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2 15:47

读史明智:《二十四史》浓缩成24句经典,发人深省!
2019
05/12
09:00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01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格,不同的诉求。对君子晓以大义,对小人用利益诱惑。对待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02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朋友。任何事情一旦失去分寸,就会走向反面。

03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光说不练假把式,想法再好,也不如切实行动。

0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再聪明的人,也有失误的时候;再愚笨的人,也有成功的时候。

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两面,要辩证而不要绝对。

05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大多数人而言,赤裸裸的谈利益,更接近理性。

06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防微杜渐,真正的智者,总可以洞察未来。


07

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后汉书·王符传》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决定一个木桶盛水多少的是短板,决定人成就的却是一个人的长板。所以,与其取长补短,不如扬长避短。

08

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诚和孝才是最重要的。

09

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 ——《北史·后妃列传》

居高位一定要有危险意识,东西满了就要防止它溢出来。

亢龙有悔,事情极盛,必然要衰。

10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锦上添花人人会,雪中送炭有几人?

贫贱时候的朋友和妻子,一起经历风雨,万万不可抛弃。

11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 秦始皇本纪》。

吃一堑,长一智,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12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13

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史记 李斯列传》

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溺爱是害,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真正的爱。

14

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上梁不正下梁歪。很多事情,要治标先治本。

15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人是天地之子,敬畏天道,敬畏道德,才是避祸之道。

16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不知者不罪,过而改之,就是好样的。

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7

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

对于读书这件事,唯一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

多读点书,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18

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汤和传》

有长远打算的人不应为眼前的一点怨言而担忧,做大事的人不必顾及一些细微琐事。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要事必躬亲,专注在自己擅长的点上就可以。

19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

留给儿子满满一筐黄金,不如教他读书。

黄金再多,总有用完的一天,但是读书这件事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20

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

福分和亲善的来路没有比和睦更好,最大的灾祸和凶险没有比内部分离更甚。

古人说:祸起萧墙,堡垒都是在内部攻破的。内部团结和睦,才是生活美满幸福的基石。

21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汉书·王嘉传》

受到众人的指责诅咒,即使无病也会死去。

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一个人在舆论的压力下,很容易心理崩溃。

22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第五伦传》

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教导百姓,百姓就接受你的教化;若只流于言论,说一套做一套,百姓就不接受你的教化,反而会生出是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行动才是最好的老师。

23

墙高基下,虽得必失。——《后汉书·郭太传》

高耸的大墙,其基础却十分低矮,这样的墙虽然建成了,但一定会倒塌。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打牢基础,否则后患无穷。

24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去除束缚心灵的功利欲望,你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安宁和自在、洒脱。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2 15:55

道家“十不过”,句句在理!
2019
05/12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感悟

道家“十不过”,句句在理!

衣不过暖

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以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


食不过饱

吃饭吃七八分饱,粗细搭配,荤素相兼,饭前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住不过宽

要随遇而安,居室干淨舒适,不必搞得富丽堂皇,那样极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


行不过快

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如出门必乘车,日久腿脚就会失去灵便。


劳不过累

劳动的强度是有限度的,超过负荷量会造成身体的伤害。要注意劳逸结合,工作8小时之外,要适当休息。


逸不过安

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要多参加活动,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读书看报,勤于动脑,保持心情舒畅,以延年增寿。


喜不过望

人逢喜事精神爽,但喜不能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发疯,即为过喜所致。


怒不过度

心里有烦恼,千万不要生怒气,怒会伤肝。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涵养,乐观处世。


名不过求

名利皆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名利是过眼烟云。


利不过贪

“酒色财气”我不取,“风花雪月”不沾边,无欲无求,无牵无挂,知足常乐,顺其自然,耄耋无恙。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2 16:55

母亲节,10首诗词读懂母爱
2019
05/12
08:00
诗词轩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古人对母亲的情感,大部分都浓缩在诗词中,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欣赏这些写给母亲的诗词,感恩母亲。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在他的生命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温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墨萱图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赏析:萱草花——中国的母亲花,早在康乃馨成为母爱的象征之前,我国也有一种母亲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所以中国文化中,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

在萱草花盛开的季节,母亲倚门翘首盼儿归、却杳无音讯;而慧鸟的鸣叫,勾起游子疏于奉养的愧疚。这首诗通过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将母子间的思念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赏析:这是李商隐的诗,他的母亲病了,李商隐要送母亲回乡求医。对母亲担忧、不舍,伤感悲伤流泪。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报答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身为人子,如果可以治好母亲的病,稍微报答一下母亲的恩情,人生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赏析:本诗描写的是诗人远行他乡、离别母亲时,所见到的让他刻骨铭心的场景。诗人幼年丧父,居家贫寒,常年奔渡在外。偶然归家,不过小聚几日,为了生计,不得不作别老母,离家远行。一个风雪之夜,诗人强忍离愁别绪,看了一眼白发散乱,泪眼干枯的老母,顿时愁情如潮、悲痛难忍,一首催人泪下的七绝《别老母》,从心中喷涌而出。

诗的最后一句“此时有子不如无”,是诗人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为了生活,自己不仅无法让年迈的老母亲安享温暖幸福,还将她独自留在了风雪中的柴门前。这样的儿子岂不是不如没有?十分真切地抒写出诗人内心无法抑制的内疚和伤痛。字字如锤,敲击着读者的心,令人不忍卒读。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赏析:慈乌,是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过年时游子回家的场景,母亲赶制棉衣,心疼儿子瘦了,连声问儿苦不苦?儿子本就因为没有尽到侍奉母亲的责任,内心愧疚,却、因此更不敢述说在外漂泊的艰难,白白地让母亲担心。画面寻常朴实、生动感人,舐犊之情跃然诗中。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赏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诗人的母亲去世了,黄昏里诗人独自站在母亲的坟前,流着泪为母奠酒。母亲已经去了,一个“空”字,点出了阴阳两隔,再难相见的无奈。最后一句,用一个细节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以及懊悔抒发地淋淋尽致:以后再也听不到母亲的叮嘱了。


燕诗示刘叟

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赏析: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

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它还强调: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同样,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诗人写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笔端富有感情。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母爱的古诗,大意是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虽然南北相隔,但是仍然深深牵挂。寥寥数语,刻画出月圆之夜,母亲牵挂千里之外儿子的动人情景。


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赏析:这首诗描写母亲去世后,霜打芦花,诗人泪湿衣衫,心中一片凄凉,此生再也见不到母亲倚着柴扉等待自己归来了;想起去年的梅雨季节,自己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的情形,但是如今却只留下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2 20:55

特朗普正式下达战书,欧盟也临阵倒戈,伊朗这次彻底玩脱骑虎难下。近日,伊朗的形势越来越糟糕,虽然主要原因出在美国身上,但实际上落得如今这步田地,伊朗自己也有一些问题,据环球网本月11日援引新华网消息,欧盟外交代表和英法德三国外长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不接受伊朗的最后通牒,呼吁伊朗尽快返回核协议,不要违背协议的任何规定。

欧洲此番声明是回应之前鲁哈尼作出的一个决定,在本月8日的时候,鲁哈尼表示由于伊朗的利益无法受到保障,伊朗将会违反部分核协议的规定,并且下达最后通牒,表示如果60天内这一情况没有改变,那么伊朗就会全面退出核协议。

伊朗的本意大家都知道,就是想要逼迫欧盟尽快给到伊朗帮助,因为美国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但继续对伊朗的经济领域进行施压,还在海湾部署了大量重型武器,通过炫耀武力威慑伊朗。

然而没想到这次强硬的有些过头,反而过犹不及,导致始终是中立立场的欧盟临阵倒戈,形势愈发的对自己不利,而就在这个时候,特朗普又补了一刀,表示不排除对伊朗采用军事手段的可能,这无异于是向伊朗下达了战书。

之前在部署的时候,博尔顿在被外界问道是否想跟伊朗开战的时候表示,只是向伊朗施压,并不寻求跟伊朗开战,然而没想到才过了几天特朗普就改了口风,释放出了非常强烈且明确的开战信号。

如此一来伊朗就骑虎难下了,因为主动权已经交给了伊朗,之前伊朗能够拿伊核协议来胁迫欧洲给予自己帮助,现在却是欧洲反客为主,逼伊朗返回伊核协议,否则就不给伊朗提供帮助,而伊朗仅凭自己又无力应对美国的军事震慑,搞得伊朗十分被动。

目前来看,欧洲对伊朗研发核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忌惮,一旦伊朗有了异动,欧洲必然会果断跟美国站在一起,共同向伊朗施压,将伊朗的核武梦扼杀在摇篮当中,毕竟欧洲国家也不是什么善茬,不可能始终惯着伊朗。

眼下能够帮助到伊朗的只剩下伊核协议当中另外两国,但是对于伊朗来说,欧洲三国才是解决问题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不能完全争取到欧洲三国,伊核问题就没法彻底解决,毕竟伊朗本身也不愿意退出核协议,那样无异于把自己摆在了全世界的对立面上,如今进退两难已不知如何是好。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2 20:59


伊朗:宁可战死,决不投降!四艘航母包围海湾,欧洲三强支援美国?
金聊斋发布于 2019-05-12 19:20:46 投诉 阅读数:679
​​

伊朗:宁可战死,决不投降!四艘航母包围海湾,欧洲三强支援美国?

据科罗廖夫报道:

7小时前 · 军事作家 优质军事领域创作者

中东局势持续恶化,一场世界级的绞杀正在上演,美国,俄罗斯,伊拉克,沙特,以色列全部撸起袖子上阵,但凡在中东有点实力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想从伊朗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现在形势很严峻。美法四艘航母彻底包围了波斯湾,不让一只苍蝇飞出去。而伊朗只能一硬到底,不仅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求援,还展开了自救。按照美国情报机构的说法,伊朗将从也门,叙利亚,波斯湾,黎巴嫩,伊拉克这五个方向对美军发动攻击。因此博尔顿强调,增援中东,主要是防止伊朗代理人和伊朗革命卫队的攻击。





看到了吧,伊朗代理人和伊朗革命卫队才是美军防御的重点对象。为了分化伊朗武装力量,正在欧洲访问的蓬佩奥突然改变了行程造访了伊拉克。据参考消息称,蓬佩奥跟伊拉克总理和总统见了面,在访问结束后,蓬佩奥宣布得到了伊拉克高层的“保证”,即“理解以适宜方式保护在伊拉克国内的美国人是他们的责任”。

在波斯湾局势敏感之际,蓬佩奥突然跑到伊拉克,绝不寻常。因为在访问欧洲之际,英法德三国宣布,推迟名为INSTEX的新贸易结算机制,而且不承认伊朗对抗美国制裁而宣布停止对外销售浓缩轴和重水的60天缓冲期。这明显是在帮美国说话,背叛了伊朗。可见美国正在用敲山震虎的方法,打击伊朗。还别说,作用很大,看到英法德三国都做保证了,伊拉克也作出了保证美国人的安全的决定。

最令人奇怪的是,此前伊拉克为了打击恐怖分子向美国订购的36架F-16战机,现在也大量到位。要知道美国一直担心伊朗接触到这些先进战机,所以迟迟不肯一次性交付给伊拉克,每次都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的交付,但现在美国给了这么多战机,用意是很明显的,不准伊拉克帮助伊朗。





说实话,伊拉克跟伊朗虽然有过战争,但在萨达姆倒台后,重新崛起的伊拉克开始向伊朗靠拢,伊朗呢不但大力支持伊拉克打击恐怖分子,而且还给伊拉克提供电力供应,美国担心伊拉克“伊朗化”,所以一直心怀芥蒂,降低了给伊拉克的援助力度。现在美国大军云集波斯湾,美国虽然围而不打,但要求所有盟友和伊朗保持一定距离。这其中就包括伊拉克,如果伊拉克不同意,那么势必遭到美国的打压。

而且蓬佩奥这次出行一定和伊拉克达成了什么共识,不然这批拖延多年的战机不会赶到这个时候到位。伊拉克对于伊朗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伊拉克跟自己作对,那么伊朗就跟叙利亚隔绝了,到时候还怎么集中精力对付以色列,这是伊朗无法接受的。正如伊朗总统鲁哈尼所言,美国人惯于玩两面派手法,耍阴谋充当老大。伊朗还能怎么办,只能像普京说的那样了,宁可战死,决不投降。





老金:我赞成这样一个口号:祖国统一的日子到了!美国打伊朗,我们攻占湾!公开宣称即行!我们没有选择,必须坚决支持伊朗!我们应与俄联手走中亚通道援伊,同时耀兵台海以策应,时不我待,必要时一举拿下台岛完成统一!!!

伊朗只要始终保持有:宁可战死,决不投降的决心,并且还要有与美国同归于尽的最后决策,那么美国就很难下决心与伊朗斗,同时建议伊朗不要轻意去主动挑战美国神经,但必须始终保持不卑不亢!

4艘航母云集伊朗周边,多半还是想以不战倔人之兵压伊朗妥协。伊朗巳被逼到死角,屈服低头将再无出头之日,生不如死。投降是死,硬克也是死或许还能拼出条生路。面对伊朗可能会拼个鱼死网破,美国也不敢轻易动手。最后结局,双方均找个能体面下了台阶的共同点评妥协了事。

伊朗有骨气,若中东有一个国家崛起,一定是伊朗。他们比其他阿拉伯国家用心,比以色列阻力小。可是,还不够用心。若他们足够强大,可以复制咱们的崛起之路[我想静静]我们打了朝鲜战争之后才让列强不敢打我们的主意。希望伊朗能过这一劫!​​​​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3 12:28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20+13=133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430共215,317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三高相伴无知,一日卒中突发。
五行有救未死,五月住院康复。
三百善人探访,一心发露忏悔。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行修道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石门集
石门赋
春花漫漫,秋月皎皎
夏风习习,冬雪皑皑
人间理想,近心至真
人生理念,静心至善
人道理性,净心至美
为人修心,唯心至心
石门联
有门无门,实为石门,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有关无关,斯乃禅关,
风风雨雨在在朝朝暮暮。
石门偈
朝阳东升,暮月西沉。
夜黑犬吠,天晓鸡鸣。
闭关石门,参禅修行。
悠然水南,净心芝田。
之江潮涨,三年一闰。
中土清明,感戴党恩。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3 14:22

瘫痪昏迷32年女儿叫了声妈 72岁母亲收获最好的礼物
支持键翻阅图片列表查看
全屏观看2019.05.12 21:50:24

4 / 4
浙江嵊州市崇仁镇高湖头村,32年前,一场车祸21岁的陈水君差不多变成了植物人。这个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女青年躺在病床上,没有意识,不会说话,大小便失禁。在此后的32年中,妈妈方雅云和父亲陈贵兴遍寻名医,可女儿的病却丝毫不见好转。家里所有的积蓄花完了,他们只有死心地守护躺在床上的女儿,一家三人在山上过着清苦日子。今年立夏后的一天,方雅云听到了一个声音,“妈妈”。她回头看到了床上的女儿张着嘴巴,跑过去,抱着女儿哭了起来。对于年已72岁的她来说,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惊喜,也是这个母亲节最珍贵的礼物。今年5月9日,爱心人士再一次上山看望这一家人。同行的医生诊断了方雅云女儿的伤情,发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14分。“说明大脑功能在快速恢复。”方雅云期待着,期待女儿能最终康复,她相信,这一天并不远了!(钱江晚报)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3 14:26

如何理解佛教的空和有
2019年05月13日 10:37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缘起’与‘性空’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生相成的。‘缘起’与‘性空’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生相成的。
  影响中国佛教最深远的思想有二:一是有宗,以‘缘起论’观点而主张因缘所生法为实有;二是空宗,依般若经论而观于缘起的存在,‘宛然有而毕竟空,空假无碍,是为中道’。
  
  空宗与有宗是大乘佛教两大系统,空宗即‘中观派’,有宗即‘瑜伽派’。中观派以诸法无自性立论,破除一切众生情见之执著,以显现诸法实性,故称‘法性宗’;瑜伽派以‘万法唯识’解析诸法的缘生之相,目的也是在于析相以见性,故称‘法相宗’。
  
  如来一代教法,所说皆不出空、有二义,因此,不论空宗、有宗,其思想渊源皆来自于佛陀的根本教说,也就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
  
  ‘缘起’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异的因果法则,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是暂时的幻起、幻灭。换句话说,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从暂时存在的现象界则说‘缘起’,从本无自性的实相界而说‘性空’。因为‘缘起’,才能显示‘性空’,因为‘性空’,所以能够‘缘起’。也就是说,因为‘空’才能‘有’,‘空’是成就一切‘有’的要因,中观学派的龙树菩萨据此而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的中观学说。
  
  ‘缘起’与‘性空’不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相生相成的。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体现真空’,如此不偏‘顽空’,不偏‘执有’,即名‘中道实相’义,能够了达‘空有不二’的中道思想,就是般若。般若的整个精神就在以‘假’成‘空’,由‘假’显‘空’。准此,真俗二谛于是成为‘缘起性空’的另一种表现。
  
  真俗二谛是佛法的纲要,《三论玄义》说:‘二谛是佛法的根本,如来自行化他,皆由二谛。’佛陀依于诸法性空阐述真谛,依于众生的妄执阐述所执非真。换句话说,二谛是为了把中道实相的妙理,藉由真空、俗有的方便言说而彰显。所以,佛说二谛是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说‘有’,是应病与药,使依真舍俗,依俗识真,由此直契诸法实相,此即所谓‘道非有、无,既有,无以显道’,因此《三论玄义》说:‘有二谛故,佛语皆实。以世谛故,说有是实;第一义故,说空是实。’
  
  缘起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是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佛门因此有‘空门’之称。
  
  ‘空’是真理的极致,‘空’能将印证真理的‘三法印’统一起来,例如:世间没有永恒性的东西,世事变化多端,这是‘诸行无常’,也就是‘无常苦空’。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万法相因相成,这是‘诸法无我’,也就是‘缘起性空’。世间没有实有性的东西,一切如梦幻泡影,这是‘涅槃寂静’,也就是‘妙有真空’。
  
  佛教讲‘空’,并不是否定一切,相反的,‘空’是诸法所以成就的根本。《大乘密严经》说:‘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如月与光明,始终恒不异。诸法亦如是,空性与之一,辗转无差别,所为皆得成。’万法惟其性空,才能生起宇宙万有;万有徒具假相,才能显示自性本空。所以,空与有,如月之与光明,始终不二。空与有,是相待之假称,说空说有,只不过为了诠显中道实相义,如果执有拨空,则失于真谛;执空排有,则失于俗谛。执空执有,同样都是边执的妄见,均非中道之正理。
  
  因此,《般若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刚经》说:‘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皆是阐明空有不二,空有相融相即的道理。
  
  空,是佛教的X光,经由空性,便能洞悉诸法实相--诸法所以是空,是由于无自性可得;诸法所以是有,是由于相用不是空无的。《释摩诃衍论》的‘虚空十义’,把空的奥妙诠释无遗。‘空’并不是顽空,并不是妄计一切皆空的‘恶取空’,‘空’具有建设性,譬如,没有空间就不能建房子;袋子不空,便不能装东西;宇宙不空,众生就无法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万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空义上。
  
  ‘空’蕴含无限,真空才能生妙有。佛教讲‘空’,就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甚至连‘空’也要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解脱自在、空有不二的世界。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3 14:40

《善生经》中的伦理思想
2019年05月12日 16:29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6人参与) 收藏本文   
《善生经》中分别从六个不同方面讲述了不同的人际之间应当具备的基本伦理。《善生经》中分别从六个不同方面讲述了不同的人际之间应当具备的基本伦理。
  文/远尘

  《善生经》是《长阿含经》中的重要一卷。其主要内容是说,一次佛陀与千二百五十大比丘弟子一起进城乞食。当时罗阅只城内有一位名叫善生的青年,清早出城,到园林中游玩。在沐浴过之后,便向六方礼拜。佛陀在问明他向六方礼拜的缘由之后,就向善生指明了真正的行六方礼的方法。佛陀所谓的礼拜六方的恭敬之法,并不是指东、南、西、北、上、下等六个方向,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六种伦常。这六种伦常分别为父母与子女伦理、师徒伦理、夫妻伦理、个人与亲族伦理、主仆伦理、檀越与沙门、婆罗门伦理。现分述如下。

  一、父母与子女伦理

  父母与子女伦理是各种伦理关系中最重要的伦理,也是构成其他伦理关系的基础。父母子女具足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家庭,才能延续家庭伦理。只有维持正常的家庭伦理,家庭才能够和乐幸福,社会才能够安和有序。为了保持良好的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制定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基本伦理准则,让世间的父母子女各尽本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善生经》在论述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恪守的人伦关系时,说: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夫为人子,当以此五事敬顺父母。”佛陀告诉善生,为人子女者,应当做五种事情来孝顺父母。第一,为人子女者,要对父母提供物质的供养,使父母在物质方面不至匮乏。父母为抚养教育子女花费了毕生的心血,他们到老年之后,丧失了劳动能力,在物质方面应该得到子女的恭敬供养,解决他们的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生活所需。第二是要求子女不管做什么事,都应当事先告诉父母,征求父母的意见,以示对父母的尊重,也能免却父母的牵挂。这是从精神上对父母的恭敬。第三,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的所作所为恭顺不逆。一般来说,为人父母者,都堪作子女之表率,他们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对于父母的所作所为,为人子女者,应当顺从,不要违逆父母的意愿,以免伤害父母之心。不过,在现代社会中,也确实有一些父母,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做得都不太符合伦理道德标准,这时做子女的就应当予以善巧的劝诫。第四,作为人子女,对于父母正确的、对自己成长有益的指令不能违背。顺从父母心意是孝敬父母的开始。父母正确的指令,是为了引导子女走正确的人生之路,我们应当听从。对现代的独生子女来说,尊重父母的意愿,听从父母的指令,是自己得以健康成长的保证。第五,做子女的,不要破坏父母所从事的正当职业。我们都知道,正当的职业是人赖以谋生的基本保证。做父母的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通常会从事各种能够增加家庭收入的职业,做子女的应当体谅父母的艰辛,并尽可能帮助父母分担工作,减轻父母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做父母的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做子女的都应当尊重他们的选择,不能有自满或抱怨情绪。

  在讲述完子女对父母的恭敬供养之后,佛陀又提出了为父母者,也应当以五种事来对待子女。经云:

  “父母复以五事敬亲其子。云何为五?一者制子不听为恶,二者指授示其善处,三者慈爱入骨彻髓,四者为子求善婚娶,五者随时供给所须。善生!子于父母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父母对子女的五事敬亲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父母要尽可能教育子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平日生活中如果发现子女有不良的习气毛病,就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引导他们走正确的人生之路。第二,父母教育子女不是一味地指责他们的过错,更多的时候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并对他们的优点给予适当的赞叹。而适时地指出子女的优点,对子女采取欣赏教育,会使子女因得到肯定而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现代的教育专家都主张父母对子女应当采取欣赏教育,不能一味地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否则,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非但达不到教育子女的目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第三,父母对子女的爱要体贴入微。爱护子女是所有天下父母的天性。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有了父母的爱,子女才能感受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般的温暖。所以,佛陀要求每一位做父母的,都应当给予子女最无私的爱。这不仅是伟大父母之爱的表现,同时也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第四,做父母的人,应当为子女谋求婚嫁。佛陀认为,做父母的不只是将子女养育成人就算尽到了义务,还应当指导子女选择合适的配偶,帮助子女完成婚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了子女的终生大事。实践证明,这种父母大包大揽的婚姻方式,给许多当事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酿成了许多婚姻悲剧。不过,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和青年男女之间相互交往的增多,子女的终生大事已经不再依赖父母,但是,父母对子女的婚姻大事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五,当子女年幼时,父母应当随时给子女提供衣食之需,以尽自己的抚养义务。

  佛陀在经中分别对父母与子女各自应尽的人伦之责做了详细的解说, 目的是为了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建立一种相亲相爱、幸福美满的和乐家庭。

  二、师生伦理

  无论是国内外,尊师重道历来是培养出色弟子的关键。正因于此,佛陀将师徒之间的伦理关系摆在第二位。对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技术、智能,和对道的理解,来自于师者的传授。其疑惑也因师者而得以解除,师者有传教授业的恩德。由于弟子的学习,老师的学业、知识、技术、智能,因此得以传承不朽,故对师者而言,弟子有绍继承传的恩德。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有此才有彼,无此则无彼;两者的关系是平等的,是互相成就的。因此师生间应当互相尊重、爱护、关怀、供养、成就。

  佛陀在《善生经》中向善生讲述了师徒之间应当承担的义务和应具备的基本态度。经云:

  “善生,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夫为弟子,当以此五法敬事师长。”佛陀告诉善生,弟子应当对师长做到五点:第一,弟子作为师长的侍者,应当对师长恭敬,及时给侍师长所需。勿使师长生厌烦心理。第二,对师长一定要谦恭有礼,举止端庄,并尽己所能地供养师长。作为弟子,只有对师长怀有谦恭的态度,并虚心向师长求学,才能在道业和学问上日渐增进。第三,尊重师长的意愿,以师长为榜样来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师长是我们成长和获取知识和掌握为人处世道理的导师。所以,对师长的尊重恭敬,不仅表示自己的谦逊态度,也是自己对师长感激之情的流露。第四,佛陀还要求为人弟子者,对师长的无私教诲应当认真听取,虚心改正,不能有厌烦心理或是对抗行为。否则,

  自以为是,便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更谈不上改正自己的失误,塑造高尚的人格。第五,作为弟子,一定要尊重师长的劳动。对于从师长那里学来的知识,要认真温习巩固,记忆不忘,如此,自己的知识才能不断增长。

  另一方面,佛陀对师长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经云:

  “师长复以五事敬视弟子。云何为五?一者顺法调御,二者诲其未闻,三者随其所问令善解义,四者示其善友,五者尽以所知诲授不吝。善生,弟子于师长敬顺恭奉,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佛陀认为,为人师长者,也应当对弟子奉行五事:首先,善于根据弟子各自不同的个性,采取善巧方便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位弟子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其次,在平日生活中,经常教给弟子未曾接触过的新知识,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每天都有新的收获。第三,面对弟子的提问,师长应当耐心地给予浅显直白的解释,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深意。倘若弟子还是不明白,做师长的就应当不厌其烦地给予解释,直到让弟子最终明了问题的答案为止。第四,作为师长,还应当承担起弟子的监护责任。指导他们结交好的朋友,亲近善友,远离恶友,培养他们真诚正直的品格。第五,师长应当尽己所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悉数教给弟子,不应当有所保留。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些有特技的能工巧匠,他们对自己的祖传技能十分保密,即使在带领徒弟时,也不会将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悉数教给弟子,总会对弟子有所保留。以至于有很多技能最后都因师傅的保守而失传。所以,做师长的如果能够按照上述要求来对待弟子,一定能够与弟子之间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徒关系,也能够使祖传的绝技得以传扬。

  现代做老师的,只侧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很少顾及。从佛陀在《善生经》的开示中,可以理解佛陀对师者的要求,不只是授业和解惑,所教范围还包括生活、技艺、安身立命的方法、解决人生问题的智慧、交友以及人际关系等。佛陀的师生伦理,是建立在亦师亦父亦徒亦子的关系上,涵蕴着人间的至情至爱。

  三、夫妻伦理

  夫妻是构成健全家庭的重要角色,夫妻关系也是构成幸福家庭的基本条件。夫妻之间如果失去了应有的伦理标准,家庭关系就会陷入苦难之中。夫妻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各有自己的背景、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所学所知和不同嗜好。要共同组成一个家庭,要共同和乐地安居在同一个屋檐下,必须要各自明确自己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相互爱敬,相酬以恩惠,相待以礼节。所以佛陀为成婚的男女订立夫妻伦理,作为两入相处的准则。

  在《善生经》中,佛陀向善生讲述了自己理想中的夫妻伦理关系。经云:

  “善生,夫之敬妻,亦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阙,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佛陀认为丈夫对待妻子应当做到以下五点:首先,对妻子以礼相待。夫妻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对一个男人来说,妻子是他一生中最亲的人,也是能够终生相伴、相互扶助的人。父母虽然亲,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老去:子女长大后会成家立业,分开另过。所以,丈夫对妻子要以礼相待,勤加爱护,建立一种相濡以沫的夫妻关系。第二,对妻子尊重,不要轻慢,令其身心自在。丈夫对妻子要尊重,对妻子的正当作为应当予以积极支持。不能不予理解和支持,反而还以轻慢取笑的态度宋对待。不要以为妻子是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就可以随意地怠慢她,否则,会使夫妻关系掺进不和谐的因素。第三,随时供应妻子衣食之需。中国古代有句俗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渔夫船上走”。这是说,一个女子嫁给什么职业的人就会从事什么职业,同时,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妻子是跟随丈夫生活的,丈夫有责任随时提供给妻子生活所需,让妻子生活能有所保障。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妻子对丈夫的依附关系已经渐渐消失,但丈夫平时在衣食和精神方面对妻子必要的关心体贴还是不可缺少的。第四,丈夫应当经常供给妻子庄严自身的装饰品。人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女人的爱美之心更胜于男人。所以,作为人大,应当在自己可能的条件下,为妻子提供必要的装饰品,让妻子感觉到你对她的体贴与细心呵护,同时也能够让她感觉到装扮之后的美丽。第五,丈夫应当托付妻子管理家财和照顾眷属。佛陀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告诫善生,做丈夫的应当将家务之事,悉数委托妻子主管,这既是对妻子的信任,也是对家庭事务的合理分工。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很多家庭并不是完全由妻子来管家,但是真正由女人来管家的,往往会过得比一般人家要好。

  在经中,佛陀也论述了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经云:

  “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这段经文指出了妻子对丈夫应行的五事:首先,妻子应当每天先于丈夫起床,操持好家务。这是佛陀根据当时特定时代所作的要求,不过在现代,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因为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都有各自的工作,妻子对丈夫的依赖程度大大减少,妻子先起的佛制,可能在现代人中并不是普遍的现象。但做妻子的如果能做到每天先于丈夫起床,能够将家庭操持得更好,更能赢得丈夫的赞美。其次,妻子不能先于丈夫而坐。佛陀认为,妻子在家庭中处于从属地位,在生活中应当尊重丈夫,对丈夫做到有礼有节。佛陀之所以这样规定,是源于佛在世时男尊女卑的特定社会制度。不过,在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提高妇女地位,主张男女平等,妻子不能先于丈夫而坐的说法应当辩证地看待。再次,妻子对丈夫的言语要温顺和气,让丈夫感到家庭的温暖。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丈夫在家庭中都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妻子如果能对丈夫和颜悦色,从生活各方面给予丈夫更多的关心,会使身心疲惫的丈夫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也能够更加爱自己的妻子和子女,任劳任怨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第四,妻子要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丈夫。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站在丈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理解关心丈夫,对丈夫生活中的缺点与不足应当采取宽容理解的态度,以保持家庭的和睦。第五,妻子最好能够顺从丈夫的意旨来做事。佛陀认为,丈夫在维持家庭生活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做妻子的应当多替丈夫分担家庭事务,以减轻丈夫的生活压力。凡是丈夫所托付的,有利于促进夫妻关系和谐和家庭发展的事情,妻子都应当按照丈夫的心意去做。

  夫妻间的良好关系是一个家庭稳定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应当按照佛陀的教诫,平等相待,里外分工合作,各司职守,各尽本份,彼此照应,相互供养,相互成就,携手共同建设一个幸福的家庭,彼此好好生活。

  四、个人与亲族伦理

  在各种伦理关系中,个人与亲族之间的伦理也是重要的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也详细论述了个人与亲族之间各应尽的伦理本份。 《善生经》云:

  “善生,夫为人者,当以五事亲敬亲族。云何为五?一者给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善生,是为五事亲敬亲族,亲族亦以五事亲敬于人。云何为五?一者护放逸,二者护放逸失财,三者护恐怖者,四者屏相教诫,五者常相称叹。善生,如是敬视亲族,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在本段论述中,佛陀指出,个人对亲族之间应当施与财物,以解决家族成员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个人对待亲族成员也应当善言善语,对家族成员多加安抚;个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应当给予亲族成员多种利益,让家族成员感受到你的一份爱心;个人与亲族成员之间还应当都能分享共同的利益,以体现佛教的“利和同均”原则;为了能够使个人与亲族间相互信任,彼此之间还应当互不欺骗,建立起信任感。

  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亲族对个人也应当例行五事:其一,亲族对于个人的放逸行为应当给予包容,并适时给予指正,帮助他们培养高尚的品行;其二,对个人的因各种原因而失去的财产给予补贴,使个人不受贫穷之苦;其三,对亲族内个人的恐怖、莽撞行为给予劝导教育,不让他们危及别人的安全:其四,亲族有职责对亲族内个人不当言行举止给予及时纠正,以免族内个人走上邪路。其五,亲族应当经常鼓励族内个人不断进步。对个人的善言善行给予适时的赞许。个人与亲族之间,如果都能按照佛陀的要求去做,就能够相处融洽,互帮互助,形成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五、主仆伦理

  主仆关系是封建社会普遍存在的关系。自古以来,主仆关系就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佛陀对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十分不满,并提出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主仆关系。如《善生经》云:

  “善生,主于僮使以五事教授。云何为五?一者随能使役,二者饮食随时,三者赐劳随时,四者病与医药,五者纵其休假。善生,是为五事教授僮使。僮使复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为五?一者早起,二者为事周密,三者不与不取,四者作务以次,五者称扬主名。是为主待僮使,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在本段经文中,佛陀告诉善生,主人应当以五种态度来对待僮仆。首先,随时都能够让僮仆为自己做事情。其次,主人应当及时给僮仆提供衣食供养,保证他们的身体建康。再次,主人让僮仆做事应当有规定的时间,不能随意延长僮仆的劳动时间,更不能随意增加他们的劳动量。第四,当僮仆生病之时,主人应当及时提供汤药,救治僮仆的疾病,还要从精神上安慰他们,帮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第五,在僮仆工作的同时,还要给僮仆以应有的休假,以便让他们恢复体力,更好地工作。

  僮仆侍奉主人也应当做到:第一,在平日生活中,要每天比主人早起,安排好主人的饮食起居。第二,替主人做事要多用心。凡事要考虑周密,做到万无一失,以使主人满意。第三,主人家中的东西,主人没有表示送给僮仆的,

  自己不能私自据为已有。如果不与而取,就是盗窃。一个随便动用主人东西的人,任何主人都不会喜欢的。第四,在主人家做事,应当善于把握先后次序,做事井井有条,不能给人以做事杂乱无章之感。第五,经常称赞主人的德行,以使主人心情舒畅。

  在当代社会,封建的主仆关系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雇佣关系还会在家庭、单位中存在。在现代的雇佣关系中,如果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之间能够像佛陀所说的主仆关系来对待对方,一定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依相资,互惠互存,彼此共赢的关系。

  六、檀越与沙门、婆罗门伦理

  在印度的种姓之中,婆罗门是比较尊贵的阶层。出家沙门也是受檀越(在家居士)尊敬的阶层。印度的种姓制度比较严格,高等种姓的人与低等种姓的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针对印度种姓制度的不公,佛陀提出了檀越与沙门和婆罗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等伦理关系。佛在《善生经》中说:

  “善生,檀越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云何为五?一者身行慈,二者口行慈,三者意行慈,四者以时施,五者门不制止。善生,若檀越以此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沙门、婆罗门当复以六事而教授之。云何为六?一者防护不令为恶,二者指授善处,三者教怀善心,四者使未闻者闻,五者已闻能使善解,六者开示天路。善生,如是檀越恭奉沙门、婆罗门。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

  佛陀主张,檀越应当对沙门、婆罗门恭敬供养,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做到对沙门、婆罗门常做善事,口中常说柔软温和之语,心中对沙门与婆罗门常怀善念与恭敬之心。同时还应当尽己所能供养沙门与婆罗门,不令他们衣食有缺。做到这些,就是正信虔诚之檀越。佛陀认为,沙门、婆罗门也应对檀越做到如下几点:经常教诫檀越,不让他们生起恶念造作恶行;常对檀越讲说善行,以使他们远离恶行;教育檀越常怀善心,悲悯那些苦难众生;经常向檀越宣讲未曾听闻的佛法,开启他们的智慧;对檀越已经听闻的佛法给予详尽的讲解,让他们明白其深意;向檀越开示求生善道的方法,引导其往生善处。

  佛陀在《善生经》中分别从六个不同方面讲述了不同的人际之间应当具备的基本伦理。这种伦理关系不仅是一个人提升自身品格修养的理论指导,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行动指南。现代人如果能够按照佛陀所讲的伦理关系去对待你周围的人,就能够与人建立起一种和谐共存的伦理关系,我们的世间也会因此而变成人间净土。

  摘自《寒山寺》佛教双月刊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3 15:06

《小窗幽记》:做人还是多一些真诚 少一些套路 |
原创
来源:腾讯儒学
2019-05-12
如果注意观察的话,在单位里面常有这样一类能人,他们本身能力并不出众,但混得风声水起。他们对那些有文化的年轻人特别的关心与客气。
图片
我就认识这么一位朋友,他对年轻后进的关心简直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经常请他们吃饭,陪他们玩,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的琐事,甚至家里的红白喜事都热情帮忙。
有这样的热心人当然好啦,但如果再仔细观察的话,可能会发现他们并不是性情如此,而是选择的结果,他热心帮忙的对象似乎都是看上去有前途的人。
这位朋友曾经推心置腹的告诉我,像我们这种人没有文化,没有能力,只能希望上面关照啦。趁这些有前途的人还没走上高位之前,和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将来就有用啦。
我说,他们一定能上去吗?他说,当然不一定,但有一个能上去的话,回报就够了。
图片
这样的人真是厉害,在别人还没获取权力之前,就开始投资了。在古代类似的事例也不少见,一些富商、有钱人会刻意结交、帮助读书人,一旦他们将来考取功名,回报就可观了。
现在的社会有一种丑恶现象,就是拼命想出名。为了出名奇招怪招特别多,有衣着暴露吸引眼球的,有故做惊人之语哗众取宠的,有故意作贱自己迎合低俗的……这些都是误区,其方法也简单粗暴,一说出来大家都明白,只会发出鄙夷的一笑。
但有一种方式比较隐蔽了,好象他比较上进,比较积极,在众人面前总是一番积极进取的样子;他做任何事情都是为别人着想,从来不考虑自己。这样的行为多么值得称道呀,但出发点是否真诚呢?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人,平时工作认真,待人热情,但一旦没有机会了,态度立刻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工作开始拖拖拉拉,对待同事也是爱理不理。你就知道,这种人过去的行为不过是沽名钓誉,所谋者甚大。
还有一种人,平常问寒问暖,关怀备至,你有什么喜事乐事,他一定锦上添花,极力捧场。但如果你碰上了倒霉的事情,你就见不到他了。也有一种人恰恰相反,平常似乎平平淡淡,但关键的时候,他一定会雪中送炭。
图片
《小窗幽记》有一句话:“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卖弄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邀取名誉,不如逃避名声来得惬意;矫揉造作,不如坦诚正直来得真实。
我们常常会错意,以为常给自己恩惠的人一定是厚道的人。当然,绝对不能有先入为主之见,认为帮助你的人都有所图。能够无私助人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但判断一个人是否真心,最好的方法也许不是看他给予了多少,而是看他是否知道感恩,知道感恩的人才是真诚的人。
名利名利,名之所至,利亦随之,对于追逐现世利益的俗世中人来说,对名趋之若鹜容易理解。但从一个人对名声的态度,可以判断他的内心是否真诚。
一个求名的人,一定善于避责。好名声建立在善于处理事情的基础上,事情办砸了,当然影响名声,所以,如果有成果一定要揽功劳,有不好的结果一定要把责任推给别人,这是好名者最正常不过的做法。
而不求名的人不一样,他实实在在,他想的是把事情做好,他甚至有种腼腆的态度,一旦出名了,受人关注了,有媒体来采访了,他反而避之唯恐不及。这样的人,一般不会推卸责任而做到真诚。
图片
矫情的人更不用说了,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说话太动听,表情太热络,不过是套路,很少有真诚的情感。真诚的人,说不出过分的话,做不出过分的事,平实淡泊才是真味。
人总是太聪明,以争为争太明显了,负效应太大,以不争为争,以不名为名才是真正的高手。但这样的手段被人看多了,结果造成一个恶劣的后果就是阴谋论盛行。不管一个人怎么做,动机如何,总会有人从阴谋论的角度出发,来揣测他的行为。这是莫大的悲哀了。
修养不容易,要心存感恩但不施恩图报,脚踏实地而不求虚名,真诚待人而不矫情。能够如此,还能不畏人言,才是修养的圆融境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3 15:28

这些国学知识你了解吗?什么是五行?
2019
05/13
13:59
语文亦国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金,不是黄金。是坚固和凝固的意思;

木,代表生的功能和根源。中国字“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五行中对”木的解释。生是一个象形字,下面是一个“土”字,上面代表破土生发出来的一个枝一片叶。

水,代表流动,具有循环和周流的意思;

火,代表热能;

土,代表地球本身。所以土在五行的方位上居中。


五行是一种文化。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是由于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这个行,不是走路的意思。是代表运动。用当下的解释有动能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五行学说并非言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本身,而是指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它以天人相应为指导思想,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间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按其属性进行归纳。

凡即具有生发,柔和特性者统属于木;具有阳热,上炎特性者统属于火;具有长养,发育特性者统属于土;具有清静,收杀特性者统属于金;具有寒冷,滋润,就下,闭藏特性者统属于水。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古人认为,宇宙万物就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它也是关于宇宙社会属性及其变化规律的范畴系统。五行的“行”字,有“运行”之意,故五行中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便是变动运转的观念,也就是“相生”与“相克”。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

五行学说的形成可能有多条思路背景。

其一,据考证,五行在商代甲骨文里就有萌芽。在甲骨文中有“四方”之说,不难看出,商代崇尚的是中央,所以就有五方的观念,四方加一个中央,就是五方。张其成认为五方的观念就是中国人在空间问题的觉醒,这样五行就诞生了。

五行的“行”字,就是一个空间。安阳“小屯村”的殷墟,有一个叫“倒金字塔”的古代帝王陵墓。那个陵墓的形状是一层一层,上面大,下面小,到最下面、最底下的时候,就像亚洲的“亚”字,中间就是一个棺材,这个形状就像一个倒金字塔。据专家考证,这个“亚”就是四方,再加中间就是五方。

在《五行识人》 一书中提到:在殷墟甲骨文和金文里面大量“亚”字的出现,就是五行的开始。因此,商代就有了五方的观点,而且崇尚“中央”。

这种方位观念的术数化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完成,如《墨子·贵义》有时序和方位,如《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史记·天官书》有对四季天象方位的观测做记录。

其二,五帝尧舜时期羲和就开始了术数五行实践,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已有考证;

其三,是来源于西周后期以来逐渐兴起的“五材学说”,五行最初源于五材,五材则导源于六府。古代有木、火、土、金、水、谷六府主管事务,周幽王之后撤销谷府,逐渐形成“五材”。《国语·鲁语》《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中均有所记载,春秋时期,五行基本确定,天上有日月星三辰,地上则有五行。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1、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生火:木干暖生火;

火生土:火焚木生土;

土生金:土藏矿生金;

金生水:金销熔生水;

水生木:水润泽生木。

2、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刚胜柔,故金胜木;因为刀具可砍伐树木;(兵器、剪刀不宜放床头)

专胜散,故木胜土;因为树木可扎根土里;木材

实胜虚,故土胜水;因为堤坝可阻止水流;石料

众胜寡,故水胜火;因为大水可熄灭火焰;泉水

精胜坚,故火胜金;因为烈火可熔化金属。

3、五行与干支:

金:庚、辛、 金:申、酉

木:甲、乙、 木:寅、卯

水:壬、癸、 水:子、亥

火:丙、丁、 火:午、巳

土:戊、己、 土:戌、辰、未、丑

4、五行与方位

木:东方

火:南方

土:中央

金:西方

水:北方

5、五行与颜色

木:绿色

火:红色

土:黄色

金:白色

水:黑色

6、五行与神兽

木:青龙

火:朱雀

土:黄麟

金:白虎

水:玄武

7、五行与八卦

金:乾、兑: 乾为天,兑为泽;

火:离: 离为火;

木:震、巽: 震为雷,巽为风;

水:坎: 坎为水;

土:艮、坤: 艮为山,坤为地。

8、五行与其他



三、五行学说的应用

1、五行在中医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五脏中心属火,肺属金,肝属木,脾属土,肾属水。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机制,均归属于火;

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机制,均归属于土;

具有清洁、肃降、收敛作用的机制,均归属于金;

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机制,均归属于水。

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因此,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既用作在理论上的阐释,又具有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先贤把五行理论巧妙地运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辩证的生克关系来认识、解释生理现象,尽力适应内部自然规律以养生,努力掌握人体运行机制以防病、治病,取得了无比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2、五行在起名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使人们把一生中的荣辱祸福系于五行生克上去,所以在起名时,力求得到阴阳调和、刚柔相济,认为这样可以在一生中逢凶化吉,一帆风顺了。这大概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以五行理论为根据而命名的缘故吧。

以五行理论命名始于秦汉时代。当时,主要是把商殷的干支命名法与五行观点配合而命名。在周秦时代,人们除了有“名”外,还要取“字”,因此主要是以天干配五行,取出“名”和“字”来。如楚公子名壬夫,字子千辛,即以水配金,则水生于金,刚柔相济。

到了宋代,以五行理论对名更为凤行,然而,那时却不重视八字的欠缺,只取五行相生之义用来序辈。

宋代应用五行相生命名法如下:

木生火:父名属木,则子名应属火;

火生土:父名属火,则子名应属土;

土生金:父名属土,则子名应属金;

金生水:父名属金,则子名应属水:

水生木;父名属水,则子名应属木。


3、五行在历法的应用

我们从彝族的原始宇宙观中发现,古老的彝族原始先民有发达的“阴阳”、“五行”思想。十月太阳历的发现为我们寻找“阴阳”、“五行”的起源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古人的认识常常带有自然朴素的性质,各种理论的产生大都与各种具体事物相联系,因此,“阴阳”、“五行”这些概念并不神秘,神秘的是与“阴阳”、“五行”的有关具体事物。

在十月太阳历中,大小两个新年正好将一年分为两季,第一季从最冷到最热,第二季从最热到最冷,这正符合“阴”“阳”消长的思想。具体地说,十月太阳历用雌雄(阴阳)把五种元素(五行)各“一分为二”,以分别表达一年10个“时段”(即一个月)及五个季节,代表了太阳一年在东、南、西、北、中的五个运动方位。所以,“阴阳”、“五行”思想的产生与十月太阳历有密切关系。这种宇宙观,反映了我们祖先洞察天地的认识事物的水平。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3 18:41

生气,便宜了谁?不生气,你就赢了!
2019
05/13
14:33
圣贤人生智慧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遇事不生气,是一种修养;

做事不赌气,是一种成熟。

生气,是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

只有傻瓜,才会生气。

生气,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只有愚蠢的人,才生气。



生气,气的是什么呢?

与傻瓜论短长,自己便成了傻瓜。

小事上太计较,气坏了得不偿失。

生气,便宜的是谁呢?

想气着你的人,你越气他越得意。

伤害你的人,你再气也不在意。



生气,有什么好?

气坏了身体,扰乱了心情。

气出了毛病,便宜了他人。

你生一分钟的气,气到的是自己;

你生一小时的气,影响到了食欲;

你生一星期的气,身体就会抗议。



真正的智者,从来不会生气;

与人冲突时,大度的让一让;

受到委屈时,安静的想一想;

愤怒不满时,一个人静一静。

不吵不闹,做心宽之人!

不争不怒,做知足之人!

不生气,防止矛盾扩大;

不生气,减少烦恼滋生;

不生气,是对他人宽容;

不生气,是对自己负责!



学会不生气,

不管遇到什么事,什么人,

都能心宽大度,微笑面对,

别生闷气,气坏了身体,没人替,

别总生气,没有了笑容,谁靠近。

你和小人生气,小人更得意;
你和小人生气,小人更得意;

你和朋友生气,朋友会淡去;

你和家人生气,家庭会冷清。

只有学会不生气,

才能和朋友,家人相处融洽,

才能让自己减少烦恼和忧虑。

人生不容易,何必作践自己?
人生不容易,何必作践自己?

人生的风雨波折不断,

未来的坎坷又太难算,

自己的身体,自己爱惜点;

自己的心情,自己照顾点。

不计较,就轻松了;

不生气,你就赢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3 18:51

这么励志的诗词,与你一起分享!
2019
05/13
14:35
诗词中国小诗妹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7、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1、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2、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书愤》

1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杂说送张琥》

1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1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2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2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3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3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33、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35、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卜居》


3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

3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3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

3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4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4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4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过零丁洋》

4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4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4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4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4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5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5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5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

5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5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诗词整理/古风卿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2:31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20+14=134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430共215,317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三高相伴无知,一日卒中突发。
五行有救未死,五月住院康复。
三百善人探访,一心发露忏悔。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行修道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石门集
石门赋
春花漫漫,秋月皎皎
夏风习习,冬雪皑皑
人间理想,近心至真
人生理念,静心至善
人道理性,净心至美
为人修心,唯心至心
石门联
有门无门,实为石门,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有关无关,斯乃禅关,
风风雨雨在在朝朝暮暮。
石门偈
朝阳东升,暮月西沉。
夜黑犬吠,天晓鸡鸣。
闭关石门,参禅修行。
悠然水南,净心芝田。
之江潮涨,三年一闰。
中土清明,感戴党恩。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4:28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20+14=134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430共215,317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三高相伴无知,一日卒中突发。
五行有救未死,五月住院康复。
三百善人探访,一心发露忏悔。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行修道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石门集
石门赋
春花漫漫,秋月皎皎
夏风习习,冬雪皑皑
人间理想,近心至真
人生理念,静心至善
人道理性,净心至美
为人修心,唯心至心
石门联
有门无门,实为石门,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有关无关,斯乃禅关,
风风雨雨在在朝朝暮暮。
石门偈
朝阳东升,暮月西沉。
夜黑犬吠,天晓鸡鸣。
闭关石门,参禅修行。
悠然水南,净心芝田。
之江潮涨,三年一闰。
中土清明,感戴党恩。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4:28

什么是佛教说的三法印
2019年05月09日 14:37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6人参与) 收藏本文   
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摄影:海琳)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摄影:海琳)
  世间上每个宗教都强调自己所宣扬的教义是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合乎本来如此、必然如此、普遍如此、永恒如此等四个条件。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合乎这四个条件的真理。因此,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监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三法印是佛法的根本大纲,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是涵括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三条定律:

  一、诸行无常:世间上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说‘无常’。

  无常有‘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佛法中的无常,并非‘断灭’,而是‘变灭’,这种‘变灭’是前灭后生,相续不断的,这就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

  诸行无常所以是三法印之一,是因为它对人生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大般涅槃经》中说:‘一切诸行悉无常,恩爱必归别离。’体念无常,能激发广大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护一切众生。当初佛陀舍弃世间荣华,出家修道,是有感于人生的无常;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导众生。因此,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二、诸法无我:一切有为、无为法并无独立的,不变的‘我’的实体,一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彼此相互依存,并无‘我’的恒常不变的实体与自我主宰的功能,所以说‘无我’。

  无我有‘人无我’、‘法无我’二种。因为一切法‘无我’,所以‘无自性’,无自性即‘缘起性空’,无我系佛教的根本教义之一,所以要正确的了解佛法,必须彻知诸法无我。

  三、涅槃寂静:这是灭除贪、瞋、痴、慢、疑等诸烦恼,达到身心俱寂的一种解脱境界。‘涅槃’就是四圣谛中的‘灭谛’。‘寂静’是远离烦恼,断绝苦患,也是涅槃的异名。

  涅槃佛性是人人本自具足的,佛陀成道之初曾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显现。’众生从无始以来,因为‘我执’之故,起‘惑’造‘业’,因‘业’受‘报’,于是流转生死;‘我执’若除,则惑、业不起,当下即能证得涅槃实相。佛陀宣说三法印,就是为了破除众生的我执,以引导众生出离生死之苦,而得涅槃之乐,所以《法华经》说:‘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

  三法印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一切小乘经典都是以‘三法印’来印证是否为佛说;大乘经典则以‘一实相印’来印证佛法的究竟与否。一实相印其实就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所以有不同的立名,是因众生根机有利有钝,所以佛陀说法才有广略的方便,而究竟之理只有一个。

  过去佛教一直给人悲观消极、遁世避俗的印象,这是因为一般人对佛教所说的‘苦’、‘空’、‘无常’等义理,有了错误的理解,以为佛教只是消极的讲苦,讲无常,却不知道其中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从而发起欣乐厌苦之心,积极的追求究竟涅槃之乐。三法印所要传递的就是:无常才有希望、无我才能和众、涅槃才是究竟,这是我们对三法印应有的认识。

  在原始佛教的教理中,三法印是缘起说的思想基础,缘起说是佛陀教法的代表,两者意义相通,同为最初的根本佛法。因此,若能理解三法印,也就能把握佛陀的根本思想了。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4:36

八指头陀《题笠公禅房》
2019年05月13日 13:48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4人参与) 收藏本文   
天童·八指头陀《题笠公禅房》 (摄影:无门关)天童·八指头陀《题笠公禅房》 (摄影:无门关)
  阶下绿痕绿,庭前草色青。

  禅心自清静,世事付苍冥。

  入定猿知护,谈经鹤解听。

  蒲团人坐久,问法欲忘形。

  ——天童·八指头陀《题笠公禅房》

  八指头陀

  近代寄禅法师,名敬安,俗名黄读山,曾任中华佛教会第一任会长,是清末著名的诗僧,别号“八指头陀”。一八七七年敬安廿七岁之时,在宁波阿育王寺佛舍利塔前燃二指,并剜臂肉燃灯供佛,自此号“八指头陀”。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4:38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9-04-29 08:07:13)转载▼
标签: 大安法师 东林寺 佛学 净土苑东林大佛 净土        分类: 《净土》2018年文章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净土》2018年第6期    文/释传云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究竟的净土法门,生信尤难。而信在净土法门的修学中又起着关键性作用,何以故?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为三资粮,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三者具有内在钩锁、相辅相成的关系,信心不具,所谓的修行便是戏论。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悯众生之苦,对症下药,以“十信”劝导众生修学净土法门,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本文拟对“十信”试作解读,以期一切有缘坚固信愿,净业早成。

大师《示修净业者十种信心》原文曰: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券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

大师所说十种信心中,“前四”表明娑婆众生所面临的困境,“后四”高扬净土的超胜。大师还从“信佛语不虚”“信实有净土”的角度,诠释佛的真实语、不诳语,其意图就是在于让众生生起知苦、离苦、了苦的解脱心,以深信愿求生净土。

下面从透视娑婆之剧苦、深信佛语与实有净土、高扬净土之超胜三个方面对大师所示“十种信心”进行深入解读。



一、透视娑婆之剧苦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彻悟大师在“前四”中向我们传达了这个事实真相。

(一)信生必有死

一则信生必有死。死亡是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之一,当我们面对生死的时候,要知道“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秦始皇令人去出海寻仙药以求长生不老,以及后来的某些皇帝迷信炼丹寻求长生不老的事例,都说明人们对于死亡充满恐惧,并且希望通过外在力量能够摆脱死亡。尽管他们作过种种努力,可是到了最后却是事与愿违。彻悟大师说:“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彻悟大师遗集》)因此,一味地追逐功名利禄、高官富贵,对于生死问题又百般回避,会使众生长久地沉沦在痛苦的生死漩涡中。

(二)信人命无常

二则深信人命无常。即使是现前看起来鲜活的生命,实际上也极为脆弱。《四十二章经》记载,释尊有一次问诸沙门:“人命在几间?”一沙门答:“在数日间。”释尊说:“子未能为道。”佛又问一沙门,沙门答:“在饭食间。”释尊说:“子未能为道。”释尊又问一沙门,沙门答:“呼吸之间。”释尊说:“善哉,子可谓为道者矣。”生命在呼吸之间,尽管我们不愿相信,但现实还是不断地上演着一幕幕生死无常之剧。通过各种媒体,我们经常能获知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令人揪心的惨剧:地震、海啸、水灾、火灾、风灾、战争、传染病、车祸、自杀……种种灾难伴随着无尽的哭嚎愁叹之声,古人所谓的“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并不夸张。当人们面对这些讯息时,内心悲痛的情绪犹如火山一般,一涌而起,瞬间笼罩,以致无法呼吸。只要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人,都应该认真地思考生死问题。彻悟大师因遭受病苦而舍禅归净,无疑是对生死轮回、人命无常有了更深的体悟。

(三)信轮回路险

其三,彻悟大师还指出众生轮回路险的苦恼。死亡只是一期生命的结束,并不是苦难的终结,未来仍然是无休止的六道轮回。凡夫众生烦恼炽盛,刚强难化,因而在轮回之路上充满凶险,一失人身,万劫不复。释尊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在《杂阿含经》中,释尊也有一个譬喻:有一只盲龟生活在茫茫大海中,每过一百年钻出水面一次。海上有一段带孔的木头,到处漂流。当盲龟恰好钻出水面,遇到浮木,盲龟的头恰好钻进木孔,就能得度。众生得人身的概率,比盲龟遇到浮木孔的概率还要小。由此,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人身实在是得之不易。彻悟大师说:“得人身已难,况得男子身、六根具足尤难;闻佛法已难,况闻弥陀名号、净土法门尤难。何幸而得难得之人身,何幸而闻难闻之佛法,闻之而犹不肯信,不深为可惜也哉!”(《彻悟大师遗集》)所以,彻悟大师鼓励净业行人,坚信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特别是殊胜的净土法门,若是不能生信,则是最为可惜的一件事!

(四)信苦趣时长

其四,决定相信,苦趣时长,备受众苦。众生得人身的概率很小,那么相对而言,堕恶道的概率就会很大。人身难得,也易打失,一念之差,即落于恶趣,难有出世之机。彻悟大师说:“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七佛以来,犹为蚁子。八万劫后,未脱鸽身。畜道时长已极,鬼狱时长尤倍。久经长劫,何了何休,万苦交煎,无归无救。”(《彻悟大师遗集》)意谓一旦失人身而落于恶趣,则久经长劫,无休止地遭受苦难,很难出离。一旦失此人身,来生又有几人能复得呢?来世又有几人能不堕入恶道呢?来世又有几人能遇到佛法并依教奉行呢?

综上所述,彻悟大师为我们揭示了我等六道凡夫众生的险恶处境,真如当头棒喝。大师劝诫净业行人,对于生死、无常、轮回、苦趣需要有清醒的认识,从而体察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对于剧苦极刑的五浊恶世,要生起强烈的怖畏厌离之心,更要对极乐净土生起强烈的欣慕向往之心。



二、深信佛语与实有净土

(一)信佛语不虚

净土法门是释尊现量亲证的境界,远远超出凡夫众生的认知能力与范围。针对这种情形,彻悟大师劝导众生要“深信佛语”,并说:“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世间的仁人君子尚且不会妄语欺诳众生,何况是已经证得圆满菩提的释尊呢?《佛说阿弥陀经》中,释尊在宣说净土法门之时,他方世界无量诸佛皆出广长舌相,为作证明,更加印证了释尊所说之法的真实不虚。

(二)信实有净土

彻悟大师继而劝导众生深信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众生障深慧浅,对于极乐世界的存在常存怀疑心态,既有此疑,便不能入道。释尊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明确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等经典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西天东土历代祖师如马鸣菩萨、龙树菩萨、慧远大师、智者大师、善导大师、永明大师等,对净土的殊胜也有过诸多发挥。《净土圣贤录》记载了大量往生公案,比如东晋慧远大师,一生三次见佛,后于八十三岁时又一次见到极乐世界与西方三圣,同时见到白莲社中先前往生的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人。七日后,大师自在往生。又如宋朝可久法师,八十一岁时坐化。三天后,回来对人们说:“我去游历了净土,见到种种胜境,与佛经所说的相符。尘世修净业的人,莲华台上已经标了名字。标金台的,有成都广教院勋公、明州孙十二郎和我。标银台的,有明州徐道姑。”说完又化去。后来徐道姑去世时异香满室,孙十二郎去世时天乐鸣空,足见可久法师所言不虚。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足以证明极乐世界之实有,不须存任何怀疑。



三、高扬净土之超胜

(一)信愿生即生

彻悟大师原是已获印心的临济宗第三十六世禅师,后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因病缘故,闻净业之殊胜,忆古德之推崇,舍禅归净,大扇莲风,遐迩仰化,道俗归心,被推尊为莲宗十二祖。大师勤修净业,于临命终半月前即告知弟子:“净土相现,吾将西归矣。”(《彻悟大师遗集》)嘉庆十五年(1810)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又告诉众人:“吾昨已见文殊、观音、势至三大士,今复蒙佛亲垂接引,吾今去矣。”(《彻悟大师遗集》)大师面西端坐合掌说:“称一声洪名,见一分相好。”遂手结弥陀印,安详而逝。大师舍禅归净一着,深具悲心,凡夫众生障深慧浅,非仗佛力不能得度;净土法门至极圆顿,勤修自可带业往生。大师在“后四”中,对净土法门有直截精当的开示。

往生净土不难,愿生即生。关于这一点,大师有过多次开示,比如在示众法语中说:“净土门中,以愿为最。凡有愿者,终必能满。”(《彻悟大师遗集》)并以《神僧传》中一僧戏发作将军愿、另一僧代他人发愿而事成、莹珂法师读《往生传》念佛往生、怀玉禅师念佛志在金台、刘遗民居士感佛手摩其头衣覆其体等一系列的事迹,表明阿弥陀佛悲心无尽,只要众生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即满其愿。所以彻悟大师说:“信愿行三种资粮,唯一‘愿’字尽之矣!”。(《彻悟大师遗集》)

难信而易行是净土法门的突出特点,对于往生的条件,蕅益大师曾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这么殊胜的利益,皆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所成就。《佛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十念往生,可谓简易至极。《净土圣贤录》记载,唐朝张钟馗以杀鸡为业,临命终时见绯衣人驱群鸡至,啄其双目,血流不止。有僧人为其设像,劝其念佛,忽然香气满室,群鸡散去,钟馗端坐而化。又,唐朝张善和以屠牛为业,临终见牛数十头,作人言对他说:“你杀我!”即请僧人为其念佛。僧人说:“佛经中说,如果有众生作不善业,应堕恶道,至心具足十念,称念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张善和说:“地狱已经现前,来不及取香炉了!”即以左手擎火,右手拈香,向西厉声称佛。未满十声,急忙说:“佛来了,已给我宝座。”说完就化去了。可见,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往生净土实在不难。

(二)信生即不退

彻悟大师接着开示,净土法门对众生修行成佛有无与伦比的殊胜利益——生即不退。按照通途法门修行,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因为众生修行过程中会退转,进一退九的情况并不罕见。相比之下,净土法门奇特殊胜,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即得三种不退转。《佛说阿弥陀经》云:“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蕅益大师注曰:“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佛说阿弥陀经要解》)关于得不退转的原因,智者大师说:“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常增进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响,皆说苦空,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无恶缘境。外无神鬼魔邪,内无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国即寿命永劫,共菩萨佛齐等,故不退也。”(《净土十疑论》)这些殊胜因缘,使极乐世界众生的心念念都安住在道上,如同进了保险箱,不必再担心会退转。

(三)信一生成佛

此外,众生往生净土之后,就拥有了无量寿命,又由于周围皆是善缘,无纤毫之恶缘,使往生彼土的众生的修行念念增上,因而成佛之事即可一生成办。由《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可知,众生哪怕下下品往生,也只需十二大劫(这是按娑婆世界的时间计算,在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十二天)即可华开见佛,斯事胜妙,不可思议!

(四)信法本唯心

彻悟大师最后开示,要相信法本唯心。在事相上要相信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确实存在极乐世界。同时要明白,极乐世界不在我们心性之外。正如彻悟大师所说:“况吾人现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横遍竖穷,当体无外。弥陀净土,总在其中。”(《彻悟大师遗集》)大师又说:“西有者,谓西方的的是有,但含事理空有等种种义相耳。”(《彻悟大师遗集》)并从常有、非有而有、有即非有、真空妙有之有、非空非有之有、即空即有之有等角度诠释西有的观念,并论西有者,乃是自性本具真善妙有之有,而西方依正庄严,皆一切众生性所本具,特借弥陀大愿为增上缘因,一发突显。大师的开示理事具备,故知四十八愿乃阿弥陀佛称性而发,极乐世界乃理具事造,其深广境界非凡夫心量所能测度。众生修行,既不可执理废事,亦不可执事废理,须知全事即理,全理成事,理事圆融,乃是正途。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彻悟大师以“十信”激扬众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之心,为众生作净业修行之良导,悲心无尽,意味深长。我等净业行人当切记大师提出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纲宗,彻底靠倒阿弥陀佛,信愿持名,带业往生,成就无量劫来第一盛事!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5:42

九大名山对联,真正的大智慧
2019
05/14
09:39
曾国藩读书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

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无数座巍峨耸立的山峰,值得去游玩一番,而这里面的对联,同样值得细细品味。


|泰山|

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

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

广施善缘,必有福报,气定神闲,方能领会人生真谛。

|华山|

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

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

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

虽然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谁年轻的时候不曾有一颗说走就走渴望看世界的心?酣畅淋漓得体验过激荡的人生,再笑看风云,人生何尝不饱满?

|嵩山|

留此湖山,得此佳趣;

召以佳景,假以文章。

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

生活中,事有八九不如意,烦恼的时候不妨走入大自然片刻,汲取了大自然的能量,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衡山|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

月盈则亏,物极必反,不如常怀一颗平常心,看淡荣辱,方得始终。

|恒山|

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

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岁月无情,令我们睹物思情的,是人,是回忆,真情可贵,让往事随风,请珍惜当下。


|武当山|

受人以虚,求是以实;

能见其长,独为其难。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

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

悟道武当上,武当山和道家有着莫大的关系,清心寡欲追求真知方能得到人间的真情和福气,透过现象看本质,智慧生活,何必自寻烦恼?

|黄山|

一经飞红雨,千林散绿荫。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黄山云海,宛如仙境,世间万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欣赏自然的美,方觉自己的渺小,以一种谦卑的态度生活,更接近生活本质,更容易幸福满足。

|庐山|

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

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庐山见证了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乱世出英雄,在特殊时期人们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所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放弃生命是湮灭,坚持生存是精彩。

|雁荡山|

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

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

看过了山水,历经了恩怨,家才是温馨的港湾,如果你不爱你的家庭,只能说,你经历的还不够多。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5:47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一泓清水
2019
05/14
09:48
读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文:向尚瞰(读史专栏作者)

两千多年前,中国智慧大师老子,在所著《道德经》中,发出发聋振聩的一声呐喊“上善若水”!

老子为什么说“上善若水”呢?他认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把这句话翻成现代语就是: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稍晚于老子的孔子,对水也是倍加推崇,他说: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下几百丈山涧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又好像善于变化。水有这些好德性,所以君子遇水必观 。

在一个日朗风清的日子,孔子就带领着他的得意弟子,徘徊于江边,指着一江奔腾的流水,发出了无限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此勉励弟子,应当像水一样自强不息。


中国的古圣先贤,无不对水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愫。最美好的诗文如 《小石潭记》 、《赤壁怀古》,无不以水寄兴;最美好的乐曲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无不以水抒情;最美好的书画如《洛神赋》、《清明上河图》,无不因水而畅意。

水,无色、无味乃至无形,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可为什么能获得这么多圣哲贤达的礼赞和称誉?为什么能寄托人类那么多的理想和追求?为什么在水的身上能折射出转瞬间的永恒、局促中的无限?

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许多有益的道理与原则:

一曰不争。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遇山水转,遇石水转,遇岸水转,水无论遇到谁,我转!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谦卑,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

二曰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万里长江,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万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崖头瀑布,檐前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坚持不懈,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无底的深潭和滴出无数个窟窿,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构造洞庭胜景,展示太湖风光。度帆樯舟楫,养鲭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

五曰灵活。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变化,体现了水极大的灵活性。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极大的可塑性: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它因时而变,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陡峭为瀑,深而为潭,浩瀚为海。做人就应该学习水的灵活,做到外圆内方,随方就圆,适应环境的万千变化,纵横于世,尽显英雄本色。

六曰清纯。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水的这种鲜明特性,启迪我们应做一个清纯如水的人,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永远保持健康的肌体。

七曰公平。水是最公平的,些许倾斜都会破坏水面。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公平、公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测。只有“端平一碗水”,才能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上善如水”堪为我们的座右铭!
页: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查看完整版本: 20140516石门素疏【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