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5 18:22
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千万不要犯三恶道十罪!
2018
12/05
09:48
九华地藏菩萨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0
所谓三恶道之罪,指的是犯下死后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罪行。那具体包括哪些罪业,又有什么果报呢?
佛在《增一阿含经》中讲道,三恶道之罪有十条,对应有10种不同的果报。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佛说:“其有众生,修行杀生,广布杀生,种地狱罪。”其果报是“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寿命极短。所以然者?由害他命!”正常而言,造杀业会往生饿鬼道、畜生道。如果此人还有别的福报,投生为人。他的寿命也会很短,为什么呢?这就是行杀业害人的果报!
佛说:“若有众生盗他物者,种三恶道之罪。”犯偷盗恶行者,其果报是“若生人中,恒遭贫匮。食不充口,衣不盖形,皆由盗故。劫夺物者,即断他命根。”即使投胎为人,他们一身贫苦不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即便他们努力生活,也摆脱不了贫寒。这并非世道不公,这是要还他前世夺人财物,断人命根的孽债!
前世贪婪、淫泆、纵欲者,本该往生三恶道,即使他们投胎为人,必“门不贞良,窃盗淫泆。”家无贞洁烈女,贤德子弟,男的喜欢小偷小摸,女的去做失足妇女。只图享乐,不愿上进。
佛说:妄语之人应下地狱。即使转生为人,必“为人所轻,言不信受,为人所贱。所以然者?皆由前世妄语所致。”妄语者即便还有别的福报让他得投胎做人,不管你说的是真是假,总是被人轻贱、不被信任,这就叫一报还一报!
佛说,两舌者,如果有幸再得为人,必然三心二意,心恒不定。常怀忧愁,不知所措。因为他的潜意识里总有另外一个声音在影响左右他。(佛经的原文是“由彼人两头传虚言故”)。
常说脏话,不仅仅是素质问题,它同样是一种三恶道罪。佛说:粗言者,即使来世投胎做人,这个人相貌丑陋,经常喜欢辱骂、呼喝别人。从这一点看,人丑不能怪妈生,脾气不好不能说是教养问题,这是你前世言不专正的果报啊!
有的人喜欢好勇斗狠,打架斗殴,唯恐天下不乱。这是自种罪业,即使来生能投胎做人,必“多诸怨憎,亲亲离散”。周边人厌恶你,甚至父母亲人都想离开你!斗乱的恶报不仅在来世,此生或许亲朋好友都会“各个相弃”,打输了可能会让你痛苦一生,打赢了迟早也是孤家寡人。
嫉妒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更是一种罪业。许多人常怀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甚至由嫉妒扭曲自己的行为,自造恶业。佛告诉你,嫉妒必尝苦果,你此生嫉妒别人的东西,来世你更加“求不得”!
佛说:“若有众生起害意,种三恶道。设生人中,恒多虚妄,不解至理,心乱不定。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恚怒所致也,无有慈仁。”害人之心不可有,害意是心性癌变,会泯灭你的仁慈与良心。其罪应往生三恶道,即使你由前世福荫,来世继续得以转世为人,必然心乱不定,不会是个正直之人。当你再造恶业,用尽福德,那时沉沦三道,就再也求出无期了。
佛说:“行邪见者,若生人中,乃在边地,不生中国。不睹三尊道法之义,或复聋盲喑哑,身形不正。不解善法、恶法之趣。所以然者?皆由前世无信根故,亦不信沙门、婆罗门、父母、兄弟。”
行邪见者无信根。这种果报最可怜,生时或畸形,或未开化之地(中国,意指国中,指人类世界有教化、富足、文明的中心地带,在佛经中,具体则指中印度地区),他们永远得不到教化,所以沉沦生死海,永世不得解脱!
佛说因果报应,如影随形。三恶道十罪,其报在来世。而许多人今世已得相应果报,那你们需警醒自己:此生转世为人,是你前世积攒的余福。如果再不改过向善,倘若福报用尽,来世堕三恶道,你就真的连被救赎的希望都没有了!愿世人慎之!戒之!
地藏菩萨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5 19:39
证严法师:自杀者不孝不义罪恶深重
2018年12月05日 09:10:09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作者:证严法师
8人参与 5评论
编者按:现在网上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相关新闻。这固然表明现代媒体很强大,什么新闻都能第一时间报出;同时也折射出现代人心灵是何等脆弱,遇到挫折就想一死了之。当然世人自杀具体原因很多,不可一概而论,但就网络报道自杀事件而言,如果当事人心胸能开阔一些,精神生活能更充实一些,或许很多悲剧就能避免。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人生在世,真正过不去的是自己,最恶毒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反观自性,不要让恶念浮上心头。世间没有过不去的事,切勿轻视自己的生命。
佛陀教导我们“因缘果报”,杀人者有罪,自杀者罪加一等,因为再加上“不孝”。不孝必不义,不孝不义,就丧失人间的伦理道德,罪恶深重。
其实心灵不平衡,是因为已经有病了;有病就不要逃避,应积极面对与治疗。重要的是“预防胜于治疗”,平常要培养开阔的心,自然就会爱自己,进而奉献人群,这就是一帖预防心病的良方。
现代人有很多心灵疾病,忧郁症就是其中之一。团体的陪伴是一种很好的疗法,譬如有人投入慈济环保志工,在慈济大团体里彼此互爱,所见所闻都是美与善,只要开启心门,就会透入温暖的阳光。
曾经有位慈济志工不堪工作压力,出现忧郁症状,幸好有团体的力量在陪伴与协助。尽管如此,生活很现实,难免有不顺意,忧郁不自觉又会浮现,难以压抑时,他会及时自我警觉:“我是慈济人,不能做傻事。”此外,家庭的支持很重要,背后推手的力量也很大。他太太为了家计,参加清洁队员的甄选,三千位报名,女性只录取三十位,相当不容易。考试时,许多人都表示为了生活,需要一份工作。由于她平日就投入慈济环保,深具理念,因此回答:“环保很好,就是要救地球。”她爱这分对人间有意义的工作,不只是为生活而工作,还是为救世而工作,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她富有智慧的回答能获得肯定,都是出于实做的经验,以及发自内心诚恳的心得。
所以不要怕外来的压力,只要自己的心中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要自认贫乏,感到欠缺力量是因为心贫;心若无力,身体就无力,稍微一劳动就觉得累,因此什么事都不做,成为现代文明下的“懒惰病”。
点滴力量都不要轻忽,所谓滴水起涟漪,诸如在印度尼西亚,大爱台开播不久,有位年轻的家庭主妇因收看大爱台,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也认同世间物资再多总有耗尽的一天,因此在环保风气未盛的当地带动做资源回收,在她努力与坚持之下,街坊邻居渐渐地都跟着投入做回收。
这就是引导人人转心贫为心富,只要心灵富有智慧,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而且是既富且贵,因为带动大家往正确的方向走,注重自我言行、身心健康,调整开阔的心胸,散播大爱,就能做个人间贵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5 19:44
出家人的“五堂功课”是哪五堂?
2018年12月05日 09:20:14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1人参与 1评论
广州光孝寺一角(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参加三坛大戒的新戒们报到后,就要接受“五堂功课”的考核。考核内容是五堂功课的背诵唱念;不合格者,不予登记入单,严格按照佛制律法、祖定清规执行。
新戒“面试”五堂功课,什么是“五堂功课”呢?
汉传佛教的出家僧人每天有早晚两次上殿,“五堂功课”就是指早晚上殿时唱诵的功课内容,即早殿2堂,晚殿3堂。
一、楞严咒
全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出自《楞严经》。楞严咒是咒中之王,亦是咒中最长者,2622字。佛经上说“楞严咒关系整个佛教的兴衰。世界上只要有人持诵楞严咒,就有正法存在。”
二、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经
“大悲咒”出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的根本法门。“十小咒”包括: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佛母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往生净土真言、天女吉祥真言。“心经”出自《大品般若经》,由唐玄奘法师译。
三、阿弥陀经、念佛名
《阿弥陀经》由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净土三经之一。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是发愿往生西方净土的修行。
四、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中五十三佛出自《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娑婆世界过去佛;三十五佛出自《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中佛。这八十八佛可以为众生作忏悔主,向八十八佛礼拜、忏悔可以灭罪。
五、蒙山施食
蒙山施食是于每日中午,取少许饭粒,到晚间按《蒙山施食仪》念诵,施食给饿鬼。蒙山位于中国四川雅安,相传甘露法师在蒙山集成此仪得名。
早殿的二堂功课有的寺院在平日只念一堂,在节日念两堂功课。晚殿的三堂功课,在一般寺院中单日诵《阿弥陀经》和念佛名,双日拜八十八佛、诵《大忏悔文》;蒙山施食是每日举行的。
新戒面试除了考核上述五堂功课以外,还会考核到《毗尼日用切要》。这是明末清初见月律师根据《华严经·净行品》与密教经典中的偈、咒汇编而成的律仪典籍,涉及到出家人日常衣、食、坐、卧应念诵之偈、咒,并且还有在家、出家之戒条。
这些考核的内容是历代祖师从浩如烟海的三藏十二部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众多经典与法类统摄在里面,一直为汉传佛教各宗所共同遵行,奉为出家人的必修功课。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5 21:23
【感恩】石门素疏+367页2018年已过339天精勤勿放逸!勇猛精进!普皆回向!禅悦法喜!(一)【石门素疏】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今日业绩】20181205课堂笔记367页。【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评分标准】合格123良好234优秀345。同步上传,欢迎指正!【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课堂笔记20181013课堂笔记20180903课堂笔记20180710 课堂笔记20180528课堂笔记20180410【石门素疏】【最新统计】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共有: 182,927个文件。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共有: 165,144个文件。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共有: 157,776个文件。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共有: 150,888个文件。海选精华,珍藏留念!【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每日抄写《心经》每日甘露施食每日课堂笔记200张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感恩!(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感恩众生】鱼象鱼说阅历决定正见应用。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素食是心的修行。向阳花开,友情供斋。健康素食,结缘博爱!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白发变黑,口齿清爽。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养生歌谣】鱼象鱼说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普皆回向!感恩三宝!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2:48
道源法师:念佛平时须相续2018年12月06日 10:07佛弟子文库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http://n.sinaimg.cn/fo/transform/189/w389h600/20181206/Zyd0-hphsupy2223715.jpg道源法师:念佛平时须相续
今天的讲话题目是“念佛平时须相续”。再分三段来讲: 第一、初勿贪多但求相续: 每日念佛要有一定的数目,倘若没有一定的数目,只是随便念念,日子久了就会忘记的。 在家居士们,既要办家里的事,又要办社会上的事,实在忙的很!然而正因为太忙,才需要定下一定的课程,方不致于因为事忙而把念佛忘记了。 那么,究竟一天应当念多少佛号呢?这要依着各人的因缘,自己斟酌参订;他人无法代为规定的。 每日念数千声,数万声都好。但每日至少须念“十念”。“十念法”出在“观无量寿经”;是“下品下生”的功课。所以每天至少须念“十念”佛。否则,不但不能“入品”,恐怕也就不能往生了! “十念”的念法,是这样的:每日清早,漱洗以后,面对西方,合掌端立,心存观想,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即以合掌之十指,默记十口气之数,念完十口气的佛号,再念一遍“回向偈”,即算功课完成。 回向偈有多种,以四句的为简单明了;偈曰:“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广度一切诸含识”。 至于念佛的声音:或高声念,或低声念,或者默念,亦要看家庭的环境而定,不可拘泥。在家庭里念佛,最好是“默念”,以免惹得别人烦恼。因为家庭里,决不只你一个人;而且还有前后左右的邻居。你一个人发心念佛,你的眷属,你的邻居不见得也发心念佛。倘若你念佛的声音,又高又大,扰得别人心情不安,岂不要同你生烦恼结冤家吗? 从前有一位老太太,念佛很虔诚;每日要念三万声,而且是很大的声音。可是她的儿媳妇,被她搅的大生烦恼,初则吵闹,继则怒骂,终则竟敢把老太太的一尊古瓷弥陀像摔碎了。 这位儿媳妇,在世法上讲,真是不孝顺!在佛法上讲,则罪过更重了;因为恶心破坏佛像,等于“出佛身血”,是要堕无间地狱的! 然而我们需要研究一下,这位儿媳妇,为甚么发这样大的无明火,动这样大的嗔恨心呢?其原因为的老太太念佛的声音太大。试想,念佛不能把家亲眷属度到西方去,反而把自己的儿媳妇打入地狱去了!这位老太太岂能没有过错吗?所以在家庭里念佛,最好是“默念”免得别人生烦恼。 再讲到念十口气的“气”,须要听其自然,不可故意拉长促短,以免伤气生病。 我在北平时,有一位老人来问我:说是念佛把两耳都念聋了!请问怎么办? 我说:你念佛怎么会把两耳都念聋了呢? 他说:有一位“大德”秘密的传授他一个“口诀”,教他每日念十口气的阿弥陀佛。“大德”说:这种念法,现在的和尚都知道。可是这里面有个“口诀”,则和尚们都失传了。甚么口诀呢?就是须要“一口气一串珠”。一口气一定要念一百零八声佛号,只有使劲把这一口气拉长。念了几天,两耳便嗡嗡的叫起来了,再念几天,两耳竟听不见声音了。 唉!这位“大德”把佛法变成外道法,真是害人不浅!所以奉劝诸位:修十念法时,对于气息,要听其自然,不可故意拉长。 第二、渐次加多以求进益: 每天“十念”,从不间断,这就是“功夫”。虽然如是,但不可以此为足。仍须尽自己的力量,将佛号数目渐次加多起来。因为我们念佛,是为了生死的,应当尽心尽力,以求进益。 前面说的,是每日早晨念“十念”;现在再加上每日晚上念“十念”。晚上念佛,最好是在临睡以前,念完佛再睡,尚可得到安眠熟睡,夜无恶梦的好处。如是早晚十念,能不间断;再进一步,就要用“念珠”了。 每串念珠,是一百零八粒:表示得到百八佛号功德,断除百八烦恼结业。念珠一定要穿一百零八粒,是出在“木槵子经”,如是早晚各念百八声,能不间断;更进一步,把百八声,算作一百声;早上念三百,晚上念三百。加到早上念五百,晚上念五百。再加到早上念一千,晚上念一千。 倘若时间不够分配,早上可以提早一小时起床,晚上延迟一小时睡眠,每日睡六小时已竟足够了,并不会影响身体。至于走路时,坐车时、休息时、散步时、皆须随心念,但不必记数。 以上系对每日太忙的公教工商等人说的。倘若有多的闲时间,念佛的数目,当然仍需加多。每日加至三千声,五千声,一万声,三万声,乃至十万声。 有人说:我试验过了,每日念十万声,无论如何念不了这么多。古人所谓“日以十万弥陀为课”,大概是勉励人的话,或者是总其大数而言吧。 且慢谈“试验”,请先受“训练”!因为没有受过“训练”,不但嘴里念不快,而且手指掏念珠亦掏不快。如是以笨嘴笨手,而欲日课十万佛号,自然办不到了。但这里所谓“训练”,并非受他人的训练,而是自己训练自己;口里佛号尽快的念,手里念珠尽快的掏,熟之又熟,以达到极快的境地为目的。 现在略说其方法,望注意听之: 第一、须坐下来念,虽行住坐卧,皆可念佛,而以坐念为宜。 第二、须用“草菩提子”念珠,取其分量轻,掏得快。“天台菩提子”亦可。“星月菩提子”则不相宜,以其分量太重。 第三、须念四字——阿弥陀佛。如念六字——南无阿弥陀佛一万声,改念四字佛可念一万五千声。 第四、须“金刚念”,即是唇舌微动之默念。念佛,高声念低声念皆可;顾若求其快,求其多,则只有以“金刚念”为最宜了。高声念固然念得慢,低声念仍然念不快;因为音声只要出口,即占据四个字的时间。倘若用“金刚念”,则只闻“陀,陀……”之微音;虽然“自闻”四字分明,第其所占之时间,则只有一个字的时间。如“低声念”念一万声,则“金刚念”即可念四万声了。 依以上所说之方法,加紧训练,日日念,月月念,念的越快越好。一直训练到每四分钟能念一千声佛,为达到目的。 现在再把“时间”与“佛号”总算一下:一日一夜共有二十四点钟;除去睡眠时间六点钟,再除去饮食及大小便的时间三点钟,尚余十五点钟,即是用功修行的时间了。每一点钟有六十分,以四十分钟,坐下默念佛号一万声;以二十分钟休息,(或绕佛、或拜佛、或散步、或静卧。)连休息时间在内,合一点钟一万声。如是“日课十万弥陀”,只需十点钟就够了!仍有五点钟的时间,可以课诵,可以读经,可以研教,可以静坐,随自己的兴趣分配好了。 第三、不必太多精益求精: 上来我把每日念十万佛号的方法,详细的讲一讲;意在使诸位相信每日念十万佛是可能的;对于古德,不可怀疑生谤,以免妄造口业! 至于我们现在是不是都能够日课十万佛号呢?恐怕都做不到,因为我们没有这样多的闲时间。尤其在家居士们,事务更多,所以也就做不到了。 然而我们要知道:念佛是“用功”的,不是“论数”的。果真多而且精,自然太好了。倘若只贪其多,而不求其精,也是错误的。试想,口里念佛,手里掏珠,而心里在打妄想;即使每日念十万佛,能算是“用功”吗?所以说不必太多,要精益求精! 每一句佛号,都要念得清清楚楚;内而要念到自己心里去,外而要念到极乐世界去!一句如是念,百句如是念,千句万句亦如是念;自然而然地就念成一心不乱了。毫无障碍地就把自心与弥陀感通了,只在各人精进而已! 现在再把前几天讲的话,重述一遍,以便记忆。第一天讲的“念佛须知了生死”是“自利”。第二天讲的“念佛当发菩提心”是“利他”。第三天讲的“念佛切勿起疑念”是“信”。第四天讲的“念佛决定愿往生”是“愿”。第五天讲的“念佛必须认真念”是“行”。第六天讲的“念佛结期应求证”是“加行”。第七天讲的“念佛平时须相续”是“常行”。 总之,讲来讲去,都是几句剩话。说是“打闲岔”,真是“打闲岔”。惟愿诸上善人多多原谅,是幸!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2:50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2:50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3:02
被诽谤是该“忍辱”还是“止恶”
2018年12月05日 14:43溯源佛教网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被诽谤是该“忍辱”还是“止恶”?被诽谤是该“忍辱”还是“止恶”?
佛言:
恶人闻善,
故来扰乱者,
汝自禁息,
当无嗔责,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四十二章经》——
文/妙祥法师
☞自我修忍辱,忍恶无嗔默不诤
佛告诉我们,一定要“忍恶”。恶来了,不要起嗔恨心。
那个“瞋”字(古版多写作“瞋”),你看写得多了不得,一个“目”字,一个“真”字。那个“目”字,眼睛瞪得挺大挺大的。
他认为真实,使劲瞪着眼睛,实际上已经是嗔恨心起来了。你瞪眼睛干吗呀?你瞪眼睛就是嗔恨心,所以说不能瞪眼睛。
忍恶,为什么要忍恶呢?就是“恶人闻善”,恶人听说谁要做善事,肯定要来破坏你。你刚干点好事,那面就得说你几句。
特别是你修正法,那就更得有人破坏。“故来扰乱者”,就是故意来捣乱的。所以你应该怎么办呢?“汝自禁息”,就要息心头的念头,息除心里的那种嗔恨心的念头。
“当无嗔责”,不应该有嗔恨心,不应该说人家。这点,我们现在有的能做到,有的做不到,有的不认识。
为什么佛要教我们忍呢?实际上,佛这是在方便说,因为本来是忍无可忍,没有什么能忍的。因为什么呢?人家有的时候是在帮助我们,只是我们不认识。
你看释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前,做忍辱仙人的时候,那四肢被歌利王给割掉了。你想,割掉四肢啊!割一个胳膊得多疼啊?割掉两个胳膊得多疼?连耳朵都给你割掉,腿也割掉。都割到这个程度,你能不疼吗?
而释迦牟尼佛做忍辱仙人时,就是自己禁息,不起念头,没有嗔恨心。而且还发愿了,什么愿呢?说:我要是成道,第一个度的就是你,第一个要帮的就是你。你想,一个大恶人反而成为他第一个要帮的人。
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这么做?这里是不是有点秘密啊?没给我们讲。我跟大家说,这里确实有个秘密。什么秘密呢?因为来捣乱者正是帮助你,你不认识,你以为他是砍你、杀你,实际上你不知道,他在帮助你成就。
这个大家不要怀疑,说有的人可能是帮我成就,有的人是捣乱的。实际上都是帮你成就,它不会假的,是你没有觉察到。
我以前跟大家讲过,在甬子峪的时候,走在那个路上,人家骂我是骗子,我也不吱声。那是有一个人喊我:“你过来!”本溪人也挺横,骑个大摩托,体格还挺好。
“你过来!”他那个意思本来是好心,意思是说我有话跟你讲。但他有时候说话也不像北京人有礼貌,他不是那样的。那个地方人也挺实在的,像和自己家人说话似的,“你过来!”
我在道这头,我能过去吗?中间还过车,我也不认识他,他骑个摩托车就停在那,我就没过去。挺大的个子,你说我过去干吗?我就没过去。
我没过去,那头就开始骂了:“你是不是骗子?”他骂我是不是骗子,你说厉不厉害?不认识,还让我过去,完了还骂我是不是骗子。
我一听骂我,那时候我多少有点经验,什么经验?我知道这个事不简单,不能走,这是无价之宝来了,我得坐下听。你招呼我,我不过去;但是你骂我,我可得坐下听,我不能白让你骂我。
我就在那桥上坐下听。他一看,“哎呀,怪了,这个人真怪啊!我招呼他,他不过来;我骂他一句,他坐下不走了。”
这时他张不开口了,那口就张不开,什么话也没有了。我坐了半天,他也不骂我。
我一寻思:你不骂我,那我还得走。但走是走,我就做这样的思维:他不是无缘无故的,肯定有事,肯定是来帮助我的。虽然我不知道,但我要做这种思维。
走了好长一段路程,没想出什么事,后来我都想放弃了,“唉,别想了,这脑袋都想得特别难受。这哪有什么事?就是随口骂你一句呗!也许是过去的业力,是不是?”但是不行,后来寻思,还得想。
后来走到沙滩上休息,“不行,我得有决心想,肯定有什么事,他为什么不说我别的,偏说我是骗子呢?我究竟怎么骗人了?”这时候是真诚地想,而且真诚地相信他绝不是无缘无故地说。
由于我的真诚,“哎!”突然想起一个事。那天下山的时候,我跟性空师说的“我三天就回去”,我走到那地方的时候,正好是第三天,如果晚上十二点钟回不到山上,就过了三天了。
我那天晚上准备的是什么呢?就是在外面过宿,因为还有好几十里路呢!多远哪!光上山就是八里,村口那段不算。就是到村口那段,没有四五十里路,也得有二三十里路,反正这个路程挺远。
后来我一想,“哎呀!我真多亏了他。”当时我那种感谢心呀,了不得!你说,他要是不告诉我,不这么提醒我,我那天就在外面休息了。就算不休息,像平时那样慢慢走,我也不可能在十二点之前赶到“家”里,我就犯了一个妄语。
是!犯了妄语以后可以忏悔。但怎么忏悔也不如不犯哪,是不是?不犯,那个心多清净,多自在啊!人要是不犯妄语,那就是个了不起的大丈夫行为。我非常赞叹不犯妄语的人、说话算数的人。
我哪还能记住回山这件事情,那时候脑子光顾着累了,疲劳。我想起这事以后,就不敢再停留了,累了就歇一会儿,歇一会儿马上就走……
最后(回山)走到屋里,往炕上一坐,心里那个坦然、那个自在!今天最起码有那么一次不犯妄语。所以说,当别人骂你的时候,你不要起嗔恨心,你应该做一种善念:“他肯定是在帮助我,我究竟错在哪了?”
你要找这个原因,他的骂就成为甘露,骂都成为甘露啊。这个是我总结出的经验。
特别是毁谤,这可厉害了。毁你,说:“你这个人我听说过,这个人又偷又抢,什么坏事都干,我还不知道你吗?”当面就毁你。
我过去就碰到过这样的事,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上市场,为点事跟人家争执起来了,人家说:“我还不知道你?你那过去干过什么什么事……”他不认识,就给你满哪吵吵,吵得你连话都插不上去,最后只好低头一走。
那时候那个心呢……被毁谤的人,那个心就像刀扎似的,有气无力。你怎么办?骂,骂不了,打也打不过,你只好忍受了。另外,他说得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你越在那听,妥了,他就给你编着来,他什么都敢编,可了不得。
毁人,把人家毁得像下地狱一样,非常厉害。毁谤,谤你,说你这么也不对、那也不对。
“当无嗔责者,《华严经》云:菩萨于他起嗔心,即成八万四千障门。”一念嗔心就形成了八万障碍,障碍当时就起来了,有多少?有八万障,也就是无数障,整个就是一片黑暗,挡住你前进的道路。
“是知嗔心之为害甚大”。你看看,平时都能做点善事,做得都挺好,但是呢,就是这个嗔恨心去不掉。你做了那么多功德,这一会儿就全送过去了,甚至把你自己都毁了。
“当恶来扰乱,嗔心起时,当以佛知见禁息之。”我刚才跟大家讲了,佛的知见。恶只是虚幻,只是无明,只是贪嗔痴的一种表现,所以不必跟它计较。
我们甚至可以用法来空掉它,知道它是帮助我们、成就我们,反而生欢喜心,“哦,他来说我,是成就我。”这个“我”也是虚幻,哪还有个骂你啊?是不是?
既然没有我,哪有你啊?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虚妄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假的,何况你这个骂呢?是不是?人都是假的,你骂谁?我都是个虚幻,那你不也是个虚幻?都是虚幻,哪来个骂不骂的?
所以说,这些恶最后只能自己毁掉自己,对你丝毫不起作用。知道这一点,我们一定不要起嗔恨心。
护正法者,
应当执持刀剑器仗,
侍说法者。
——《大般涅槃经》——
☞为法当止恶,护众眼目免堕落
我们应该用生命恭敬佛宝和法宝,同时也用生命来护持僧宝。
什么叫护持僧宝呢?作为我们僧人来讲,以生命来护持戒律,来严持戒律,就是护持僧宝;作为居士来讲,帮助僧人严持戒律,维护戒律,创造护持戒律的所有条件。
特别值得称赞的就是,居士对三宝的无畏施,表现在拥护三宝,为维护三宝固若金汤上面所做的努力。
比如说出现了不当的参与和干涉,一些不好的人干预了佛教,干预了僧团,那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去维护佛教的发展。
特别还有人诽谤法门,这更厉害了。说“日中一食”那都是外道,“不摸金钱”那也是外道,反正都是外道,不是法L功的行为,就是这个行为——反正怎么也是不对。
本来是正的佛法,他硬说是邪的。比如说,你说:“出家人应该不摸钱。”他说:“哎呀,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你现在何必这么执著?佛要是在世都会改过来的。现在佛不在世了,我们应该这么做就对了。你看,大家都认可。”
这种愚痴之见破坏佛法,是下地狱因。
本来日中一食是佛非常清净的戒律,也是佛的本意,它能够让人速速地证道。他说:“你会导致胃病,何必吃那么多?你一天吃三顿,平均分吧。你吃一顿,反而还吃那么多,更贪!”
他用这种愚蠢的想法来诽谤日中一食,就跟诽谤佛一样,最后也会下地狱。
对于外道、邪道、以及恶知识破坏佛法,我们必须提出佛法的正见,来辩驳外道的邪知邪见。
头一段时间(指2006年讲法之前),水库啊,这个王某某组织的这么一伙人,是对僧团的一个考验。居士们在这方面,在拥护三宝上,做得非常好,可歌可泣!已经达到了确实非得称赞的地步,也是在佛教史上写下了很了不起的一个篇章。
我想这种护持将来一定要把它写得圆满,要写下来留给后世,作为佛教的一种光荣。而且他们舍掉身心、生命去护持,这种护持,确实体现了佛法住世的精神,也体现了菩萨住世的精神。
每个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有很多人随时随地,要做出牺牲来护持佛法的。
我感动的,一个是居士用身心和生命来护持佛法的这种决心。还有居士能尽心尽力去做,或有一点儿能力做一点儿,我都非常感谢。
我不光感谢他们对佛法的努力,更感谢他们对整个国家的兴旺,所带来的希望。因为这种努力会使整个灾难,大的灾难由大化小,由小化了。我感到欣慰和感谢!这就是无畏施。
所以说,通过这么一段的努力,使我对度众生也好,努力修行也好,还是改造自己,都充满了信心。对国家的兴旺也充满了信心。更对佛菩萨在我们的眼前,充满了信心。
也有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了疑惑,有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参与这里面,应该只管在家里坐着,不要管僧团的事情,僧团是僧人的事情。平时我们可以学法,如果发生什么事情是他们自己解决,别找着我,找着我就不应该了。这就提出一个口号,就是“僧人的事情,僧人自己管”。
这个问题分用在哪上,用在拥护三宝上,我们这种想法就与拥护不相应。所以说,他就不能正确地处理。应该知道,必须要提出佛法的正见,来辩驳外道的邪知邪见。
自从僧团二〇〇〇年进入大悲寺以后,清除外道,和外道进入这里面捣乱时,我们很多居士都是据理力争,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来护持,确实做得很好。
我们知道,咱们寺院过去把神像、仙像这些外道的塑像,都清出了寺院。把外道像清出寺院就是护持三宝,让三宝清净,不允许外道在这里。
后来考验就来了,外道集中了很多人,用汽车拉着仙像,砸开大门,闯进寺院。僧人都是拼命去拦截,有的被打,被扔在水沟里,被打住院等等。他们毫不畏缩,用生命来护持法宝,护持佛宝,护持僧宝。这个行为就是护持三宝的体现。
那时候规定,不允许居士管,居士都在屋里,不许出来,因为怕居士受伤害。而僧人冲在前边,居士急得都哭,这是一个互相关心的表现。怕居士受伤害,由僧人往前闯。
虽然是把僧人打了,仙像也搬进来了,但僧人照常上早晚殿、诵咒,一点不断,一点不乱。居士都含着泪,就想为护持三宝而拼命。
由于正确地处理,很快地就得到了解决,最后平息了这个事件。而在清理仙、道、神像这方面,树立了一个榜样。而且对佛教来讲,也是一个大事。
现在很多的佛教寺院也鼓捣这些东西,供这些东西,这都是不正确的。他们有时候不敢处理。有时候护持三宝,就得豁出去。
在这期间,居士也是拼着命,师父说到哪,他们做到哪。师父说这些像应该清出寺院,他们就积极地出去跟政府打招呼。政府同意以后,马上就雇车拉走,也不怕被打击。居士护持三宝,就得这样依教奉行。
护持三宝,不光是这个方面,还有其它方面。比如说当僧人有了难处的时候,他们就不顾生命地冲上前。包括很多居士,甚至明知有生命危险还是那么去做,确实令人感激,令人感动。
我们作为居士来讲,应该这样护持三宝。但是作为僧人来讲,一定要严持戒律,才能叫人生起恭敬心,才能叫人有护持心,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严持戒律,天龙八部,一切都能护持你;如果不持戒,你叫人家护持,人家也不愿意护持。这个体会都是很深的。
但是这个事情不能就此就完了,应该把这些经验总结起来,教训也总结起来,还要教育其他的居士来护持佛法,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从积极的方面,我们更应该护持佛法,那就是要提倡正信的佛教,提倡正知正见的信仰。
什么是正信的佛教?那就是严持戒律。什么叫正知见?佛陀的知见,也就是正确的知见。就是放下你的知见,只要没有我和我的知见,也就是说去掉我执和法执,那就是正确的知见。无一切知见,便是佛的知见。
所以说要提倡正信的佛教,要提倡正知见的信仰。这是最积极的。
附录一:
[护持正法]
如果某人所言违背佛陀戒律,严重误导众生,可以依据佛所说的经典、戒律,指出此言论的错误,所说只针对错误的言论,而不针对某个人,不去说其过失。以下经文,可以作为参考。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言:
我涅槃已,随其方面,有持戒比丘,威仪具足,护持正法,见坏法者即能驱遣,呵责惩治,当知是人得福无量不可称计。
善男子,譬如有王专行暴恶,会遇重病。有邻国王闻其名声,兴兵而来顿欲殄灭。是时病王无力势故方乃恐怖,改心修善,而是邻王得福无量。持法比丘亦复如是,驱遣呵责坏法之人,令行善法,得福无量。
善男子,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永令灭尽。又如壮人首生白发,愧而剪拔不令生长。持法比丘亦复如是,见有破戒坏正法者,即应驱遣,呵责举处。
若善比丘见坏法者,置不呵责驱遣举处,当知是人佛法中怨。若能驱遣呵责举处,是我弟子,真声闻也。
善男子,如来亦尔,视坏法者等如一子。如来今以无上正法付嘱诸王、大臣、宰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诸国王及四部众,应当劝励诸学人等,令得增上戒、定、智慧。
若有不学是三品法,懈怠破戒毁正法者,国王大臣四部之众应当苦治。
善男子,以是因缘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当勤加护持正法,护法果报广大无量。善男子,是故护法优婆塞等应执刀杖,拥护如是持法比丘。
若有受持五戒之者,不得名为大乘人也。不受五戒,为护正法,乃名大乘。护正法者,应当执持刀剑器仗,侍说法者。
附录二:
[以大悲心止恶]
佛在《大方广善巧方便经》中曾讲述自己在过去世,为救五百商人及令一恶商不造杀业免堕地狱,而以大悲方便断其性命一事。
我念过去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求宝。是时,别有一商人其性刚强,猛利暴恶,于海中路而忽相逢。彼一商人即生恶心,欲谋珍宝。
彼自思惟:“我今宜应设其方便,悉断彼诸商人命已,当取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
是时,五百商人众中有一商主名曰善御,其性慈和,于一切人常生悲愍。商主一时止息而卧,忽于梦中见大海神出现其相,谓商主言:“汝今当知,诸商众外别有一人,其性暴恶,如是色相、如是名字。彼人起贼害心欲谋珍宝,彼作是念:‘应当速断诸商人命,取其珍宝,还阎浮洲,自受快乐。’是故,我今如彼所念而先语汝,汝可思惟作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复商众得全其命。何以故?此五百商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住不退转,而彼恶人于如是住菩萨法者若造杀业,永堕地狱,无有出期。是故,汝今宜设方便,善为救度。”
尔时,善御商主从梦觉已,即作是念:“我于今时有何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得诸商人各全其命?”于一日中如是思惟求善方便而未能得,乃至七日审谛思惟亦不能得。
过七日已,即作是念:“我今无复方便可得,但当于彼兴杀心者先与断命。彼断命故,不造杀业、免地狱报,又令余众得全其命。”
如是念已而复筹量:“我若与此五百商人共断其命,而五百人皆堕地狱。我今宜应起大悲心,为救护故,自手当杀。此杀因者,设于百千劫中获地狱报亦当忍受。但能今时以如是大悲方便令此恶人不造杀业,当免地狱无量劫苦;又令住菩萨法者诸商人众,安隐无难。”
尔时,商主作是念已,即设方便乃断其命。时彼恶人既此命终得生天界。
智上!彼五百商人者,当知即是此贤劫中五百如来;是时众中为商主者,即我身是。我于百千劫在轮回中,以大悲心出生善巧方便,如是种种救度众生。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3:37
请理解出家人,请尊重出家人!
2018
12/05
15:28
腾讯佛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40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理解出家人的不易》的文章,文中我写到:“出家人皈依三宝,是要追求觉悟的圆满,追求最终的解脱,任世间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跳出三界外,了生脱死,找到真如本性。”
可以说,能够选择出家,选择弘法利生、广济有情,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然而,我们社会上的很多人,却并不理解出家人,并不尊重出家人,一直以有色眼镜来看待出家人,这是非常不对的。
通过本文,希望大家能尊重出家人,尊重他们的信仰,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生活。
请尊重出家人
文/邹相
尊重出家人,要尊重他们的信仰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二字人知少。”即是说,出家是大丈夫才能做的事。能够选择出家,选择信仰佛教,这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的印光法师曾提出,出家需要两个条件:第一是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
从中可以看出,出家确实为大丈夫之所为,非是一般人能够担当的。
因此,我们要尊重出家人,尤其要尊重他们的信仰,按照佛教的传统,对出家人进行供养,对三宝进行护持,不能因为对出家人存有偏见,而退失了菩提心。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玄奘大师:“我想供僧,但听说许多僧人无有修行,应当如何?”
玄奘开示说:“昆山有玉,但是混杂泥沙,丽水产金,岂能没有瓦砾?土木雕成的罗汉,敬奉就能培福;铜铁铸成的佛像,毁坏则会造罪。泥龙虽不能降雨,但祈雨必须祈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但修福必须恭敬凡僧。”
唐太宗听后恍然大悟,并提出他以后即使见到小沙弥,也如同见佛一般,恭敬虔诚。
如果我们能尊重每一位出家人,尊重他们的信仰,既能为自己培植福报,也能为自己勤修福慧、获得般若智慧奠定基础。
尊重出家人,要认同他们的选择
常言道:“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即是说,人的一辈子,最难的就是选择,特别是一生从事的行业和归宿。
在看到出家的僧尼时,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到寺院出家的人都是懦弱的、消极避世的人。而且,很多人往往以出家人为反面教材,向自己的朋友或孩子罗列当“和尚”或“尼姑”的不对之处,并认为出家是不孝顺、不理智的表现。
实际上,每一位出家人都有其出家的因缘。出家不是“离家出走”,而是舍小家、成就大家,通过在寺院修行到的智慧,去成就更多人,去帮助更多人,去度化更多人。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有云:“善男子!当观如是过去象王,虽受无暇傍生趣身,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而能弃舍身命无悋,恭敬尊重着袈裟人,虽彼为怨,而不加报。”
这即是说,我们要想得到究竟的解脱,要想获得真如智慧,就得尊重穿着袈裟的出家人。
佛法能够在世间弘传下来,靠得是一代代出家人坚持不懈的努力,靠得是一颗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大菩提心。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理应认同每位出家人的选择,认同他们为法忘我、利乐有情的选择。
尊重出家人,要理解他们的生活
很多人一直坚持认为,出家人就应该远离红尘俗世,就应该与世间俗务脱离关系,就应该隐居深山、与青灯古佛相伴。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也不符合佛教弘法利生的宗旨。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这说明佛法是世间法。
出家人的生活,既有出世的,又有入世的。出世,是出家人精进不怠、不染尘垢、用心办道的修行生活;入世,是出家人广宣佛法、救度众生、上弘下化的弘法生活。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法师曾说:“佛教不避世,出家人顺应时代的发展、公众的需求,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出家人为了更好地将佛法传播给迷途的众生,通过佛教般若智慧指导他们的生活,促进他们的工作更顺心、生活更和美、家庭更和谐,在弘法的过程中,出家人往往借助于一些先进的传播方式,比如现在的信息、网络、通讯等。
所以,当我们看到出家人坐飞机、用电脑、打手机时,不要觉得不可思议,不要觉得他们“太俗了”、“太入世了”,而应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去尊重他们。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的传播离不开出家人的言传声授,出家人是表法的,是具足威仪的,入世弘化、传播佛教正能量,同样是出家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尊重出家人,就要理解他们的修行生活和弘化生活。
尊重出家人,要维护他们的形象
在时下互联网发达、信息传播迅速的今天,不少网民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网页或信息的浏览量,常常拿出家人开涮,放一些拼凑的“和尚照片”,甚至找一些人来冒充出家人,拍一些不雅观的视频或照片进行传播,制造种种噱头,影响非常不好。
又如,一些文学、艺术、影视、歌曲、广告作品中不时出现戏谑、讥讽、恶搞、丑化僧尼的现象,如“假和尚兄弟”事件等。这些行为,不仅仅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伤害了三宝弟子的宗教感情,也是非常不道德的,并且违反了我们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十轮经》卷三云:“若诸有情于我法中出家,乃至剃除须发,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依俗正法,犹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
这即是说,凡是诽谤佛法僧的,都会受到因果报应。
出家人非常不容易,他们身着袈裟、入世弘法,要经受种种压力,要破除重重障碍,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正信的佛法传递给有情众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尊重出家人,特别是要维护他们的形象。
“最胜儿,出家好!”出家人是大丈夫所为,作为在家之人,我们都应该尊重每一位出家人,尊重他们的信仰、认同他们的选择、理解他们的生活、维护他们的形象,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沐浴佛法甘露、信受奉行。
从现在开始,请尊重出家人吧!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3:50
修行,就是把心量给打开
2018
12/06
08:08
禅觉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修行,就是把心量给打开。
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持诵了很多心咒,上了很多佛学班,但心量仍然没有打开,那一样入不了佛门。顶多,只能算多懂了佛学知识,种了善根而已。心量的打开,可以证明一个人修行的进步。
那为什么没有打开心量?
就是太关注自己了,关心自己了!
很多人学佛,很关心自己的解脱问题,希望能自己智慧开发,烦恼断除,然后赶紧拜佛念佛。这样子效果很小,单独为了开发智慧去拜佛,是开发不了智慧的。
那要如何做?
要先发愿!
为了帮助苦难众生,为了让更多人都能去恶从善,能听闻佛法,能修行,能听闻佛号。有这个愿力,然后去拜佛,一定开发智慧。
为什么?你要帮助别人,你总要有智慧吧,那菩萨自然会赐给你智慧。知道吗?这个是向菩萨求智慧的秘诀啊,不是念念经就开发智慧拉。要有愿力,很关键。
心量打开的人,烦恼就少。
人为什么烦恼?就是关注自己啊,太爱惜自己了,就烦恼!心中如果怀着悲悯众生,救度众生,把众生的苦当成自己的苦时,这时他就不会烦恼了。
这个很神奇,把自己的苦太当一回事的人,很烦恼,因为心量没有打开。
心量要打开,就要融入。
刚学佛的人,不建议躲起来闭关,躲起来拜佛,而是要融入大众,服务大众。
但有些人觉得要念经持咒功德最大,在除业障方面诵经持咒很大,但是要把自己奉献出来利益众生,才能培养智慧福报,才能开悟。
当发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而融入大众时,业障慢慢消除,再加上念经拜佛持咒。这样智慧就能开发。而且这时心量自然能打开。
心量打开的人,他的眼光,思维,他的举止,言行都不一样的。高僧大德为什么可以气吞山河,就是心量打开了。
佛法不离世间,不要去深山里面找。有人学佛后,工作、家庭都不要了,觉得上班没意义,烦恼多,不如学佛,悠游自在。这个心态来学佛,就不对了。如果连世俗的事业都无法圆满,世俗的福报都缺少,想要成就出世俗的成就,成就佛果,是很难的。
福报都是一样。没有学佛时,福报小,人缘不好,那学佛后,如果不从福报和人缘上去改善,哪怕出家了,也是很苦的。不管在家出家,没有福报都很苦。以前人出家,师父会观察他的福报多少,然后让他去做事情。
出家后,第一个培养的还是福报,从最底下的做起,负责行堂,扫地,厨房烧火,哪里有累活去那里做。
虚云老和尚刚出家也是如此,老和尚还是憨山大师再来,他一出家,都要干苦力活,而且干了三年。开悟后,建庙宇,挑水挑土都是自己动手。
在家人,勤劳的做任何事情,都是培养福报。好好上班是培养福报,孝养父母爱护妻子,是培养福报。
不要觉得上班没有意义啊,上班就是奉献,为社会做贡献,养家糊口,让家庭安顿。这也是值得尊敬的事情。
不要觉得,好像拿起经书来,才算修行,其他时候都没意义。祖师修行,哪有天天拿着经书呢。
他们要煮饭,要扫地,要种菜,要接待客人,要盖庙,要处理各种事情。每天就抽出很少时间,做早晚课,或者晚上打坐。
像云门寺,云居山上,僧人还要种田,自己种茶。自己养活自己。那在家人,首先要自己养活自己,好好上班,孝养父母,爱护妻子,这个事本分。
只有把心量打开,福报才会进来。道在红尘。工作、生活、恋爱、婚姻、亲情、教育、上学无不是修行。
修行,远看是佛,近看是爱。只有真正的爱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有悲悯,有包容。才能真正转烦恼为道用。
如何转烦恼为道用?譬如我们学佛的,一念之间要忏悔,这么一宁静的清净心的时侯,就是佛的境界,你的烦恼已经没有了,再没有第二个方法。
如果你硬要想办法把这个烦恼怎么降伏下去,那些方法徒增你心理的扰乱,并不能够使你安住,这是又进一步的道理。
《金刚经》有云:“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是教我们如何住,也就是无所住,不需要住。
一个学佛真正有修持的人,可以入定好多天,好几个月,你看他很有功夫,但是他的功夫是慢慢累积来的,就是把此心安住。
如何才能安住?无所住即是住。心如明镜,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去留无意。
如一面明镜,事情一来,这个镜子就反应出来,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学佛境界高。他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事如春梦了无痕,一切的事情过了,像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无痕迹。
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老年人常回忆,想当年我如何如何……那真是自寻烦恼,因为一切事不能回头的,像春梦一样了无痕的。
人生真正体会到了事如春梦了无痕的境界,就不须要再研究《金刚经》了。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个心无所谓降,不需要降。
烦恼的自性本来是空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当我们清净心坐下来的时侯,一切都没有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量大到虚空,一切既来之,则安之,都能如如不动。
戊戌年(2018)第十八期
放生法会共修
明日2018年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一,应大众所请,积福慧启建2018年第十八期放生法会共修。愿四恩三有诸众生,永离四苦三毒害。解脱生死轮回海,得证佛果不退转。(注:接收放生功德款截止时间为今日24:00)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3:57
一个人拥有多少财产,就会有与之同等的痛苦
2018
12/06
08:30
菩提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说起来似乎矛盾,出离心的培养是从学习知足开始的。只有对现在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心存感激,我们才会停止盲目的追逐。——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文:根据菩提洲在线课程慧觉法师讲释整理
《普贤上师言教》中说:“一个人,他拥有多少财产,就会有与之同等的痛苦。”
拥有痛苦的程度与拥有财产的数量成正比。
通过观察,我们能发现,在创造、守护、增长或者失去财产的过程中,均会带来相应的痛苦:守护的时候有守护的苦,增长的时候有增长的苦,丢失的时候有丢失的苦。如果钱很少,丢失时带来的痛苦会小一点;如果一下子丢了几百万、几千万,痛苦相应来讲就会很大。
华智仁波切教诫我们,一个知足少欲的人拥有少量的财产,够自己修行、生活就可以了:“拥有一匹马的主人也会担心它被敌抢走、被贼偷走、草料不足等等而整天顾虑重重,虽然只有一匹马,却给自己增添了许许多多的苦恼。同样拥有一只羊也会有一只羊的苦楚,甚至仅仅有一条茶叶也必定会有一条茶叶的痛苦。”
比如,如果你拥有一匹马,就会想:这匹马会不会在白天被别人抢走,或者在晚上被盗贼偷走,或者来一只豺狼把它咬死?草料充不充足?如果是一匹普通的马,这样的劳心费神还会少一些;如果是一匹千里挑一的宝马,甚至是世界第一的宝马,花的心思就会更多,随之给你带来的痛苦也会更多。
如果没有财产,也会远离敌人。没有人会对一名乞丐说:把你身上的衣服脱下来给我,否则,我就对你怎么样。所以,一个清贫如洗的人不会有财产所带来的痛苦。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从前有一户富人和一户穷人是邻居。富人家里整天因为钱财的事情吵闹打架,但是发现邻居穷人家里总是发出欢乐的笑声。于是富人想:为什么自己这么富有反而很痛苦,他家这么贫穷反而很快乐呢?
富人不解,便去问别人,有人就说:“你把自己的钱扔一些到他家,看看他还会不会这样快乐?”于是就将一些钱扔到穷人家门口。捡到这些钱之后,从此穷人家里再没有传出欢乐的笑声。
财富的确给他们也招来很大的痛苦,比如如何分配、如何保值、如何隐藏、不被别人偷走等等。
龙树菩萨在《亲友书》中亦云:“佛说一切财产中,知足乃为最殊胜,是故应当常知足,知足无财真富翁。”
如果你真的是一个知足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很富有,即便没有财产,也能够安然地享受生活中的安乐,感到很知足、很快乐、很富裕。如果你很清贫,要庆幸自己能过这种清贫的生活,并不妨在清贫的生活中,真实地修持正法。
想一想那些为钱财而苦恼的人,对我们来说,过清贫的生活是一种莫大的快乐。
《寂静之道》中说:“我们一辈子都在担心失去,便一辈子都在抓取、囤积,永远没有满足感。”这段话可能会说到很多人的心里。
当我们衡量自己内心的时候,会发现这段话不光是在说别人,也是在说我们自己。我们真的是这样的情况:永远没有满足感,于是担心失去并不断抓取。在担心失去中过日子,由此一定会引发痛苦。
针对这种状况,《次第花开》中说:“很多时候,我们恰恰需要做减法。心思单纯,生活简单就很好。仔细观察,我们深深执着的人、事物、状态等一切,没有一样对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其实,当我们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当时也许会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是过后,你会觉得,没有这些东西,自己也照样会过日子。
所以,并不是拥有得越多,就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快乐和满足,自己内心的知足少欲,才能真正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安乐。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4:03
梦参老和尚:同样的布施,为何受福不同
2018
12/06
07:32
东台市观音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东台市观音禅寺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什么原因呢?
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造太多了,你不知道这是在造业。
如果对照一下《大集十轮经》,你才知道身口意十业,十善业跟十恶业,十恶轮跟十善轮,特别难防护的。
我们认为好像很容易,那是骄慢的想法,不是真实的。
所以,菩萨以殊胜的方便善巧智来行布施,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安乐布施,当你行施的时候,要发心要发愿,一定要具足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
同时菩萨以财布施,为除灭一切众生的苦恼,所以发心布施。
众生在苦难当中,你发心布施,给他财施的时候,你要发心善巧方便,发心要引他入法,要引导他成道了脱生死;你还要放下一切,这不过是用财来引导他而已。
所以佛教讲,度众生的时候,先以欲钩牵,渐引入佛道。
先用他所喜欢的,他所缺乏的,引诱他,渐渐就能引入佛道,摄受他。
同时在菩萨发布施心的时候,不需要跟人家比;不需要说那个舍钱多了,我必须胜过他,他舍一万,我要舍二万。
人家是什么财力,你是什么财力,不要比,不要想超过别人。你行你的道就好了,没有胜他的心,无有粗犷心。粗犷心,心不柔和,不善顺,不调柔的意思。
当行布施的时候,财大气粗,夹杂了种种不干净不洁净的心。财大气粗不是供养心,所以我们在《地藏经》第十品上讲,地藏菩萨请佛说校量功德,说这个众生布施功德,为什么有一生享受?有十生享受?有千百亿生享受都享受不完?
同样的财物没有增加,原因是什么呢?
心不同。
必须以菩提心,起码要没有胜他心,没有这种粗恶的心。
还有嫉妒心,嫉妒心很多人都有。还有悭吝心,虽然布施了,后来又后悔了,舍不得,悭贪嫉妒的,还有吝惜的。
这类行布施,不论所施的物,或多或少,“下至一食”,乃至布施个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日初时,日中时,日末时,三时都行布施,所得的福德也不大。
甚至于连福德都没有得到,特别是对三宝,对众生也如是。
无论布施的多寡,不要给自己求受果报,施不望报。
我们中国的儒家也是这样的想法;布施望报的时候,你是有所企图,那不是布施了。
乃至于布施虽然很少,也希望人家还报,这已经不是行布施了,“我做了好事了!”那样你的目的不纯了。
要是发心布施的,终不希求声闻乘果,发心布施,不要想证得阿罗汉果,这样发心就太局小。
我们想了生死,那么断世间的集因,完了就是消灭世间的苦果,以修道的因,证得偏空的涅槃,不是究竟真空的涅槃,这种是求声闻果。
想了生死,要证得大般涅槃,你发心就求佛果,发心就求证得菩提果。
发这个心布施,是菩提心。
所以说,不要希求独觉乘的果位发心布施,不止声闻乘的果位不希求,独觉乘的果位也不希求,两者合起来,就是二乘的果位。
于所施的物品,所施的物质,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为希求一切种智”,就是求成佛。
完了,做善事不论大小,念念的都是希求成一切种智,希求成佛果。
这样的发心,就对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5:05
背诵经书是消业的过程,功德不可思议
2018
12/06
07:00
拜佛去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4
背诵经书是消业的过程,功德不可思议
佛弟子最好能背诵佛经,古来大德都是这么做,背诵如金刚经,弥陀经,楞严咒,当然还有更厉害的,背诵六万字的法华经。背经的功德不可思议,现在人喜欢偷懒,不喜欢念经,就喜欢听,当然更不喜欢背经。这也说明末法时代人的心越来越粗糙了。
大乘经典,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不能小看他。最好能背诵下来,虽然不一定保佑你发财平安,但在生死轮回上,很有用。这个种子种下去后,生生世世都有用,你赚了多少钱,估计用不了几辈子。但是佛经的种子种下去,到了地狱还是饿鬼道,都有作用。不能小看背经的功德,要努力背经。
现在很多居士,很努力听经,这个经啊,真的听不完,你去看优酷,多少法师讲经,更不用说古来大德的开示呢。你听不完,很多人听了也消化不了,为什么?业障重的人,听不懂开示,你相信吗?有的人说,我每天听经,慢慢熏习,有一天会懂得。这个懂得,是要有基础,就是福报具足了,业障小了,那就懂了。否则还是不懂。那该怎么办?背经。
以前师父带徒弟,先让徒弟为常住服务,洗厕所,挑水,煮饭,这些服务,然后再强迫弟子要诵经。佛陀有一辈子是小沙弥时,他师父就每天让他托钵,让他去背经。通过培养福报,背诵经典来消业,慢慢的才能懂得法师讲的意思。
有的人看的我的话,好像觉得我排斥看开示,其实不是的。我是排斥每天只看开示,也不念佛,诵经义工,好像看开示就是修行一样。这样子,只是个知识库。但是背经最重要。现在人的根器很差,你看以前鸠摩罗什,一天背诵二万偈颂,还有唐玄奘大师,这些人的智慧根器,都很了不得。这个背经,也是一种功夫,不能小看。
现在人学佛,很多抱着一种强烈的世俗欲望来。当然要入佛门,先要以利来勾牵,但是牵引进来后,应该明白佛法的真实意了。只要这个人有背经,都是了不得。地藏经说,有人念的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乃至经中一句,地藏菩萨都要救这个人。因为这个人有佛的善根。一佛名,都是如此,更不能小看背经的功德。虽然说,你背经了,也许无法导致你发财,导致你怎么样?但在轮回中,这个作用,不是凡夫那点发小财,就可以比拟的。
背经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个断除妄念。平常脑袋妄想纷飞,哪怕是念经时,也会嘴巴念,思想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但背经时,可是无法妄想纷飞,尤其是刚开始背时,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背错了。背经时,也能歇一歇这个狂心。这个方法比打坐数呼吸还要有用。这个是我个人体会。
能时刻降服自己心的人,才是厉害的。背经时,也在降服心。你心跑错了,经就背错了
第二个,佛经是佛陀所说,这些文字经文,本来就具有加持力。有时候背到一定境界,偶尔冒出佛经的一段话,就觉得心开意解。那个感觉很舒服。我以前背金刚经时,念到金刚经讲,“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我念这句话时,刚好在一边洗碗,脑袋冒出持戒修福这四个字,我感觉非常殊胜。哦,原来金刚经讲要持戒修福。这个是个小感悟。
法华经也有许多很美的。比如前不久,我念到讲法要“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很有感恩。讲法要讲清白梵行之法,不要污染。还念到法华经讲:“不以小乘法答,应以大乘而为解说。”我明白了,以后别人问问题时,要怎么回答。这也是一个体悟。
总之,大家去背佛经,然后里头每句话都是宝,因缘一成熟,这些话就能开我们智慧。
第三个,背经时,最好先学会死记硬背。为什么要死记硬背,这也是锻炼控制思维的能力。我们思想到处乱跑,现在给你一个格子。背经就是你完全的按照经文来背的。这也锻炼了一种回归自性的能力。因为平常我们都是在分别取舍对错之中。但背经时,没有分别,经就是那样,你按照那样背就对了,不用分别对错。这也是改观我们的思想。
大家回去好好背经,修地藏法门的,至少要把地藏经给背下来,这样才有资格说真的修地藏法门。而且要明白,因为佛真实语的加持力,你慢慢的背诵,慢慢你的业障也在消,你相信吗?业障太重了,永远无法背诵下来,甚至念经都头痛。地藏经说的,旋读旋忘旋废思,为什么呢?斯人有业障惑故啊。业障重的人,看了就忘。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分享转发,自利利他。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5:31
人生千般病,皆由业障来!
2018
12/05
19:58
东台市观音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2
东台市观音禅寺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一切疾病来自情绪和业障。
情绪中最具毒害自身身体的有:怨、恨、恼、怒、烦,这五种情绪叫五毒。
五毒中,怨是危害最大。怨来自对自我的一种执着即“我执”。
我们之所以不满意,之所以怨,它的根就在“我”上面,觉得我比别人重要,我比别人大,所以一切如我的愿,一切要以我为怎么怎么样。
因怨生恨,很多病,也许发生在心脏上,也许发生在肝上,也许发生在肾上,
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脾土的问题带来的,而这个脾土是因为怨的原因带来的,怨是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
如果你能做到“不怨人”,就会受益无穷,整个身心就会获得大的改变。所以,从今以后天天要问自己,你还怨人不怨人?
如果,你身上有任何的疾病,首先问问,在我的禀性里面,怨,恨,恼,怒,烦,我常常犯哪一个?
尤其是要看,我是不是常常有埋怨别人?埋怨是很具伪装性的,常常觉得是别人做得不对。
比如自己工作没做好,说是老板不赏识,同事不支持;做妻子的,埋怨自己丈夫不够体贴,做丈夫的埋怨自己妻子不够温柔。
做老板的埋怨员工不够聪明,工资太高;做员工的埋怨老板,太苛刻,工资太低。做客户的埋怨商品,商家不够诚信;做企业的埋怨消费者太过刁蛮。
这些也许这些事情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这些事情而产生的那种怨的情绪,却是你自己的事儿,
而且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会转换成你身体疾病的深层次的原因。
就算别人做得不对,你也不应该有理由怨,怨了不解决问题呀。一方面不解决,而且反助于影响到自己,实际上是用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
地藏经说,有人念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乃至经中一句,地藏菩萨都要救这个人。
因为这个人有佛的善根。一佛名都是如此,一整部经,功德无量。
如果你对父母有孝心,你就赶紧多念经持咒、量力放生给父母,给父母做功德消业障,也消自己的业障。
你要让父母少生病,让父母也能念佛,能对死亡不恐惧,才是大孝。
现代人大鱼大肉实则是在提前透支自己的福报找病受。
现代人急功近利经营杀生行业,这个行业赚钱快。但不知道,钱赚到了,业障和疾病也带进来了。
只要我们也做一朵清净之莲,莲花不必生在净土,心静则佛土净,清净心生智慧,一心念佛,不住一物,日行一善,不用往生也能到达极乐净土。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5:36
功德回向非常重要!该如何回向?
2018
12/05
18:49
广行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5
“功德”指行善所获得的果报,后来指供养三宝、修建寺院、利益群生、铸造佛像,戒杀放生及力行佛教事业等称为“做功德”,而一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
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
慧远大师在《大乘义章》卷九中,把回向分为三种:
1.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种功德。
2.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
3.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往生论注》中说:“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回向也就是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去向于众生,或庄严佛净土。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
我们做功德,种善根,积福德,都不是为自己解脱,自己成佛,而是为了众生,所以要把自己所做的这些都舍给众生,让众生得到利益,使其成为众生解脱成佛的因缘。做功德要回向,做事情也要回向。我们做任何事都不求回报,就是回向。包括干家务,只是付出,不求回报,不要受不了他人的脸色。
例如,女主人今天干了很多活,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做了很多好饭菜,自己满意得不得了,认为家人们回来了肯定会高兴,肯定会得到表扬。但是结果相反,他们回来后,既没有表扬,甚至一个笑脸也没有。女主人心里就觉得受委屈了,开始烦恼和痛苦。如果是这样,就说明女主人没有发心,没有回向。其实,他们无论是否高兴,你都是在付出呀!如果他们赞叹你了,给你什么回报了,你一高兴,自己所做的功德反而就毁了。你求回报,就没有回向。
我们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当我们为家人、大众、他人做事的时候,有没有预设的要求,还是不求回报?如果有要求回报,想得到一些好处,这样的发心统统不纯正。发心一定要纯正。不求回报地去付出,这才是菩萨的行为,这才叫回向。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5:39
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每天都得做!
2018
12/05
18:00
九华地藏菩萨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8
法讯
佛山九华 福佑天下
为什么我们要经过学呢?不学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人家说“盲修瞎练”。
我这也是讲故事。雪峰有个老修行。可能我们道友有知道的,就在那个枯木那儿。以前义存祖师时,有一个大树枯了,剩了半截了,他就坐那枯木里头成道了,开悟了。后来,专门修了个大房子,把枯木装起来。那儿有个老修行,在那儿拜千佛、拜万佛、拜华严、拜法华,拜了17年。我去那时候17年。85年我到雪峰,特别去看他。那时,他拜了17年了。
我到那儿去了,他就问我,他说的的福建福南话,我不懂,有个小孩给做翻译。他说:“法师啊,怎么样了生死啊?”他把我问得很莫名其妙。我说:“你在干什么啦?”他说:“我在磕头啊。”我说:“磕头干什么啊?”他说:“消业障。”我说;“消业障干什么啊?”他答不出来。我说:“你天天在了生死,你还问我怎么了生死啊!我还没有象你这样磕头呢!我都没了生死啊。悟到这样,你还问我。你就在了生死啊!你做吧!我到美国去了。”
雪峰一个道友到美国去,我特别问,我说:“我们那个老修行呢?”他说:“那个老修行有点着魔了。”我一听,问:“拜佛怎么还着魔了?”“他说他成佛了”。我说“成佛了,也不见得着魔啊,拜佛成佛是必然的。”“他是不收任何供养的。”我说:“谁给他钱?”他说:“你懂得的,给他大米,他收,其它,都拿到常住那儿了,剩下什么,任你供养什么,全部交给常住。”因为他有这个福、有这个德。后来,我最近到厦门,他又好了。必须懂得啊!为什么要学啊?因为你不懂得教义,你怎么走入错路了,你还不知道!必须得有次第啊!成佛得发菩提心呐!发菩提心才能行菩萨道啊!你心都没发,愿也没发,忏悔也没做,那你修道呢,很容易走入歧途!
先忏悔。在你早上上殿,你一去,就忏悔,心里观想忏悔。完了下了殿,把做的这个功德,布施、供养。给一切诸佛菩萨是供养,给一切众生是布施。发愿、忏悔、回向、这三步,一天到晚,你一定得做,这才能够。做的时候,要把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恒进去。
礼佛怎么礼?有十种礼法。礼,就是身体在磕头,心里在想。心里的想,是“观想”。口里还在唱念。身、口、意。在你正做的时候,转变你的身口意,变成诸佛菩萨的身口意。这样子呢,你的成就呢,快一点。那么,你修行的时候,少走弯路。象我们住佛学院的,我们在鼓山的时候,我们佛学院老和尚传禅的时候,两个经常地辩论、争执。这种争执是不对的。一个人从言语进,一个从观想入。
禅定呢,禅,这个字,意思就是三昧。平常说“观”,就是想,想,就是修观。所观的不同,修的生死观嘛,了生死的观嘛。你观什么?换句话说,你在想什么?这是禅的最简单的开示。禅,一个示,一个单,很简单!简单的开示,就是很简单的启发。
学法,不要在文字、形相上追求。怎么办?回光返照,就是自己的心。文字上说的很玄很妙,就是你的心。回归观想你的心,心即是佛,是心是佛,是心成佛,莫向外追求。这叫心法。
地藏菩萨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6:04
人生到底要享受些什么?
2018
12/06
10:38
佛光祖庭大觉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人生要享受什么?
星云大师提点应学习享受自我
人生,每一个人都讲究生活享受,享受声色犬马之乐,享受灯红酒绿的陶醉。有的人把抽烟喝酒当作享受,有的人把拥有三妻四妾认为是享受。其实,人生再怎么享受,良田万顷,日食几何?华屋千间,夜眠不过八尺,何必贪求太多?
虽然,世间上也有人以读书写作为享受,也有人以莳花植草为享受。不过,多数人都在感官上追求享受,在衣食住行上追求享受,他们以为只有从外面寻求刺激,才会感到享受。殊不知我们每个人本身就能享受自己先天所有,不须要靠外境来麻醉自己,只要自己从思想上、心理上认识自己,就能享受自我。兹将自我的享受略说如下:
01
第一、享受双手能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手,双手万能,只要双手能动,就能享受双手的成就。例如,双手能煮出一餐美味的菜肴,能写出一手好字,能画尽天下的景物。双手能绣花,能刻印,能搬东运西,能拿粗拿细;要什么东西,双手一找,什么就来,双手一指,什么就去。懂得发挥双手的功用,真是人生奇妙的享受。
02
第二、享受两脚能走。人生不但能享受双手的功能,还能享受双脚可以走路。再远的千里路,两脚也能走达目标。两脚能爬山,能赛跑,我们看奥林匹克的选手,一百公尺,五千公尺,乃至于马拉松竞赛等。双脚能够跑出世界冠军,双脚也能安步当车,别人有车马,我有双脚,要游山玩水,要观赏风景,自己的脚都会听命,接受指挥,或东或西,或南或北。有双脚为我们服务,还不感觉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吗?
03
第三、享受耳朵能听。手脚以外,耳朵能让我们听尽世间的好言好语,甚至享受美妙的音乐。有人喜欢听老歌,有人喜欢听黄梅调,有人喜欢听歌仔戏、西洋摇滚乐等,随你喜欢听什么,都可以尽情聆听。乃至听人讲故事,听朋友诉说,听家人说话,听情人倾诉,这不都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吗?
04
第四、享受眼睛能看。眼睛是灵魂之窗,人有双眼,则五彩的人间任你观赏。芸芸众生,各种活动,各种建筑、美景,甚至各地的美术馆、博物馆,随你想要看什么,无论古今中外,文物史迹,天地日月,世间人事,都能尽收眼帘,人生还不够享受吗?
05
第五、享受鼻子呼吸。人的身体,有了鼻子呼吸,才能生存。此外,鼻子能呼吸新鲜空气,你觉得公园的空气好,或是海边的空气清新,鼻子都能如愿为你服务。鼻子不但帮我们呼吸空气,还能帮我们闻香知臭;芬芳的花香,法国的香水,不都是要透过鼻子来享受的吗?
06
第六、享受口舌美味。口舌不但能帮我们说话,吃饭时舌头能辨别各种味道,要香要臭,要甜要咸,舌头都会告诉我们,让我们充分享受饮食之美,做个有口福的人。
除了以上的享受,我们身体上还有其他的官能,例如,皮肤能感受细滑、柔软、舒适的触觉;骨头能帮我们挺住身体,昂首阔步;肠胃能帮我们消化食物,增强体力,甚至毛孔都能自由收缩,以和外界交道。只是这许多的享受,要靠人的自我观照,自我知足,如果不自我尊重,天天幻想别人来给我们享受,别人是别人的拥有,终究不是我的。我的双手,我的双脚,乃至我的眼、耳、鼻、舌等,这些才是我的,我应该好好的知足应用。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6:13
女大学僧原创年度走心神作,听完想出家…
2018
12/06
10:34
祖道影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知是空华·即无轮转
欢迎关注祖道影
四川尼众佛学院继《娑婆游》、《和你一起成长》后再次倾力推出原创歌曲《菡萏心语》,以此妙音献给所有珍爱生命的人们。这首歌从作词、谱曲、演唱均由佛学院师僧倾力完成。
以菡萏为喻,
讲述一段为追求生命真相而舍弃俗尘生活出家修行人的故事。
菡萏,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苞,
她有很多的别名如:
莲花、水芝、芬陀利、芙蕖。
不管是怎样一种称呼,
静净无染的特质和成长方式,
让她更像是一位浊世之中的智者,
入淤污间而不为所染,
静静地安住其中,
取糟粕内化为精华,
寂静的长养着净妙之果。
待菡萏绽放的那刻,
莲实已早早的安坐于花蕊中静待晨曦......
人身难得,
愿您的生命如莲华,
在泥不染,在世不为世污;
愿您的生命如莲华,
为众生所证,则自性开发;
愿您的生命如莲华,
为群蜂所采,利他所用;
愿您的生命如莲华,
香、净、柔软、可爱......
点击观看
四川尼众佛学院原创歌曲——《菡萏心语》
菡萏心语
身披袈裟了尘缘,
暮鼓晨钟响耳畔,
世间种种如云烟,
时刻精进不疲厌。
佛法甘露润心田,
知恩报恩记心间,
以戒为师之信念,
唯识为宗广弘传。
净土为归达彼岸,
流浪之子回家园,
自在不受三界限,
今生圆满此心愿。
身披袈裟了尘缘,
暮鼓晨钟响耳畔,
世间种种如云烟,
时刻精进不疲厌。
佛法甘露润心田,
知恩报恩记心间,
以戒为师之信念,
唯识为宗广弘传。
净土为归达彼岸,
流浪之子回家园,
自在不受三界限,
今生圆满此心愿。
净土为归达彼岸,
流浪之子回家园,
自在不受三界限,
今生圆满此心愿,
今生圆满此心愿。
发愿文
愿此妙乐所到之处
灾祸不生 刀兵不起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
一切众生早开智慧之花
早证菩提妙果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6:20
要把生存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2018
12/06
10:15
本性禅语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止呼吸。
远离故乡20余年,稍早前,扶贫的原因,顺便回了故乡一趟。父老乡亲见面,小的不认识了,大的多已外出,忙于每日三餐或更高些的追求,老的多已作古,而且,还有同时代的同学壮年而逝。
真的是人生无常,生命如昙花啊!
生命的短暂,使许多人对其意义缺乏信心,认为如蛹一般,不经四季,就化蝶飞走了。因此,失去了进取的动力,浑噩一生。
佛陀说:人生难得,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但生命的真正意义未必在活的久长。
为此,我常告诫自己,要把生存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生命的最后一天,一定有许多事情要急着去做,所以,每一天,我都活得匆忙,也自认为活得充实。
让我感到着急的是,要做的事情很多,而在我的想象中,给我的时间很短。为此,每过一天,及至深夜,我就于禅坐中默念佛陀,或于静室中礼拜佛陀,祈求佛陀加被,再给我一天时间,好让我完成未竟的事情。非常感谢佛陀的感应。让我的祈求屡屡应验,这令我感恩,也促我更加努力去修学和工作,从不敢舍弃每一刻的生命,而将其紧紧把握。希望,我把握着的每一念的当下,能够永恒。
THE END
鱼象鱼
发表于 2018-12-6 16:26
你只要能够至诚恳切的念佛,那么疾病自然就痊愈了!
2018
12/06
10:46
弘化社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2018年已过340天 慎勿放逸
原文节选
病与魔,皆由宿业所致,汝但能至诚恳切念佛,则病自痊愈,魔自远离。倘汝心不至诚,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则汝之心,全体堕于黑暗之中,故致魔鬼搅扰。汝宜于念佛毕回向时,为宿世一切怨家回向,令彼各沾汝念佛利益,超生善道。此外概不理会,彼作声,也不理会作怕怖,不作声,也不理会作欢喜。但至诚恳切念,自然业障消,而福慧俱皆增长矣。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增广卷二
?复某居士书
参考今译
疾病与魔境,都是由于过去的业障所导致,你只要能够至诚恳切的念佛,那么疾病自然痊愈,魔境自然远离。倘若你的心不至诚,或者生起邪淫等不正的念头,那么你的心,全体堕在黑暗当中,所以招致魔鬼来搅扰。你应该在念佛完了回向的时候,为过去世一切的怨家回向,令他们各自沾得你念佛的利益,超生到善道。此外一概不加理会,它作声,也不理会,心生害怕怖畏;它不作声,也不理会,心生欢喜。只要至诚恳切的念佛,自然业障消除,而福慧都能增长了。
——如诚法师译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