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8:59

118、年轻十岁,冬泳能延缓衰老吗?
日本的野村武男在《水中健身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中指出,水中运动的效果,能使人年轻10岁。
其理由是:在各项运动项目中,游泳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是游泳运动时一定要有意识地进行呼吸。如果我们将游泳时的呼吸和跑步、打球等运动相比较,就会发现,游泳时的呼吸是有意识的,而其他运动的呼吸是自然进行的。游泳时的呼吸更多用的是腹部,而其他运动的呼吸用的是胸部。这是因为,人体在水中所受到的压力要比在空气中大的多,在水深50厘米时,为1.05个大气压,在水深150厘米时,为1.15个大气压。即水深每增加一米。水压增加0.1个大气压(atm,1个标准大气压=101.325kpa)。游泳时,人体通常时平着浮于水中30~50厘米的深度,比在空气中多承受0.03~0.05个大气压,所以,人必须以更有力的呼吸才能适应身体的要求。这样就扩大了肺活量。普通人的肺活量大约为3000毫升,运动员为4000~5000毫升,而游泳运动员则为5000~6000毫升,是普通人的两倍。他认为,人体的各个器官互相紧密联系,防止呼吸机能的衰退,能够使身体机能的衰退得到缓减。
他还提出,呼吸的有力,对于大脑有很多的益处。脑是人体消耗氧气的重要器官。人的大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但是,却需要20%的血液。这是因为,1立方厘米的肌肉细胞中毛细血管的长度为6厘米,而相同体积的脑细胞中的毛细血管的长度为1100厘米,所以,脑需要更多的营养与氧气供应。身体的氧气储备量大约只能维持10秒钟,所以,缺氧时,大脑的活动立即降低,以至停止活动。心脏1分钟输出的血液为5000毫升,它一天输出的血液总量有7.5吨,它的20%为1.5吨,是供应大脑的。血液中有近一半是红血球,红血球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和氧气结合,并将氧气送到全身各处。氧气供应充足时,血液中的营养素燃烧充分,血液呈弱碱性;氧气供应不足时,营养素燃烧不充分,血液呈弱酸性。弱酸性的血液会增加黏度,造成包括脑的血液流通恶化。此时,人们就会打哈欠来弥补氧气供应的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由此可见呼吸增强的益处。
王惠丽在《游泳健身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中认为,游泳是一项非常时候中老年人的运动,因为呼吸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在中老年中较为普遍,而游泳可以改善与提高肺的通气功能。由于水的压力,在水中呼吸,要求快吸慢呼,且吸深吸足。如能持之以恒坚持游泳,呼吸的深度可以不断增强,呼吸道的畅通得到保证,其抵抗力得到增强,从而延缓呼吸机能的衰退。同时,游泳能减缓肌纤维的萎缩,而且由于肌肉运动能使微血管到大动脉的曲张加大,使血管弹性增强,又促进了血液循环的加快,对防止与减轻中老年人因动脉硬化而造成的心脏病、高血压等都要良好的作用。另外,游泳对保持与提高关节、韧带、肌肉的灵活性与弹性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都对延缓衰老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个人认为,如果游泳者将游泳延伸到冬泳,那么,他们在此方面得到的益处会更多。从前面提到的三份关于对于冬泳的跟踪研究看来,冬泳对于延缓衰老的的确有着不可低估达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5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0

119、别太指望,冬泳能治什么病?

      冬泳能治什么病?这一定是许多人想知道的。我遇到过一些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他们想以此判断他们参加冬泳是否值当。

      坦率地说,想以冬泳的手段达到治病的目的,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且不说许多人由于自身的各种条件不能冬泳,就是有条件能参加冬泳的,如果带着治病的目的去游,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但是,在许多人的体会中,冬泳又的确治好了他们的病。我从网上找到一些各地冬泳者的自述,我们不妨从他们的自述中看看他们的体会。

       (1)52岁的张丽娟说,她多年前曾患有胃病、神经衰弱和关节痛等症。参加冬泳7年,收到了健身的效果。对于冬泳的女同志来说,雌激素的释放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冬泳是一项平卧的全身运动,不仅使全身的血液均匀地流向身体各处,还使各处的关节都在不停地运动,所以有助于防治关节痛、腰痛、颈椎痛。参加冬泳锻炼几年以来,尽管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但是我都能保持轻松和良好的心情,吃睡都香,胃病、神经衰弱和关节痛病症不知不觉消失了,身体素质明显好转。

      (2)68岁的广西教育学院老院长潘运琛先生说,他患癌症10多年,坚持冬泳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通过这么多年来的冬泳健身,他受益匪浅,原来的病痛减轻了不少。

      (3)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社务部主任金志说,冬泳好就好在能健体去病,增强肌体的免疫力,这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冬泳对关节炎、风湿病、胃病、高血压等病症有着奇特的疗效。他强调,冬泳虽好但也要科学指导。并非人人都适合冬泳。他还特意拿王刚义作为典型说明。他说,别看王刚义南极冬泳,游过大冰湖,但没进行冬泳训练以前,他有胃下垂、头晕的毛病。坚持冬泳几年后,那些毛病全没了。金志说,“但冬泳作为一项比较特殊的健身运动,初学者在决定是否冬泳时,还是应该慎重,最好先听听医生的意见,”“而且对初学者来说,冬泳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要长期坚持,否则非但无益,反而对身体有损害。”

      (4)72岁的退休内科主治医师陈涌泉告诉记者,他从小身体就不好,体弱多病,得过黄疸性肝炎、支气管哮喘,而且营养不良。不仅如此,他还分别在1974年和1982年历经了两次意外伤害,虽然保住了性命,却留下了许多后遗症,造成和引发了高血压、心绞痛等很多老年慢性疾病。1992年离开工作岗位后,爱好运动的陈涌泉就开始将运动安排进自己的时间表,打太极拳、爬山、骑自行车、游泳……屡遭病魔和意外伤害的身体有了很大好转。1995年,他尝试着破除自己以往冬季不游泳的“禁区”,一年四季坚持不懈,身体越来越感到舒服,转眼就是8年。现在的陈涌泉吃得香、睡得好、精神愉快,白内障、痔疮、慢性咽炎等各项老年慢性疾病也趋于稳定或好转。陈涌泉退休前没少开过处方,但是他开出的处方在减轻自己病痛方面作用不大,而选择冬泳则使他摆脱了许多医院里处方治不了的病。陈涌泉笑着说:“原来每年都要花掉七八千元的医疗费,花了钱遭了罪,现在每年医疗费只有三四百元。免疫力增强了,感冒少了。检查各项指标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血压稳定在138/90毫米汞柱。”

      (5)桂林高寿90岁的老教授杨希谋还坚持冬泳。记者慕名来到杨老家采访,一见面,竟是一位精神饱满、神采飞扬的,近一米七的个头,65公斤体重,耳聪目明,稀疏的头发中黑多白少,很难找到老年斑,背也挺直的长者。更难得的是除了有点轻度白内障外,几乎没有病。他血压不高,心血管没毛病,消化功能好。杨老风趣地说:“连我自己都从来没有90岁的感觉,你感到意外不奇怪。”老教授的好身体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游泳游出来的,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结果。杨老生于1912年11月2日,贵港人,桂林医学院原眼科教授。他从小就喜欢游泳,中学、大学是学校的游泳高手。40年代初从广西医科大学毕业工作后,坚持工作之余游泳成了一大爱好。几十年来,他与游泳结了缘。近些年,他去看望在南宁、柳州工作的子女,也要在邕江、柳江畅游一番。杨老认为,健康长寿,坚持体育锻炼只是重要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心态,宽容的胸怀,乐观的情绪,规律地生活,科学的饮食,家庭的和睦都不能忽视。

      (6)77岁的包头火车站退休职工王万民最有体会。他说:“我现在身体好得很,以前的头痛、牙疼、贫血、肠胃病全都没了,我要与青年人同游同乐,直到80岁。”

      (7)包头的个体户张文德指着自己的脸颊对记者说:“我患白癜风10年了,一直坚持吃药总不见好,可是自从去年加入冬泳行列以来,脸上的白斑就消失了,腿上的也都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8)北京军区总医院退休专家张俊杰说,在所有非典患者或者疑似病人中,没有一例是冬泳爱好者,坚持冬泳,提高了我们的免疫力。他说,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表明,冬泳是所有体育运动中提高人体免疫力最有效的;冬泳者的免疫球蛋白比常人要高,这种免疫球蛋白可与巨噬细胞结合,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冬泳爱好者上岸后的白细胞数量会提高30%。

      (9)北京的李乃升说,我六十岁退休后第二年的冬天,在清华大学露天游泳池首次观赏了一场冬泳表演。三年后我也终于成了一名冬泳运动员。冬泳运动和其他形式的健身运动完全不同,它是不可替代的运动形式。冬泳运动之后,虽然也感到气喘嘘嘘,但不感到疲乏劳累,反而感到爽快振奋有力。这说明冬泳之后脏器的供养量大于肢体运动的消耗量。去年冬天,差不多我每天中午花一个小时去冬泳。在冬泳场上,先破冰、清冰,然后更衣入水,上岸后进行二十余分钟的热身跑步运动。一年来的冬泳使我的体质和体能有明显地改观。御寒能力强,冬天不怕冷了。抗感冒能力提高了,体内脏器也有修复能力。冬泳使我觉得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幸福。

      (10)搞新闻工作的赵显坤说,我今年57岁,(冬)泳龄6年,6年之中,从未间断下水。在这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冬泳有益健康,好处多多。说说我自己吧。因从事写作,平时静坐机会多,随着岁数一大,毛病渐渐上身。关节炎,能让我在秋雨天走着路一下子跪在地上;胃痉挛让我痛得大汗淋漓、在床上打滚;更可怕的是,在1992年的一个深夜突发从来没有过征兆的心脏病,险些把我抛到阴阳线的那边去。从此,我选择了游泳。医生对此有说法:至少两种人不能参加冬泳,一是心脏病人,二是关节炎病人。得,我都占啦。但我没动摇决心。自己嘱咐自己:跟着感觉走吧,行就游下去,不行就打退堂鼓。谁知这一游,和冬泳结了不解之缘,如今不是一般的“爱好”,而是“酷爱”、“痴爱”。几年过去了,病全好了,连个感冒也没有得过。治病防病、强体质、抗衰老、减肥,冬泳显示出独特的效用。

      (11) 哈尔滨市冬泳协会主席,全国冬泳委员会副主席,已经74岁的范学坤老人对记者说,他每天早上4点多钟起床,然后骑车从石头道街赶到松花江边,与那里的冬泳爱好者一起下江畅游,已坚持20年了。从1983年开始冬泳,范学坤说,冬泳是最省钱又是最能锻炼人的一种体育锻炼方式,“虽然年龄大了,但从来没有住过医院,因为身体免疫力好,伤风感冒也不找我。”

      (12) 五邑大学的林健校长说,我来邑大时是47岁,身体体质一般,还患有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心脏右束枝传导阻滞等病,工作一紧张,头就晕。九二年开始,我一直坚持冬泳至今,使我越来越尝到甜头,身心越来越健康。尽管我已过62岁,但15年来很少生病,旧患也没再复发,现仍以饱满的精力继续从事教学工作,我认为冬泳使我的身心五大系统整体得到优化。1、冬泳优化了神经系统,使我精神爽快,头脑清醒,睡眠效率高。2、冬泳优化了消化系统,使我食欲旺盛,肠胃健康。3、冬泳优化了血液循环系统,使我的血管弹性增强,预防了老人血管硬化及高血压。4、冬泳优化了呼吸系统,使我增加了肺活量,呼吸器官健康。5、冬泳优化了肌肉、骨关节系统,使我有丰满的肌肉,健康的身躯。同时冬泳锻炼了我的意志品质,使我得到全面的身心健康。

      从这些冬泳者的自我讲述中,我们不难明白,所谓冬泳治病实际上就是全身的各项机能在冬泳中得到了加强,彼此之间进行了协调,所以,全身的体质和体力都有所增强,全身的免疫力有所增强,因此,一些人原来身体的所患的疾病,在身体增强的抵抗力的作用下,逐渐被克服了,身体也就逐渐康复了。我认为,这是身体自愈能力的一种表现。

      如果你亲自去问每一个冬泳者,冬泳治疗了他的什么病,那么,他们的回答肯定会使你迷惑,最后,你似乎能得出一个结论――冬泳能治疗各种疾病。

      当然,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个结论的。

      其实,他们说的都对,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只有他自己才是最清楚的。哪里舒服,哪里别扭,哪里疼痛,治疗效果怎样,他自己的感觉和体会是最深的。当然,对于冬泳后的感觉,他们也是最为清楚的。不是冬泳可以治疗各种各样的病,而是我们健康的身体可以抵抗这些病。或者说,我们不健康的身体不能够抵抗这些病。冬泳这种运动方式,使我们的免疫力增强较快,使我们的全身调节合理,使我们的心理趋于正常,即使我们较快地进入到健康的状态。因此,那些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疾病自然就会被健康的躯体一点点消除。我们说,冬泳健身是一项全身心的整体工程,许多人说冬泳能治疗这样那样的疾病,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参加冬泳的目的是要为了治疗什么疾病,那么可能你会失望。如果你是以健身的目的参加冬泳,那么你倒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6:14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0

120、有一说一,冬泳能包治百病吗?

      之所以将保治百病列为一个问题来谈,是因为我在网上看到许多冬泳网友的文章都谈到冬泳治好了他的什么病。也有许多被病痛折磨得很痛苦而又求医不见成效的人,受此影响,想知道冬泳是否能治疗了自己的病。在本书中,我也列举了一些冬泳确实治疗好了一些人的疾病的实例。

      虽然如此,但是,我认为,将治病的目的寄托于冬泳上,可能是一个误区。

      应该认识到,首先,冬泳是一项有利于健身体育运动;其次,还应该认识到,冬泳只是许多健身体育运动的一种。不同的体育健身运动对于身体的各部分来说,都起到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的作用,有的是不能相互替代的。相比之下,冬泳运动对于人体来说,显得更加困难,更加需要一定的适应性。也因为如此,冬泳运动的开展相对于其他运动来说,出现得较晚,而且,由于冬泳运动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一直没有很快地普及开来。对于冬泳运动,人们更多的是给予新奇的注意,而没有从健身的角度上去注意它。又因为参加冬泳运动的人数较少,冬泳对于健身的作用也就没有很多人去关注。随着冬泳运动逐渐被人们接受,参加人数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冬泳的认识也就越来越多,尤其是共性的认识――冬泳对于健身的积极作用,推动了更多的人们参加冬泳。人们从感性上认识到冬泳的益处,从理性上的认识还需要从人体科学、运动生理学、以及医学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的支持。而这些,需要有关专业人员的专门研究和一定的资金支持。所以,冬泳健身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的。随着冬泳健身实践的普及,终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体育科学从健身的角度关注冬泳,医学则从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方面关注冬泳。它们经过观测和实验,取得了一些数据和经验,首先从冬泳产生的客观效果上――对身体的强健作用、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方面,给予了肯定;其次从冬泳的方式方面,给予了认可。但是,对于冬泳对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冬泳使身体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仍处于实验和推理、猜测的过程中。从医学方面,并不能明确地指出什么病怎样通过什么样的冬泳方式(冬泳的时间、冬泳的运动量、冬泳的水温等情况)给予什么样的治疗,并且,不能保证通过冬泳会将该病治疗到什么程度。

      现在,从有关报道上看到,已经有医生提出,可以利用冬泳的方式治疗一些疾病。但是响应者并不多。毕竟冬泳需要冬泳的气候和条件,而这种条件,还需依靠自然条件来实现。这些医生们提到的想利用冬泳治疗的病症,大多是许多冬泳者经过冬泳使那些症状减轻或消失了的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诸如消化不良等肠胃病,失眠、神经衰弱等。

      我认为,对于医学界对于冬泳治疗疾病的问题,基本上没有研究,也没有形成一个学科。目前,体育科学对于冬泳的研究也没有真正进行,只是冬泳爱好者们和冬泳健身者们的实践对于冬泳健身和冬泳治病通过冬泳,提出了自己的经验。

      但是,近几年体育界和医学界对于冬泳的关注已经明显多于过去,并且有人从事此方面的研究。也许比较定性的结论出现尚需时日,这种趋势却使人们相信,关于冬泳的研究一定会成熟起来,体育界根据健身者的情况给出的冬泳处方和医学界根据病人的病情给出的冬泳治疗处方,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出现。到那时,人们就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执行处方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不过,我以为,对于身体有诸如本书中例举的有些冬泳者通过冬泳达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的病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人们不妨去试试。

      冬泳不是保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是很有利于健体强身的一种方式。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5:38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1

121、张扬自我――冬泳的心理动机

      参加冬泳的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呢?总结冬泳者的自述,大约有这样几种:

       兴趣爱好。

      最早开始冬泳的人,大多是一些平时就爱好游泳的人。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是运动员,游泳的技术也并不一定很好,但是,他们对游泳有着比一般人更多的爱好。例如我们单位的老先生谢中一,今年76岁了。他是湖南人,他的家乡河水清清波光粼粼,他对游泳有着特别的爱好。他告诉过我,他年轻时候就很喜欢游泳,小学时学校怕出事故,不让学生游泳,但是他们几个爱游泳的还是偷偷地去。下午上课时,老师拉住他们的胳膊,用指甲一划,划出白道就知道他们去游泳了,就罚他们站。文革的时候,别人搞运动,闹派性,而他却在游泳。夏天游泳场开的时候,他在游泳池里游,秋后,游泳场关了门,他就去公园的湖里游。那时候,太原市游泳的成人很少,许多成人都是“旱鸭子”,而且又都热衷于搞文革,湖里也没有人管,随便游。从水里游出来,在湖边的假山上晒晒太阳,真是惬意。有一天,下着雨,他仍然去湖里游,公园里没有游人,湖里只有他一个人,天上下着雨,雨点落在湖面上,打起点点水波,空气新鲜极了。远远的,他看见岸边坐着一个人,那是他们单位一个姓王的同事,特别爱钓鱼,此时,烟雨朦胧中,老王戴着草帽,披着雨衣,一条一条地钓着鱼,真是逍遥得很。老谢远远地喊一声,老王远远地挥挥手,算是招呼。那时候可来劲了。游泳的爱好使他同文革保持了一定距离,也使他免了许多是非。谢老开始冬泳是九十年代中期,看到太原市有人冬泳,他就参加了进去,从此就一年四季都游了。谢老游泳讲究姿势,蛙泳、自由泳,都很标准,游起来又快又轻松。前几年,谢老开始学习蝶泳,如今已经游得很不错了。年过七旬,蝶泳起来,真是游泳池中的一景呢!

      我也是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冬泳的。

      强身健体。

      太原市这几年冬泳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这与许多人强身健体的愿望有关。人们先是看到冬泳的人身体个个似乎都很结实,待他们了解的冬泳的好处后,于是有了冬泳的念头,参加了冬泳。

      太原市冬泳者中,有好几个大夫,还有好几个护士。由于职业原因,我想,他们对于体育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理论比一般人要了解得更多。参加冬泳后,他们切身体会到冬泳的好处,能用医学理论来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对冬泳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个王大夫,常常结合生理卫生知识去探索冬泳健身的道理,并且和冬泳的人们交流,他还做过一些统计工作,对一些冬泳者下水前后进行血压、脉搏、体温等的测试和记录。

      冬泳者中还有几位游泳场的教练,他们对于冬泳有益于身体健康也比普通人更为了解,而且,他们还懂得运动理论,对于冬泳者经常在游泳技术上给予指导,帮助冬泳者的游泳技术大大提高,对于冬泳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冬泳者中还有一个游泳馆的经理。他自己开着游泳馆,却跑到这里来冬泳。他说,冬泳和游泳的感觉不一样,冬泳以后有精神,那种感觉游泳后没有。

      冬泳者中后来加入了不少从事脑力劳动和机关工作的人。他们在工作中,由于职业的关系,容易患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颈椎病和腰椎病,以及失眠、精神衰弱一类的职业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使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他们也容易接受冬泳理论。他们选择了冬泳作为自己的健身方式。太原市供销社的老张在太原市是较早参加冬泳的,冬泳已经10多年。他不但自己游,还影响着老伴也来游。多年来,他们两口一直身体很好。这几年已经当了有了孙子和外孙的老两口,仍是结伴而行,进行冬泳。长时间不见他们的人都说,这几年下来,他俩的样子就没有变化,总是精精神神的。山西省总工会的老李,真是虎背熊腰,身强体壮。他的爱好是武术,刀枪剑棍样样精通。参加冬泳后,他又成了冬泳的积极分子,每天早晨打拳,午后游泳。别人说他显年轻,他笑称自己才31“公岁”,就该年轻。他体会到冬泳锻炼不同于武术锻炼,方式不同,身体感觉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一年,除了大年初一,他每天都去游,他说,他的出勤率是最高的。

      冬泳者中,还有一些“老板”,由于交际需要,他们总是因为应酬而“吃胖”发愁,总是为“三高”发愁。为了减肥,为了健康,选择了冬泳。冬泳不仅使他们体检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也使他们更有精力应对他们的业务。

      冬泳的坚持,使因各类原因参加冬泳者的人们大多如愿以偿,这种效果也影响了更多人参加冬泳。

      治病康复。

      冬泳者中有一些是为治病康复而参加冬泳的。前面我曾提到过一个姓邵的老年女性,贵州籍人,几年前参加冬泳时已经60多岁了。她患的病很奇怪,从鼻子尖为分界线,偏头痛,痛起来痛得要命。有一只胳膊都举不过头顶。两条腿从膝盖以下总是发冷,晚上睡觉,使劲圈着身子,小腿总是嫌冷,用了暖水袋也暖不过来。她在医院看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据她说,她的儿子是个大夫,托有名的中医看病,开了药方,虽然药很贵,一副几百元,但是吃了几副,效果仍是不大。后来有人建议她游泳,说对她的病有好处,她就开始游泳。在游泳场,遇到了参加冬泳的人,鼓吹冬泳能治好她的病。为了治病,她就开始了冬泳。没料到,冬泳后半个月,她的儿子忽然有一天发现她好几天没喊头痛了。她的手也举过了头顶,而且,晚上睡觉时,小腿也不知不觉伸直了。从此她成了冬泳的坚定者。冬泳者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我在前面引用过冬泳者对于冬泳治疗疾病的体会中,有好几人都是因为治疗疾病而选择了冬泳的。由此可见一斑。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5:54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1

      这几年,冬泳队伍中又多了许多穿警服的,大家称为“警察们”。其中的老白是坚持冬泳最好的。警察们大多受他的影响而来。他们说,几年前老白又瘦又弱,吃不下,睡不着,走不动,咳嗽气喘,那时老白还不满50岁呢,看上去就是个病老汉。不知老白听了谁的建议,参加了冬泳,没想到,几个月下来,竟然又长骨头又长肉,饭量增加,躺下就着,不仅不咳嗽气喘,而且面色也红润起来,腰板也直了。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老白说,冬泳。因此老白冬泳不断,也是出勤率最高的。上班时间紧,老白专门买了辆“吉利”,便宜又实惠,老白说,比买药吃合算多了。说的也是,现在无论生什么病,只要一进医院,动辄就是几千元,如果你要是慢性病,花个几万元你还未必就能治好了病呢!

增强自信。

      所谓增强自信并不是说参加冬泳是为了增加自信,而是说,参加冬泳后,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自信心,说到底是一种成功的感觉,是一种优于他人的感觉。这种感觉的心理追求是尊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中,心理的需要呈阶梯型上升。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求,即生存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第三是爱与归属的需要,第四是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的需要,然后是自我满足、乐观诙谐、秩序、正义、以及真、善、美的需要。基本需要是因缺乏而产生的需要;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等,是属于个人发展的需要,是个人存在价值的需要;而自我满足、乐观诙谐、秩序、正义、真善美的需要则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说,基本需要受到挫折会造成心理变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无论从心理上说,还是从生理上说,都会使人变得健康。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证实,自我实现的人,无论他属于何种文化,他所重视的都是相同的东西。

      所谓进入现代生活中的中国,人们处于较为激烈的各种竞争中,一个人想要优于他人总是比较困难的。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因而自我尊重,也是很不容易的。一般情况下,在本质上,人们总是将自己无法做到而别人能做到的人,视为值得尊敬的行为。正是在别人的肯定中,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能实现,即有了自信,有了自我尊重。例如那些坚贞不屈的英雄,那些技高一筹的竞技能手,那些智力超群的谋士等等,更容易得到人们的尊敬。但是,普通的人们无法在这些方面与他们相比。他们需要在某些方面可以表现自我的本质而引起社会的承认和尊敬,从而使自己自信。冬泳这项运动正好属于这类事情。冬泳展示的不是速度、泳姿等体育运动通常的内容,它展示的是一个人不畏艰难的勇气,敢于战胜艰苦条件的毅力,勇于挑战自我的信念。而这些,正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应有的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必备素质。在严寒的情况下,身穿棉衣都感到寒冷,而冬泳的人们赤身露体,还要下到结着冰的水中,这是许多人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大部分人们容易对冬泳者报以佩服和尊重。自然,在这种佩服和尊重中,冬泳者产生了自我肯定,产生了自我尊重,产生了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的建立是能够扩展到其他领域的。自信心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自信的心理暗示,结果,在其他方面,也有助于他产生成功。

他人影响。

      冬泳者中,有许多是受了他人的影响而参加冬泳的。如接受了朋友、同事冬泳有益于健康的宣传,受了媒体的宣传,受了冬泳得益者的宣传,或者是看到了冬泳者的状态而产生参加的愿望,等等。受他人影响是外在的,自己有冬泳的愿望才是根本的参加冬泳的因素。或者因为身体不够健康,或者身患顽固病症,久病难医,或疗效不好,或者有从众心理,看着别人冬泳的效果不错,自己也想试试。9月初,我去北京出差,在北京展览馆后的“皇帝码头”见到几位老年男子在游泳。和他们搭话,他们说,他们去年刚退休,没事了,很无聊。看到有人冬泳,而且,冬泳的人身体都不错,他们就想参加,但是,天气已经很冷了,下不了水,于是从今年秋天开始进行冬泳。他们说,他们有时候去玉渊潭游,有时候去昆明湖游。通过游泳还结识了不少朋友,挺好的。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参加冬泳的心理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结果。但是,一旦参加并能够坚持下来一年的,就会感到冬泳的好处,而喜欢上了冬泳。

      总之,参加冬泳的人其心理动机是健康的,是积极的,是开朗的,是乐观的,是向上的。这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况,有利于冬泳者生活态度的达观,有利于冬泳者人际关系的和谐。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2 02:09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2

二、冬泳的具体操作――怎样进行冬泳运动?

(一)冬泳的时间和场所和环境

122、人是自然的造物,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体有哪些影响?

      人类在进化中,并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主动地利用和改造环境。在这一适应过程中,人类的身体形态、生理功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以更加适应自然。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就有女娲补天的传说,有后羿射日的传说,有夸父追日的传说,有神农尝百草、神农教人们种庄稼的传说,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女娲补天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期遇到地球大变化后,改造自然,以求生存的历史;夸父追日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知识的追求,对于太阳和地球的认识;后羿射日反映了早期人类创造工具、利用工具打猎过程。利用工具打猎,使古人类拓宽的食物的范围,增加了生存的条件。神农尝百草、种庄稼这些传说都在某个方面反映了人类在进化的进程中,主动地利用地球资源,积极地适应地球条件的经历。

      人类研究表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就是说,人类的起源在生物学上,同属于一个物种。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人,有三个人种,他们是尼格罗人种(黑人)、欧罗巴人种(白人)和蒙古人种(黄人)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到各自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在进化中,某些遗传基因发生了改变,早晨现代人类的外形和内在因素的区别。

      自然地理环境对体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方面。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环境中摄取空气、水、食物等生命必需物质,在体内经过分解、消化而组成细胞和组织的各种成分,并产生能量夷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同时,在代谢过程中,人体又产生各种代谢物排入环境中,在环境中分解,成为其他生物的营养物质。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就是这样反复地进行着环境――生物的循环。因此,人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与自然环境中各种化学元素相适应。科学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和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分布的多少,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地球上的人种
基本种族    亚种族    人种类型
尼格罗人    非洲种族    南非人(布须曼人)
       中非人(矮人)
       苏丹人(尼格罗人)
       东非人(埃塞俄比亚人)
   大洋州种族    安达曼人(尼革利陀人)
       美拉尼西亚人
       澳大利亚人
       千岛人(虾夷人)
       锡兰巽他人(维德人)
欧罗巴种族    印度地中海种族    南印度人(达罗维茶人)
       印度帕米尔人
       西亚人
       地中海巴尔干人
       大西洋黑海人
   波罗的海种族    东欧人
       大西洋波罗的海人
       白海波罗的海人
蒙古人种    大陆种族    乌拉尔人
       南西伯利亚人
       中央亚细亚人
       西伯利亚人
       东亚人
   太平洋种族    东南亚人
       波里尼西亚人
   非洲种族    北美人
       中美人
       巴塔哥尼亚人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6:04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2

123、自然地理环境对冬泳的影响
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大气蕴含着来自太阳的热能,它的物理过程首先支配着地表的热量平衡,同时支配着海陆间的水分循环,从而影响了生物分布和陆地水文网的分布以及它们的动态。地理形态上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高度的极大差异,构成了地球上各地复杂多样的气象、气候特征。

12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壤和营养
在整个自然界环境中,土壤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枢纽。土壤中的矿物元素对人体的组成和生存有着重要作用,人类生命物质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有氢、碳、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元素称为宏量元素。其中,氢、碳、氧、磷和硫是组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核糖核酸的主要元素,钠、钾、;氯是组成体液的重要成分,钙是骨骼的主要组成成分。这11种元素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另外,组成人体的还有铁、铜、锌、锰、铬、硒、碘、钼和硅,这些微量元素共占人体的0.05%左右。微量元素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是与其他物质结合,成为有机体生理、生化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有研究表明,土壤中含磷、钙、镁等化学元素多的地区,居民大多具有个子高和腿长的特点。我国北方居民身材较高,而南方居民身材较矮,与此有很大关系。

125、水环境中运动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水环境的运动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较之其他项目深刻,这和水的密度及压力有关。游泳时完成呼吸运动要比陆地上克服更大的阻力与压力,因而对呼吸肌的锻炼效果更佳。在水中运动时,呼吸功能的变化的另一特点是呼吸频率的变化受游泳动作节奏的限制,不能随意加快呼吸,因而,经常进行游泳等水环境的运动,可使人体从通气中获得氧的效率得到提高。
人在水环境中运动对血液循环功能也有良好的影响。这既和水的特性有关,又和人在水中运动时多取平卧姿势有关。人在水环境中时的平卧姿势给心脏工作带来有力条件,游泳时全身没有肌肉的净力紧张,在有节奏的动力练习中加上有节奏的呼吸的加深,给静脉血的回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水波对身体表面的拍击对静脉回流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水环境中运动,可使循环功能发挥更大的潜力。
在水中运动能量代谢的特点是在供能方式上,随着水中运动强度的不同,三个功能系统比例有所不同。同时,在水环境中运动能量消耗的多少与水的温度、人在水环境中停留的时间、游泳姿势及运动的适应程度等有关。水的温度直接影响能量消耗的多少,有实验表明,在12℃的水中停留4分钟和在20℃水中停留25分钟的能量消耗相仿,提示水温越低,能量消耗越多。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9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3

126、对水环境的适应
游泳在水环境中进行,水的冷刺激可提高人体对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一次在水中停留的时间过久,体温调节的功能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入水后最初几分钟内,冷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白,散热减少,产热加强;第二阶段,皮肤血管反射性舒张,血液流向皮肤,皮肤发红,有温暖的感觉;第三阶段,如果持续在水中停留过久,身体散热过多,会发生寒战,肌肉产生不由自主的收缩以加强产热过程;第四阶段,若继续停留太长,引起小动脉收缩,小静脉扩张,血液滞留皮下静脉中而使皮肤和嘴唇青紫。在水环境中的急性适应过程随训练程度、人体质强弱及对水环境冷刺激的适应能力而不同。经常在水环境中运动,可以提高对水的适应。

127、生命和环境,什么是冷环境?
冷环境是指陆上低于12℃的温度环境,热环境是指陆上高于33℃的温度环境。
所谓冷环境和热环境是相对于人体的正常温度而言的。
和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是恒温动物。
所谓恒温动物,是指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当环境变冷时,它们的身体可以通过产生热量来保持体温,当环境变热时,它们的身体可以通过排汗、增加皮肤血液来散热。
人的腋下正常体温平均为36.8℃。体温因测量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直肠的平均温度为37.3℃~37.5℃,口腔平均温度为37左右。体温的高低也同人的代谢水平有关,并表现为有规律的昼夜变化,一日之内,凌晨2~6时体温最低,可为36℃以下,下午4~6时,体温最高,为37℃左右。当人进行体育运动和强体力劳动时,因体内代谢活动增加,体温可达40℃以上。
人的体温是通过身体的产热和散热调节的。产热和散热的速度相等时,身体处于平衡状态,称为热平衡。热平衡时通过皮肤的外周热和冷感受器的反馈信息由下丘脑的中枢控制的。
体温调节自动控制过程主要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系统)指挥产热装置(骨骼肌、肝脏等产生所需的热量,指挥散热装置(汗腺、皮肤血管)散去多余的热,使身体体温达到平衡。产热和散热系统作用于身体,根据身体受到的感觉,即身体感觉到的气温变化因素和身体体内状况因素调节体温产生或散发,达到体温输出的温度,身体神经系统将此反应回馈给大脑有关系统,做出新的调节。
冬泳的过程就是身体在不断地根据气候、感觉等因素做出调节的过程。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2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4

128、冷环境与运动
体温与体温调节: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的外周组织即表层(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表层温度不稳定,各部位之间的差异也大。机体深部(心、肺、腹腔、内脏等处)的温度则称为深部温度。深部温度比表层温度高,且比较稳定,各部位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小。一般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表示体温,直温度为36.9~37.9℃,口腔温度(舌下部)为比直肠温度低0.3℃,而腋窝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0.4℃。
人体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在外界环境温度改变时,通过调节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人体热平衡

产热过程                                 
代谢产热
运动
寒战
甲状腺素分泌
交感刺激
Q10效应

散热过程
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129、什么是冷应激
在寒冷环境中,机体的反应可归纳为产热和保温两个方面。通过代谢内分泌系统,应激使体内产热量增加,同时,冷刺激使皮下血管收缩,体表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进而使皮肤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减小,散热也就减少。

130、什么是冷习服
长期处于寒冷环境或有规律地在冷环境中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产生冷习服。冷习服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产生非寒战产热,即机体可以不依靠寒战而产生比寒战产热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这主要靠交感神经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的调节。
身体训练能够促进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将体格和体脂含量相似的马拉松运动员和长距离游泳运动员与不锻炼者进行耐寒性比较,结果表明,赛跑与游泳运动员机体组织的保温性比不锻炼者要好,而赛跑与运动员之间未见差异。由此可见,耐力训练能使末梢血管能力提高,抗寒性得到改善。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4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5

131、参加健身运动者如何进行饮食安排?
许多参加健身运动爱好者都注意到运动期间应该安排好饮食,以补充运动消耗。
那么,怎样安排饮食才是合适的呢?
运动前如果感觉肌体需要,适当吃点东西或喝些水是可以的。运动中身体血液循环加快和水分消耗太多,人会感到渴和热,可适当补充水分,但不能暴饮。
经常锻炼者不必要多摄入蛋白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并不与活动多少成正比。实际上蛋白质的关键作用是提供人体必须的化学物质。运动员滑雪数十公里所需要的蛋白质并不比处于休息状态的人更多。人们通常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质来自肉类和乳制品,多吃没有必要。
也没必要多吃营养补品。对于大多数健康的成年人来说,补品是根本不需要的。生命肌体维持健康状态所需要的数十种养分,只能从每天吃的各种食物中获取。多吃营养补品,会造成营养上新的不平衡,损害健康。

132、冬泳中的生理机制,人体在寒冷中有何生理反应?
据有关资料介绍,实验表明,当人们裸体处在28~32℃的环境温度中时,机体的产热活动不发生变化,只通过血管的运动调节散热就可维持体温的平衡。这一温度范围被称为人体的适宜温度区。
当环境温度高于这个温度范围时,人体通过血管扩张促进散热已不能维持体温恒定,还需要通过出汗活动和浅促的呼吸来增加散热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时,这时的环境温度为适宜温度的上限。
如果环境温度继续上升,人体产热量也被动增加,这时的环境温度为适应温度的上限。
当环境温度低于这个范围时,人体只通过血管的收缩不能保持体温的稳定,体内必须得通过化学调节增加产热,以使体温平衡。这个温度被称为适宜温度的下限。
当环境温度非常低时,机体增加产热也不能维持体温,这是机体适应环境温度的下限。
由此可见,人的机体对于热的生理反应主要是蒸发这一物理调节,而对寒冷的生理反应主要是产热这一化学调节。
人体的保持温度表现在抑制热辐射、植物神经反射和寒颤上。
抑制辐射保温表现在血管的收缩、末梢血管的扩张反应上:
血管收缩反应是指,如果机体处于0~15℃的环境中时,皮肤受到冷刺激,会引起皮下血管收缩,使皮肤温度下降,减少机体内部的热量向外散发。如果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扩张,体表血流量增大,使皮肤温度上升,促进机体散热。
末梢血管扩张反应是指,将手指伸入冰水中,这时血管会收缩而使皮肤温度急剧下降,如果继续将手指伸在冰水中,血管又扩张,进行血液循环,以输送热量给手指。这种血管反复地收缩和扩张引起皮肤温度的下降和上升的现象,多出现在身体的末端,如手指、脚趾、耳、鼻、和面额处。这种反应是身体为防止身体末端部位的冻伤而进行的防御性的本能反应。
植物神经反射是指,如果将手伸入5℃的水中,血压和心率就会上升,这是由于寒冷刺激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但是,如果将脸浸入5℃的水中,血压上升,而心率却下降,这是由于脸部受到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同时兴奋的缘故。
寒颤是指,当身体靠基础代谢的产热不能维持正常体温,而靠血管运动的调节也不能弥补寒冷引起的散热增大时,身体会出现寒颤现象,即通常所说的发抖。寒颤时骨骼肌发生不随意性的持续收缩,就是不由自主地发抖。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变为热量。实验证明,寒颤每分钟能释放10~15KJ(千焦耳)的热,寒颤时体内产热量可以增加2~3倍。有过发抖经验的人都能体会到,全身的骨骼肌都能产生寒颤,在一定程度上,寒颤可以随意控制。
实验还表明,在冷环境中,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运动能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寒颤产热过程。例如,一个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如果站着不动时会发生寒颤,如果进行一定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就会在运动中产生热,从而不再发生寒颤。这是因为,在运动或劳动中外周血管舒张,大大地降低了身体对寒冷的绝缘能力。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5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5

133、男女老少,对冷环境的的生理反应有不同吗?
影响对冷环境的反应因素有哪些呢?主要有:体表面积、脂肪含量、新陈代谢状况和身体机能状态。
体表面积是指身体的表面积。体表面积越大,散热性越好。
身体体积与体重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体重越重体积也就越大。体积越大越有利于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
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称为相对体表面积。相对体表面积越大,散热性越大,而相对体表面积较小,散热性也较小。或者说,身体体积越大,越能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
典型的例子是,生活在极地的和寒冷地带的动物,都以减少躯干的突出部分来减少身体的热量散发,如北极熊、海豹、鲸等,体积都很大,但是它们的四肢都不大。另外,北美洲的爱斯基摩人的身材较高却两腿较短,有利于减少散热,而非洲的世居者的身材体型细长,有利于散热。考察从赤道到极地的动物,都有逐渐增大的倾向。我国北方人平均身高高于南方人,华南虎小于东北虎,都是身体适应于地理环境需要的演化结果。
脂肪含量,是指皮下的脂肪贮藏量。皮下脂肪层的血管较小,其导热度仅为肌肉的一半,有良好的绝热性。因此,皮下脂肪越厚,皮肤温度越低,体表和环境之间的温差就越小,散热也越小。例如,海豹、海象、鲸的脂肪特别厚,所以,它们能在极地的海域中生存。在冬天相同的温度下,我们也常常发现较胖的人不觉冷。有人做过实验,在冷水浴时,皮下脂肪越厚,体温下降越慢,如果皮下脂肪平均值在20毫米以上,则体温基本可以保持不变。
新陈代谢状态,是指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新陈代谢能力好,体温调节能力就好,新陈代谢能力差,体温调节能力就差。我们常见生病的人体温调节能力差,其原因在于病人的新陈代谢能力减弱。
身体机能状态,是指常进行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会使人骨骼肌、心肌肥大,血管发达,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增强,因而可以促进寒冷环境下的产热能力。
了解了这些反应因素,我们就可知道,男女老少对冷环境的生理反应是有差别的。
男女差别:一般情况下,女性的皮下脂肪比男性厚。因此,女性的绝热性较好。身材与女子相同的男性在冷环境中,会感觉到更冷一些。
但是,通常因女性的身材较小,所以,在皮下脂肪厚度相同的情况下,女性的耐寒能力低于男子。
而男性的相对体表面积较小,因而散热性较小。实验表明,在水温20℃的水中,脂肪含量为22%的女性和脂肪为15%的男性体温下降速度相同。所以,通常人们见到的是女性比男性在相同的温度下,感觉到更冷一些
这种差别提示冬泳者,女性冬泳时应当比男性适当减少一些运动量,合理锻炼。
老少差别:青年人新陈代谢能力好,因而体温调节能力好,所以,在寒冷中,青年人更不怕寒冷。但是,我们通常总是见到老年人比青年人不怕冷。那是因为老年人由于感觉器官老化,对寒冷不敏感,对因寒冷而引起的寒颤、产热及血管反应小,所以看上去老年人更不怕冷似的。
这种差别提示老年冬泳者,要适度冬泳,不要以为不感到冷就是水真的不冷,或是冬泳量不够。要特别注意到自己的感觉器官不敏感这个特征,合理冬泳,千万不可过量,以免发生危险。
强弱差别:常进行体育锻炼或进行体力劳动的人,与长年不进行体育锻炼、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相比,前者更容易进行冬泳锻炼,在冬泳过程中身体适应得快,后者如要进行冬泳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莽撞。但是,体弱者进行冬泳锻炼,无疑是进入身体强壮行列的有效途径。只要坚持锻炼,弱者可以变强,强者可以更强。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8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5

134、相同的气温,为什么有时会感到冷暖不同?
冬泳时,人们常常感到明明天气预报说气温相同,但是,身体感觉却不相同。相同的温度下,往往感觉刮风的时候更冷一些似的。
的确如此。虽然气温相同,但是,由于风(空气的流动)的速度,使得体温被带走得很快,所以,身体会觉得气温低。
所以,冬泳者中有人提出风较大时,应该停止冬泳。
有人曾做过试验,列出了刮风的时候,体感温度下降的感觉,如下:

                            “风冷指数”
风速                     实际环境温度(℃)
(千米\小时) 5   2 -1   -4   -7 -10 -12 -15 -28 -21 -23 -26 -29 -32 -35
                                    身体感觉温度(℃)
0       5   2 -1   -4   -7 -10 -12 -15 -18 -21 -23 -26   -29 -32 -35
8       3   1 -3   -6   -9   -11 -15 -17 -21 -24 -26 -29   -32 -35 -37
16    -2 -6 -9 -13 -16 -19   -23 -26    -30 -33 -36 -39   -43 -47 -50
24    -6 -9 -12 -17 -21 -24   -28 -32 -38 -40 -43 -46   -50 -54 -57
32    -8 -11 -16 -20 -23 -27 -32 -36 -40 -43 -47 -51   -55 -60 -63
40    -9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47 -51 -59   -59 -64 -67
48    -11 -15 -19-24-28 -32 -36 -41 -45 -49 -53 -62   -62 -66 -70
56    -12-16 -20 -25 -29 -33 -37 -42 -45 -51 -55 -63   -63   -68 -72
64    -12 -17 -21-26 -30 -34 -38 -43 -47 -52 -56 -65   -65 -70 -74
                            少量危险                   危险             很危险
                              
(本表引自MeArdle,W.D.et al. Exereise Physiology, 1966. 转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这个表显示,在无风的时候,身体感觉和实际环境温度是相同的。当风速为每小时8千米时,感觉温度要比实际环境温度低1~3度,而当风速为每小时16千米时,感觉温度要比实际环境温度低5~15度。风速越大,气温越低,感觉越冷。
所以,冬泳者在冬泳时应注意,冬泳时要看气温,还有看风速。在气温很低、风速又很急的情况下,应该根据气候气象的变化调整冬泳的运动量,以确保安全。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3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6

135、冬泳的御寒机制,人体是怎样产生热的?
人体产生热是身体内能源物质分解代谢过程中能量产生的现象。
人体在安静时,肝脏是产生热的主要器官。
人体在运动和劳动时,肌肉是产生热的主要器官。
在寒冷的条件下,人体的产热与散热处于平衡状态,这时热的主要来源为骨骼肌发生不随意节律性收缩(发抖),因而基本不做外功,所消耗的能量只产生热量,产热量可达到基础代谢的2~5倍。
当体内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所分泌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时,也能提高人体内的代谢率,使体内产热过程加强。甲状腺素的作用是是体内所有的细胞的代谢活动都加强,而去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引起脂肪酸释放增多。这也能使代谢产热增多。

人体不同器官组织的产热比较(常温,安静状态)(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产热部位    脑    心脏    肾    肝脏    骨骼肌    皮肤    其他
产热百分比    18    11    7    20    20    5    19

136、骨骼肌指附着于躯干和四肢骨的肌肉。
全身的骨骼肌约400~600块,占体重的40%左右。每块骨骼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血管和神经分布,可看作是一个器官。骨骼肌的基本功能特征为收缩与舒张,机体任何运动都是肌肉收缩的结果。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来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30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7

137、冬泳的体能消耗,人体是怎样散热的?
人体产生的热能是怎样失散的?
明白了人体热能的消耗,就明白了冬泳是怎样消耗人体的能量了。
人体主要的散热是通过皮肤、呼吸、泌尿和排便这四个方式进行的。其中,皮肤是最重要的散热器官。
根据热传导的原理,高温度总是传向低温度,直到温度相同,达到平衡。如在一只杯子里倒入热水,一段时间后,杯子里的水温会散向周围的空气中,直到杯中的水温和周围的空气温度相同。
人体皮肤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
辐射是指体热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外散发的过程。
人体能散发出热辐射,也能吸收热辐射。人体产生热辐射的波长为5000~20000纳米。辐射散热的多少取决于有效体表面积、平均皮温、皮肤和衣服的辐射率反射率及环境平均辐射强度等。如果体温高于周围环境温度,人体表面不断射出波长很长的红外线,通过空气层而为周围较冷的物体所吸收,此时身体辐射出的热多于它所吸收的热,人体由于辐射而丧失的热量就多,人就会感觉到冷;如果周围的温度高于体温,人体散发出的热辐射低于吸收的热辐射,人体就会感觉到热。实验证明,人体无论肤色,都能吸收97%以上辐射到皮肤上的能量。
辐射散热还与湿度有关。湿度大时,辐射散热率低。所以,在湿度大时,人们会感觉到闷热。
人体的表面积越大,辐射热就散发得越多。当人们站立时,辐射热的有效面积为总体表面积的85%,坐姿时为70%~75%。所以,气候寒冷时,人们缩起来会感觉暖和一些。
传导散热,是指人体将热量向周围物体传递的过程。传导散热的快慢,取决于身体所接触的周围环境的导热性。如人们穿了保暖性好的衣服,就不容易散热,在寒冷的时候有保持体温的作用。人体在空气中,空气是热传导的不良导体,所以,传导散热量很小;人体在水中,因为水是人的良导体,传导散热量就很大。水中的热传导能力比空气中大25倍左右,所以,即使在相同的温度下,人体在水中对冷的感觉要比在空气中更为强烈。有实验表明,在室温恒定的条件下,通过空气传导散热的热量只占人体总散热量的3%。
对流散热,如果在低于人体温度的环境中,人体周围的空气或水就会被皮肤加热而温度上升,造成周围较冷的空气或水与较热的空气或水的不断对流,从而使体内的热量散发。在室温恒定的条件下,通过对流散发的热量占总散热量的12%。但是在空气流动(有风)的条件下,对流散热速度会加快。实验表明,在气温为10、风速为每小时2.2英里的散热速率,与在气温为-10℃、风速为0的条件下的散热率相同。裸体在空气温度达到34.5℃时,对流散热减少到0,当空气温度达到37℃时,人体就会通过对流而获得热量。
蒸发散热,是指人体通过体内水分的蒸发而散发热量的过程。人体排出每克汗液在皮肤表明蒸发时,可散发约2.42KJ(千焦耳)的热量。当环境超过30℃时,或人体进行剧烈的运动或劳动时(人体深部温度达到36.9℃以上),人体会产生大量的热,人体通过排汗而散热,以降低体温。
实验证明,在18~28℃的环境中,安静的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散热的比例如下

皮肤辐射、对流、传导    皮肤、肺的蒸发    加温吸气、饮食    尿、粪便排泄
          69%         27%             3%         1%
                                          (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由此可知,在冬泳时,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在岸上,主要是辐射散热、对流散热这两种方式,而在水中,则主要是传导散热和对流散热这两种方式。由于是裸体,在岸上时,身体的散热已经大大超过平时的散热,而在水中,由于水是散热的良导体,所以,传导散热更是几十倍于平时散热的。当人体散热导致身体温度不平衡时,身体就会迅速产热,已补足身体热量的缺少,以达到体温的平衡。冬泳时,身体的散热量激增,需要补充的热量很大,所以,身体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产热,所以,平时积累的脂肪被会转化为热量供应全身。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3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7

138、冷环境对机体代谢的影响
冬泳是在冷环境中的运动。在冷环境下,机体的代谢会有什么影响呢?
实验表明,在冷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的运动(1~4小时),或在冷水中游泳,会导致身体热量过度散发,超过机体对体温的调节控制能力,引起过低体温。低体温可反射性地引起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加强,增加氧耗。研究表明,受冷刺激下,寒颤每分钟能释放10~15千卡热量。据Banbara等人的研究表明,在-10℃时,氧耗安静值比22℃安静值平均提高56%,在冷环境中运动60分钟,总能量消耗比在22℃中增长13%,表明在冷环境中做耐力运动,脂肪动用明显提高。这就是人们说的冬泳能够减肥的原因。
研究还表明,在冷环境中运动,会使最大摄氧量下降。在冷水中游泳会使运动能力和摄氧量下降。因为,水中的热传导能力比在空气中大25倍左右,低温可使氧的运输能力和血氧离解度降低,加重运动中的组织缺氧,导致机体代谢水平下降,影响运动能力的发挥。这就是人们在冬泳中达不到平时游泳速度的原因。

139、冷环境对机体损伤的影响
研究表明,冷环境可使肌肉和韧带的弹性、伸展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下降,使肌肉的粘滞性提高,即人们在天冷时常会感到身体有些僵硬。所以,在冷环境中运动容易造成损伤。冬泳者们冬泳前都要进行一些关节、肌肉的准备活动,此时应特别注意动作不能太猛烈,造成避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扭伤。
冬泳时应防止冻伤。冻伤常发生的部位是耳廓、鼻子、手、足和外生殖器等。
在气温很低的情况下(-10℃以下),出水后,由于耳廓较薄,又粘着水,水很容易结冰,所以,耳廓极容易冻伤。由于鼻子是突出面部的部位,又要呼吸,所以,鼻子也是容易冻伤的部位。
从水中出水时,往往要抓住栏杆或者其他物体,如游泳池的扶梯等,这时应注意防止手被冻在扶梯等物体上。因为扶梯是用钢铁制作的,传热速度很快,带水的手一挨上去,就会结冰。冬泳者的经验是在栏杆和扶梯上缠绕一些棉织品,以减弱金属的传热速度,防止冻伤。如果手被冻在扶梯上,千万不要马上使劲抽回手,那样会撕掉手上的皮肤。最好的办法是请其他人往手上浇水,以化开冻住的手。如果没有人可以帮忙,那么就将手在原处停留一会儿,利用手的温度自行化开。为防止冻伤手,在严寒地区,有的冬泳者冬泳时戴了胶皮手套,也是不错的办法。
脚也是容易冻伤的部位。一是由于寒风吹,脚跟容易皴裂,二是出水时踩在地面上容易冻伤。为防止脚跟皴裂,可以在更衣后往脚上涂抹些护肤霜。如果皴裂了,可以用橡皮膏粘住,以利于痊愈。寒冷地区的冬泳者许多人都穿着球鞋下水,以避免冻伤,也是可取的办法。
为防止外生殖器冻伤,可以在出水后尽快地换掉游泳衣。
如果发生较轻的局部冻伤,局部应保持清洁,可以用温水清洗,或用酒精轻轻揉擦,使皮肤发热,之后涂上冻疮膏。千万不要立即用高温度环境解冻,如马上用热水或热水袋及热风解冻,那样会造成皮肤伤害。到冻伤较严重者,应去医院治疗。

140、锻炼,增强对冷环境的适应
实践证明,人们经过锻炼,可以对冷环境有一定的适应。实验表明,如果人裸体每天8小时处于12~14℃的寒冷环境中,经过一个月,寒颤发生推迟,而非寒颤产热过程加强,寒颤减轻。这是人体通过自身的产热达到了御寒。在寒冷的环境下,人们去甲肾上腺素产热增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促进了脂肪的分解而达到对冷环境的适应。
在冷环境中,人们还可以靠血管收缩使体表绝热性增大来抵御寒冷。在澳大利亚,北部的土著人可在0℃的气温下几乎裸露着在地上睡觉,就是他们因长期寒冷刺激而引起体表绝热性增强的表现。另外,皮下脂肪增厚,也可使绝热性增加。这就是冬泳者常说的,冬泳能减肥,也能使瘦人长胖了的原因。
冬泳者们经过冬泳的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对冷环境有了适应,所以,御寒能力大大增加,因而在冬季多变的气候中,能够保持身体不因气候变化而生病。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6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8

141、冷环境中运动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冷环境中运动锻炼应注意的问题有三个方面:充分的准备活动,合适的服装和呼吸的方法。
准备活动很重要,可以提高体温,防止运动损伤。同时,准备活动还可以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增加内分泌活动,克服内脏器官的惰性,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满足冷环境对机体能量代谢的要求。在寒冷环境中做准备活动,活动时间应长一些,使体温有效升高。(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有许多冬泳者习惯在换上泳装后才进行准备活动。应该注意,在换泳装前,如果身体有汗,应稍事休息,待汗落了后再换衣服。
合适的服装,应是在保暖的同时,又能保证汗液的正常蒸发,即有良好的透气性。在一般的运动中,可以穿多层的衣服,随着运动产热的增强,逐步脱去。(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冬泳者如在野外冬泳,没有换衣服的更衣室,穿什么衣服去冬泳,就更应该考虑。建议在除毛衣和外套外,穿一件较轻的保暖性和透气性都较好的大衣。一是便于更换,二是出水后,换了衣服便于活动。因为水中寒冷,冬泳出水后,身体感到特别的冷,所以,在换好衣服后,要做些慢跑轻跳的动作,帮助身体产热,以恢复体温。衣服太重和透气性不好,不利于泳后活动。
在冷环境中运动,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呼吸方法,即用鼻子呼吸。因为鼻粘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吸入的冷空气有加温和湿润的作用,可以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而刺激咽喉,以引起呼吸道感染。(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如果运动量大需要用嘴呼吸时,可以在呼吸时将舌头顶住上颚,利用舌头和口腔对冷空气加温,使冷空气不能直接进入咽喉。冬泳前后做活动时可以这样呼吸。冬泳时就只有用嘴呼吸了。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5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9

142、冬泳,必须注意环境的的污染程度
冬泳必须注意环境空气的清洁。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室内,无论在自然水域还是在游泳场馆,都要使运动在正常的无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否则,运动就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了。
冬泳者应该学会判断环境空气是否被污染。
在自然正常状态下,空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混合体,它包含各种成分,如下:

                  标准状态下干燥大气的组成
空气成分         占总容积百分比         占总重量百分比
氮(N2)         78.09                   75.51
氧(O2)         20.95                   23.15
氩(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                   0.046
氖(Ne)               0.008                   0.00125
氦(He)               0.00052                   0.000072
甲烷(CH4)               0.00022                   0.00012
氪(Kr)         0.0001                   0.00029
一氧化二氮(N2O)   0.00005                   0.00008
氢(H)               0.00005                   0.0000035
氙(Xe)               0.000008               0.000036
臭氧(O3)    0.000004               0.00007
                                                                (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在正常环境中,由于空气的流动和动植物的代谢作用,空气的化学组成比较稳定。当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进入空气后,就会引起环境空气成分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超过了一定的正常阈值,有可能对自然界的动植物造成危害时,就是环境空气污染。
室外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是:颗粒物、二氧化硫(CO2)、氮氧化物(NO2)、一氧化碳(CO)、臭氧(O)、过氧乙酰硝酸(PAN)等。它们来自(1)工业生产、城市交通、生活染料和油、媒的燃烧过程中大量排放出硫酸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及颗粒物。(2)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之间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了臭氧(O3)和过氧乙酰基硝酸盐(PAN)及其他二次污染物。
内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SO2)、甲醛(HCHO)、苯(C6H6)、氡(Rn)、总发挥性有机物、治病微生物、香烟烟气等。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场馆的建筑装修材料、室外的空气污染物进入、众多观众的呼吸、出汗、唾液挥发所携带的病菌、病毒等。
由于现代化程度的不同,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自身的地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卫生标准。生活水平越高的国家和地区,有关标准的指标也越高。下面是我国空气质量的有关标准:

                      我国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度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毫克/立方米 (标准状态 )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极标准
总悬浮颗粒物(TSP)   年平均         0.08    0.20    0.30
                  日平均         0.12    0.30    0.50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年平均         0.04    0.10    0.15
                  日平均         0.50    0.15    0.25
二氧化硫(SO2)       年平均         0.02    0.06    0.10
                  日平均         0.05    0.15    0.25
                  一小时平均             0.15    0.50    0.70
氮氧化物(Nox)         年平均         0.05    0.05    0.10
                  日平均         0.10    0.10    0.15
                  一小时平均         0.15    0.15    0.30
二氧化氮(NO2)       年平均0.04               0.04    0.08    0.08
                  日平均         0.08    0.08    0.12
                  一小时平均         0.12    0.12    0.24
一氧化碳(CO)         日平均         4.00    4.00    6.00
                  一小时平均         10.00    10.00    20.00
臭氧(O3)       一小时平均             0.12    0.16    0.20
                                                            (摘自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单位    Ⅰ类民用建筑    Ⅱ类民用建筑
氡(Rn)         Bp/立方米       200               400
甲醛(HCHO)   毫克/立方米       0.08             0.12
苯(C6H6)       毫克/立方米       0.09               0.09
总挥发性有机物   毫克/立方米       0.5                   0.6
氨(NH3)         毫克/立方米       0.2                   0.5
                                          (摘自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限制
污染物名称             单位         浓度    引用标准
二氧化碳(CO2)    毫克/立方米    0.15    GB9669
甲醛(HCHO)    毫克/立方米    0.12    GB9668
细菌总数         cfu/立方米         4000    GB9668
氮氧化物(Nox))    毫克/立方米    0.1(NO2)    GB/T17096
二氧化氮(NO2)    毫克/立方米    0.15    GB/T17097
一氧化碳(CO)    毫克/立方米    5    GB9663-GB9673
                                                                        (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目前,我国城市每天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Air pollution Index)反映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以悬浮颗粒物总量(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的主要成分即刻吸入颗粒物(PM10,Panticles Matter)、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等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计算给出的各有害物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取其最大单项值为当天空气污染指数预报值,并确定分级标准。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前三项为日均值,后两项为时均值)
污染指数(API)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二氧化硫SO2   二氧化氮NO2   即刻吸入颗粒物PM10   一氧化碳CO小   臭氧O3 小
50    0.050         0.080         0.050         5         0.120
100    0.150         0.120         0.150               10         0.200
200    0.800         0.280               0.350               60         0.400
300    1.600         0.565               0.420               90             0.800
400    2.100         0.750               0.500               12         1.000
500    2.620         0.940               0.600               150         1.200
                                                                  (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空气污染会对人体造成健康损害,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大气中颗粒物和各种有害气体、烟草的烟雾对呼吸器官的损害机理主要有自身清除机制遭到损害、干扰免疫机制、改变肺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的平衡三个方面。
以下是空气污染的程度对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状况       对健康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优       可进行正常运动   
51~100                         良      
101~150                     轻微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151~200                     轻度污染      
201~250                     中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    老年人和心脏病、非病患者应该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251~300    中重度污染      
300以上               重污染   健康人运动耐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对机体的影响
污染物名称         来源(造成原因)   特 征         包含成分            对机体影响
光化学烟雾(最早于1943年出现于美国洛杉矶,因此称“洛杉矶烟雾”。    日光辐射    蓝色。可扩散700公里。    光化学烟雾中,有90%为臭氧。其他有醛类、硝酸脂类(PAN)    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红肿,流泪、头痛、喉痛、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
臭氧(O3)      有臭味。低层空气中的臭氧可以造成臭氧中毒      损害肺功能,咳嗽、气促、运动能力降低
二氧化硫(SO2)    生活或工业燃烧、冶炼等。城市、工矿区或居民集中区普遍存在    易融于水。与飘尘同时污染大气时,可吸附飘尘,如尘粒中有亚铁、锰和钒等化合物等催化剂时,会促进二氧化硫生产硫酸,气度西较二氧化硫大10倍      被吸入肺部后,经血液输送到全身器官,危害是多方面的。与维生素B1结合,影响机体新陈代谢;破坏和抑制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导致物质代谢发生紊乱;导致运动能力下降
飘尘    各种飘浮颗粒物;体操馆内主要是碳酸镁粉(据左成等研究报告)    其化学性质对人体无毒、无害      飘尘的固体颗粒常会滞留于机体呼吸系统某一部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一氧化碳    机动车排放的废气、焦煤煤气和高炉煤气及香烟煤气    俗称煤气,由于燃烧不充分而形成。无色、无味。是一种血液、神经毒物。      可造成组织氧的供应减少,直接抑制细胞的内呼吸,引起细胞能量代谢障碍,防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影响运动员竞技状态。严重时有生命危险。在空气中受一氧化碳污染的室内环境中进行有氧定量负荷后(定量运动),人体内的自由基生成明显增加,脂质过氧化显著增强
香烟烟气    吸烟所致    气相成分占92%,固相成分占8%。蓝色烟雾    气相成分中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以及挥发性的低分子烷、烯烃、类化合物等;固相成分中主要有:固体微粒,即烟尘,多环芳烃主要在烟尘中。烟气只有10被吸烟者吸入,90%散布于空气中。    烟气干扰人体循环系统,造成器官、肌肉生理及新陈代谢紊乱,影响中枢神经功能,损害体质。降低运动能量。
                                                (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3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9

143、气象预报看什么?气象、气候环境的内容与冬泳运动
气象指大气中物理现象的物理量,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力、云量、能见度、降水量、日照辐射等现象因素。在气象预报中,这些都是必须有的内容。
气压,指大气的压强。我们都知道,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上包裹着一层空气,空气距离地球越远,就越稀薄。在标准情况下,海平面气压为760mmHg(毫米汞柱),称为1个大气压。向上垂直升高时,气压就呈规律性的减低。随着大气压的减低,空气中的氧气也随着下降,人在低氧的情况下,会产生缺氧的感觉,即我们通常说的高原反映。大气压的改变,对人们的身体有很大影响,据统计,有80%的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事故时在气压突然下降时发生的。另外,当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时,人们的运动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气温指空气的冷热程度。人们规定,在一个大气压时纯水的结冰温度为0℃,沸水为100℃,期间等分100份,每一份为1℃。还规定,温度一般采用摄氏温度标准(℃)。
湿度,指空气中水汽量的含量。一般情况下,海拔高度越低,湿度越大。云雨多的季节,湿度要大。据研究,运动员在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湿度低于30%)相对较低时,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会降低,感到咽喉干燥,甚至口腔和皮肤干裂,并容易导致运动创伤。人们在冬天时皮肤受创时容易破裂,就是这个原因。空气相对湿度较高(达80%)时,身体热散发受阻,出汗少,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失常,使人烦躁、疲劳和食欲不振,容易发生热病。在有雾的天气中,空气相对湿度大,由于雾中的小水珠融有酸、碱、苯、酚等有害物质,加重空气污染物的毒性,容易引起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疾病。
风,指大气中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向指来风的方向,风速指空气流动的速度,常用米/秒表示,即每秒钟流动的距离。风大小,常用级表示。最小的级为0,1~3级为微风,4~6级为大风,7~9级为狂风,10~12级为飓风。最大的风为12级。对于冬泳来说,5级以上的风中,人们在风中会感到比平时更寒冷,而且水中风急浪大,所以不宜冬泳。据医疗气象学研究,冬季冷锋(冷气团)过境后,使人体血管收缩,动脉平均压升高,引起心肌缺氧现象加重,心肌梗塞发病率较高。
相对湿度为50%时皮肤温度随风速的改变
气温(℃)    不同风速(厘米/秒)时皮肤温度随风速的改变(原为32.59)
   20    106    203    282
35    +1.83    +1.84    +1.80    +1.98
30    +0.43    -0.14    -1.29    -0.51
25    -0.68    -2.20    -3.78    -3.35
22    -1.85    -4.35    -5.29    -6.48
15    -3.37    -7.73    -10.03    -11.30
(引自E.Lotz及Wezter,1951)

辐射,指太阳在大气中照射程度。辐射是气候变化的能源。气候的各种变化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和以地球轴自转时受到太阳辐射的变化而引起的。一年之中,太阳辐射最强烈的季节是夏季,一天之中,太阳辐射最强列的时间是中午11时~13时。
辐射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适量的日照对人体有好处,有专家对我国28个城市19岁青年的发育水平与气候因素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年日照量较少(1200~1900小时)、气温年较差较低(15~19)成都、南宁、广州、贵阳、福州、和长沙青年身高较矮,男青年为165~168厘米,女青年为154~157厘米,而日照时数达2574~2780小时,气温年较差达到30~40的北京、石家庄、沈阳、长春、哈尔滨和济南青年的身高,男青年为172~174厘米,女青年为159~162厘米。研究还发现,湿热、温差少、日照较少及降水量过多的地区,青年的发育水平较低,相反则高。
气候影响人的身高,可能与一些因素有关:长期充足的日照使皮肤中的7-氢醛固酮转变成人体发育必须的维生素D,促进个体内钙、磷的吸收和利用,有利于骨骼发育;较低的气温和一定范围内较低的相对湿度,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利于增强骨骼、肌肉的兴奋性和灵活度;较大的气温年较差能提高人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
研究还表明,人体的新陈代谢系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使机体功能也随着季节性的变化而变化。如肺活量,最大换气量,寒冷时大,炎热时小,血浆高血糖素,血清甲状腺皮质激素也是寒冷时大,炎热时减少。因此,冬泳可以时身体的新陈代谢系统更为适应不同的环境,从而提高身体水平。
但是,强烈的辐射会对皮肤造成灼伤损害,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的发生,长期照射红外线,会使眼睛发生白内障,强烈阳光长时间照射,会导致人昏迷,所以,游泳时要注意防晒。
紫外线照射条件下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
类 别    后   果
   眼 球    皮 肤
α-射线    光化学白内障(2~12小时有可能发生)    晒黑,快速老化,皮肤癌
β-射线    光化学白内障、光角膜炎(8~24小时有可能发生)    晒黑,发红、快速老化,皮肤癌
γ-射线    光角膜炎,光结膜炎    发红


气候指具体的气象情况,即具体的气象的特征,如春季的温和,夏季的炎热、秋季的干爽,冬季的寒冷等等。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雪覆盖层和生物圈构成了气候系统。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差异。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6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09

145、游泳场所的安全和卫生条件要求
游泳是一项锻炼价值极高的运动项目,由于受到众多人的喜爱和我国有很多的天然水域而容易普及。但是,游泳场所水质的好坏、游泳场所具体条件的情况,应该符合卫生、安全的要求,这样才能避免或损害健康、或发生意外。
天然游泳场所的安全和卫生要求:
1.    水质清洁,无污染。游泳者应注意水源,并对水域周围环境和水下的情况做充分调查了解,如果有条件,应对水质做卫生检测,保证游泳场所不受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污染。
2.    要注意水温、水流速度及水的深度情况。水流速度应不大于每秒0.5米,不能有漩涡。儿童游泳的区域水深应在0.7~1.3米以下;成人游泳的练习区域水深应在1.5米以下;成人游泳的区域,水深应在1.5米以上。
3.    游泳场所水底应平缓,没有坑洼、淤泥、水草、树枝、碎石、玻璃瓶等杂物或其他障碍物。
4.    游泳场所应对游泳区域和游泳水域的深浅位置有明显的标记,并备有救生圈、救生船、急救包等设备。
5.    游泳场所的阳光照射应充足,但是,有要有可以避免日晒的荫凉地带,或者备有遮阳伞。
6.    游泳场所附近应设有更衣室、厕所等。
(引自《体育 环境 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标准GB 9667-1996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代替GB 9667-88

HYGIENIC STANDARD FOR SWIMMING PLACE
主题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外游泳场所的水质和游泳馆的空气质量标准值。
本标准适用于一切人工和天然游泳场所。
引用标准
GB 3097海水水质标准
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标准值和卫生要求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值(表1)
项 目    标准值    项 目    标准值
池水温度,℃    22~26    游离性余氯,mg/L    0.3~05
pH值    6.5~8.5    细菌总数,个/mL    ≤1000
浑浊度,度    ≤5    大肠杆菌,个/mL    ≤18
尿素,mg/L    ≤3.5    有毒物质    按TJ36表执行

天然游泳场水质卫生标准(表2)
项 目    标准值    项 目    标准值
pH值    6.0~9.0    漂浮物质    无油膜及无漂浮物
       有毒物质    按TJ36表执行或按GB3079

游泳馆空气卫生标准值(表3)
项 目    标准值    项 目    标准值
冬季室温    高于水温1~2    空气细菌数   
相对湿度    ≤80    a.撞击法cfu/m3    ≤4000
风速    ≤0.5    b.沉降法个/皿    ≤40
二氧化碳    ≤0.5      
经常性卫生要求
游泳场所的通道及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无异味并应定期消毒。
为防止人工游泳池生长藻类,池水中加入0.25~0.5mg/L硫酸铜。发现藻类时的最大加药量不超过1.0mg/L。
浸脚消毒池的余氯含量应保持在5~10mg/L,须4小时更换三次。儿童涉水池连线供给的新水中余氯浓度应保持0.3~0.5mg/L。
人工游泳池在开放时间内应每日定时补充新水,保证池水水质有良好的卫生情况。
游泳池用水水质卫生标准
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规定了游泳池初次充水和补充新水水质要求,使用过程中的水质标准和池水温度。
适用于各单位修建使用的人工游泳池。
1.    游泳池水质
1.1 游泳池初次充水1    游泳池初次充水和正常使用过程中的补充水水质,应符合GB5749-85的规定。
1.    2游泳池池水的水质,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 号    项 目    标   准
1    pH值    6.5~8.5
2    浑浊度    不大于5或站在游泳池两岸能看清水深1.5米的池底四、五泳道线
3    耗氧量    不超过6mg/L
4    尿素    不超过2.5mg/L
5    余氯    游离余氯:0.4~0.6mg/L 化合性余氯:10mg/L以上
6    细菌总数    不超过1000个
7    总大肠杆菌    不超过18个/L
8    有害物质    参照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
2.    游泳池水温
游泳池的池水温度,可根据游泳池的用途,按下列数值进行设计:
2.1 室内游泳池
比赛游泳池:22~26℃
训练游泳池:25~27℃
跳水游泳池:26~28℃
儿童游泳池:24~29℃
2.2 露天游泳池的池水温度不宜低于22℃。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24 编辑 ]

闯关东 发表于 2009-2-27 19:10

146、关于游泳池水质卫生条件的标准的解释
1.    水质无色透明,无臭味无异味,可以清澈见底,不允许有藻类繁殖或肉眼可见的微生物(天然游泳池水不能有油膜)。无色、无味,清澈见底,没有藻类繁殖,说明水质是好的。天然游泳场所当然会有微生物生存,当游泳场水域有油膜漂浮时,应考虑是否有污染。
2.    pH值范围为6.5~8.5。pH值过高或过低时,都说明水有污染。pH值过高,为碱性增强,可引起水中溶解性盐类析出;如果pH值过低,酸性增强,会损伤皮肤、眼睛。人工游泳池水中的pH值受人体分泌物、排泄物、呼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影响,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标准。室外游泳场所的水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除了水的无色、无味、清澈外,pH值的指标,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
测量水的pH值,可以用pH值试纸。将试纸伸进水中,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对照参照色,即刻知道该水质的pH值。试纸在化工或药店有售。
3.    尿素含量不得超过2.5mg/L。游泳池中的尿素来自人体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即尿或汗。据调查,游泳时在游泳池中排尿者约有3.5~5.0%。尿液是人工游泳池污染的重要来源。另外,据实验,人体在夏季游泳时出汗量为每小时100毫升,随着运动量增加,发汗也增多。尿素指标是检测水质的重要指标。因此规定,尿素含量每升不得超过2.5毫克。
4.    细菌总指数,指1毫升水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经37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它反映水质受到生物性污染的程度。当水被人、畜粪便及有机物污染时,其细菌总数急剧增加。因此规定,游泳池水质为细菌总数每升不超过1000个。
5.    大肠菌群。人、畜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大肠菌群。粪便导致水质污染。大肠菌群在水中生存时间较长。因此,游泳池水质标准规定,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超过18个。
6.    很多人工游泳池采用氯气消毒。研究表明,用氯消毒时,当接触时间在30分钟以上,而游离氯不小于0.3~0.5mg/L时,不仅对伤寒、副伤寒。痢疾杆菌、钩端螺旋体等有完全的杀灭效果,而且对肠道病毒也有一定的灭活作用。游泳池水质游离性余氯规定标准为0.4~0.6mg/L。

147、游泳池中可能有什么污染物?
天然游泳池一般在湖泊、江、河或海的某一处,所以,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与所连接的江、河的污染。江、河和大一些的湖泊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当污染大于自净能力时,江、河、湖、海就被污染了。江、河、湖、海水质的污染主要来源余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的排放或生活污水的排放。所以,游泳者应当注意游泳场所周围的环境情况。
人工游泳池的污染来源一般有(1)水厂的出厂水没有达到国家标准;(2)供水管网、贮水设备不合理或管理不严,造成水的中途污染;(3)如果水源是深井水,应考虑地下水受到污染;(4)人体污染。
人体污染指人们在游泳池中游泳时,本身带的分泌物、排泄物等给水体造成的污染,包括传染性疾病病菌携带者携带的病菌。
人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主要有唾液、汗液、眼泪、尿液等,携带的病菌或病毒有:
(1)    致病菌:有伤寒、痢疾杆菌、绿脓杆菌、真菌、链球菌、淋病球菌、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等。
(2)    病毒: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及埃可病毒)、腺病毒和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病毒在水中随不能繁殖,但存活力很强。如肝炎病毒在4℃条件下能存活70天以上。
(3)    寄生虫:有蛔虫、钩端螺旋体、血吸虫等、其中钩端螺旋体和血吸虫常见于天然游泳池。

[ 本帖最后由 闯关东 于 2009-3-1 04:31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冬泳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