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0 12:24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0 12:55
佛教的五乘佛法是什么2017年10月20日 08:39溯源佛教网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http://n.sinaimg.cn/fo/transform/20171019/dhnN-fymzqse2395275.jpg佛教的五乘佛法是什么
问:佛教的“五乘佛法”的内容都是什么? 答:乘是运载的意思,人天等各以所修的法为乘,运载到所要到的目的地去。佛陀说:有五种不同的修法: 一、人乘:人乘遵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教法,运出四趣,而得生于人道。 二、天乘:天乘遵修“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邪见)”十善戒的教法,运出五道,而得生欲界天。 三、声闻乘:有善根的人闻佛声教,以乘修持“苦、集、灭、道”四圣谛教法,而悟真空涅槃真理,以此正法运出三界,证得大阿罗汉道果,所以名叫声闻乘。 四、缘觉乘:因观修十二因缘的教法,破除我执,而悟真空涅槃的道理,以此因缘法运出三界,而证得缘觉道果。 五、菩萨乘:以乘行持四摄法,发四无量心,广修六度万行的教法,运诸众生同出三界生死轮回,而成为菩萨。由此进修,圆满福智资粮,而证得最究竟的无上佛道。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0 13:04
清定上师:只要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 就能够好好修行腾讯佛学清定上师2017-10-19 10:17
分享
42评论收藏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217/121/2245/146012197.jpg观世音菩萨(网络图)文:清定上师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只要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可以感应到,消除罪难,得到安乐。初修的人,修行修不起来,只要念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就能够好好修行。......除了念圣号以外,一定要勤念六字大明咒。嗡是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嘛呢是成就十方诸佛的大智慧,贝美是成就十方诸佛的大悲心,吽圆满成就。所以念这个咒子,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成就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共同成佛,这样子念功德无量。随时随地都可以念,行住坐卧......晚上睡觉,也要多念,心里默念,嘴巴里不要念,嘴巴念干扰影响人家睡觉,心里念,耳朵听心里念,嗡嘛呢贝美吽,嗡嘛呢贝美吽,这样子念,不停地念。一字一句,心里听清楚,耳朵听清楚,你休息下去了,做梦也不做了,做梦也梦见观世音菩萨说法来度他。一切烦恼,一切魔障,全部消灭.....有本书叫观世音感应录,大家有机会可以请来看。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188/121/2245/146012168.png清定上师(网络图)我们家乡有个庙子,叫多宝讲寺,这次我回去了,把多宝讲寺修好了,请一个智敏法师去当负责人,现在一步步地讲经啊念经啊,影响很好......我的父亲是前清一个老秀才,他是相信佛法的,在我们家乡有个多宝寺就是他担任护法的。我从小的时候他就教我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我念到现在有七八十年了,我没有一天不念观世音菩萨。我遇到苦难的事情就念观世音菩萨,苦难就没有了。有病、有障也是这样念,念观世音菩萨感应很大。有一次我在半山里面爬山,遇到有个人,拿把刀,喊我站到,我晓得他不是一定要杀我,只要我的东西。我就把包包东西放下来,我说你看,你要什么东西你拿去,他这个人到最后还是对我不满意,想到我身上还有钞票没有给他,他拿刀来威胁我,我害怕。我就念观世音菩萨,就在念观世音菩萨时候,我是靠山里面,他在外面;不晓得怎么地他一个筋斗就往下面翻下去了,我就跑出来了。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是不可思议的。我的父亲他就是多宝讲寺的主要护法,我小的时候,只有五岁,他就教我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我听了父亲的教育之后嘛,就照着念。从那时候起,我的小学、中学、大学、大学毕业以后读黄埔军校、读陆军大学,以后出来做事情,几十年当中,时刻不断念了,要求我们遇到世间那些苦难的时候,不光是自己念,要想到一切众生念,念念不忘感应很大。我们今天还能够有机会,能够这样子地大转法轮,广利一切父母众生,都是观世音菩萨的恩德。所以大家从今天起,最好是念念不忘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嗡嘛呢贝美吽。自己念,想到一切众生都念,灭一切众生现在的魔障,离一切苦难,能够开发智慧,能够得安乐,临死的时候,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见佛闻法,悟无生忍,受记成佛。希望我们大家,念观世音菩萨这个六字大明咒,念这个圣号...为我们这辈子要显密修行成佛,起极大作用。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0 13:29
佛教修行为什么要守那么多戒律?腾讯佛学嘎玛仁波切2017-10-20 10:44
分享
0评论收藏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58/181/2245/146027338.jpg持戒修行 圆满证道文/嘎玛仁波切一、去恶行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去恶行善,对于任何一种细微的恶行,都不能轻忽,以为做了没关系。其实,一些细微的罪过,有时会酿成很大的伤害。不管是用钢筋水泥或任何质材建造的房子,只要里面电线或瓦斯管线一着火,就会把几十层的大楼烧得干干净净,变成废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干物燥时,常常见到很多森林,因为一点火苗而引发大火。将一大片葱郁美丽的山林,化为灰烬。相对的,我们不要以为一点点小善没什么功德,而轻视不作。对于微乎其微的功德,都不要空过。一滴滴的水,可以积聚成水洼,甚至积聚成湖。同样,一点点的善行,可以累积很多资粮。久之,便会成熟很大的福报。假设火苗是善源,虽然是星星之火,当它产生力量的时候,可以把所有不善的罪业烧得干干净净。所以,我们不要忽略小善小恶。应当随时提起正知正念,反观内心来修行。有时,无意中的善行,也可以累积功德,在佛经上有很多这类的故事。有一只猪曾经被一只狗追赶着,跑到一座佛塔处,无意中绕了佛塔跑。因为这件绕佛塔的因缘,这只猪后世转生为人时,名为钦达巴结,得以跟随佛陀出家。佛经上还记载着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有七只小蚂蚁爬到一片树叶上,不料,遇到洪水暴发。这片树叶漂在水面上,在水中间有一座佛塔,树叶顺着水流,绕着佛塔转了三圈。因为这样绕塔的因缘,种下了善根。后来这七只蚂蚁,转生为人时,成为佛陀的七个弟子。虽然他们当时是在无意中绕了佛塔,却也成为后来善根的来源。摄善法戒的重点就是行善去恶。我们应当时时心中记着善法,常常提醒自己身口意三门的行为要如法。二、累积福慧资粮我们现在还是凡夫的修行者,在还没有理解胜义之前,在修行过程中,应以修持世俗菩提心为主,好好累积福德资粮。当有一天,我们真正能够如梦如幻看待一切事情时,就是开始累积智慧资粮的时候。直到证悟三轮体空,进入胜义的境地,那时所作的一切,就全都涵盖了般若智慧在累积资粮了。总之,大家要知道,自己难得有这样的因缘福报,可以常常听闻佛法。心中要时时提醒自己,这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利益广大的有情众生而来闻思修。这样的心念,将会成为你强大愿力的来源。虽然在闻思修的过程中,心念不能很专一,经常在散乱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练习用心,深入在善知识传给我们的舍取观念和善巧方法中,把心念定在每一句佛法上。这样才可能对自己有所帮助。三、受戒就要守戒我们讲过,佛陀在成佛之前很多伟大的故事。但是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必须先以凡夫的修行方法来起修,一切行为都要基于善良的动机。不管是布施也好,持戒也好,都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来做。受戒就要守戒,如果我们受了三坛大戒,就要尽量照着三坛大戒里面的戒律去修。违反这些戒律的话,那受的戒就变成我们在世俗当中累积恶业的来源,会让我们堕入地狱。我们为了修行得更好,不管是根本的戒律,还是细微的戒律,都要努力去持守,不要轻易去破。为了利益众生,真心付出,无怨无悔,那我们就有成就的希望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1 11:32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20课堂笔记222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1 12:04
净界法师:对治烦恼的两种选择2017年10月20日 16:08新浪佛学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http://n.sinaimg.cn/fo/transform/20171017/XlUZ-fymvuyt2965924.jpg古人说:直了妄想无起处,通身热恼自清凉!
文/净界法师 我们要对治烦恼时,你有两种选择: 第一个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第二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 我们一般在对治烦恼是用枝末,你烦恼很重,我就抗拒你,[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蕅益大师说的:刚开始对治烦恼,譬如二军对峙,强者为胜;你有三分的力量,我用十分的力量来抗拒你,我们刚开始叫抗拒烦恼,弄到自己很辛苦,入道多辛苦,行道多退转,因为你疲于奔命嘛!所以我们刚开始对治烦恼是压抑的,好一点就转移目标,我不管你;你不管它,它还是在活动,你的病根没有解决啊!那么在时时勤拂拭当中就是对治、抗拒,这压力是很大啊! (二) 但是本经的方式不是这样,你不要抗拒它,你面对它,你只要问烦恼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了! 烦恼最怕你回光返照;因为它没有实体,它会变现很多假相来欺骗我们,让你心有所住、然后分别… 你看我们一个人喜欢喝咖啡,我们第一念心…一个人喝咖啡,你只有第一口真的喝到咖啡,第一口而已;你的心跟咖啡接触的时候,嗯!不错哦,这个咖啡不错,口味不错哦。你第一口真的喝到咖啡,你买的好咖啡,只有第一口受用到;第二口开始攀缘…你的心住在妄想,你没有喝到咖啡,你被妄想带着走,这咖啡是从哪里买的?它跟哪一个厂牌比较怎么样?第二口的时候,你再也喝不到咖啡,你活在你的[名言分别]当中,就是这样子! 我们活在自己的妄想,带给我们忧愁苦恼,引生我们的生死业力就在这个地方。 取着这个相状以后开始攀缘、分别,然后看到一个相状、又创造另外一个其它的假相,使令我们心跟境当中,产生很多很多的妄想。使令我们拜佛、念佛、持咒的效果都表现不出来,本来我们念佛持咒真的是可以产生强大力量的,但是妄想产生障碍、烦恼障。那这怎么办呢?当然你可以对治它,但是很辛苦,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光返照 ─你从什么地方来? [觅之了不可得]。 古人说:直了妄想无起处,通身热恼自清凉! 妄想是没有起处,它本来是无生嘛,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它只就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心境接触那当下,产生一个假相,当外境离开的时候,它也觅心了不可得。所以印光大师说:对治妄想就是[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不是要你去断妄想─[不随妄转]这四个字─回光返照,不随妄转就做这件事情。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1 12:09
为何只有佛教有“舍利”2017年10月19日 08:46龙泉之声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http://n.sinaimg.cn/fo/transform/20171018/MSya-fymvkaz4269726.jpg“舍利”是梵文(Sarira)的译音,意思为“身骨”或“灵骨”
“舍利”是梵文(Sarira)的译音,意思为“身骨”或“灵骨”。在佛教中,“舍利”特指佛陀或高僧遗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 前几年,我国的一些寺院相继出现“舍利子”半夜发光的现象。漆黑的夜晚,寺院中的“舍利子”竟发出荧荧的磷光,或暗红,或淡紫,或浅黄,美丽而又诡异。一时间,善男信女纷纷前往瞻仰。 “舍利子”为什么会发光呢?不少笃信佛教的人认为,这和修行程度的高低、悟道是否彻底有关,但也有人认为,不能仅仅从一个角度去讨论这个问题。于是有人研究了一些“舍利子”,发现所谓“舍利子”的成分跟焙烧以后的胆结石或肾结石的成分很相似,并认为“舍利子”很可能是焙烧以后的结石。他们指出,高僧终日静坐参禅,活动量较小;食物大都以素食为主且饮水也较少,因此,他们的体内极易生成结石。 事实上,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和水垢相似,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的氧化物。更何况,人体内结石数量极其稀少,若体内有大量结石,就必定会危及生命。而现实中,不少高僧大德出现的舍利数量十分惊人,仅从这一点上来讲,“舍利是结石”的说法就难以自圆其说。 同时,舍利色彩和形态各异等各种神奇现象,也都表明它不可能是结石。 舍利在佛教徒中可以产生,依据佛典,舍利是因戒定慧的功德熏修而自然感得,常年素食并不是舍利产生的条件。现实中,也有仅皈依一年的在家居士,往生后出现了五彩舍利。而普通素食者,或是素食动物,他们有舍利出现吗?(来源:光明网)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1 12:14
傣家人的佛教生活:从生到死都与佛教有关腾讯佛学2017-10-20 08:16
分享
27评论收藏
文:西双版纳勐景来佛寺(贝叶书院) 傣族僧人都坎章西双版纳的傣族基本全民信仰佛教,在傣家人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佛教的身影,践行佛教的基本教法教规,奉行三皈五戒十善,持修戒定慧,似乎将佛教思想散播在生活的各个角落。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135/162/2245/146022570.jpg今天,我来跟大家分享一下西双版纳傣家人的佛教生活吧。傣家人从小到大,从生到死几乎都与佛教有关,例如傣家小孩一出生,家长便会请高僧长老、出过家的老人、波章等为婴儿取名字,取的名字多数跟佛经佛法有关。傣家男孩多以艾赕、艾温、艾应、艾般雅为名,而这几个字直接来自佛教巴利语。“艾赕”,“赕”是巴利语“Dana”,布施、供养、敬奉之意。孩子生出来后,父母将孩子供养给僧人,随后通过仪式又将孩子请回来。傣家人认为这样孩子能得到佛法僧三宝的护佑和加持,一生与善结缘,还能增长孩子的福报,故此也将孩子取名为“艾赕”;“艾温”,“温”是巴利语“Bunya”,福德、福报之意,希望孩子长大后能积德行善,具足于福报;“艾英”,“英”巴利语“Yinda”,在佛教经典里帕雅英是掌管着所有的四方天神,意为权利和地位;“艾般雅”,“般雅“巴利语”Panya“,意为智慧,望孩子是具足于智慧之人。单从取名字便可认识傣族与佛教因缘。生日那天,傣家人清晨早起准备好丰盛的食物和鲜花以及供品前往寺院,供养僧团,诵经礼佛,受戒祈福,请僧人为其拴线祝福,清扫寺院和佛塔等。有时也会诚邀僧人到家里念诵《护卫经》、《吉祥经》,一般情况下僧人也会随缘佛法开示,亲朋好友和左邻右居都会聚集一起听经闻法,随喜赞叹。有些人在生日当天会选择放生,傣家人相信,常放生能助长我们的慈爱之心,还会让我们延年益寿,健康平安。有些人还会为父母洗足或为他们做一些美好的事情,感恩他们给予我们肉身生命,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因为傣家人深知“我们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困难日”。傣族传统社会里,佛寺不仅仅是宗教信仰场所,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心,佛寺担任着传承民族文化及弘扬佛法的重任。传统上傣族男孩到了一定的年龄,会遵循传统选择剃度出家为僧,一是为了修习佛法,实践禅修;二是研习本民族文化;更是为培育自身善念和智慧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孩子在佛寺里精心学习,等到了一定的年龄,若自身觉得与袈裟缘已尽,便还俗入世,将在佛寺中学到的佛法教理教义和贝叶文化,散播在俗世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傣族佛教“还俗制度”的传统习俗,让每个男子都能亲身经历出家的生活,从小与佛结缘,种下信仰的种子,使佛教与社会有效的互动和连接,所以才使南传佛教地区的百姓几乎都是全民信仰。傣家人要出远门或者到外地工作学习的前几天,一般都要去佛寺请高僧长老拴线祝福。高僧一边拴线一边念诵祝福经,祝福经里带有很强的教育性、鼓励性的内容,穿梭着许多引导性的理念,比如出远门要遵循异乡风俗,守护戒律,与人为善等,这是祝福更是一种教育,此仪式能让他们明白应注意的相关事项,还能给他们带来旅途的信心。此外,若是从外边回来,也有相关的仪式要举行。到了晚年,不管是男士女士,他们都会选择去寺院过一段比较严格的修行生活。尤其是在三个月雨安居(Vassa)期间的傣历初八或初十五月圆日,他们会去寺院里住上两天,持八戒,专心的修习佛法、十分严格地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特别注意和反思自己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业。在高僧长老的教导下系统地实践禅修,面对晚年,学习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去战胜对死亡的恐惧,他们用清净的禅修生活来代替纷扰吵杂人生,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尽量避免过于依赖子孙,避免执着于自身的物质财产而产生的不舍和痛苦。像这样的修行生活一直持续到他们临终辞世,他们认为这样的生命是非常精进而有意义的。傣家人的家里一般会设有佛龛或佛坛供奉佛像,在家里每天早晚诵经礼佛,睡前或醒后也会用片刻的时间来打坐静心,通过这样每天不间断的自我省思内心动静,观察烦恼的起伏,培育欢喜和平静的心态。在傣家人的心里佛并非是万能的神,而是生活中的精神导师,是慈悲与智慧圆满的老师,佛像只是让我们忆念佛陀之恩德的表象。傣家人深知善恶因果的道理,善恶由己所造,也必是由己所受,佛陀只是指路人,给我们指明离苦的道路,解脱的方向,但不能帮助我们消除自身的业,离苦得乐的解脱需要我们自身去实践。所以,在傣族地区,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与生活是如此的亲切。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193/162/2245/146022628.jpg几乎每位信佛的傣家人大多都熟知佛本生故事,这得利于村村寨寨佛寺的壁画上几乎都是有佛本生的故事,每逢赕佛或传统节日高僧或长老会在佛殿里高声诵读佛本生经,在耳濡目染中傣家人熟记故事中的每个细节,渐渐的佛理也更是深入内心了。佛本生经讲述佛陀在成佛之前身为菩萨,经过多生多世的修行累计“巴腊密”(Palami), “巴腊密”是巴利语,汉语则译成“福德之粮”,分别有十种“巴腊密”,即为Dana(布施)、Sila(持戒)、Nekkhamma(出离)、Panya(智慧)、Viriya(精进)、Khanti(忍耐)、Sacca(真实)、Adhithanna(决意)、Metta(慈爱)、Uppekha(舍心、平等心)。积累“巴腊密”具足圆满后才会成为佛,即觉悟了的圣人。在佛本生经的指引下,生活中傣家人时时不忘修行,布施、持戒、禅修贯穿着他们日常生活。比如每天早上起来,备好自家蒸好的糯米饭,刚出炉的菜,带到寺院去供养僧人以培养布施和奉献的心;采摘新鲜的蔬果,不忘记与左邻右居分享,他们认为这些都是行善造福的机会;看到僧人赤脚托钵化缘,不忘记供养食物,以减轻自己吝啬和贪婪的心,增长自己的福报;逢年过节时不忘到寺院供养,滴水回向功德给已故的祖先亡灵,把喜悦的心分享于的亲戚朋友,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证悟涅槃。在他们的一辈子当中几乎都是在积累“巴腊密”,趋向涅槃的方向。待老人或病人临终时,子孙会到寺院请一套袈裟、钵或僧杖摆在病人的身边。这样的方式,是让这些佛教物品提醒着他们忆念起曾经做过的善事,护持佛教,供养僧众,累积福德,使他们心里倍感温暖和平静。若临终之人已近气熄,那么年长的老人或子孙会在身旁引导他念经,忆念三宝恩或念三皈依文,让他们内心有依靠,以战胜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放下对名利权情的执着,放下对这个世间的不舍,减轻死亡的痛苦。傣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蚯蚓吃泥土,鱼儿吃蚯蚓,人类吃鱼儿,最后人也被泥土吃”,这种生态循环的理念,告诉大家人仅是大自然的一份子,终究会归为尘土,这是逃脱不了的事实,要以平常心面对死亡。傣族还有一句谚语说:“坟头并不可怕,那是每个人的枕头”,更是直接的道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信仰、生活理念给予傣家人平静而安定的内心,坦然的接受和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不慌不恐的看待世间波澜起伏。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209/162/2245/146022644.jpg傣家人常常说的四种人:“从黑暗走向黑暗的人,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人,从光明走向黑暗的人,从光明走向光明的人”,此生不管是活得长或短,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要把这段人生修好,精进修行,培育善业,走向光明。傣家人认为人空手而来也空手而去,但善业和恶业却随身,无论下一站是何时何地,业力总随行。生而为人不能没有信仰,但信仰必须是走向光明的,增长自身的慈悲与智慧的,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欢喜和自由的。平静安稳的背后,是傣家人修行佛法的成果。如果没有提前修好福,那么面临死亡时许许多多的遗憾会带来慌张和恐惧。在傣家人生活中还有一个值得跟大家分享的仪式,称为“苏玛”仪式。“苏玛”来自佛教,是集忏悔、道歉、感恩等为一体的仪式。父母给了我们肉身生命,我们也应该感恩父母。我们生长在安稳的国度,安全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世界里,我们应感恩自己所拥有的福报。生活中,我们多少总会犯错,或出恶语伤己害他,我们也需忏悔,决心改过。每逢傣家节日期间都会有“苏玛”仪式,僧人或在家人向佛法僧三宝忏悔自己的过失;僧人与僧人之间、在家人与在家人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等都会互相“苏玛”,通过庄严的仪式请求对方的原谅和宽恕,让傣家人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忏悔自己的过错,培育自己的感恩之心,慈爱之心,悲悯之心。傣家人的佛教生活,黄昏时分,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家人在阳台上一起共享晚宴,聆听着从不远处传来寺院的钟声,继而是僧众的诵经,洗涤他们每天的烦忧,让他们带着欢喜的笑容进入梦乡,以喜悦的心态问候明天。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1 12:37
法印不是公式与模式 原始佛教的本怀是解脱腾讯佛学寂然2017-10-20 10:26
分享
0评论收藏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177/178/2245/146026692.jpg佛教本怀为解脱文:寂然三法印与一实相印虽然有时被称之为三大理性或一大理性,俨然成为可以勘定一切佛法的根本原则,然而遍阅南北传原始经典,却又看不到佛陀明确以“法印”来印定“法”的真实性。如果坚持“四大教法”以及“佛语具三相”的根本佛教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在“契经和广律”中的佛陀,是从来不以某种哲学立场,更不会把对宇宙现象本体与本质的某种认知形容为“缘起性空、无我、自性空、唯识无境”等等,用以界定与勘印佛法。在原始佛教中,三法印其实只是四圣谛的具体化实践方法,“无常”为苦谛,“我”为集谛,“无我”为道谛,“涅槃寂静”则是灭谛。以诸行无常的修道心,做出具体实际的禅修动作,因此勇猛精进勘破了我执,体验了“诸法无我”即是证初果入圣流,然后若继续将我慢余习断尽,就是涅槃道果的完成。原始佛教所提及的三法印的重心在于“我我所”的适当解决,无常法印的观察,若仅停留于世间欲贪的不可得而悲观厌世或者对于世间本体的有所得而安住其中,就不能扩展到内心自我情见的反省与舍离,终与圣道无干。(一)、法印不是一套公式与模式《杂阿含·第80经》中:“当说圣法印…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有比丘作是说:我得空,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此则善说。”后代的论师,对这段经文望文生义地断言,“无我”是比“无常”和“苦”更高的“法印”,同时又广泛地误解“无我”就是“没有自体”。从此推论出的错误的结论,就是“无我”是比“无常”和“苦”更贴近“实相”的佛教立场,最后得出“无我”是佛教无上究竟根本的“法印”。然而,这段经文实际上阐述的是:观照“无常”、“苦”的程度,若没有足够深入,就不能触碰、撼动、拔除“我慢”——即“最深层的我执”(那么,该种从观察“无常”而生的“无相”认知、从观察“苦”而生的“无所有”认知,就还没有达到能“清净”“[我)慢”的“知见”,不能达致最高的解脱)。反之,观照“无常”、“苦”的程度,若能触碰、撼动、拔除“我慢”,那就能达到“清净”“慢”的“知见”,达致最高的解脱。更简单地说,这段经文的主要讯息就是:观照“无常”、“苦”的程度,一定要深入到能够威胁、震撼、毁坏到“我执所立基的安适感和自我主体的认同感”。原本直接与务实禅修有关的佛教经文——“禅修一定要根除自我倚恃感,才算达到清净”,到后来被严重误解为“无我是佛教最高教义”,因为从根本佛法的立场,去观察与思考轮回世间时,所采用的取角与立面,其实只是一个个具体实际的禅修动作和心理应用训练,通过不断的进行这种动作与训练,目的是舍断渴爱、依著、苦,最后从中解脱,而不是为了达成一种完美对称圆满自洽的什么体系,更不是为了总结出一种无上根本的带有主体性与存在性的“法印”。(二)法印不是最高的教义对照着《杂阿含经·第262经》,《相应部15.3经》与《相应部22.90经》,再来看《杂阿含80经》中所称叹的“无我/空三昧”,就可以知道,只有在“无常/无相三昧”、“苦/无所有三昧”没有“断除我慢”的状况下,“无我/空三昧”才有必需性——“无我/空三昧”指的是“断除我执的功效与作用”,而不是终于获得一个更符合所谓实相的法印,不是对于某种终极真理的叙述,更不是代表佛法的最高教义与最高哲学立场。原始佛法的修行,在过程中是完全不用、也不应分心于“符合实相的法印”、“什么才算是终极真理的叙述”、“什么是佛法的最高教义、最高哲学立场”的,原始佛教认为光是简单的一个“无常”的取角和立面,就可能证得解脱,无关乎“无我”、“无自性空”,而是关联着“厌离”、“非我”(“不可爱”、“不值得抓取”)这些具体“寻求、朝向解脱”的情绪、动机。其它众多的经文,同样地也提到光是靠“无常/无相三昧”或“苦/无所有三昧”就达致彻底解脱的可能性(如《中部43经》所说,对于达致解脱的圣者,此三种三昧仅是名称上的不同,其作用实则相同。《相应部41.7》也说三种三昧都可达致解脱)。例如《增支部10.60经》更加上“无常”、“非我”等其它取角,分列了十项“想”,作为各个都能达致解脱的禅观——这说明了“无常”、“非我”的作用,是如同“不净观”等的作用,而不是“一实相法印”的作用。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6/179/2245/146026776.jpg佛说诸法为解脱(三)、三法印非法印原本在佛之教说中的“无常”、“苦”、“非我”,纯是为了破除人们对身心经验的“安逸寄托”、“兴趣”、“欣喜爱恋”,重点在于导向“远离”、“背舍”等心境,即“三依一向”(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所以在《杂阿含经》中,有的经文偏赞、首推“非我想”(《杂阿含经·第80经》),有的则是偏赞、首推“无常想”(《相应部22.102经》),有的则是偏赞、首推“苦想”(《相应部22.104经》),有的则是讲“无常故苦”、“苦故非我”(《相应部22.59经》),甚至有的经典全然不提“无常”、“苦”、“非我”,认为光是说明心与五蕴的互动关系,就能令听者证入解脱道(《相应部22.107经》)。也就是说,在原始佛法中,“无常”、“苦”、“非我”没有哪一个是更贴近“实相”的形而上的获得主体性、存在性的问题,只有“如何能促生厌离、离欲、灭苦”的具体身心行为的实际性、操作性的问题。《相应部22.81经》说:“五蕴非我”的“知见”,就如同“五蕴是我”的“知见”,都是“建构、心行”。“非我”作为一种“建构、心行、观念取角”,根本就不是什么“描述终究实相的法印”。原始经典里,虽有“无常”、“苦”、“非我”等等的说法,但这些说法是为了促生“厌离、离欲、灭”等“帮助通往解脱的、次第开发的情绪”,而不是描述永恒“法印”的本体的,原始佛教不是把这些当做形而上哲理的思辨论述,而是会促发某种主观情绪的行为认知。《中部·蛇喻经》说:“予亦未曾见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而得永远如其状态之存在,未曾见如是之所有物也。”《中部72经》甚至告诉我们,佛陀在本体哲学、宇宙实相的议题上,是全然“扬弃了立场”的,因为他唯一留意和宣说的,是在应用心理层次上、改善内心具体活动的层次上的教义:我们是如何具体活动(集)、如何实际放下活动(灭)、如何因这两者的真实体验而感到苦迫、解脱苦迫,而不是把扬弃立场也变为一种立场。《相应部15.3经》说道,看到过去轮回所经历的伤痛和漂泊,“足以令我们对诸行厌离、足以令我们对诸行离欲、足以令我们寻求从诸行的解脱。”《长部17经》说道:“如是,阿难,过去诸行已逝、已止息、已变异。阿难,诸所有行如是无常、不稳固,足以令我们对诸行厌离、足以令我们对诸行离欲、足以令我们寻求从诸行的解脱。”《中部·贪尽小经》(“是比丘闻:一切法实不值于贪着。若比丘闻:‘一切法实不值于贪着者’彼知一切法。知一切法而熟知一切法也。熟知一切法,而受所有受,即或乐、或苦、或不苦不乐之受,彼于此等受,随观无常而住,随观离贪而住,以随观灭而住,以随观舍离而住。彼于此等受,以随观无常而住,以随观离贪而住,以随观灭而住,以随观舍离而住者,于世间无所取。无所取即无恼,无恼者,即自般涅盘。知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作,无更到此存在之状态。”)里也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彼于此等受,以随观无常而住,以随观离贪而住,以随观灭而住,以随观舍离而住者,于世间无所取。无所取即无恼,无恼者,即自般涅盘。”也就是说,原始佛教认为只要“足以”促生“寻求、朝向解脱”的情绪、动机,光是简单的一个“无常”、“舍离”的取角和立面,就足够帮助禅修者达致“无所取”的境界,而最终解脱涅槃。由此可见,原始佛法所关心的,不是“哪一种哲学立场才是符合实相的法印”,而是“哪一种取角,才适合改变这个状况下的心”,而是认为所有包括了“无常”、“苦”、“非我”等等的取角和立面,都只是一种“心行”所建构起来的虚妄认知,最终能引导禅修者不倚赖虚妄心行,达致建构与造作止息的涅槃解脱。这就是为什么原始佛经不以“缘起性空”、“唯识”、“真常如来藏”等来判定佛法的真假高低——那些讲法,在原始佛教看来,毕竟是远远偏离于根本佛法了。本文为腾讯佛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2 12:20
弘一法师五十年做人心得2016年03月23日 10:17中国佛教网我有话说(55人参与) 收藏本文
http://n.sinaimg.cn/fo/transform/20160323/ZJeD-fxqnskh1149159.jpg弘一法师做人心得之吃亏是福
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 (1)虚心。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更何论改?但古圣贤则不然。今举数例: 孔子曰: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又曰: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蘧伯玉为当时之贤人,彼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 “夫子何为?”对曰: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圣贤尚如此虚心,我等可以贡高自满乎! (2)慎独。吾等凡有所作所为,起念动心,佛菩萨乃至诸鬼神等,无不尽知尽见。若时时作如是想,自不敢胡作非为。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又引诗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数语为余所常常忆念不忘者也。 (3)宽厚。造物所忌,曰刻曰巧。圣贤处事,惟宽惟厚。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4)吃亏。古人云: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古时有贤人某临终,子孙请遗训,贤人曰: “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5)寡言。此事最为紧要。孔子云: “驷不及舌”,可畏哉!古训甚多,今不详录。 (6)不说人过。古人云: “时时检点自己且不暇,岂有功夫检点他人。”孔子亦云: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上数语,余常不敢忘。 (7)不文己过。子夏曰: “小人之过也必文。”我众须知文过乃是最可耻之事。(注: 不狡辩弯曲己过。不掩饰自己的过错。文,掩饰。) (8)不覆己过。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处,即须发大惭愧,生大恐惧。发露陈谢,忏悔前愆。万不可顾惜体面,隐忍不言,自诳自欺。 (9)闻谤不辩。古人云: “何以息谤?曰: 无辩。”又云: “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余三十年来屡次经验,深信此数语真实不虚。 (10)不嗔。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 “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华严经》云: “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2 12:24
禅诗赏析:江清月近人2017年10月20日 08:30禅风网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http://n.sinaimg.cn/fo/transform/20171019/Mbdg-fymzzpv6919185.jpg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 建 德 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人生恰似一场旅行,从远方走向远方,承载着命运所有的肃然,更秉承着命运的所有坦然,如果人生的意义是一场思考,那么这何尝不是一场薪火相传,生命在风雨中一页一页展开,一幕一幕呈现,或忧或喜,或悲或欢,守护着心地的风光,也就活出了命运的风景,或辽阔,或悠远。 命运也似一叶扁舟,穿梭于迷茫的烟霾,也会偶遇风光中的沙洲,命运怎么活,曲折世途,从内心的世界,活向外面的纷繁,更需要从惆怅中突破,活着需要安住于落寞,回顾这茫茫的人海,更需要包容这无处不来的苍凉,命运既然相聚,何尝不应相惜。 静静的守候这烟火人间,就如同月光洒满这清清的江水,品味这天地的亲切,相伴这月光的包容,人生活一场安静与温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2 13:17
护法护的是正法!求护法护佑 你求对了吗?腾讯佛学佚名2017-10-22 07:23
分享
5评论收藏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43/234/2245/146040838.jpg四大天王(网络图)说起护法,学佛的人恐怕都不陌生,进入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威猛高大的四大天王,脚下还踩着被降服的妖魔鬼怪。就连挺着大肚子笑眯眯盘坐的弥勒菩萨背后,还立着一尊手持铁杵,威风凛凛的韦陀将军,进入藏传佛教的寺院更是可以见到形态各异,面目狰狞的护法龙天。尤其是近些年来,密宗法门流行,很多学密的居士对于这些三头六臂现忿怒相的护法龙天却情有独钟。据说供奉某些护法神,需要酒和肉,而且还非常灵验。对佛菩萨难以启口拜托的事在这些护法面前反而比较好请求。毕竟,感觉上总认为佛菩萨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神圣高尚地难以亲近沟通。护法则不通,诸如增益,怀柔,息灾,诛杀等普通人的需求他都可以满足。那么护法到底是否有灵验。我想答案是绝对可以肯定的。佛经中也多有记载,现实生活中应验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许多护法龙天都是受佛菩萨的感召,发心为护持佛教做出自己的贡献。更有一些护法乃是佛菩萨的化现,护法护的是正法。对真正修学正法的行者给予大力的护持。而决非仅仅为某个人保驾护航。佛经中常有这样的场面,释尊讲经结束后,某某护法往往欢喜赞叹一番释尊的甚深微妙开示,而后向释尊保证: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信受奉行此经者,他将率领徒众,昼夜守护,令不退转。使其永无灾障,疾病消灭,财宝丰足,六时吉祥等等。但现在一些居士对护法却多少有些误解,往往向护法祈求一些很不如法的事情。这岂不本末倒置。以大嗔心求诛法,以贪欲心求增益法。这样又如何与法相应。一位同修无权又无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无处申诉,愤世嫉俗之情常常溢于言表。有次,藏地一位上师来传法,据说要传一个很威猛的诛法,他听了这消息之后特别兴奋,还邀请一位和他有同样境遇的朋友一起求法!我们这些朋友就劝他不要学,并开玩笑说:“若哪天他对我们有个不高兴,护法拿着鸡毛当令箭,取了我们的人头给他交差。那岂不糟了!”还有一位老兄也很有意思,考试遇到难题,情急之下也求护法帮忙,选择题中a,b,c,d四个答案中总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所以,他便求护法边蒙题。凑巧,那次考试居然过关乐,几道选择题也仗护法的“加持”给答对了。从此他逢人边便说他的护法有多么灵验感应。算起来护法曾为他看过家护过院,当过私人保镖,还帮他逃过票,现在又是做作弊高手。当然护法对他也不是什么时候都灵验,有时祈求的事情得不到回应时,他便先是许诺事成之后,怎样回报还愿。若再不行,竟威胁说佛法不灵,再也不信佛之类的话。向他这样对护法软硬兼施的居士,我竟然遇到不止一位。由此不禁想起,西北一个地方有晒龙王的风俗。即若是连年干旱,村民便会将龙王抬出来,在太阳下暴晒。想着龙王热得受不了,就会降雨。这还真是祈雨的妙法!相对的黄河边常会建有很多的龙王庙,尤其是在最容易发水的地方更是如此。一方面大家会在龙王庙祈求龙王保佑百姓不受水灾。另一方面,若龙王未尽到职责,那自然免不了大水冲了龙王庙的事情发生。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44/234/2245/146040839.jpg韦陀护法(来源:骑着蓝色狮子)所以有时对护法表面上非常信仰的人骨子里却未必如此。反而中国传统观念里提倡:“举头三尺有神明。”,意在警示大家莫要恣意妄为,小人畏威而怀德。太上曰:“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作为非常重视护法的藏传佛教大师达赖喇嘛也说:“因果是最大的护法”。这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如是因才能有如是果,如果祈求护法能有所感应,也完全是因果的道理。没有春耕哪来秋收。现在大家学密法,一窝蜂似的求财神护法的灌顶。以为得到财神护法的青睐就可以发财致富。不知道西藏流传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住山的行者,生活非常贫苦,衣食无着。于是就修持财神法期望得到加持,经过努力的修行。终于有一天早晨,财神护法亲临坛场,并询问这位行者有何请求。行者自然向护法请求加持,希望财神护法能带给自己一些财富。财神护法当时毫不犹豫给予他所要求的事了。行者感到很是奇怪,自己一整天只讨到一碗粥喝,并没有得到其他特别的东西。况且同行的其他几位乞丐也得到同样的施舍,没有什么不同。财神护法笑道:“难道你没感到你粥里多了一大块酥油嘛?那就是我赐予你的不共加持!”看来,护法确有感应,但却并非依我们凡夫想象的那样罢了!密法往往先以欲勾牵,不惜用善巧方便摄化贪吝众生,使其能够发心多行供养布施,积集资粮。如果刚开始还舍不得布施供养的话,不妨先观想成熟,慢慢熏修久了自然就能够舍得。有舍才有得!但现代人“根器太利”,又梦想着“舍一得万报”的美事去了。那又要仰仗菩萨想出更高的妙法了!想想修财神法,上师要求有很多供养,其中蕴涵的道理不是很清楚明白了吗!种因才能得果。修慧不修福罗汉还托空钵呢!所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云:“有诸众生不识善恶,惟怀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缺于信根,多聚财宝,勤加守护,见乞来者其心不喜。设不获已而行施时,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复有无量悭贪有请,积集资财于其身尚不受用,何况能与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来乞者。彼诸有情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旁生趣。”。这的确是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所以,如果自己往昔没有积累福德资粮,现世受穷也就理所当然。穷也没关系,但莫要又穷又愁!知道穷的因了,就应赶快觉悟,多供养,勤布施。亦如《药师经》中所讲“好行惠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无贪惜,渐次尚能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施来求者况余财务。”那时,也无需再求护法了。能做到舍身命布施的人,本身已就是财神菩萨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2 13:26
生活处处有禅音 一念觉时心自静腾讯佛学星云大师2017-10-17 15:37
分享
2评论收藏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81/45/2245/145992681.jpg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文:星云大师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着院中的两棵老树问道:“你们看这两棵老树,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如今,这两棵树一枯一荣,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道吾回答道:“荣的好!”云岩答道:“枯的好!”药山禅师看着他们,并未讲话,恰逢一位侍者从旁边路过,于是药山禅师便将他喊了过来,问他道:“你看院中的这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侍者回答道:“枯者由它枯,荣者任它荣。”药山禅师面露微笑,赞许地朝侍者点了点头。同一个问题竟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情清净淡泊,“枯者由它枯,荣者由它荣”,这则是深得禅宗意旨的达观自在之境:既然己心无染、清净圆满,那外物就顺应自然、各随因缘好了,又何必在意草木是枯是荣呢?那是它们自己的权利啊!所以有诗曰:“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花草树木的枯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以及昼夜的更替、四季的轮转,都是自然界里极其平常的事情,而一旦与人的个人际遇联系,便会生发出无限感慨。大多数人都会因为美好事物的逝去而感伤慨叹,但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枯有枯的道理,荣有荣的理由,本无好坏之分,荣枯都好,不好只是个人根据主观感受作出的评判而已。只有真正做到“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的人才能够宠辱不惊,笑看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那么这种达观自在、清净污染的心境,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从日常修行中得来。世人多羡慕禅师高僧的洒脱行径与自在心境,期望自己的心也能永远保持在自由自在的状态里。但是,大家往往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这样的心境必须通过坐禅和念经才能得到。其实,对于生活琐屑的凡俗众生来说,坐禅和读经一般只能让你获得暂时的安静,却不能为你带来永恒的安宁,更不用说真正的自在了。其实,修行是以你自己为主体,并在生活中一点点获得感悟的过程。这种过程,更多的需要我们将自心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自身的行住坐卧、喜怒哀乐里发现自性的清净无染;从天地的日升日落,阴晴圆缺里觉悟世间的无常与自然,从身边的有情众生、无情万物里体悟生命的缘起性空。那些行径洒脱的禅师之所以看问题透彻,行事活泼自然,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天地万物间,一点点修行领悟出来的。这不仅是参禅悟道的不二法门,也是指导生活的无上智慧。从思考参悟中得来。达观自在的境界虽是与生俱来,但早巳被现实改变的我们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参悟才能将它拾回。正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无缘之人并不是指根基太浅或者作恶多端的人,而是指求佛态度不端、自身不肯努力参悟的人。这种人就像是一座大果园的主人,看着满园盛开的花朵,只顾欣赏或炫耀,却停止了一切劳作,荒废了摘取果实的最好时光。所以,要想达到心地清净,首先要做的就是将一些芜杂的思绪、纷乱的念头想清楚、弄通透。通过这些思考,你不仅会发现自心的真实欲望与渴求,也会顺带参悟很多生活的道理。当然,思考参悟也不是盲目地空想与纠结,我们也要学会适时转变思路,时常换一种视角看问题。有时,一念的转变,就通向了智慧,也通向了安然和大自在。那位侍者能答出高妙的“枯荣随意”正是把“是枯好,是荣好?”这样的选择题变成了“我为什么要在意?”这样的问答题。问题的性质变了,答案的境界自然也会跟着变化。从慈悲布施中得来。很多时候,搅乱我们清净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我们太过于在意自己的,隋绪和想法,这个放不下,那个不满意,自然会纠结于“这个好?那个好?”这样的问题。而慈悲之人,他们时刻想的都是众生,是别人的福祉。他们宁肯放下自己,也不在意别人对他的伤害。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去计较些琐屑的、无聊的问题。没有了这些问题,我们的世界自然就清净了许多。“事无好坏,唯人拣择”日出有日出的精彩,日落有日落的美丽。不如做—个达观的慈悲之人,放下这些无谓的评判和选择,安心于众生的福祉,你最终会收获—个自在圆满的人生!佛光偈语:日修行,夜修心,生活处处有禅音;悟自心,参自性,一念觉时心自静;行慈悲,无挂碍,心自安宁任逍遥。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2 13:32
心如明镜 常照我心 何妨不去试试以心为镜呢?腾讯佛学清风徐扬2017-10-16 11:19
分享
4评论收藏
http://img1.gtimg.com/rushidao/pics/hv1/39/230/2244/145974789.jpg以禅洗心(网络图)文:清风徐扬曾经在一本佛书里看过这样一段话:“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如镜当台,随镜映照。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妍媸自彼,与我何干。来不豫计,去不留恋。”这是民初净宗印光大师的一首偈子。仔细地研读这句偈,就能觉悟我们为什么总被境界所转?不仅仅是我们心性觉照的力量不够,还有就是我们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用功方法。首先让我们“常使其心,虚明洞彻”——心是要虚的,要明的。心中不能够有一物牵绊,不可以有牵绊、执着、分别。如果有了,那就是妄心了。真心是什么都不能有的。参禅之人如果要觉悟,心里若是有了牵挂,就应该及时地反省自己,当即放下。“如镜当台”,心应当如镜子一样。神秀大师道过,“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虽然六祖的偈语更是清明玄妙一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是,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说,能够达到神秀大师所说的境界就已经非常不易了,很需要费一番精深的功夫,就更别说六祖所说的那个连佛门大师都觉得深邃奥妙的境界了。“随镜映照”,就是随着外边的境界而映照。古人云:“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古时的胡人呢,当然是指汉人以外的北方少数民族。胡人站在镜前,镜子就会出现一个胡人的影像,而当汉人来到镜子前,镜子就会出现一个汉人的影像。其实呢,镜子里并没有什么胡、汉的区别的。镜子里面空空洞洞的,什么都没有。它只是随着境界而映照的。虽然是这样,“但照前境,不随境转。”它只是映照外面的境界,外面的境界却无法转变它。它永远都如如不动,千干净净,一尘不染的。若是心镜也无一物,无牵无挂,那心镜自然就明了。若是有所牵挂,就像镜子照见的影像被画在上面,那就杂了,就为境所转了。尘世的人都是很可怜的,因为我们都在为境所转。眼观色,为色所转;鼻嗅味,为味所转;耳闻音,为声所转……一点都作不了自己的主。我想把我们这样的人都称作老牛,牛就是被一根绳子穿着鼻子牵来牵去的,指东向东,指西往西的。我们现在就被五欲六尘所牵绊,想想看,可不可怜呀!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呢?就是我们的心作不了主宰。我们不知道真心是不动的,湛然的,灵虚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而讲的“妍媸自彼”,镜子里的影像,美也好,丑也好,与镜子又有何干?其实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所以我们的心就要是一面镜子,要照虽照,却一尘不染。美丑、香臭、好坏都是外面的境界,只要我心如镜,实在不染,如如不动,那就很不错了,就可以修得一颗真心。如果明白了外面那五欲六尘的境界,确确实实与自己的心性无关,那自然就“来不豫计,去不留恋”了。这该有多自由、多自在啊。境来的时候,没有欢喜心,也没有期望去等待它;当它去了的时候,也没有烦恼心,没有留恋,如明镜照人一样。心如明镜,常照我心。你我何妨不去试试以心为镜呢?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3 12:06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22课堂笔记261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3 12:07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3 12:56
居士如何安排一天的生活?把修行融入到日常起居中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17-10-23 08:07:59)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
分类: 学佛入门
http://s9.sinaimg.cn/bmiddle/001DcyFmzy7fe5dcFS088&690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心中应该想什么呢?有没有看见自己躺在床上要起来的那一刹那之间呢?这都非常重要。
很多人修行,忘记了刚开始的这一刹那。他已经起床了,牙都刷完了,还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如此的修行,昏天暗地,你在做什么?
佛法的修行,就是让你保持一种正念。时时刻刻都知道你在做什么,那就是佛法。
起床的第一个念头,你应该告诉自己:“我将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将会不断地向上。我要成为一个欢喜的人。”
先给自己树立这样的信心,时时刻刻都可以这么去想,告诉自己要断掉烦恼,要成佛。那么,你肯定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就是开头的一颗菩提种子,已经种下去了。
佛法是通的,对世俗的人,早晨的第一念也很有用,我会告诉他,可以这么提醒自己:“我要成为一个开心的人,努力工作的人。”
作为佛教的居士,接下来,心中要想到佛,想到法,想到僧,忆念三宝。没有这样的忆念,你今天一天都会觉得离三宝很远。
很多人修行,已经醒来大半天了,他才想到要打坐、要念佛、要烧香。第一念就要想到三宝,这样我们离三宝才会越来越近。
然后,告诉自己:“起床。不要赖在床上。”徐徐地起床。
倘若是作为家庭主妇,你要起得比家里其他人更早一点,帮先生和孩子准备洗漱的东西。作为佛教居士,要勤劳,要改掉早上不起床的习惯。修行就是不断地改造自己。佛门的仪规,第一先要早起。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没时间,很紧张,那往往是因为早晨多睡了三十分钟。如果早起三十分钟,你会觉得自己多了很多时间。你会在那没有人打扰的三十分钟里,把很多事情解决掉。
起来,先洗漱。要把佛法用到这里边去,第一你就要先想到节约用水。不要乱消耗,本身也是培福。牙在刷,水还在白白地流,这种现象是常见的,仪规就是要改变这些东西,让自己不断地向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二、上香
洗漱完了,起码的,肯定要给佛上香。那么现在就要说到上香的礼仪。
无论是到庙里上香,还是在自己家里的佛堂上香,都有礼仪。
平时在家里上香,不必烧三柱香,一柱就可以了。因为三柱香烟太大。一柱清香,就代表着一片虔诚。
很多人不会拿香。应该把点燃的香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一举,举到眉心,然后上香。
三、礼拜
接下来肯定要礼拜。
礼拜之前先要合掌。我要说一说合掌的仪规。很多人不会合掌。真正的合掌很简单:两手的指尖先合起来,然后放在一起,掌尖保持向上,眼睛能看见无名指的指尖。掌的高度就是当胸,双肩放松,打开你的肘。
礼拜的姿势,很多人学佛多年,都知道,我就不在这里示范了。如果你们想再规整地学习一下,可以看相关的书和光盘。
一般我们礼拜,是礼三拜。其实,拜三拜,起来一问讯,这只是一礼。真正的礼佛三拜,是拜九拜,这才是一个大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四、诵经
这时候,你可以诵经。早晨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诵《金刚经》,诵《大悲咒》,或者诵三遍《心经》……都好。跪在佛前诵也行,在佛堂旁边放个凳子,坐在那里诵也行。诵经的时候,要放下一切,专心致志。
诵经有两种重要的方法。一种叫止诵,一种叫观诵。
止诵的时候,心无杂念,一字一字,好像流淌的泉水,一滴一滴,总是流在同一个位置上。
当止诵有一定功夫了,就可以观诵。观诵,比如诵《心经》时,“观自在菩萨”,观想有一尊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他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怎样一种境界呢?或者诵《弥陀经》时,诵到各方有佛,你就观想自己处在虚空之中,看到东方有很多佛,西方有很多佛,南方有很多佛,北方有很多佛,忘掉你这个佛堂,忘掉你这个家,忘掉这个地球,这就是观。
如果止诵,就不要去思维,不要去分别;如果观诵,就要思维法义。比如诵《金刚经》,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什么感觉呢?你就要思维这个法义。当然,这个法义你要提前抉择好,诵经的时候,只是一刹那间而过。为了能够观诵,平时你要去听闻讲《金刚经》,了解其中的意思。
诵经后,我们要回向,回向给谁呢?给所有众生。不要只想着你自己。不要想着:“我今天腿疼,我念一遍《金刚经》吧。”如果你腿疼,你要想着:“十方世界所有和我一样腿疼的众生,今天腿疼都消失了。”把你的心量扩开,不要只在你的身上打转。如果在你身上打转,那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回向,真正的功能是什么?就是冲破自我的局限。不是去执著什么,而是放弃、舍掉。
回向之后,再礼佛三拜,结束你的功课。
五、早餐
下来,作为家庭主妇的,就是要做早餐了。
我们现在的人很懒,大多睡到九点四十五分才起床,尤其是年轻的人,不做早餐。医学上说,早餐如果不吃的话,心脏负荷会超重,而且特别容易得心血管的疾病。所以早餐一定要吃。晚餐可以少吃,或者不吃,这是合乎生理规矩的。现在很多人晚上吃得多,早上几乎不吃。当然我们也不必强求谁。可是,你想身体健康、精神百倍,就应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做早餐时,你不应该想到:“天天给先生做早餐,给孩子做早餐……多麻烦,这简直是一个负担!”你应该怎样来想呢?应该想:“我今天要供养他们,供养我的父母,供养我的家人,乃至要供养三宝,要供养一切人。”用这种心态做事,你还会牢骚满腹吗?肯定不会,心态肯定会很好。
我们为什么会烦恼?就是自己在做这件事,但是心态不好。为什么心态不好?就是老觉得:“我在给别人做事情,我给你做事情,我对你这么好……”那你就违背了布施的原则,三轮体空的原则,就是没有我,也没有施的东西,也没有受施的人。可是我们处处著在这个上,觉得“我在给你做东西”,很烦恼,好像受压迫的感觉。所以有人会发出这样的慨叹:“女人很辛苦!”
女人很辛苦吗?女人是菩萨,一点都不辛苦。这个世界离开了女人能转吗?女人很重要。不要觉得辛苦,应该觉得很高兴。把先生、孩子、父母、师长,都要照顾好。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六、吃饭
做好了饭,就要吃饭。这里有重要的仪规。对居士来说,在佛门里吃饭,和在家里吃饭,要求是差不多的。
第一个要求是什么?静默。不准有声音。不准唱一首锅碗瓢盆的赞美曲,“啪啪”地响。安静的吃饭,本身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发出各种响声,别人听了也烦恼。所以佛教的吃饭,严禁说话,严禁杯盘响。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我在西安大雁塔住,那是玄奘法师翻译经典的地方。当时玄奘法师的译堂,有一千五百位出家人。有一天皇帝来参观,看见一千多位出家人坐在那里吃饭,却听不到碗筷的响声,而且没有任何人提出要求,多么肃穆,多么庄严。皇帝吃了一惊,对玄奘法师说,假如我的军队像你们这些出家人这样整齐,那我的军队可以所向披靡。
第二点,不要挑好坏。能吃就要有感恩之心。你要想到,很多人还没得吃呢。知足才能常乐。
第三点,吃完之后,大盘子放在底下,小盘子放在上面,再小的盘子放在上面,然后你再走,这是一个重要的规矩。西方人用餐,如果收盘子的服务员没来,他们也会把吃完的盘子这样叠放起来,非常整齐。不像我们这边吃饭,经常吃得一桌子都是残羹剩饭,像战场一样。
吃饭的规矩代表着文化,代表着修养,代表着内心境界。你有没有知识、文化,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跟我面对面地吃饭,我能看穿你。
这代表着人的修养。以前我的师父告诉我:“你允许你的地板上有这么大一片污点,你一定会允许你心中有比这更大的一块黑暗。”生活中整整齐齐,活得才精神。
第四点。请客吃饭,客人没到,我们不能先动筷子。作为小孩子,长辈没到之前,不能先吃。
但是现在的教育不同了。现在家长让最小的先吃,孩子吃完大人才吃。
以前不是这样。以前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饭,孩子先吃完了,要对父母说:“我吃完了。”如果父母允许,才可以离开。如果父母没说话,就应该坐在那里,等他们吃完,一同起身,这才是规矩。
现在太“民-主”了,反倒不好,人没有上下。孩子眼中没有父母,没有师长,没有规矩,就这么乱。
我们作为佛教的居士,吃饭的时候更应该遵守规矩。作为家庭主妇,吃完了肯定要收拾碗筷,这都不消说了。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七、晚课
这些话说完,已经日暮了,我们要说到晚上的功课了。晚上,我们依然在佛前要上香,要礼拜,要问讯。
我要说到打坐的一些仪规。打坐是修行重要的一课。一个修行的人,如果你没有禅坐的功夫,你的心就无法安静,你很难做成大事。古人讲,宁静致远,这是诸葛亮《诫子书》里边的话。你的心宁静,你思考问题才能够很远,才能够广阔。一个烦躁的人,你能想出什么法子来呀?你连你的烦躁都解决不了,能解决其他问题吗?
晚上,我们在佛前烧完香,礼完佛,可以开始打坐。具体怎么办呢?最好是双盘起来。不能双盘,那就单盘。不能单盘,那就散盘。实在是不能散盘,那就直直地坐在这个地方。
你不必用什么特别的功夫。记住,佛法没有秘密。说我教你一个咒语,你一念就腾空而起了,这种事情很少,至少我修行十几年,没见过。修行是平实的,你越修越觉得脚在地上站着,越修越觉得踏实,越修越觉得自己活得有滋味,那就可以了,你已经上路了。
我们打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身体是垂直的。如果弯了,你肯定坐在那里静不了。坐有功夫的人,他越坐越直,很平静。身体的仪规很重要,包括手怎么放,有专门讲打坐的书,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告诉你们怎么样用心。
打坐的用心,你不要想着有什么方法,或者有什么秘诀。坐着就是坐着。什么意思?就是我坐在这个地方,一不能站起来走,二不能说话,所以想很多东西,没用。比如想着,明天要做什么,后天要什么,前几天谁对不起我了……你想这些没用,解决不了什么。
所以,真正的打坐方法就是两个字:放下!
我不是说永远放下,永远放下我们做不到。把这个人世间暂时放下。你要告诉自己,在打坐的这一段时间内,我要放弃人间,放弃一切。你放弃得越多,你在这一段时间内跃进得就越快,得到的就越多。你会得到什么?轻松,自在,没烦恼。不断地放下,不断地放下。
为什么我们打坐,参禅,数呼吸,想入静,却静不下来呢?因为我们心中牵挂的东西太多了。你自己坐在那里看,你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个妄想。自己去分析,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就是牵挂着什么,或者是人,或者是事。如果你不牵挂,你就不会去想,有时候刻意去想你都想不起来。
如果你放不下人间,你老是坐在你家佛堂里。如果你放下人间,肯定很快就到西方去了——真的把人间放下来,念几声佛你就去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山西五台山,有一个将军,错杀了一个人,觉得很后悔。后来将军出家了,修行二十多年,非常精勤,开了天眼,可以看穿人的三世。有一天他在佛堂里念佛,突然来了一个当兵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人一看见老和尚,不由得怒火中烧,拿起弓箭就想射他。老和尚说:“我已经等了你二十多年了。”年轻人停住了,“哎?为什么他等着我射他,他竟然没有惊慌呢?”他想弄明白这件事情。老和尚就告诉他这件事,原来年轻人就是前生被错杀的人。年轻人想,生生死死,冤冤相报。他把弓箭一折,念了几声佛,就往生西方了。真的放下,就是这样。如果你看不透,放不下,那你就只能拿上吧。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八、入睡
现在该上床休息了。按照佛门礼仪,睡觉要用吉祥卧。向右侧身而卧,手放平,枕在头下面,卧似一张弓。
这么睡有其佛教的道理,比较安稳,容易见光明。为什么容易见光明呢?人的右侧气脉是粗的,是浊的,如果睡觉的时候压住它,左边柔软的气脉就会流通起来,你就会见光明,这是密宗这么说的。
医学有这样的说法——这样睡觉的时候,你的肝放平了。肝藏血。而且肝主的是魂魄,就是安神定魄。肝放平了,血会往下流,其中藏的血多了,睡觉就安稳了。睡觉不安稳,通常是因为肝血不宁。还有一点,这样睡,胃在上边,不受压迫。我们的胃需要不停地蠕动,如果压迫住它,它难以蠕动,你心中就嘈杂。
用吉祥卧躺下来,你要告诉自己:我要平静地睡了。你心中还要忆念三宝,想到佛,想到法,想到僧。然后你欢喜地进入睡眠。
你还可以这么想:人命在呼吸之间,我这样躺下去,能不能起来还是个未知数呢。这个人间有什么好留恋的?如果我修净土,那么我就希望,如果在梦中能见佛,那么我就去了,不是更好吗?为什么我们怕死,想多活几年?就是因为放不下。其实人命在呼吸之间而已。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3 13:31
一日禅:凡人处世 常寻欢喜2017年10月23日 06:48:48
来源:凤凰佛教综合http://h2.ifengimg.com/0f56ee67a4c375c2/2013/1106/indeccode.png
96人参与 26评论
http://p3.ifengimg.com/cmpp/2017/10/20/16/42fc0fef-7c42-467a-a636-2c27aee40209_size31_w410_h303.jpg欢喜和善念(图片来源:凤凰佛教 摄影:张科)欢喜和善念,在我们身上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我们自己应该也有这个感受,“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有了善念,身心都会轻快欢喜,得到吉神保佑。相反,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http://p2.ifengimg.com/a/2016/0810/204c433878d5cf9size1_w16_h16.png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4 11:50
【广而告之】
(一)【每日主题】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今日】20171023课堂笔记229张。
【纪录】20170904课堂笔记288张。
【评分】合格120 良好150 优良180 优秀200
同步上传,欢迎指正!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课堂笔记20170930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截止20170930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课堂笔记
共有: 84,624个文件。
海选精华,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典藏影像,珍贵日志!
(1)【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2)【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
123(每月放生567元)
1+1+1+120=123
(1):每日默写《心经》一次(20170906计500篇)
(2):每日临摹《兰亭集序》一次
(3):每日蒙山施食一次
(120):每日做电脑笔记120张
一朝翻开楞严经,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日登上涅槃岸,当下舍弃般若舟。
感恩!
(三)【热线公告】鱼象鱼说
20170305正式开通。
TEL:0578-6952880 (每天18:00--20:00不见不散)
学雷锋,好榜样。
鱼象鱼,开热线。
苦难是所学校,
禅心一片向阳。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天天面壁思过,戒酒断肉素食。
悉心钻研玄学,革心改面做人。
个中苦辣酸甜,诚愿大家分享。
热线开放时间,每晚六到八点。
感恩!
(四)【关于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为道日损】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恶道】【助念恶道】【回向恶道】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天天纯素】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非荤,无奶类,无蛋类。
以五谷为主,少食多餐。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口齿清爽,白发变黑。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纯素足眠,慈悲喜舍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感恩!
鱼象鱼
发表于 2017-10-24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