受方面的不知足而憂愁煩惱;更有些人因為不知滿足、貪得無厭,最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不知足是人間的活地獄,它會讓人無一刻安寧。中國文化提倡知足常樂。其實人賴以生存的需求很有限,一天不過三餐,夜晚不過一張床,把這些都想明白了,就會活得釋然。 在國外有專門的感恩節。美國定在每年11月的第4周星期四,加拿大定在每年10月的第2周星期一。感恩節起源於1621年。1620年11月,102個英國清教徒乘船到達美國的普利茅斯,由於嚴寒、飢餓和疾病,只有50人僥倖活下來。第二年春天,在當地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學會了捕魚、狩獵、種南瓜、飼養火雞等。豐收了,為了感謝上帝的恩德,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他們大辦筵席,邀請印第安人一起聚餐,同時還舉行了摔跤、賽跑、歌舞等活動。以後,這個節日就流傳下來,並風行各地。心存感激,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這是一種境界,是一種善良的、平和的、豁達的心境。 心存感恩,知足常樂,中外文化在這一點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老年人經歷了一輩子的風風雨雨,體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愛過、恨過,做過自己所喜歡的事,沒有虛度歲月年華。那麼,無論貧富貴賤都可以安心了。因此,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應該達觀,更應該容易做到心存感恩、知足常樂。老年人如果能夠達到這種心態,那麼晚年的人生之路一定是灑滿陽光的,必定會氣血調和、健康長壽。
本帖最后由 houzhaotian 于 2016-1-11 04:18 编辑
服老是一種智慧 今天的青年就是明天的老年。人的老化,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一種自然現象。 人到老年,精力一天天衰退,身體一天天老化,誰都無法避免。著名老中醫岳美中曾歸納老化現象為八點:記遠事,不記近事;笑時有淚,哭時無淚;喜歡孫子,不喜歡兒子;喜歡硬食,不喜歡軟食;眼昏花,看不清近處;耳朵聾,好打聽閒事;遇怪人,沒觀察就問;想尿遠,反溺在鞋上。所以常聽老年人說,自己都煩自己。 《老老恆言》云:「年高則齒落目昏,耳重聽,步蹇澀,亦理所必致,乃或因是怨嗟,徒生煩惱。須知人生特不易到此地位耳!到此地位,方且自幸不暇,何怨嗟之有?」就是說,人到老年,牙齒脫落、兩眼昏花、耳朵聽不清,又舉步艱難,這都是很自然的現象。面對這些現象有些老人就會產生怨恨的情緒,其實這不過是徒增自己的煩惱罷了,因為人必然老去,這是自然規律。人要面對和接受逐漸衰老的事實,不能因此成為心理負擔。應該明白,人活到這個年紀已經不容易了,應該覺得慶幸,還有什麼可以怨恨的呢? 「老年肝血漸衰,未免性生急躁。旁人不及應,每至急躁益甚,究無濟於事也。當以一『耐』字處之,百凡自然就理,血氣既不妄動,神色亦覺和平,可養身兼養性。」意為老年人肝血已經逐漸衰弱,因而未免性情急躁。如果旁邊的人不能及時對他們的要求做出相應的反應,他們就會更加急躁。但急躁是無濟於事的,應該以一「耐」字來對待,學會忍耐,處理任何事情應懂得順其自然,這樣氣血就不會妄動,神色也就平和,從而既養身又養心。 人必須面對現實,正視自然規律。進入老年,不用害怕,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觀念,要知道如何去適應,如何去保持永遠年輕的心態與活力,進而求得延緩衰老。 人要學會服老,做事需量力而行。「少年熱鬧之場,非其類則弗親。苟不見幾知退,取憎而已。至於二三老友,相對閒談,偶聞世事,不必論是非,不必較長短,慎爾出話,亦所以定心氣。」《老老恆言》在這裡講的是,年輕人喜歡去熱鬧的場所,而老年人就不要去了,如果不知此理偏要去,無疑會讓人討厭你而自取其辱。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生活圈子,可以邀兩三個老友對坐閒談,偶爾談論到世事的時候,也不必爭論是是非非,更不要計較長短,這樣才能定心養性、修煉出一個好身體。 老年人在制定計劃時要切合老年期的實際情況。以鍛煉身體為例,青壯年時可以登山、遠足,年紀大了可以散步、遛彎;青壯年時可以溜冰、潛水,年紀大了可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我在門診曾接診過不少病人,因為不服老,參加中青年強度較大的體育活動,結果出現膝骨性關節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肩周炎等。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對我說過同樣的話:「不服老不行啊。」 因此,服老是一種智慧。它不是認輸,而是教會你面對現實,教會你一種適合你年齡段的新的生活方式,從而讓你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更長壽。
人人都應享有壽至天年的幸福 文翰 健康長壽和永葆青春一樣,十分誘人。那麼何為長壽呢?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著作《左傳》中就把「壽」分為上、中、下三等,稱「上壽一百二十歲,中壽百歲,下壽八十」意思是說,120歲者稱為上壽,100歲者稱為中壽,80歲者則稱為下壽,也就是說,只有年齡超過80歲的人才有資格用「壽」字。 美國學者海爾弗裡根據細胞分裂次數來推算人的壽命,得出的結論是:人的壽命應該為120歲。這一研究結果與我們的祖先對壽命的看法是完全一致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的壽命也在延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最新的成年人年齡劃分方法:44歲以下為青年人,45~59歲為中年人,60~74歲為年輕的老年人,75~89歲為老年人,90歲以上為長壽的老年人。按照這個標準,當下的絕大多數人可能都與「長壽」二字無緣了。但是, 「延年益壽」一直是人類本能的美好願望,人人都希望自己能長壽,能健健康康地盡享天年。 「壽」在人們心目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國許多名勝古跡都有「壽」字的石刻、碑匾。歷代對帝王的祈福是「萬歲!萬萬歲!」,翻譯成英文是「長長的生命」之意。民間對老人最常使用的一句祈福詞是「壽比南山不老松」,即以「南山松」作比喻,企盼健康長壽。 漢字是非常有意思的,古人將字拆開,稱八十八歲為米壽,九十九歲為白壽(意為一百少了一歲),一百零八歲為茶壽(意在八十八上面又加了廿)。著名哲學家馮友蘭與金岳霖同庚,1983年,兩位老先生在做八十八歲「米壽」時,馮友蘭寫了兩副對聯,一副給自己,一副送金岳霖,對聯的前兩句是一樣的,「豈止於米,相期以茶」,意思是不能止於「米壽」,期望能活到「茶壽」。 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過程都是由生命誕生、發育、成熟、衰老、死亡這幾個階段組成的。我們知道龜是長壽的,但曹操在《龜雖壽》中寫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這就是自然規律。人類作為高級動物也未能超越這一自然規律,對這一點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生命是有盡數的。 有些人盲目追求長生,為此,他們煉丹、服石,認為生命從此可以永恆。我曾參與《中國宮廷醫學》一書的編寫,對歷史上盲目追求長生的帝王做過一些考證,在《唐會要》卷五十二中寫道:「秦始皇、漢武帝志求長生,延召方士……以為禱祠神仙,可求不死。二主溺信之。始皇遣方士入海,求三山靈藥,遂外匿不歸;漢武以女妻方士欒大,後亦無驗,欒大竟坐腰斬……貞觀末年,有胡僧自天竺至中國,自言能制長生之藥,文皇帝頗信待之,數年藥成,文皇帝因試服之,遂致暴疾……古人云:『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誠哉是言也。」史書中記載了不少為企求長生而信神信巫,祈求於 「神仙家」和「煉丹家」,服食金石而上演的悲劇。僅以唐朝為例:唐憲宗因服石,「暴成狂躁之疾」,卒年43歲;唐穆宗傚法憲宗長年服用金石,臣下屢次勸諫,他口頭答應,實際上一直沒有間斷,在位4年,33歲而亡;唐武宗服石,「喜怒失常」,「未幾卒」,唐宣宗為此處罰了蠱惑武宗服石的道士,但後來唐宣宗自己也「好神仙、餌丹藥」,後背生疽而亡……這樣的悲劇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 但也有十分明智的君王,如在《聖祖仁皇帝聖訓》中記載了康熙的一段話:「吾人年老而經事多,則自輕易不為人所誘,每見道士自誇修養得法,大言不慚。但多試幾年,究竟如常人,齒落鬢白,漸至老憊。觀此,凡世上之術士,俱欺遊人而已矣。神仙豈降臨人世哉?」康熙不信神仙,不信丹藥,活了69歲;乾隆更長壽,活了89歲,自稱「古稀天子」。 企盼長壽是世人的普遍願望,雖然人人都應當享有壽至天年的幸福,但事實上能達到長壽標準,即活到90歲以上的人畢竟還是極少數。大多數人在年輕的時候疲於生存,不大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到了晚年往往疾病纏身。 人的壽命不可能永恆,但活到人類的正常壽命,即天年,則通過自身的努力是有可能達到的,古人對此早有認識。《黃帝內經》中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也就是說,懂得養生之道的人,就會根據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而起居生活,按照正確的保健方法進行調養鍛煉。飲食有節制,生活有規律,勞逸適度,讓自己的肉體與精神都保持最佳狀態,這樣就能夠活到人的正常壽命——天年。 中國歷史悠久,養生益老之術豐富多彩。我國現存古籍8萬餘部,其中中醫中藥古籍約1萬部,有關傳統古典養生學以及涉及壽老養性的經書、史書、佛書等約200 余種,有著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總結。著名英國科技史學者李約瑟曾說:在世界文化當中,唯獨中國人的養生學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 《黃帝內經》講「上工治未病」,養生即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中醫養生學不僅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而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是符合人體生命客觀規律的一門學問。 養生,在不同的年齡段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法。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原康復醫學科主任耿引循先生的新著《養老有方》重談老年養生,即養老。雖說是養老,但其方法不僅對老年人適用,而且對各年齡段的人都會有所啟迪,可以使人們盡早地防患於未然。春去秋來,花開花謝,白髮漸漸生,容顏終會改。直面生命的客觀規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學會養生,努力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爭取盡終天年。
☆☆——從曹庭棟與他的《老老恆言》談起 文佑 《老老恆言》,又名《養生隨筆》,是清代著名養生學家、文學家曹庭棟的著作。 曹庭棟,字偕人,號六圃,又號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先生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就聰明好學,他很看重生活品質,對於「做官」這種一般人都想要的活法,始終不以為然。他好學,但只是出於喜歡,而不是出於科舉。他18歲入府學,36歲由地方官舉薦為「孝廉方正」,但他「自問不敢當此,以病辭」。據說後來曾經有兩次被地方官府授予「鴻博」的機會。「鴻博」是當時科舉制度之外的制科之一,只有特別有才華的人才能得到督撫的推薦,然後到京考試,考試後便可以任官。當時的讀書人都認為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也是最光榮的事情,可先生卻毫不在意,他雖然去了,但因身患疾病,而沒有參加考試,就直接回了老家,從此再未踏進仕途一步。 先生的心態特別好,極為寬容、大度。他從京城回到家後,正好趕上縣裡疏浚河道,挖出了很多淤泥,卻沒有地方堆置,因為他家的院子大,所以有人建議堆在他家的院子裡。後來,越堆越多,竟連一些沒用的房子都被拆掉了,淤泥堆得就像一座小山。先生本來是有點兒犯愁的,不知該如何是好,但經琢磨後,就轉憂為喜了。當時正是先生母親曹老太太的大壽之日,先生就給這土山起了個名字叫「慈山」(這也是他後來自稱慈山居士的原因)。不僅如此,先生還在上面開闢園林,栽樹、種花、蓋亭台。沒過多長時間,這土山竟然變得生機盎然,風一吹,松濤陣陣,如同置身山巒溪谷之間。先生在上面焚香鼓琴,寫詩著書,優哉游哉。他像孩子一樣寫詩炫耀:「茲山詎雲高,我鄉卻無兩。」意思是慈山豈有雲高,但這鄉里可找不出第二個這麼高的山了。由此,可以看出,先生十分享受人生,他一直在精心營造自己快樂、幸福的生活,故得以頤養天年,享有高壽。 先生生性恬淡,博覽群書,精通經、史、詞章以及考據。他一生的著作,多被收入《四庫全書》。《老老恆言》是介紹他養生之道的專著,全書4萬餘字,把他的養生心得一一記下。先生的養生之道主要有如下特點: 1認為養生貴在順應自然。先生一輩子養生不求助於藥物,惟以順應自然為宗法,以求頤養天年。他主張養生要順應身體的自然規律,不可有絲毫勉強。 2強調養生著眼點在於起居飲食。成語云:「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先生認為很多健康問題往往是由生活細節引起的,因此應該將養生融於日常生活中。 3重視對脾胃的調理。先生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老人更以調理脾胃為切要。因為胃陽弱則百病生,脾陰足則萬病息。他提出很多調理脾胃之法,例如主張在夏季早晨起床,不要馬上進食物以實胃,而應先進米湯以潤肺等。 4推崇食粥對身體的療疾之功。先生指出,粥能益人,無病可調養,有病可療疾,老年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小碗,能生津快胃。此法簡單,易得易行。 此外,在精神調養方面,《老老恆言》要求老人應定心、戒怒、知足、善於自我排解,才能保障身心健康,壽度百歲。 該書不近丹藥,不求仙方,惟從日常做起,內容細緻、平實、方法簡單、易行,是中醫養生讀物中罕見的,被後世奉為「養生聖經」。 《老老恆言》又是一本非常精緻的書,文字精當,字字珠璣,信息量非常大。全書沒有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有的只是操作性很強的養生感悟,書中告訴你衣食住行皆可養生,行走坐臥均有學問。讀過此書,你會感到健康長壽不是離我們很遠,不是遙不可及,只要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只要能堅持下去,人人都有盡享天年的權利,人人都有望獲得健康和長壽。 但《老老恆言》畢竟是一部「古書」,很多現代人難以讀懂,即便是有一定古文功底的人,由於尚存在一定的醫學知識障礙,也難以準確理解。怎樣才能把這部養老奇書「變廢為寶」,讓更多的現代人受益呢?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原康復醫學科主任耿引循先生不辭辛苦,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寫就了一本現代版的《老老恆言》——《養老有方》,她對《老老恆言》做了全面的解讀和發揮,既最大化地保留了原書的精華,又根據現代人的生活做了修正和拓展,讓全書沒有晦澀難懂的醫學常識,有的只是操作性很強的養生感悟。希望老年人能夠通過閱讀此書學會如何養老,年輕人通過閱讀此書學會如何照顧老人的同時,也學會自己如何養生。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6-1-7 0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散步時最好不說話 《老老恆言》云:《遵生箋》曰:凡行步時,不得與人語。欲語須住足,否則令人失氣。 ...
已有 1 人评分威望收起理由
http://bbs.china-ws.org/ucenter/avatar.php?uid=50960&size=small 水上老毕+ 3赞一个!
总评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评分
谢谢毕老师加分鼓励光临!
houzhaotian 发表于 2016-1-7 05: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散步時最好不說話 《老老恆言》云:《遵生箋》曰:凡行步時,不得與人語。欲語須住足,否則令人失氣。 ...
壽未至高齡者,不足以言養老 ——從《老老恆言》到《養老有方》 文煜 有一句得到普遍認同的話叫「壽未至高齡者,不足以言養老」,就是說壽未至高齡,即使談養老,但由於沒有親身體驗,許多方法也只是紙上談兵。 清代著名養生學家曹庭棟,號慈山居士,自幼體弱多病,因此在博覽群書時,特別留意養生之道。到了晚年,他更加注重日常起居養生細節,高壽而終。 《老老恆言》是他的養生筆記,為75歲後所作。他在自序中說: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的父母早已不在人 世,所以不用為他們養老了。我今年已經75歲了,才忽然發現自己也已經老了,應該是指望別人給我養老的時候了,然而我的孫子應谷年齡還小,還沒有能力為我 養老。況且他還不知道我已經老了。我自己知道自己老了,所以自己要為自己養老。一段多麼實在的話語啊。曹庭棟43歲得子,但第2年就夭折了,因此只能把侄 子的兒子當孫子,自謂「無子有孫」。老人自己給自己養老,因而他關注每一個養老細節,非常用心地對待生活中的各種日常瑣事,從睡眠、盥洗、散步、晝臥、夜 坐、見客、出門、消遣……更具體到日常所用的杖、衣、帽、帶、襪、鞋、床、帳、枕、席、被、褥等,「切切於日用瑣屑,淺近易行。而深味之,古今至理,實已 不外乎此」,並把這些經驗一一記錄下來,編纂成書,為後人留下了一筆非常實用而豐厚的養老財富。 曹庭棟75歲開始寫《老老恆言》,寫書的起因,源於他在74歲時得了一場大病,在養病期間,他對養生頗有感受, 於是提筆著書,以為消遣。他在書中寫到,「時氣怯體羸,加意作調養法,有出諸臆見者,有本諸前人者,有得諸聽聞者,酌而錄之,即循而行之。訖今秋,精力始 漸可支,大抵病後欲冀復元,少年以日計,中年以月計,至老年則以歲計,汲汲求其效,無妙術也。」意思是說,他當時身體很弱,所以特別注重調養,這裡面有自 己的心得,有前人的經驗,也有別人的體會,他都廣泛地吸收,認真地踐行。到了第二年秋天,精力、體力都有了明顯的好轉。他認為,年輕時有病,恢復以日計 算;中年時有病,恢復以月計算;而到老年,則以年計算了。只有一點一點地康復,沒有捷徑可行。因此,該書所言,均為作者的親身體驗,實踐性很強,而絕非紙 上談兵。 同時,老人功底深厚,學識過人,他在寫作時還參閱引用了307本古書,上至《周易》、《尚書》,下至《張文仲備急方》、《吳又可瘟疫論》等,視野開闊,博古通今。他幫我們閱讀了大量本該我們自己來閱讀的書籍,向我們提供了自古以來諸多的養生信息。 該書內容平實,簡單易學。周作人在讀過該書後,深有感慨地說:「專談老年生活的書,我只見過乾隆時慈山居士所著 的《老老恆言》五卷」,「善事父母亦著重在老年,我想中國言孝之可取即在於此……『父母少壯時能夠自己照顧,而且他們那時還要照顧子女呢,所以不成什麼問 題。成問題的是在老年,這不但衣食等事,重要的還是老年的孤獨。』只可惜後世言孝者不注意此點,以致愈說愈遠,不但漸違物理,亦並近於非人情矣」。他認 為,《老老恆言》可作為送長者的壽禮,年輕人則可以通過閱讀此書知道怎樣照顧老人。 讀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常回家看看》:「找點空閒,找點時間……常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 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這首歌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實際是反映了社 會呼喚中國人的傳統孝道。 據國家統計局2011年4月公佈的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3.26%。 而2010年上海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2.5%。按照國際慣例,達到10%即為老齡社會。依據此標準,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甚至有人呼籲:「常回 家看看」不應再只是歌詞,它應成為督促中國子女孝敬父母的法律,年老的父母在等著你「常回家看看」。 人到老年,既需要晚輩生活上的照顧,更需要晚輩情感上的交流。從這一角度來講,《老老恆言》不僅是寫給老年人的書,教給老人如何養老,而且,也是寫給年輕人的書,它在教給年輕人如何照顧好老人的同時,也教會年輕人自己如何養生。 曹庭棟壽至高齡,自己給自己養老,因此他的養老細節、長壽之道絕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談,而是有著深切的親身體驗,有著高度的可操作性。所以,解讀《老老恆言》,探討長壽之人的長壽之道,將會給我們以長壽智慧的啟迪。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原康復醫學科主任耿引循為現代讀者做了一件好事,他依托《老老恆言》寫就了《養老有方》 一本,力爭最大化地把原書的精華呈現給讀者,同時又根據現代生活實際做相應修正和拓展。全書沒有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有的只是操作性很強的養生感悟。它告 訴你衣食住行皆可養生,行走坐臥均有學問。從這個角度說,《養老有方》是現代版的《老老恆言》,也是指導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生活百科,相信它定會讓老年人受 益,也會讓年輕人有所啟悟。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收起理由
http://bbs.china-ws.org/ucenter/avatar.php?uid=14806&size=small 蓝色海湾+ 3赞一个!
http://bbs.china-ws.org/ucenter/avatar.php?uid=85850&size=small 新手上网+ 2赞一个!
总评分: 威望 + 5 查看全部评分
谢谢老师加分鼓励光临!
蓝色海湾 发表于 2016-1-5 21: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书!期待。
散步時最好不說話 《老老恆言》云:《遵生箋》曰:凡行步時,不得與人語。欲語須住足,否則令人失氣。謂行步則動氣,復開口以發之,氣遂斷續而失調也。雖非甚要,寢食而外,不可言語,亦須添此一節。 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謂,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須得一種閒暇自如之態。盧綸詩「白雲流水如閒步」是也。《南華經》曰:水之性不雜則清,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此養神之道也,散步所以養神。 俗話說:吃不言、睡不語。其實散步時也最好不要說話。《遵生箋》中有這樣的記載,散步的時候不要與人說話,如果要說話,就必須停下來,否則會傷氣。老年人呼吸系統已不比年輕時,而散步的時候體內氣血運動加快,如果再開口說話,就會導致呼吸急促,所以散步的時候最好不要說話。 散步是隨意的,不受拘束的,且行且停,且停且行,十分閒暇自如。盧綸詩「白雲流水如閒步」,形容散步應該像白雲一樣自由地飄蕩,像流水一樣悠然地流淌。試想,如此美妙的散步,對人的身心是一種多麼健康的陶冶啊。 法國思想家盧梭說:「散步能促進我的思想,我的身體不斷運動,腦力才會開動起來。」德國大詩人歌德曾說過:「我最寶貴的思維及其最好的表達方式,都是當我散步時出現的。」一個人安安靜靜地散步,海闊天空地暢想,實在是很愜意的一件事情。 《南華經》中有:本性不渾濁的水是清水,但如果閉塞而不流通,水就不會清了。因此說,散步有助於精神的放鬆,有助於養神。散步,就是讓身體內的氣血動起來,悠閒自得,隨心漫步,這不是一種最好的養生嗎?☆壽未至高齡者,不足以言養老
好书!期待。
学习 博学多才引经据典,佩服佩服, 花鳥魚蟲,自尋樂趣 《老老恆言》云:院中植花木數十本,不求名種異卉,四時不絕便佳……玩其生意,伺其開落,悅目賞心,無過於是。 種花養魚是很好的養性措施。民間有「常在花間走,活到九十九」的養生保健諺語。在院子裡種植各種花草,不求名種異卉,只要四季不會凋謝就好,每天欣賞自己精心培育的花草,看花開花落,別有一番情趣。室內放置幾盆花草,寄情於紅花綠葉之中,確有助於消除疲勞,使人心寧。現代研究證明,花卉除了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帶給我們更多的快樂外,或濃或淡的花香還是一劑保健良藥,使人怡情、醒腦、安神和祛病。如芍葯花含芍葯甘,其氣味有助於平抑肝陽,緩和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症;杜鵑花含花色甘、黃醇酮類,是緩解老年支氣管炎的天然「保健品」;茉莉花芳香化濁,有助開竅,其氣味能減輕頭暈、目眩、頭痛、鼻塞等症;菊花含有龍腦等揮發性香物,對頭痛、頭暈者有益…… 養鳥可以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每天喂一喂、聽一聽、看一看,實在是一種樂事。《老老恆言》以養鶴為例來說明養鳥對增進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鶴是一種性情十分閒散安靜的野鳥,養在園圃寬闊的地方,任它自由自在地生活。面對這樣的鶴,人的煩躁之氣便會頓時消失。 對於從事腦力勞動的人來說,在伏案攻讀、埋頭寫作、苦思冥想之後,走到鳥籠旁耳聽、眼看、手動,無疑是最好的休閒和娛樂了。這會使你的血壓、脈搏、內分泌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得到良好的休整,因而會使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靈感也會悄悄光臨。對於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來說,在緊張勞作之後,坐在鳥籠前小憩片刻,會使你心曠神怡,倦意全消。對於老弱孤寡者來說,以鳥為伴,可以排除孤獨感。 養魚能在逸樂中達到身體康健的目的,不僅能陶冶情操,從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還能昇華思想,豐富業餘生活。另外,養魚、觀賞魚又是一項輕微的體力活動,可以使人在極有趣味的勞作中不知不覺地得到身體鍛煉。將金魚養在大缸裡面,閒暇時,佇立觀賞,足以怡人性情,還可以明目。 《養老奉親書》曰:「養老之法,凡人平生為性,各有好嗜之事,見而喜之,」「有好書畫者,有好琴棋者,有好禽鳥者,有好古物者……但以其平生偏嗜之物,時為尋求,擇其精純者,佈於左右。」人不可以沒有自己的愛好,古人云:「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籐蘿,人不可以無癖。」講的就是這個意思。 花鳥魚蟲,世上萬物皆有靈性。一個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人,不管你以何事、何物為伴,均會有無窮的樂趣。以傾聽為例,古人「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聲,水際聽款乃聲(搖櫓聲),方不虛生此耳。」人人都有雙耳,但不是人人都會傾聽。傾聽是一種本領,一年四季,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傾聽不同的聲音,享受著不同的樂趣。 養老養性,沒有固定的章法,關鍵是要善於尋找生活中的樂趣。宋代養生家陳直的《壽親養老新書》總結了修身養性的十大樂事:談義理字、學法帖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寓意弈棋。可見,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只要你有心,事事皆可養性。 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現的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結緣,在於相知;人與動物結緣,在於交流;人與植物結緣,在於賞心悅目;人與物質結緣,在於長久相伴。讓我們學會找到自己的樂趣,快快樂樂養性長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