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5:53
古时衙门经典对联,读来让人深思
2019
05/14
09:57
诗词世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古代的每一座衙门前都贴有一副对联,这些“衙门联”或警诫他人,或明志自勉,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1、宋朝时,每个州府县衙的大堂前,都有这样一幅对联: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是宋太宗赵炅为了劝诫百官勤政为民而亲自书写的,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有人在此联四句下各添四个字,变成了对衙门的讥讽:
尔俸尔禄只是不足,民膏民脂转吃转肥。
下民易虐来的便捉,上天难欺他又怎知。
2、元代大德年间,河南内乡县衙前有这样一幅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国即负民,何忍负之。
告诫官员为人要诚实,切勿欺天负民。
3、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叫钱亚的藩司参议,要求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此联以训诫为主,在箴规中蕴含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并要求所属官员要持廉戒贪,清正爱民,写得传神而形象。
4、清朝另一名臣曾国藩做直隶总督时,所作劝诫州县官的厅联是:
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
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此联是曾国藩的夫子之道,也是给部下立的规矩,对下关心百姓,对上忠于君王。作为封建官吏,实在难能可贵。
5、福建福安县署大堂联云:
什么叫做好官?能免士民咒骂,足矣;
有何称为善政?只求狱论公平,难哉。
此联以自问自答的疑问句式,提出了做好官、行善政的最低标准,使人品出了为官清廉的难处。
6、也有一些贪官喜欢附庸风雅,借对联来标榜自己。清末,多琪到湖北浠水任县令。人品败坏的他恬不知耻在官署悬挂一联:
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俨然一副正人君人模样,可是此联当晚就被人改动了几个字,变成:
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籍,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这副对联无情的揭出了他的老底。
7、洋务运动的主将丁日昌1868年任江苏巡抚时,曾在衙署大门上贴一副楹联:
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
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此联英气勃发,跃然纸上,从中袒露丁日昌想要一番作为的心声。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6:57
凡事太过,缘份必尽,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2019
05/14
11:29
云上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不悲不喜
便是晴天
孔子发现了糊涂,
取名中庸;
老子发现了糊涂,
取名无为;
庄子发现了糊涂,
取名逍遥;
墨子发现了糊涂,
取名非攻;
如来发现了糊涂,
取名忘我。
世间万事惟糊涂最难.
有些事,问的清楚便是无趣。
连佛都说:
人不可太尽,
事不可太尽,
凡事太尽,
缘份势必早尽。
所以有时,
难得糊涂才是上道。
看淡世事沧桑,
内心安然无恙。
人生,说到底,
活的是心情。
人活得累,
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
天气的变化,
人情的冷暖,
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
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
看淡了,
天,无非阴晴,
人,不过聚散,
地,只是高低。
沧海桑田,我心不惊,
自然安稳;随缘自在,
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7:00
“静坐”益处多:自省增慧,修身养德
2019
05/14
09:05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无事此静坐,春来草自青,”此诗句中所描绘的那种自然、静谧之境,常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静坐”似乎是诗人们的共同向往——王维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太白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苏东坡诗言:“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其实,“静坐”并非只是诗人的专利,从儒释道各家对其的态度中,我们可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道家之静坐:坐忘、体道
虽然道家创始人老子未直接使用过“静坐”一词,但《道德经》中关于“静”的论述却不在少数,如“致虚极,守静笃”“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重为轻根,静为躁根”“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等等。及至庄子,“静坐”真正朗显出来。庄子在《齐物论》开首处描述了南郭子綦“隐机而坐”的场面——“隐机而坐”即是“静坐”。子綦静坐后,对天长嘘。侍候子綦的子游看到子綦静坐后“形如枯木”的变化而问其原因,子綦答道:“吾丧我。”意思是,在静坐中,我把“我”忘掉了。“忘我”的境界是道家追求的“道”的境界,按庄子说法,只有“忘我”,才能心无执着,心无执着、无分辨,方可齐是非、齐生死,乃至最终与万物融为一体。《齐物论》以“庄周梦蝶”结尾:庄周梦中变蝶,醒后却不知是庄周变蝴蝶,还是蝴蝶变庄周,此即为“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浑沌”之道的境界。
庄子的“静坐”,当然不是如木偶般傻坐,而是隐机而坐。隐机可谓一语双关,隐机者,既可解释为坐在几之侧,更可理解为隐去机心之义。隐去机心、人心,便可得道心。隐者,忘也。恰如庄子所言,“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当人在静坐中,忘却身外事,乃至忘却“自我”之时,“人欲”则自然被“搁置”,自可得天机一片。由此可知,道家静坐之核心在于“忘”。
在“隐机静坐”的操作层面上,庄子除简略地提及“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外,并无更为详尽的叙述。对此,后世的道教作了丰富和拓展。
道教之“静坐”,尤注重养生之术,在“呼吸”上大做文章。唐人司马承祯作长文《坐忘论》,专门探讨“静坐”之要津,对后世影响颇大。他们追求“胎息”乃至辟谷,即杜绝饮食,通过微弱的呼吸将身体的能量消耗降到最低限度,以达到长生久视之功效。
当然,道家之“静坐”在后世不仅仅作为养生、修道之用,亦成为士大夫阶层追求的生活情调。譬如清道人马大年在《怡情小录》中言:“倪正父锄经堂述五事。静坐第一,观书第二,看山水花木第三,与良朋讲论第四,教弟子读书第五。”其俨然将“静坐”视为生活艺术的一部分。
佛家之静坐:去执、修慧
佛家与静坐关系亦密切。虽然佛家多以“禅坐”“打坐”命名之,其实一也。如果说道家的静坐要诀在于“忘”,佛家的静坐要诀则在于“空”。只有“空”化外物,才可获得宇宙之大智、全智,进入“佛”的涅槃状态。
我们知道,“佛”之义有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为智慧,觉他为慈悲,觉行圆满为悲智双运、圆融无碍。由此可知,佛家修行必须要有智慧,即“开悟”。离开了智慧的引领,则难成正果。开悟的关键,就是“静坐”。
佛家对“静坐”的形式颇讲究。以盘腿为例,有散盘、单盘、双盘,其中单盘又分金刚盘、如意盘等等。但其要旨乃是通过坐姿调整呼吸,辅以“数息”,以求进入“无念”的状态。无念,就是把杂念、因缘、诸种“造作”等通通“空”化,做到“屏息诸缘”“自净其意,恒念如一”。“屏息诸缘”意为“不随身体躯壳起念”。明代诗僧苍雪大师有诗云:“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可谓写出了禅家对“空”的理解。
驱除妄念、杂念是非常困难的事。为此,佛家又生出多种方便法门,譬如禅宗的“参话头”。他们通过让“静坐”的禅僧思考诸如“念佛的是谁”“狗子佛性还有无”等问题,借“机”熄掉其他的“妄念”,这种以楔(话头)去楔(妄念、杂念)的做法无疑有助于禅僧“入定”。进入禅定,意味着距离“大智慧”不远了。因为以佛家之见,只有在“禅定”中,人们方可“熄灭诸缘”,“空”掉形质乃至妄念,见得“自家本来面目”,见得宇宙的真相。以佛家观之,此种关于“自我”、关于宇宙的“真相”,乃意味着大智慧的开启与诞生。
不过,佛家的“静坐”仅是“开悟”之契机,智慧的落实还要靠“行愿大千”来完成。在这点上,佛家和道家不同,道家追求“忘掉”后的“逍遥”之境,而佛家在“空掉”一切后,还要返回人间,切实实践。无论怎样,“静坐”确为佛家修炼、开悟的重要法门。
儒家之静坐:内省、致中和
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著称的儒家亦重视“静坐”,只是其目的在于成就圣贤人格:一是内省而有得;二是体味中和之道。
关于内省,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儒学本质上是成人、为己之学,即成就君子人格、提高个人修养。这就要求人们在具体的事务中提高自己,在“静坐”中省察自己的行为。只有在静坐中,才可能让心停下来,回归其“定”“止”之处。俗语云:“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关于体悟中和之道,儒家经典《中庸》首章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之道乃儒家追求之至高境界,在具体的伦常中化为“中庸”之道,乃是君子所应遵循的准则。
然而,实行“中庸”之道何其难矣!以至于孔老夫子发出“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矣”(《中庸》)的感慨。如此看来,推行“中庸”之道如此艰难,体验“中和”之境则自然更加难矣!不过,儒家并没有完全否定那种“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中和之境,而是认为此须在“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静坐”中体验。按宋明儒家的看法,“喜怒哀乐”属情,情有善恶之分;而“喜怒哀乐之未发”则属“性”,性无善恶,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心之体”。这个“心之体”或曰良知,或曰儒家的中和之境,无疑可在“静坐”中体悟。以宋儒观之,其“静坐”之目的并非在于“养静”,而在于去人欲、存天理,体悟“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未被污染的“纯性”状态。事实上,宋明儒家多喜静坐,程颐、程颢、朱熹、王阳明等人皆有“静坐”的功夫。
今天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让心在忙碌中得到片刻宁静,乃是多数人的盼望。片刻的静坐给人们提供了静心的“法门”。也许我们难以达到儒、释、道所追求的至高之境,难以体悟到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意蕴,但静坐至少可以让我们调养身心、放松紧绷的神经,以更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又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作者郭继民,海军陆战学院政工系),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7:11
佛法果然无边!佛陀早在两千年前,便已破解了量子力学的究极密码
2019
05/14
09:22
千古名将英雄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3
如是我闻,佛教那些事儿
佛教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专门为反对婆罗门教也就是印度教而量身定制的,我之所以要大费周章的给大家介绍婆罗门教,原因就在这,先搞清楚婆罗门教是怎么回事,再回过头来看佛教,对很多佛理你会清晰很多。
那么佛陀自己有没有什么原创性的思想呢?有的,而且这个原创性的思想是后世所有佛法理论的基础,这就是“缘起性空”。
在解释“缘起性空”之前,我需要借助一部佛学经典,叫《大毗婆沙论》,这部书是在佛陀死后约500年才写成的,但是它贡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很好的反过来理解“缘起性空”,这个理论叫做“极微刹那论”。
《大毗婆沙论》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实体叫“极微”,它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基本的单体,现在有科学素养的人都知道,那是原子;而最小的、最短的时间单体(或者单位)叫做“刹那”。
极微随着刹那在变化,也就是说物质单体随着时间单体聚散离合,而为什么会聚散离合呢?因为“缘”。因缘而起、因缘而生,同样,也会缘尽而散、缘尽而灭——这就是“缘起”。
由于万事万物都是由极微所构成,分别在不同的刹那间聚散离合,所以万事万物都是没有自主性的,不能够主宰自己,换句话说,你并不是你,而是由一堆的原子所构成的,你没有办法主宰和控制你自己,比如你没有办法自由的控制你的瞳孔放大还是缩小——这就是“性空”。
由“缘起”而推理出了佛陀“三法印”之一的“诸行无常”,由“性空”推理出了“诸法无我”,所以佛陀的思想轨迹是这样的:在菩提树下悟得“缘起性空”的真谛,以此为理论基石,反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得出“三法印”。
用我们现代人的科学眼光来看,佛陀其实是戴着一副显微镜在看世界,他所看到的万事万物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一堆”东西,比如他看见一个人,和我们的尺度是不一样的,我们看见的是这个人的外表、气质、声音、神态等等,而他看到的,是由一堆原子而构成的一个集合体,在无数个刹那间有无数个原子离开了这个集合体,同时又有无数个原子来到了这个集合体,万事万物都是这种复数形态,这种集合体用佛学的术语表达,叫做“蕴”。
图:原子结构
世上最基本的“蕴”有五种:色、受、想、行、识。其中色蕴是属于物质世界的,后面四种蕴是属于精神世界的,合称“五蕴”。熟知《心经》的朋友一定对这个词不陌生,开篇第一句话: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有了上面的知识基础,我们再回看《心经》的这句话,是不是感觉清楚多了?由于“五蕴”都是极微所构成的,所以都是“性空”,即“五蕴皆空”。“四大皆空”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再高深的佛法,都离不开“缘起性空”和“三法印”,佛学所有的理论,甚至包括戒律,都是从“缘起性空”的思想延展开来的,比如“众生平等”,现在你了解了,万事万事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从这个尺度上看,众生确实没有什么分别,所以都是平等的,佛陀让你不要有“分别心”,其理论依据也在这。
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拿《金刚经》来看,《金刚经》通篇都是佛陀和他的弟子须菩提的对话,须菩提对“空”的理解最到位,所以被誉为“解空第一”,《金刚经》有两句话可以作为整部经书的纲领: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先看第一句,意思就是说你看到的相都是虚妄之相,是“表相”,当你什么时候看破了这一点,你就看见“真相”了。乍一看还是没懂?没关系,套用“缘起性空”理论,结合我们上面的显微镜比喻,翻译一下:
你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因为你用的是肉眼,当你带上佛法这幅显微镜的时候,你才能看到世界的本质——都是一堆的原子所构成的。这个才是“真相”。
再看第二句,也一样,戴上佛法这幅显微镜之后,你会发现原子不断地在运动变化,就像“梦、幻、泡、影、露、电”一般,转瞬即逝,不可捉摸(题外话,这六种比喻被后世很多佛学爱好者引为座右铭,比如唐伯虎“六如居士”的“六如”说的就是这六种东西),如果你有量子力学的素养,应该能比较好的理解这个概念,著名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无法预测的状态,即“诸行无常”。
(很多人都喜欢去算命,他们的逻辑是“如果能准确地知道现在,那么就能预见未来”,然而很遗憾,海森堡通过科学实验告诉你,你永远都无法准确地知道现在,所以你测出来的未来也是不准确的,命运也许存在,但你永远算不准,那么你还要不要去算呢?)
图:量子力学重要理论:薛定谔的猫
综合来看,《金刚经》的这两句话其实是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解释了“缘起性空”的思想,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总结《金刚经》的话,那就是“破相”,从空间和时间上帮你破除世间的“表相”,让你看到佛法的“真相”,换句话说,你脑海中浮现的所有具象的东西统统都是“表相”,需要破除,如果你脑海里浮现了“佛法”这个东西,那么很抱歉,连“佛法”都是表相,在《金刚经》看来,连这个也是要破除的。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9:44
苏东坡:六首诗词,六番经历,六种境界
2019
05/14
09:57
诗词世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他端起人生的酒杯,豪饮下生活六味,执笔间点石成金。
生活,百般滋味。
得意、失意、相知、分离,世间种种际遇,恰如一壶老酒,经过时间的发酵,变得厚重绵长。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需得走过酸涩的青春、尝过甜美的爱情、经过艰苦的奋斗、受过生活的辛辣,尝遍了生活六味,人生才完整。
苏东坡,这位伟大的诗人,天纵奇才年少成名,然而一生波折不断,步履不停。
他端起人生的酒杯,豪饮下生活六味,执笔间点石成金。
01
得意时稳得住。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嘉祐六年(1061),苏轼仕途正式开启。事事顺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金灿灿的未来。
新塔、旧壁,人生多变且不可预知。面对看似平坦的人生大道,苏轼稳住了心神,并未膨胀自大。
人在得意时要能稳住。生活中的许多纰漏、错误都发生在得意的时候。
老话说:“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人在得意时很容易“飘起来”,变得自大自夸,从而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不断学习,学会反思,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才能长久进步。
02
失意时扛得住。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离京师,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失意点。
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上也下了这首《江城子》。
人生总有不顺心的时候,有些人在失意时,犹如泄了气的皮球丧失斗志,但有的人面对不如意反而越战越勇。
有句话说“扛住了,世界就是你的”。我们都是普通人,人与人之间智商相差不大,但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败,其中的奥秘在于成功者总能在失意时坚持下去。
面对不如意的事,不要逃避,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才有奇迹。
03
经得起考验。
《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溶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如果生活中短暂的失意你可以忍受,那长期的坎坷磨难呢?
从熙宁四年的外任开始,一直到元符三年,好运始终不曾眷顾过这个乐天豪放的诗人。
他在多地生活过,足迹从京师到海南。在一次又一次被贬中,他反而找到了乐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当一个人镇定地承受着一个又一个重大不幸时,他灵魂的美就闪耀出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时,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为自己鼓掌。
要知道不是猛龙不过江,生命给了你比别人更多的磨砺,是因为你比别人有更大的潜藏能量。
04
受得住委屈。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委屈不单指别人给你的不公与冤屈还指生活的寂寞与清贫。
苏轼被贬黄州是在元丰三年,从太守到团练副使,生活上更穷了,最主要的还是心理上的委屈与不甘心。
人要受得住委屈,要学会自足自乐。
生活不一定要穿金戴玉,大鱼大肉,“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
周国平在书中写道:人应该在自己身上拥有快乐的源泉,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去开掘和充实它。
幸福的最大障碍就是期待过多的幸福,用自己的不幸跟他人的幸福比较。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日子,快乐从不在物质。
05
做正能量朋友。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是一个有“正能量”的人,与之相交,往往获益良多。
生活压力大,每个人都有感到迷茫,会有很多牢骚与疑惑,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正能量的朋友在你身边给你鼓劲加油。
没有人喜欢“祥林嫂”,一遍遍重复生活中的不公与悲惨,人都是向阳动物,渴望温暖阳光。
你的情绪对周围人产生着重要影响,没有人愿意负能量的人在一起。做正能量的人,交正能量的朋友。
朋友虽然可以成为你坏心情的垃圾桶,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无休止的接收你的坏心情。
06
珍视家庭幸福。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世上没有什么比家庭更重要,家人是我们最应该珍视的财富。
家庭幸福是人类第一恩物,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自己的家更舒适,无论那个家是多么简陋、多么寒俭。
苏轼这首悼亡之作能流传千古,不外乎是其中蕴含的感情感人肺腑。
钱财、权势,失去了还能回来。爱、幸福一旦失去就像打碎的花瓶再也恢复不到最初的模样。
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相互迁就,彼此体贴关怀,留住家庭的幸福之光。
人生须历经百般艰难千般辛苦,会遇见各色的事情,与多种人擦肩而过。生活有甜也有酸,会苦也会咸,生命尝过酸甜苦辣咸,最终回归平淡。
珍惜相伴一程的爱人朋友,稳得住心神,受得了委屈,扛得住风雨,经得起考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19:55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2019
05/14
10:06
明伦书院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作者简介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生于北京,出身叶赫那拉氏(民国后简化为“叶”姓),知名汉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古典诗词),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
我读书的时候,恰好是抗战的八年。我1924年出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我只有13岁,当时在读初中二年级。我大学毕业,是1945年抗战胜利时。1979年前后,我开始回到南开教书的时候,跟很多老同学在北京聚会,我在京写了十二首小诗,其中一首是:
读书曾值乱离年,
学写新词比兴先。
历尽艰辛愁句在,
老来思咏中兴篇。
我的诗唯一的一点好处,就是“修辞立其诚”。我的诗一定是我真实的感情、生活和经历,而不是咬文嚼字地铺排一些辞藻。我从初中二年级到大学毕业的八年,是“读书曾值乱离年”。
我跟我的老师顾随羡季先生学词的时候是在沦陷区,我的老师写他在沦陷区里的生活和心情。词这个东西是非常微妙的,我也曾经教学生学习写词。他们有时候模仿南宋的词人。
南宋词人的作品,也有好有坏有深有浅,有的词中也有不少的感慨寄托。可有的时候,这种词的风气流行下来,就只是咬文嚼字、雕琢章句,表面上看起来也很典雅,但是没有内容,没有真正的感情。
词这种文体,从晚唐五代的歌词之词,经过北宋的沦亡,到了南宋,有很多激昂慷慨的,所谓“豪放派”的词。到了南宋末年,有许多作者感慨南宋的败亡、蒙元的入主,有那样悲慨的词。清代也有很多有寄托的词。
所以,《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先生曾经说,词,一定是在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之后,才写得越来越好。他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样的词才有深刻的意义。张惠言也说,一定是“贤人君子”有“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而寄托于词。
我最初认识词,是在我刚刚考上初中的那一年,我母亲给我买了一套《词学小丛书》作为奖励。《词学小丛书》里有一卷纳兰性德的《饮水词》。纳兰其实跟我是本家,我们都是叶赫纳兰。
我小的时候就读了纳兰词,我觉得他写得很不错,因为他写得很浅白,很容易懂。像“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非常清新流利。
直到我到了大学,看到我老师沦陷区中的作品,我才发现,张惠言说,词里边要有比兴,不是空白的、白白说的一段话。我老师那些写于乱离之中的小词,有不得已的难言之情。那种曲折深婉的词,才有更深远的意义。
当年在沦陷区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祖国能够胜利归来。司马光写了《资治通鉴》,资治,就是对于治国的参考和借鉴。一个人,带着自己的历史;一个国家,也带着自己的历史。你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你就不知道你应该现在走向何方。
在我们抗战的时候,处在沦陷区的我们一心期盼的是祖国的胜利归来。可是祖国胜利归来以后,国民政府的接收就有了最大的一次失败。因为他们的自私,因为他们的贪婪,因为他们没有道德,没有品格,把接收变成“劫收”。所以,国民政府转眼就败退了。
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的历史,应该知道有些机会是来之不易的。
在抗战的时候,虽然是在艰辛和苦难之中,但沦陷区的人们都有盼望祖国光复的那种忠爱的愿望。随着祖国的军队步步撤退的工作人员和流亡的学生,宁可忍受千辛万苦,也要跟随着政府到后方去,其中就有我的父亲。
我父亲是北京大学外文系毕业。时当晚清,许多读书人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有人参加了武力的革命工作。我父亲参加了航空署。
当时我们国家在航空事业上是一片空白,我们要跟西方国家学习,现在找到的我父亲的译稿一共有五十篇。我们国家走到今天,不再像当年的晚清一样受列强的侵略和宰割。我们现在能够站立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应该珍惜这个机会,珍惜这个时代。
我最近还看了一本书,是弗兰克?富里迪的作品《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世界,你看到社会上都是欲望,都是物欲,都是庸俗,都是商品化。
古人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在哪里?禽兽是没有反思,没有道德,没有教化的,它只有本身的欲望。动物只有欲望的驱使,没有理性,没有思想,没有理想。所以“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如果人也没有理想,没有持守,没有道德,那么他不仅跟动物一样,甚至比动物还不如。因为动物只是出于本能,出于生存的需要,才做那样的事情。
而现在的一些人,可以用种种手段、种种机谋做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有的人就对这个社会感到悲观,觉得这个社会没有希望。
其实,每个人的希望都在于自己。我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国王与我》。这个国王表面上看来没有什么知识,性情也很粗犷。可是,他的心是向善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心之所向,都应该有一个持守:你的心是向着哪一方面的。
我们国家能有今天很不容易,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不要站在负面的那一方面,要站在正面的那一方面。你不要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小的,每一个人的心之所向都是重要的。
什么是“学写新词比兴先”?看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苦难之中的作品《鹧鸪天》。
不是新来怯凭栏,小红楼外万重山。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凝泪眼,画眉弯,更翻旧谱待君看。黄河尚有澄清日,不信相逢尔许难。
这首词是很微妙的,就像张惠言所说的“里巷男女哀乐之词”。这首词表面上所写的,就是里巷之中的少男少女的恋爱。可是一首好词,里边是有寄托的,隐藏了“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
“不是新来怯凭栏”,这个凭字在这里念仄声。“凭栏”就是“倚栏”。倚栏是什么?倚栏是望远。她说我现在“怯”,就是我“怕”靠近那个栏杆,只要一靠近栏杆,我就看到“小红楼外万重山”。在我住的小红楼外,隔着万水千山。这写的是什么?是当时我们祖国在抗战之中的流亡惨象。
我父亲一直跟随着政府,他在航空署,也就是后来成立的航空公司工作。他就在抵抗日本的那些城市之中。我母亲四年没有接到我父亲一封信,可是她知道,我父亲是跟着政府在败退流亡的途中。我母亲很忧伤,在抗战最艰苦的年代去世了。而我就是在那一年考上辅仁大学。
“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是说,虽然我是孤独的、寂寞的,虽然我所爱的人离开了我,虽然我的祖国在败退,可是我没有放弃,我自己“自添沉水烧心篆”。“沉水”是一种香,有一种香叫做“沉香”,是一种有香气的木材。
中国的小词向来有很精美的语言,很精美的形象。每一个语言,每一个形象,都有着丰富的含义。我要添的,是最珍贵的“沉水”的香。中国古代在房间里焚香是很讲究的,古人不只是简单地一圈一圈地盘,他们会盘成一个心字,盘成一个万字,盘成各种图形。
沉水,是一种珍贵的香。心,不仅指形状的委曲转折,心的意义更代表了那种深切的感情。“自添沉水烧心篆”,我没有因为隔绝就放弃了,我永远保持我内心的芬芳和美好。
也许四围的环境有丑陋,有罪恶,但是你要保持住你自己内心的那一点持守,你要珍重自己心之所向的那一方面。所以说“自添沉水烧心篆,一任罗衣透体寒”。
也许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之中,你有所持守,就会遭到很多挫折、很多打击,你也会有痛苦。但是我不怕,任凭我穿着轻薄的罗衣,在寒冷的空气之中,我不躲藏,我不逃避。虽然我满眼都是泪水,但即使是“凝泪眼”,我也要远望,我也要期待我所爱的人回来,期待我的祖国胜利归来,期待我的祖国的复兴。
“凝泪眼”,我仍然要“画眉弯”,仍然要把我的眉毛画得很美丽。古人画眉,代表对自己才能和品德的珍重。“谱”,就是“眉谱”。中国古代,眉有眉谱,有卧蚕眉、小山眉、远山眉,各种形式的眉谱。
画眉代表了一种爱美的、要好的品格。
画给所爱的人看,那是对感情的珍重。我当年画给我爱的人看,画的就是这样的眉谱。而现在,我没有因为时代的改变就迎合潮流,去画另外的眉谱,我画的还是旧日的眉谱,所以说“更翻旧谱”。我相信你一定会回来。
不要管外界如何,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有持守,你就会等到所爱的人回来,你就会在社会上有你的一份力量。
佛教的《华严经》上说,人在社会之中,譬如在一个大圆镜之内,彼此互相映照,一影中复现众影。你的影子就照在别人身上,别人的影子也照在你的身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里边发出来的力量。你的心是向着哪一方面的?
我老师的词中说“黄河尚有澄清日,不信相逢尔许难”。中国古人说,黄河千年一清,尽管千年黄河才能够清,毕竟会有清的一日。意思是,我不相信你不会回来了,你一定会回来的,胜利一定会等到的。我们应该有一种美好的、向前的、向上的、向善的持守。
我们从乱离之中走过来很不容易。我希望所有的人,珍重你们自己,珍重你们自己的希望,珍重你们自己的理想。不要在社会中一些堕落的、败坏的、邪恶的影响中迷失掉自己。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20:07
胡适: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
2019
05/14
10:07
明伦书院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我到北京不到两个月。这一天我在中央公园里吃冰,几位同来的朋友先散了。
我独自坐着,翻开几张报纸看看,只见满纸都是讨伐西南和召集新国会的话。我懒得看那些疯话,丢开报纸,抬起头来,看见前面来了一男一女。
男的抱着一个小孩子,女的手里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
我觉得那男的好生面善,仔细打量他,见他穿一件很旧的官纱长衫,面上很有老态,背脊微有点弯,因为抱着孩子,更显出曲背的样子。他看见我,也仔细打量。我不敢招呼,他们就过去了。
走过去几步,他把小孩子交给那女的,他重又回来,问我道:“你不是小山吗?”我说,“正是。你不是朱子平吗?我几乎不敢认你了!”
他说,“我是子平,我们八九年不见,你还是壮年,我竟成了老人了,怪不得你不敢招呼我。”
我招呼他坐下,他不肯坐,说他一家人都在后面坐久了,要回去预备晚饭了。我说,“你现在是儿女满前的福人了。怪不得要自称老人了。”
他叹口气,说,“你看我狼狈到这个样子,还要取笑我?我上个月见着伯安仲实弟兄们,才知道你今年回国。
你是学哲学的人,我有个问题要来请教你。我问过多少人,他们都说我有神经病,不大理会我。你把住址告诉我,我明天来看你。今天来不及谈了。”
我把住址告诉了他,他匆匆的赶上他的妻子,接过小孩子,一同出去了。
我望着他们出去,心里想到:朱子平当初在我们同学里面,要算一个很有豪气的人,怎么现在弄得这样潦倒?
看他见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一开口就有什么问题请教,怪不得人说他有神经病。
但不知他因为潦倒了才有神经病呢?还是因为有了神经病所以潦倒呢?……
第二天一大早,他果然来了。
他比我只大得一岁,今年三十岁。但是他头上已有许多白发了。外面人看来,他至少要比我大十几岁。
我问他什么问题。他说,“我这几年以来,差不多没有一天不问自己道: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
我想了几年,越想越想不通。朋友之中也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起先他们给我一个‘哲学家’的绰号,后来他们竟然叫我做朱疯子了!小山,你是见多识广的人,请你告诉我,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
我说,“子平,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现在的人最怕的是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得意的人听着这个问题就要扫兴,不得意的人想着这个问题就要发狂。
他们是聪明人,不愿意扫兴,更不愿意发狂,所以给你这个疯子的绰号,就算完了。——我要问你,你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上去呢?”
他说,“这话说来很长,只怕你不爱听。”
我说我最爱听。他叹了一口气,点着一根纸烟,慢慢的说。以下都是他的话。
“我们离开高等学堂那一年,你到英国去了,我回到家乡,生了一场大病,足足的病了十八个月。
病好了,便是辛亥革命,把我家在汉口的店业就光复掉了。
家里生计渐渐困难,我不能一出来谋事。那时伯安石生一班老同学都在北京,我写信给他们,托他们寻点事做。
后来他们写信给我,说从前高等学堂的老师陈老先生答应要我去教他的孙子。
我到了北京,就住在陈家。陈老先生在大学堂教书,又担任女子师范的国文,一个月拿得钱很多,但是他的两个儿子都不成器,老头子气得很,发愤要教育他的几个孙子成人。
但是他一个人教两处书,那有工夫教小孩子?你知道我同伯安都是他的得意学生,所以他叫我去,给我二十块钱一个月,住的房子,吃的饭,都是他怕,总算他老先生的一番好意。
过了半年,他对我说,要替我做媒。
说的是他一位同年的女儿,现在女子师范读书,快要毕业了。那女子我也见过一两次,人倒很朴素稳重。但是我一个月拿人家二十块钱,如何养得起家小?
我把这个意思回复他,谢他的好意。
老先生有点不高兴,当时也没说什么。过了几天,他请了伯安仲实弟兄到他家,要他们劝我就这门亲事。
他说,‘子平的家事,我是晓得的。他家三代单传,嗣续的事不能再缓了。二十多岁的少年,那里怕没有事做?还怕养不活老婆吗?
我替他做媒的这头亲事是再好也没有的。女的今年就毕业,毕业后还可在本京蒙养院教书,我已经替她介绍好了。
蒙养院的钱虽然不多,也可以贴补一点家用。他再要怕不够时,我把女学堂的三十块钱让他去做。我老人,大学堂一处也够我忙了。你们看我这个媒人总可算是竭力报效了。’
伯安弟兄把这番话对我说,你想我如何能再推辞。我只好写信告诉家母。家母回信,也说了许多‘三代单传,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话。
又说,‘陈老师这番好意,你稍有人心,应该感激图报,岂可不识抬举?'
我看了信,晓得家母这几年因为我不肯娶亲,心里很不高兴,这一次不过是借发点牢骚。我仔细一想,觉得做了中国人,老婆是不能不讨的,只好将就点罢。
我去找到伯安仲实,说我答应订定这头亲事,但是我现在没有积蓄,须过一两年再结婚。
他们去见老先生,老先生说,’女孩子今年二十三岁了,她父亲很想早点嫁了女儿,好替他小儿子娶媳妇。
你们去对子平说,叫他等女的毕业了就结婚。仪节简单一点,不费什么钱。
他要用木器家具,我这里有用不着的,他可去搬去用。我们再替他邀一个公份,也就可以够用了。’
他们来对我说,我没有话可驳回,只好答应了。
过了三个月,我租了一所小屋,预备成亲。
老先生果然送了一些破烂家具,我自己添置了一点。伯安石生一些人发起一个公份,送了我六十多块钱的贺仪,只够我替女家做了两套衣服,就完了。
结婚的时候,我还借了好几十块钱,才勉强把婚事办了。
结婚的生活,你还不曾经过。我老实对你说,新婚的第一年,的确是很有乐趣的生活。我的内人,人极温和,她晓得我的艰苦,我们从不肯乱花一个钱。
我们只用一个老妈,白天我上陈老家教书,下午到女师范教书,她到蒙养院教书。晚上回家,我们自己做两样家乡小菜,吃了晚饭,闲谈一会,我改我的卷子,她陪我坐着做点针线。
我有时做点文字卖给报馆,有时写到夜深才睡。他怕我身体过劳,每晚到了十二点钟,她把我的墨盒纸笔都收了去,吹灭了灯,不许我再写了。
小山,这种生活,确有一种乐趣。但是不到七八个月,我的内人就病了,呕吐得很利害。我们猜是喜信,请医生来看,医生说八成是有喜,我连忙写信回家,好叫家母欢喜。
老人家果然喜得很,托人写信来说了许多孕妇保重身体的法子,还做了许多小孩的衣服小帽寄来。
产期将近了。她不能上课,请了不一位同学代她。
我添雇了一个老妈子,还要准备许多临产的需要品。好容易生下一个男孩儿来。产后内人身体不好,乳水不够,不能不雇奶妈。
一家平空减少了每月十几块钱的进帐,倒添上了几口人吃饭拿工钱。家庭的担负就很不容易了。
过了几个月,内人的身体复原了,仍旧去上课,但是记挂着小孩子,觉得很不方便。看十几块钱的面子上,只得忍着心肠做去。
不料陈老先生忽然得了中风的病,一起病就不能说话,不久就死了。
他那两个宝贝儿子,把老头子的一点存款都瓜分了,还要赶回家去分田产,把我的三个小学生都带回去了。
我少了二十块钱的进款,正想寻事做,忽然女学堂的校长又换了人,第二年开学时,他不曾送聘书来,我托熟人去说,他说我的议论太偏僻了,不便在女学堂教书。我生了气,也不屑再去求他了。
伯安那时做众议院的议员,在国会里颇出点风头。我托他设法。他托陈老先生的朋友把我荐到大学堂去当一个事务员,一个月拿三十块钱。
我们只好自己刻苦一点,把奶妈和那添雇的老妈子辞了。每月只吃三四次肉,有人请我吃酒,我都辞了不去,因为吃了人的,不能不回请。
戏园里是四年多不曾去过了。
但是无论我们怎样节省,问题不够用。
过了一年又添了一个孩子。这回我的内人自己给他奶吃,不雇奶妈了。但是自己的乳水不够,我们用开成公司的豆腐浆代它,小孩子不肯吃,不到一岁就殇掉了。
内人哭的什么似的。我想起孩子之死全系因为雇不起奶妈,内人又过于省俭,不肯吃点滋养的东西,所以乳水更不够。
我看见内人伤心,我心里实在难过。后来时局一年坏似一年,我的光景也一年更紧似一年。
内人因为身体不好,辍课太多,蒙养院的当局颇说嫌话,内人也有点拗性,索性辞职出来。想找别的事做,一时竟寻不着。
北京这个地方,你想寻一个三百五百的阔差使,反不费力。要是你想寻二三十块钱一个有的小事,那就比登天还难。
到了中交两行停止兑现的时候,我那每月三十块钱的票子更不够用了。票子的价值越缩下去,我的大孩子吃饭的本事越来越大。
去年冬天,又生了一个女孩子,就是昨天你看见我抱着的。
我托了伯安去见大学校长,请他加我的薪水,校长晓得我做事认真,加了我十块钱票子,共是四十块,打个七折,四七二十八,你替我算算,房租每月六块,伙食十五块,老妈工钱两块,已是二十三块了。
剩下五块大钱,每天只派着一角六分大洋做零用钱。
做衣服的钱都没有,不要说看报买书了。大学图书馆里虽然有书有报,但是我一天忙到晚,公事一完,又要赶回家帮内人照应小孩子,哪里有工夫看书阅报?
晚上我腾出一点工夫做点小说,想赚几个钱。我的内人向来不许我写过十二点钟的,于今也不来管我了。她晓得我们现在所处的境地,非寻两个外块钱不能过日子,所以只好由我写到两三点钟才睡。
但是现在卖文的人多了,我又没有工夫看书,全靠绞脑子,挖心血,没有接济思想的来源,做的东西又都是百忙里偷闲潦草做的,哪里会有好东西?
所以往往卖不起价钱,有时原稿退回,我又修改一点,寄给别家。前天好容易卖了一篇小说,拿着五块钱,所以昨天全家去逛中央公园,去年我们竟不曾去过。
我每天五点钟起来,——冬天六点半起来——午饭后靠着桌子偷睡半个钟头,一直忙到夜深半夜后。忙的是什么呢?我要吃饭,老婆要吃饭,还要喂小孩子吃饭——所忙的不过为了这一件事!
我每天上大学去,从大学回来,都是步行。这就是我的体操,不但可以省钱,还可给我一点用思想的时间,使我可以想小说的布局,可以想到人生的问题。
有一天,我的内人的姐夫从南边来,我想请他上一回馆子,家里没有钱,我去问同事借,那几位同事也都是和我不相上下的穷鬼,那有钱借人?
我空着手走回家,路上自思自想,忽然想到一个大问题,就是‘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
我一头想,一头走,想入了迷,就站在北河沿一棵柳树下,望着水里的树影子,足足站了两外钟头。
等到我醒过来的走回家时,天已黑了,客人已经走了半天了!
自从那一天起到现在,几乎没有一天我不想这个问题。
有时候,我从睡梦里喊着‘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
小山,你是学哲学的人。像我这样养老婆,喂小孩子,就算做了一世的人吗?”……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20:26
疾病给我们机会,去体会什么叫“身外之物”
2019
05/14
09:19
菩提洲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疾病给我们机会,去体会什么叫“身外之物”
自动播放
<>女孩四肢抽搐,57岁女医生抱着患儿49秒跑三层楼送抢救室冰山下的新生这种病不能梳头!全球仅仅有50例左右,爱因斯坦也在其中!张郁峰:持股等待右侧交易机会关注慢性肾脏病的防治(一)别再熬夜了!22岁小伙通宵泡网吧,突发急性心梗致心脏骤停奥运热带来基金布局机会花钱娶回个儿媳妇 却发现她是病危状态 怀疑亲家隐瞒病情甩包袱大盘反弹需关注一指标 这类股机会值得布局东北6岁“小胖哥”成网红,父母让其辍学当主播,这样真的好吗?6000多肺痨和艾滋病患者住一起,只在晚上出来活动!路人见了就跑!曹卫东:煤炭板块绩优股可能有短期机会75岁老人退休之后喝养生茶,19年肚子里长出20斤肿瘤为何古代没有出现艾滋病,近代才出现艾滋病呢?答案令人不寒而栗男子心脏骤停医护接力赛跑“死神”!监拍:护士闻讯跑步查看男子情况
文:希阿荣博堪布
人们总会抱着侥幸心理,觉得那些绝症、灾难什么的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可是,如果你去医院,看看那塞得满满的病房诊室,病患之众多一定会让你惊讶。而那些病人当中,一定有跟你年纪相仿的,或者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差不多处于同样的人生阶段,面对相似的压力和问题,如果他们被疾病击倒,同样的疾病为什么一定不会袭击你?
其实那些病人在被查出疾病前,大概也都认为自己会比别人更幸运,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这种假设却是没有多少依据的。
一旦事实与自己所想的不一样,便愤怒、委屈,一再质问:“为什么是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无辜的一个人。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对生活的态度:顺利的时候,沉浸在一厢情愿的假想中,相信一切都会如己所愿永远好下去,任何变故,都是意料之外、难以接受的。
然而,这种态度既不能留住美好的时刻,也不能阻止变故的到来,只是让我们脆弱而固执己见,以至于再大的变故也很难让我们警醒:是否一直以来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太片面,对待无常太过草率、自负了?
除了因病而致的死亡外,每年因为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工作生活里种种意外而丧命的人,也很多。仔细想想每个人日常每一天的生活,说“危机四伏”其实一点儿也不过分。
下一刻就死,和下一刻仍然活着,其实是概率同等的假设,可是人们都只是为了活得更好而勤奋地积累钱财,巩固地位,经营感情,呵护身体,却对另一件同样可能发生的事置之不理。一旦死亡降临,有什么能给我们以救护和依靠呢?钱财、地位、感情、身体这些,能帮上多少忙?
我们很难想象真正死亡时的痛苦和惊慌,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重病、灾难,到“鬼门关”走过一趟,但是我想大家都感冒发烧过。人在高烧中的感受,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那种时候,也许金钱、地位等能让你得到更好一些的治疗,吃更贵的药,打更贵的针,睡在更舒服的床上,但其实你那时是不会有什么心力去注意和享受这些的。对你来说,高烧给身体带来的痛苦压倒一切,你连坐都坐不住,喝一口水也困难重重,任何对身体的触碰都会让你感到不适乃至恼怒,物质条件的优越与否,大概是你最不关心的问题之一。
如果说生病也有积极的一面,那就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切身体会什么叫“身外之物”。名利权势是多么吸引人的东西,人在病中方才知道那些其实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病尚如此,死亡更甚。只不过人们通常在病愈后,甚至不等病愈,在最难的关头过后便开始忘记病重的感受,重新又回到老习惯中。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我们的心灵是一亩田,播种什么、收获什么。现代生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却让我们的心田前所未有地干涸荒芜,拥有得越多,越浮躁空虚。《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结合传统禅修方法,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以正确的方法去实现身心轻安,像一盏灯,指引我们发掘内心的安乐之源。】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20:31
纳兰性德经典词五十句,总有几句入你心
2019
05/14
10:10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成年后为乾清宫侍卫。纳兰性德为诗文艺术的奇才,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纳兰性德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1、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纳兰性德 《采桑子》"
2、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纳兰性德 《眼儿媚 咏梅》
3、 "我是人间惆怅客, 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 《浣溪沙》"
4、 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
5、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纳兰容若 《木兰辞》
6、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 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留君不住我心苦,横门骊歌泪如雨。 君行四月草萋萋,柳花桃花半委泥。 江流浩淼江月堕,此时君亦应思我。 我今落拓何所止, 一事无成已如此。 平生纵有英雄 血 ,无 由一溅荆江水。 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 忽忆去年风月夜,与君展卷论王霸。 君今偃仰九龙间,吾欲从兹事耕稼。 芙蓉湖上芙蓉花,秋风未落如朝霞。 君如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纳兰容若 《送荪友》
7、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纳兰容若 《忆王孙》
8、 拨灯书尽红笺也,依旧无聊。玉漏迢迢,梦里寒花隔玉萧。 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纳兰容若 《采桑子》
9、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纳兰性德 《虞美人》
10、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纳兰容若 《采桑子》
11、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容若 《如梦令》
、 西风乍起,?励志,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与你诗词时垒,酒浓茶醉,胜若为你梳妆。 而今只影空怀远, 不解香魂何处 。 只道 是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纳兰容若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13、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纳兰性德
14、一生恰如三月花, 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花前风连翩 几轮春光如玉颜 清风不解语,怎知风光恋 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 一笑望穿一千年,笑对繁华尘世间 轻叹柳老不吹绵 ,知君到身边 -—— 纳兰容若
15、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纳兰容若 《虞美人》
16、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纳兰容若 《临江仙.寒柳》
17、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 《蝶恋花 出塞》
18、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 《长相思》
19、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纳兰容若 《木兰词 拟古决绝词柬友》
20、 "谢却茶靡,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犹未睡,早鸦啼。 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杆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纳兰容若 《酒泉子》"
21、读《离骚》。洗尽秋江日夜潮。——纳兰容若 《忆王孙》
22、 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容若
23、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纳兰性德
24、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筏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纳兰容若 《虞美人 秋夕信步》
25、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纳兰容若 《采桑子》
26、 严宵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纳兰容若 《采桑子》
27、 方悔从前真草草,等闲看。 ——纳兰性德
28、 新寒中酒敲窗雨,残香细袅秋情绪。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 ——纳兰性德 《菩萨蛮》
29、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 ——纳兰容若 《青衫湿 悼亡》
30、 萧瑟兰成看老去。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阁泪倚花愁不语,暗香飘尽知何处。 重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休说生生花里住,惜花人去花无主。 ——纳兰性德 《蝶恋花》
31、 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纳兰容若 《纳兰词》
32、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性德 《鬓云松令》
33、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纳兰性德 《画堂春》
34、 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纳兰性德 《纳兰词》
3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 《木兰辞.拟古决绝词柬友》
36、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纳兰容若 《忆江南》
37、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标格早梅知。 ——纳兰性德
38、 为伊判作梦中人,长向画图清夜唤真真。——纳兰容若 《虞美人》
39、 木兰词 作者: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 《木兰词》
40、 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一声诗韵锁窗寒。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来时容易去时难。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纳兰容若 《临江仙?寒柳》
41、 刺桐花下是儿家。已拆秋千未采茶。睡起重寻好梦赊。忆交加,倚着闲窗数落花。 ——纳兰容若 《忆王孙》
42、 前欢旧事添憔悴,半觞残酒映灯寒 ——纳兰容若
43、 "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是绝不黯淡或沉沦。 ——纳兰容若 《纳兰容若词传》"
44、 烟般往事梦中休,绕梁芳踪难去留。君言相思一样苦,妾叹离散两般愁。意到浓时怎忍舍,情到深处无怨尤。孤影月明应寂寞,问君何处是归途? ——纳兰容若
45、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纳兰容若 《饮水词》
46、 一代一双人,此生意难成。 ——纳兰容若 《纳兰赋》
47、 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记玉勒青丝,落花时节,曾逢拾翠,忽听吹箫。今来是、烧痕残碧尽,霜影乱红凋。秋水映空,寒烟如织,皂雕飞处,天惨云高。 人生须行乐,君知否。容易两鬓萧萧。 自与东君作别,? 地无聊。算功 名 何许 ,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阳影里,倚马挥毫。——纳兰容若 《风流子》
48、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 《浣溪沙》
49、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纳兰性德 《采桑子》
50、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纳兰容若 《青衫湿遍.悼亡》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4 22:12
昨晚中国600亿出手反制,新闻联播热血发声,“经历5000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效果立竿见影,美股血流成河,纳指暴跌超3%;谁说只有A股跌的?这回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股民们看着都解气!面对美股的大跌,今天A股走的很尽力,盘中甚至还几度翻红,表现硬气了很多。事实证明,A股这次跟美股打擂台,首回合并没有丢脸,抵抗了一整天,已经算是坚挺!毕竟,外资狂跑了100亿,换成以前A股早已血流成河,花千股了。现在A股在筑底,而美股在筑顶,谁会更怕?只要熬过这阵子,一切将柳暗花明。
中国股民也表明了态度:不愿跌,但也不怕跌,必要时不得不加仓。面对他人的软硬两手,股民也早已给出了答案:跌,继续加仓;涨,持股待涨。股民内心是一片大海,不是小池塘,狂风骤雨不能掀翻大海。经历无数次狂风骤雨,股民依旧在那里。刀锋认为,不仅是股民,中国股市也是一片大海。股灾熔断可以千股跌停,但不能打垮股民;财务造假可以不断爆雷,但不会泯灭信心!IPO可以常态化,但不能降低标准;退市必须严格执行,并且要不断完善。只有这样,管它无数次狂风骤雨,A股依旧在那儿!
有句话叫“**,一遇风云便化龙”,虽然A股历来跟跌不跟涨,但在当前紧要关头,气势没有输,或许这就是重要的转折点。从现在开始,投资股市不仅是为了收益,更是为了扬我国威,为中华之崛起而炒股,没毛病。今天央行操作2000亿MLF,同时喊话维稳汇率,打出稳定市场第一枪。接下来,其它反制措施在酝酿中,官方大招会陆续出来,都是大盘反转契机;可以肯定,市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不宜太悲观!600亿商品加征,新闻联播罕见锐评,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帝,咱们的反制来的虽晚,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学某普掐点盘前扔炸弹,隔夜美股血流成河,道指重挫逾600点,纳指暴跌3.41%。
今天市场最扎心的事,外资无穷无尽的抛盘,几乎全天都在跑!单日出逃106亿,创下历史第三记录。但刀锋相信,过不会太久,他们很快会高价买回来;不管短期如何波涛汹涌,3000点以下的A股,中长期看一定低估!上次外资百亿出逃,还是3月25日,当日沪指被砸接近2%;这次不到1%,而且今天总成交4500亿(上次8200亿),成交金额接近腰斩,还能扛住百亿的抛压,已经很尽力了。刀锋认为,下午多头放弃,并非是对市场不管不顾,而是战术性的回撤,今天上证只有2000亿成交量,沪股通就净卖了70亿;如果排除这70亿,市场卖盘已经进入衰竭,弹簧已经压得很紧了,随时可能否极泰来!
不过,百亿外资出逃,就能砸倒50万亿市值中国股市,即便机构+游资合力都拉不回来,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外资在A股持股1.6万亿,公募基金也不过1.9万亿!历史经验表明,一国资本市场如果过度依赖外资,往往市场波动会放大。刀锋想说,引进外资是欢迎的,但做多A股,还得靠我们自己!这个时候,市场公平就很重要,不能国内资金搞几个板就问询,外资来回跑无动于衷。规则,是可以不断调整的!犹记得,上次外资百亿大出逃,仅仅4个交易日,外资就“认错”回来抄底,这次还会认错么?反正某普急了,说磋商未来三四个星期结果揭晓,将会非常成功,看来真怕美股崩了,想方设法打气;坐等美股和美股第二回合,到底谁更坚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12:58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20+15=135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430共215,317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三高相伴无知,一日卒中突发。
五行有救未死,五月住院康复。
三百善人探访,一心发露忏悔。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行修道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石门集
石门赋
春花漫漫,秋月皎皎
夏风习习,冬雪皑皑
人间理想,近心至真
人生理念,静心至善
人道理性,净心至美
为人修心,唯心至心
石门联
有门无门,实为石门,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有关无关,斯乃禅关,
风风雨雨在在朝朝暮暮。
石门偈
朝阳东升,暮月西沉。
夜黑犬吠,天晓鸡鸣。
闭关石门,参禅修行。
悠然水南,净心芝田。
之江潮涨,三年一闰。
中土清明,感戴党恩。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16:05
什么是佛教所说的无常
2019年05月15日 15:01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摄影:海琳) 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摄影:海琳)
‘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说‘无常’。
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依物理学来说,宇宙世间一切事物没有一样是静止的,既然是动的,就是‘无常’。因此,《八大人觉经》说:‘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阿含经》也说:‘积聚终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万善同归集》更是形容:‘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这些都是说明人生无常的道理:三世迁流不住,所以无常;诸法因缘所生,所以无常。
无常依其变化的速度,分为‘念念无常’与‘一期无常’两种。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我人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心念如流水,生灭不暂滞;如电,刹那不停。
除了心念是‘念念无常’之外,其实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等,莫不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世间一切现象,乃至万事万物,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因为不论精神、物质,凡一切现象无一不刹那生灭变化,而且是不断的变化,因此无常是世间实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当初佛陀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世间无常故苦。顺遂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说明: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工作、经营,也有致富的可能;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自能赢得友谊;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愈挫愈勇,逆境终将突破。无常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世事无常,才能使我们脱离不满的现状;因为世事无常,所以得以体会法性的真实平等;因为世事无常,所以不会为神权邪说所迷惑。尤其,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所以容易生起出离心,精进不懈,进趣佛道。
《大般涅槃经》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说明世间万物无一得以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超脱此生、灭的世界,才可达到寂静的境域。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槃,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据,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16:12
如何理解佛教说的中道
2019年05月14日 14:37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6人参与) 收藏本文
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
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这是畸形;如果只张不合,这也是畸形。唯有拳掌卷舒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是落于左右、好坏两边,都是极端;能够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就是超越有无、增减、苦乐、爱憎等二边之极端、邪执,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后,初转*轮时即为五比丘揭示:离于偏执,履中正而行,这才是解脱之道。此乃佛陀历经六年的苦行生活,深体‘行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著。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再者,当时印度有六师外道,在修行上有顺世派的极端享乐主义者,有尼乾陀的极端苦行主义者;对于宇宙人生问题的看法上,有极端的‘宿命论’与‘无因论’,这种各执一端的说法,佛陀认为均不可取。为了不落于偏见,因此‘离于二边,而说中道’: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为主;理论上的中道,就是缘起。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形成的法则,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但是‘空’并不否定‘缘起’的假有,而是在万法现象上,观察其无自性的空。因此,‘缘起’与‘性空’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的。佛陀说‘缘起性空’,就是要众生因‘空’而知‘有’,因‘有’而达‘空’,是为对治众生‘空’、‘有’两端的执著,所以能真正通达缘起者,于诸法则不执着实有,亦不执著全无,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体悟非空、非有,就是‘中道’。因此,龙树菩萨的《回诤论》说:‘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由‘缘起’而见自性‘空’义,便不会落入执‘无’的边见;了知‘缘起’为自性‘空’之理,便不会落入执‘有’的边见。不落入有、无二边,才能对‘中道’有确切的体认:中道连系‘二谛’──性空是‘真谛’,假有是‘俗谛’,二者统一起来而成中道,所以中道不著名相与对待,综贯‘性’、‘相’及‘空’、‘有’。
由以上诸说,可以知道中道的实相,即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空有不二’是指不执空、不执有的真空妙有;‘即真即俗’则既是真谛,亦是俗谛的中道思想;‘色心并举’为不偏唯心,亦不偏唯物的中道观。
中道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中道,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因此,无论大、小乘的各宗各派,皆以之为弘法的基本义理。但是,各宗派对中道的解释并不尽相同,如小乘所说的‘八正道’,中观派主张的‘八不中道’,法相唯识宗的‘唯识中道’,天台宗所立的‘三谛说’等,各家所诠释的观点不一,但都不失佛陀最初所说的中道思想,其中以‘八不中道’最为浅显易懂。
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八不,主要在破众生的自性执,也就是说,缘起的诸法,其当体性空、不可得,但是凡夫、外道及有所得的行者不能体认一切法空,总执有实在性的法,从常识上的实在,到形而上的实在,不能超脱自性妄见。此自性见,在时间上,即有常见、断见;在空间上,则有一见、异见;在时空的运动上,则有‘去、来执’;在法的当体上,则有‘生、灭执’。此生灭等八计是众生迷失的根本,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不相应,于是龙树菩萨开立‘八不’,以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执,而彰显无所得的中道。因此,古人说:‘八不妙理之风,拂妄想戏论之尘;无得正观之月,浮一实中道之水。’
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因此,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认识世间生灭、差别的万法,一一皆具足常住不灭的中道真理。能够如实认识世间实相,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会被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风所吹动,自然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所以,离于二边而行中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佛法。
(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二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16:21
马明博:不要坐在黑暗里
腾讯佛学
2019-05-14
作者丨马明博
首发丨腾讯佛学
01
黑暗是无明,光明是觉照
图片
回到禅院时,天色已暗。房间里黑着灯,“戒嗔——”贤友喊了一声。“嗯”,戒嗔懒洋洋地回应。我问:“你睡醒啦?怎么不开灯啊?”
“懒得动。”
房间里很暗。我摸到墙上的开关,找开头。戒嗔背靠床头,眼睛受到光的刺激,赶紧抬起手挡在眼前。
“不要坐在黑暗里。伸手开灯费多大事儿?”
“我坐在黑暗里不碍你们的事啊!再说,不开灯还省电呢。”
黑暗代表着无明;在佛法中,光明代表着觉照。“灯”与“光明”,在佛经中富有象征意味!
佛经记载,授记释迦牟尼将来成佛的是“燃灯佛”。
在《八十八佛忏悔文》中,许多佛号中都自带光明,如“普光佛”、“普明佛”、“慧炬照佛”、“不动智光佛”、“观世灯佛”等。
《行愿品》中,普贤菩萨发愿:“于暗夜中,为作光明。”
禅门典籍《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则以灯为名。
在佛门法事中,“燃灯”是为了放出光明,“传灯”是为了传递光明。
觉醒的诸佛菩萨,都是点亮心灯、焕发出自性光明的人,在佛经中,他们被誉为“世间灯”、“人海灯”。在茫茫人海中,他们犹如行走的灯盏,走到哪儿就照亮哪儿,照亮了黑暗中的眼睛,驱散了众生对无明黑暗的恐惧。
图片
西方净土世界的阿弥陀佛,还有一个名字:“无量光佛”。他放出的光明,能照耀到每一个众生。
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有哪些呢?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有详尽地解释:“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
在佛门,灯与光明,也是一种供养。
如《普贤行愿品》中提到的“广修供养”,“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佛菩萨放出光明,只为照破众生的无明;众生点亮灯盏,可照破黑暗,也可用以供养三宝。每盏灯都是有心的;于是灯灯相照,传灯无尽。
我对戒嗔说:“植物都朝着有光的地方生长,人的身心也需要光明。打开灯,房间里一片光明,也是你的福报!”
他不以为然,“房间的灯又不是供在佛前的,就算开灯,能有什么福报?”
在《超日月三昧经》中,佛陀说,燃灯供佛,福报无量;给父母、僧众、修行者提供灯盏,福报无量;在夜晚点亮灯盏,同样福报无量。
黑暗中的灯盏,用于照明,是自利;在漆黑的夜晚,灯光传递到室外,也能利他,照亮行人的眼睛,温暖他的心,让他生起安全感。
02
普贤菩萨的灯
图片
“大光明山”,是峨眉山的另一个名字。山中著名的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晨有日出、昼有佛光、夜有圣灯,与光明有关的,多达三个。
在金顶看日出,极为浩瀚壮阔。云海茫茫,天开一线,地平线上出现了三两朵镶金边的彩云,渐渐地吐出一点紫红,慢慢上升,紫红、桔红、金红,突然一个跳跃,一轮红日放出万道金光……
金顶的佛光,又名“摄身光”、“峨眉宝光”,多于夏日午后出现。晴日,云海,人站在摄身岩上俯身下望,对面云层中突然幻现出一个巨大的七彩光环,光环中央映出身影。人在岩上举手挥手,光中的影子也举手挥手。更神奇的是,即使成千上百人同时同地看佛光,每个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
佛门说,佛光是普贤菩萨头顶放射出来的光芒。宋代诗人范成大看到金顶佛光后,以诗记事:“我与化中人共住,镜光觌面交相呈;试向石台高处望,人人都在佛光中。”
气象学家认为,佛光是自然的光学现象,是强烈的阳光照射在云雾表面形成的衍射现象。“佛光”是比较罕见的,需要阳光、地形和云海等众多条件同时具足。
图片
峨眉圣灯更为罕见。无月的午夜,从金顶看四周,黑黝黝的山谷中,突然出现了一点、两点晶莹闪耀的光团;不一会儿,光团越来越多,仿佛有千点万点。光团像一盏盏灯,慢慢地升起来,忽上忽下。古人把这一奇观称为“万盏明灯朝普贤”。
“峨眉四大奇观,我们只看到了云海。你们说,是不是挺遗憾的?菩萨啊,你怎么不照顾照顾我们呢?”戒嗔像个愿望没得到满足的孩子。
“戒嗔,要不再多住几天?”贤友认真地说。
“那还真不行。不瞒你们,其实,菩萨还是蛮照顾的,我来朝山还真朝出了好事。下午接了个电话,有笔生意找上门来,我明天要赶回去。”戒嗔说着,喜滋滋地笑了,“《西游记》里猪八戒怎么说的?知道吗?出门走走,就有三分财气随身。困难就是困在家里事事难,出路就是出门走走就有路。”
在佛法的世界里,峨眉山作为大光明山,就像矗立在海边的灯塔,它的灯盏,不是为哪艘特定的船点亮的,对于迷航的船来说,这灯塔放出的不仅是光明,更是温馨、善意,甚至是心灵的依怙!
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犹如十盏明灯。来峨眉山朝圣,即使有幸看到佛光与圣灯,也无法带走;心中常念“十大行愿”,无论是不是身在峨眉,普贤菩萨的灯都会照亮你脚下的路,引领你从黑暗走向光明。
03
从黑暗走向光明
图片
《杂阿含经》记载,波斯匿王来祇园精舍向佛陀请法,佛陀说:“世间有四种人:从黑暗到黑暗的人、从黑暗到光明的人、从光明到黑暗的人、从光明到光明的人。”
如果一个人出身卑贱,生活贫困,做恶事、说恶语、怀恶心;他死后,将会投生到坏的去处。这就是从黑暗到黑暗的人!
如果一个人出身卑贱,生活贫困,做善事、说善语、怀善心;他死后,将会投生到好的去处。这就是从黑暗到光明的人!
如果一个人出身高贵,生活富裕而幸福,做恶事、说恶语、怀恶心;他死后,将会投生到坏的去处!这就是从光明到黑暗的人!
如果一个人出身高贵,生活富裕而幸福,做善事、说善语、怀善心;他死后,将会投生到好的去处!这就是从光明到光明的人!
图片
戒嗔问:“坏的去处是哪里呢?”
坏的去处,就是佛经里说的“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的众生苦恼无有间断,饿鬼道的众生终日为饥寒所迫,畜生道的众生愚痴无明。坏的去处,黑暗、痛苦、恐怖,没有解脱的机会。
“那好的去处呢?”
比如说,重新来到人间,生活富裕而幸福;或者投生到天界,享受更大的福报;或者往生西方净土世界,从此出离轮回。好的去处,光明、温暖、自在,以净土世界为最上;重回人间,或投生天界,依然要轮回。
“人死后,是灵魂去投生吗?”
佛教不认为有永恒不变的灵魂。据《中阴经》讲,由今生进入来生的,是“意识中的自我”,也叫“识身”、或者“中阴身”。
在生活中,如果有人愿意实践“十大行愿”,临命终时,普贤菩萨会引导此人的“识身”前往光明无量的西方净土世界去。
佛菩萨虽然可以用心灯照亮我们,但修行这件事无法依靠别人,要自己脚踏实地去行愿。如果今生不好好行愿,这一辈子结束时,谁能保证自己不落到黑暗里?
“不要坐在黑暗里,这么有深意啊!”戒嗔若有所悟。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16:34
修道入门的第一步:明道立德,修己修心
腾讯道学
2019-05-15
很多人想修道,但不知该如何去修。
“明道立德,修己修心”是修道的入门第一步。想修道一定先需明道,若不明道就去修道,你修的是什么呢?
谁知道?!为什么说我们在修道前“明道”很重要?
就好比一个人不明道的时候,他认为万事万物不同就是不同;一旦明了道,就知道事物也有共同的一面,可见明道很重要。
图片
万事万物(资料图)
那道是什么呢?道是一个浑然而成的存在,先天地而生,既无声息又无形体,独立存在而永不改变,循环运行永不停息,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母体。
因为道是不可见的,它无限广大无所不包,又非常道,所以用语言难以将它诠释全面。那么无法说出来的“道”,我们又该如何去了解它?如何去修行它?
虽然,道很难说清楚,但是道的现象是很清楚的。道能透过万物去表现出它自己,这就叫道的“象”。什么是象?形象,现象,天垂象的象,就是道所展现出来的自然的规律。
它是实际存在的,只是一般人看不懂,所以才视而不见。为什么道能展现出那么多的“象”?因为万物皆由道所生,万物与生俱来皆有道性,因此万物都会展现“道的象”。
可道生育万物却并不主宰万物,让万物凭借自性去发展,它既不占有,也不离开、而且对万物一视同仁。
人作为天地、道、自然的产物,是效法天地、道、自然的。人想修道,可以说是最容易的。那么在人身上,道的“象”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那便是“德”!道为体,德为用。道是根本,德是有所得。人按照道去走,走出来才叫“德”。
万物中,只有我们人才讲:道德。一个人是否有道,我们看不出来。但我们可以通过看这个人的德行(行为、态度以及言谈举止),去判断他是不是一个有道的人。一切一切的道德,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
所以,人有道就有德,有德必有道。我们修道就一定先要立德、修德。
图片
修德(图源:道微草堂)
修德对人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德,什么是好的德性呢?
我们做人完全跟着道去走,做合乎天道的事,契合大道,惟道是从,与道合真,表现出具体的行为,形状、形象,就叫做德。德是离开道的第一步,所以它就开始分,道是全的,不可分,德是非分不可。
因为德性包含很多,比如:孝、忠、勇、良心,都是德的一种;在道德经中提到了很多“德”的概念,如谦虚、不争、无为、上善若水,玄德,上德、下德也都是德。
所以德是变化的,它是道的作用,人按照道去走所表现出来的良好品行都是德的一部分,所以德就包含了很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可是在我看来,无论德是什么,它一定不要有固定的标准。
一旦有固定的标准,人就容易故意去做符合那种行为标准的事,就会伪装,而后就会有“假的德”,就会出现标榜自己是“有德之人”的人,
再假借德行的名义去做坏事,这就是道貌岸然的伪真人。所以任何东西一旦有了固定的标准,就会出现错乱。
担心我们无法明白什么是上德,于是《道德经》里列举了很多“上德”,让我们去了解和学习。
例如道德经中提到的:上善若水。老子很喜欢用水来象征良好的德行,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它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而且水有很多种形态,可以成雨、成雾、成冰,可直可曲,非常灵活且善于变化的。水对待一切都是平等,一视同仁,没有分别的。你是好人,我给你用,你是坏人,我就不管你,水从来不会这样。
只要你要得到的,它都能同等看待。但是浪费水,就会自作自受,道理就是这么简单。水是没有心的,可是只要水积累得深了,就会孕育出无限的生机,就像河海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人的心胸要广阔。水也不说话,却很有诚信,它心中很纯净,心里没有成见,自然就诚信。
水,无私地奉献,帮助万物而不求回报。观道如观水,水是最接近于道的。
图片
观道如观水(资料图)
所以上德一定是无为的,是自然而然顺着大道的样子去做,不在乎是有德还是没有德,重视过程,而不重结果,因为结果是变来变去的。
修德是修你自己的德,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要我们顺应自然,凭良心,问心无愧,不做作,不居功,不自夸,不争,无为,也不执著于德,不把德放在心上,这样的人才叫有德。如果能真正做到上德,就一定是得道高人了。
道是与生俱来的,德是个人修来的,道与德的关系如此密切,我们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立德呢?
道德经中说:“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就是指建立我们自己的德性,不被外物所干扰,无论你想用金钱诱惑或高官厚禄等方法来影响我,都拔除不了我自身的良好德性。
而我会顺应大道的规律,一以贯之,抱紧而不脱离正道,那么就已经把德立起来了。
我们修行人一生都是为了修己,这一辈子人道修圆满了,仙道自成。修道修德,其实是在说修己修心。当你的心始终无为、抱一,你所修的德性就是真实不虚假的。
修心,就是要维持自己内心的安宁与虚静,因为眼睛看到,心就会动,心动就会行动,恐怕就有危险。所以我们说不能用眼睛去看的,而是要用观。
“观”非常重要,它是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睛。
我们修己修心,需要做的就是内观,你往里面看,看你的良心、你的本性在告诉你什么,别人又看不出来,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自己的心没骗你,没有惭愧,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所以修己修心是要时刻内观,反省警惕自身的行为举止,我的心有没有背离道,我是不是很真诚在做事,是不是完全没有虚假,一点不虚伪?然后就能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是顺应自然,契合大道的。
图片
抱朴归真(资料图)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少私寡欲,抱朴归真,就是将原本自然而然的朴素本性显现出来,把原本纯真的东西重新找回来。不要流于形式、表面、虚伪,存心害人。
外界的诱惑太大,威胁太大,你不修好你的心,你抵挡不住,你的心就会乱,你的行为恐怕就会出现偏差。
这也是对你修道的考验。让你受到外界的诱惑,看你能不能把持住;让你受到内心的冲击,看你怎么去调试,这叫修炼。
真正找到常理,你就是个明白的人,内心明白,了然于心,你就知道如何去调理外界的引诱,如何去调节内心的煎熬,这就是修炼。
想修心,致虚跟守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功夫。致虚,就是我们的心要虚,要虚掉心中的执著。守静,就是使心归静,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花很大的功夫。
可是我们人生在世,就很难做到“少则得,多则惑”。人有欲望不容易满足,一不得到满足,就会不开心不高兴。这就是让我们去修的,假如人天生就没有什么欲望,就没有什么好修的了。
就是因为有不断修行的必要,我们才要修道,修己修心,修正自己的不足,渐渐与大道合一。
因此如果你想修道,应该明道以后,知道什么是不争之道,无为之道,从而顺应大道的规律去做,立德修己,用我们自己修行的过程去证实道,从而接近道,与道合一,这才是最自然、最合道的表现。
(编辑:西铭)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16:45
杨绛先生的6句话,读懂受用一生
2019
05/15
08:53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读杨绛先生的文字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那些烟尘往事,在平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当你焦虑、浮躁、迷茫的时候,可以重新读读杨绛先生的这6句话。愿你能扫除心头尘埃,轻装上阵,活出自己的豁达。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时刻:一瞬间情绪低落,然后看着周围的人,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朋友圈的陌生人,好像每个人都过得比自己快乐。
于是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也会忍不住羡慕,更会忍不住设想,如果自己能拥有那些,肯定会比现在好。
其实,每一种人生都有快乐,也躲避不了都有愁苦。
而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读懂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接纳自己,然后找到自己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想走捷径、想一夜成名、想一夜暴富,他们总想以最轻松写意的方式,过上最精彩纷呈的人生。
可是人生哪儿来那么多捷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选择的路,才是给自己最好的交代。
如果内心不够坚定,一望见旁边有好走的路,就急着放弃自己的选择,到头来不仅会因为过于善变而失掉初心,最后往往还会一事无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为什么要忆苦思甜?为什么不只回忆甜的部分?
因为苦涩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是快乐与忧愁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
杨绛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已相继去世。
或许正是这种豁达支撑着杨绛先生,走过丧女之痛,走出丧夫之痛,然后以优雅的姿态度过了余生。
人活一辈子,总会明白所有的快乐,所有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流逝,总会慢慢变淡,然后逐渐消逝。
其实杨绛先生这话,追溯到源头就是《道德经》里的那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有时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而好事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演变成坏事。
所以凡事看淡些,人间没有永远,所有的事情都是瞬息万变的。
希望我们始终铭记:遇事向前看,眼下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往后的过眼云烟。今天的流的泪,待到他日,也不过一场笑谈。
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曾有个年轻读者给杨绛写信,抱怨这个社会太浮躁了。回信里,杨绛先生就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想太多大致已经成了我们这代人的通病。
很多人做一件事之前总会想很多,会遇到什么困难?付出那么多失败了怎么办?到时候别人又会怎么看自己?
于是想到最后,只能自欺欺人地说:算了,我还没准备好。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说: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去南海朝圣。
富和尚很早就开始存钱,穷和尚却仅带着一个钵盂就上路了。过了一年,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回来,富和尚的准备工作还没完成。
富和尚问:“你那么穷,凭什么去南海?”
穷和尚说:“我不去南海,就心里难受。我每走一步,觉得距离南海就近一分,心里就安宁一点。你这个人个性稳重,不做没把握的事情,所以我回来了,你却还没有出发。”
当你克服了犹豫不决,克服了种种顾虑,终于开始去做了的时候,其实已经跨过了这条路上最大的阻碍。而人跟人的差别就在这里,有人整天做白日梦,有人却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了。
所以想做的事,一定要立刻就去做,不要等明天,也不要说还没准备好,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一个人能否成大事,取决于他经受磨难的能力;就像决定一个拳击手水平高低的因素,不是他能不能打,而是他抗不抗打。
抗压能力,是我们的生存之本。苦难来临的时候,你得先抗住了,才能在压力之下有所成长。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也一样,从忧患中获得成长,从失去中学会珍惜,从不断告别中懂得放手。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把平凡的日子过出乐子,相守就是最有趣的事。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有这样一段陈述: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圆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杨绛先生说的没错,这种三口之家在生活中其实再平凡不过,几乎人人可以轻易拥有。但真正拥有“我们仨”这般感情的组合却并不多。
很多夫妻经过生活的磨练,多年之后嫌弃彼此,少了共同语言,缺少爱与体谅,对孩子也不足够包容。久而久之,变得无话可说,家里也变得死气沉沉。
其实,我们都忘了最初的那份简单的快乐,要求的越来越多,欲求就越来越不满。
回归本质,一家人健康地相守在一起就是最简单的幸福,平安相聚,即便各自做自己的事,什么都不说,也能感受那种稳稳的幸福感。
如果你有时觉得生活无聊,可能无趣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自己。如果你觉得生活需要有所改变,可能需要改变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做好自己,与人相爱相知相守,把握人生微小而安稳的幸福。如此,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16:53
15句很走心的经典俗语,老百姓的生活智慧!
2019
05/15
10:11
素儒堂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15句很走心的经典俗语,老百姓的生活智慧!
1、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南山:终南山,在古长安南面。战马放牧于终南山之下,刀枪都存入武库之中。比喻国无战事,天下太平。
2、粮乃兵家之性命。
粮食是军队的命脉。指粮食供应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3、做了强盗,不应做到梁山泊上来。
梁山泊:《水浒传》中英雄聚义之地,在官府眼中是个强盗窝。比喻不应到强者行家面前卖弄。
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板荡:《诗经》有板、荡两篇,讽刺周厉王无道,后指乱世。
5、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树哪怕有一千丈高,树叶落下来也还是掉在树根上。指客居外地的人哪怕再发达再有本领,终究要寻找归宿,回到故乡。
6、人心隔肚皮。
比喻人心隔膜,别人的心思无从猜测。
7、人间少有,天上无双。
无双:独一无二。形容非常珍稀罕见。也指天下第一。
8、人如恶虎,马似游龙。
恶虎:形容人勇猛异常。游龙:形容马飞快。形容兵将勇猛,战马矫捷。
9、结交轻薄不如无。
轻薄:指轻浮浅薄的人。情愿没有朋友,也不要与轻薄儿结交。
10、虎豹不堪骑。
比喻对人不可轻慢,以免自招祸患。
11、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扬州:代指繁华之地。扬州虽然很好,但是也长久居住之所。
12、吉人天相。
吉人:善人,好人。天相:天助。指好人总会得到上天的保佑。常表示对他人遭到危难时的慰藉或逢凶化吉的祝愿。
13、教的言语不会说,有钱难买自主张。
比喻别人教的主意往往学不会,难得的是遇事自己有主见。
14、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大型堤坝往往由于一个小蚂蚁洞而溃决。因此,君子行事要谨慎小心,防微杜渐。
15、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
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怕自己的学问不到家。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16:56
道家第一天书《阴符经》: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2019
05/15
09:00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
一、改变,从起心动念开始
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黄帝阴符经》
【译文】人是天所生,天性寄寓人性之中;人心未动时,全无所见,一有感触,心的作用即此发端。心机发动,利害嗜欲扰乱本心,方发端时的一念最紧要。人与天本一气所生,本无二体,通乎天道,守之勿失,乃所以全乎人之所以为人,而安固不摇。
【解读】人秉天地之气而生,自然有天之性。所以说“天性, 人也”。实际上天性和人性,乃至万物之性都是一个,完全无二无别,因为整个宇宙皆为一体。
“人心,机也”,天心是先天无为的, 然而人心是有为的。因此,就有净有染、有善有恶,所以说“机也”,“机”就是发端,也就是要注意我们的起心动念,念念顺应天心,则人心定也。
所以说:“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二、一切事物都有见闻觉知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黄帝阴符经》
【译文】机不独在人,天地皆有。而机之中,又有杀机存在。天的杀机发动时,星宿就会紊乱,一反其常位;地的杀机发动时,伏处在窟穴里的龙蛇就要飞腾蜕化;人的杀机发动时,就会有人想建功立业,旋转乾坤,宇宙也为之震荡。
【解读】“天发杀机,移星易宿”,说的是宇宙世界的变化,也就是佛法里讲的世界的成住坏空。
“地发杀机,龙蛇起陆”说的是地球的变化,我们生活的地球,和人一样,也是有寿命的,乃至山河大地,植物矿物都是如此。
“人发杀机,天地反覆”,现代科学证明,心念会对物质的分子结构产生影响。日本科学家江本胜著名的“水结晶实验”就证明了水能够看、能够听,有见闻觉知之性。一切事物都有见闻觉知。所以,我们人的心念念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
《老子》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可为此句作注。
三、人心依照天时而动
人人合发,万变定基。——《黄帝阴符经》
【译文】天之杀机与人之杀机同时并发,造成天下大乱,八方不宁的形势,乱极必治,万事万物各复其初,从而奠定根基。
【解读】人心顺于天心,人心依照天时而动,可谓“天人合发”,历史上成汤伐夏桀、武王伐商纣之时,皆是“天人合发”之时,此乃天地人事之循环,经此变革,因而万变定基
四、习性是可善可恶的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黄帝阴符经》
【译文】人的资质禀赋不同,有的机智巧妙,有的愚拙。要想全身远害,静养天真,应该藏巧养拙,待时而动。
【解读】性有天性、习性和禀性。天性是圆满的,纯善无恶。就是孟子说的性善。此善非善恶之善,乃是一切圆满具足之意。“性有巧拙”所说的是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
《三字经》说,“性相近,习相远”,“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可以伏藏”,就是让我们克制。也就是《尚书》里说的“克念作圣”,达到圣人的境界,则无论巧拙,皆是圆满。
五、灾祸皆由九窍所招
九窍之邪,在乎三要, 可以动静。——《黄帝阴符经》
【译文】人身所遭遇的邪恶、灾祸都是由九窍所招,耳、目、口三处又是九窍的要害所在。三者妄动则感召邪气,三者镇定则清平安适。
【解读】《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正是令人警惕此三要。
孔子则诫以“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是警惕此三要。
一个人能够管住眼睛、耳朵、嘴巴,自然远离灾祸,何有九窍之邪呢?然而,凡夫就是管不住自己的眼睛、耳朵、嘴巴,而导致烦恼丛生,灾祸连连。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20:16
科学家的惊人发现:长期吃素身体会发身奇异变化!
2019年05月15日 09:11:43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0人参与0评论
长期吃素,究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是有害?是有益?不少社会人士及素食家们对此问题非常关心。特别是近年来,血管硬化问题严重地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在许多国家因血管硬化而引起的心脏血管及脑血管病变,年年被列为首要的死亡原因。在造成血管硬化的诸多因素,如血脂增高、高血压、肥胖、缺乏运动、紧张、抽烟、内分泌及维他命不平衡等,多吃动物性脂肪为主要因素。这么说来,吃素究竟对血管硬化有无预防及治疗的效果?长期素食对身体健康有何影响呢?医学科学家提出了十多年来极有学术价值的调查结果。
他们运用血液自动分析器、蛋白质电气泳动器、同位素测定器、心电图、X光、眼底镜等现代医学仪器和方法,从多角度来分析长期素食对人体的影响。调查普及各地几十处地方,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接受调查的一共有394人,他们的吃素时间从一年以上,最长达七十二年不等。非素食者血蛋白平均6.1—11克,素食者则6.6-8.8克。以最新仪器“电气流动法”测试,也证实素食者血蛋白完全正常,且比非素食者更平和稳定。
首先看素食者每日所摄取的食物营养是否适合现代营养标准?调查结果显示,其总热量、脂肪、醣质、磷质、维他命A、C皆比标准量多。少于标量者为蛋白质、钙质、铁分、维他命B、菸酸,但是比标准量少的这五项,就是非吃素的中国人,也有相似的倾向。此与中国人食物的质量及嗜好有密切关系,并非吃素者独有的现象。
在进一步分析素食者的血液及尿的各种成份与非素食者的比较中,发现素食者与非素食者的总蛋白质量及各种蛋白质量非常接近。此外,吃素者的尿素氮、肌酸肝及尿酸等成份,也都在正常范围内。这些结果中显示,虽然吃素者所摄取的蛋白质与非吃素者不同,但其血液中各种蛋白质却相差甚微,且长期吃素者的血清蛋白质之质量皆不逊于非吃素者。
长期不吃动物性食物会不会引起贫血呢?对此问题,科学家也由多方面加以求证。从血液成份中与贫血有关的红血球数及血红素的检查中,发现吃素者的平均值与非吃素者非常接近,且患贫血的比率也不比一般非吃素者高。通常有人觉得,吃素者皮肤颜色显得略黄,但这并非因贫血而引起的。
维他命B是为身体造血不可缺的重要成份,其供应通常靠动物性食物为主。从植物性食物中,人类很少能得到其所需的维他命B,因此理论上来说,不吃动物性食物会发生维他命B的缺乏,而维他命B的缺乏又有导致巨红芽球性贫血的可能。但在调查中,居然没有发现吃素者有此症状,虽然他们血中维他命B量降低者占70%。
调查结果显示,长期吃素食对成年人利益多多,特别是对中年人及有动脉硬化倾向的人,非常有益。
那长期吃素对身体到底还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呢?美国《健康》杂志刊文为我们总结了长期吃素有以下10个“副作用”:
1、减轻体重
2013年发表在《美国营养和饮食学会期刊》上的一项为期5年的追踪调查显示,不吃肉的人,平均身高体重指数要低于食肉者,素食者比杂食者患上肥胖症的比率明显偏低(9.4%对33.3%)。此外,即使摄取的热量相同,吃肉少的人也更苗条。
2、不易得心血管疾病
吃太多肉和乳制品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而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增加人们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3、血压降低
发表在《公共健康营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素食者的高血压患病率要低于肉食者。这是因为前者的平均体重较轻,且他们会摄入大量的果蔬。
4、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
美国糖尿病协会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少吃肉会降低人们患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它是与2型糖尿病、中风和心脏病相关的一组风险因素。
5、患癌症风险降低
2002年,美国加州洛马林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近7万名不吃肉的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食用素食会降低所有癌症的发病率。
6、改善消化功能
食用更多的蔬菜和豆类意味着对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增加,这能改善总体的消化功能,减少便秘。
7、皮肤更光泽
多吃素食是对皮肤最有益的饮食方案。多吃新鲜的水果和全粒谷物能增加对抗氧化剂的摄入量,而抗氧化剂可以中和会造成皱纹、褐斑和其它导致老化迹象的自由基。
8、身体味道更好
发表在《化学感官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食用素食会让异性觉得你的气味更有吸引力、更令人愉悦。
9、心情更愉快
英国华威大学和美国达特茅斯学院的经济学家和公共卫生研究人员通过对英国8万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后发现,每天吃7份果蔬的人感觉最快乐,而普通人每天食用不足3份。
10、身体能量水平会增加
多吃菠菜、羽衣甘蓝和豆类等富含膳食硝酸盐的食物会让你感觉精力更充沛。硝酸盐对血管健康有益处,它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甚至能提高运动能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5 20:31
社评:美国打不起“伊朗战争”,但喜欢恐吓
2019-05-15 01:05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
1093参与
纽约时报援引美国官员的消息,美国国防部向总统提交了一份最新军事计划,设想如果伊朗袭击美国军队或加快核武器研发工作,美国将向中东派遣多达12万名士兵,这个数字接近了2003年美国为入侵伊拉克并推翻萨达姆政权在中东部署的军队数量。
美国要发动针对伊朗的战争?这个悬念相当轰动。特朗普总统在当地时间14日深夜否认将向伊朗派12万军队,但美国经常会闪闪烁烁的,让人不放心。特别是近日传出两艘沙特油轮在阿联酋一港口附近遭到破坏,它们被“炸”了个大洞,沙特等国都怀疑是伊朗干的。
即使美国放出这个消息只是为了“吓唬”伊朗,也已经很有冲击力了,因为它展示了美伊冲突一旦激化可能达到的强度,那就是连派地面部队入侵伊朗也放入了美国的选项之中。因为如果仅仅发动空中打击,是完全用不着那么多军队的。
一个原本挺和平的时代看看被美国政府搞成什么样子。中美在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贸易战,委内瑞拉有点像“两个政权并存”,美国军事介入成为一种可能性。然后就是伊朗,那里出现了从有一个稳定的核协议到美国制定军事打击甚至征服计划的变化。
如今的华盛顿太傲慢了,他们似乎陶醉在美国的实力无所不能的幻想中。其实大中东地区已经给了冷战后的美国足够教训,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耗费了美国的国力,却没有为美国留下值得那个国家的精英和人民至今值得珍惜的遗产。阿富汗和伊拉克已经成为美国两大包袱。
很多人相信,如果再经历一场伊朗战争,那么美国就真的可能被拖垮了,走向衰落。
可以说,美国轻易不敢打伊朗战争。伊朗虽然比美国弱得多,但因为相关的冲突对它来说生死攸关,它会比美国“玩命”得多。而且冷战之后美国攻打过的国家没有比伊拉克强的,今天的伊朗是相对来说美国最不容易对付的。
存在这么多弊端,华盛顿还是如此警告伊朗,大概“强硬”被美国现政府视作了其对外政策的生命线,它想把极限施压这种不需要太动脑子的办法当成一把万能钥匙,开世界各种问题的锁。
然而非常尴尬的是,极限施压这把钥匙至今没有打开一把关键方向的锁,从朝鲜到委内瑞拉和伊朗,情况都一团糟。就在过去的一周里,原本有希望谈成的中美贸易协议突然受到美方极限施压的强烈冲击,中美冲突重新回到对抗的高潮。
我们认为,美国对伊朗的态度正在强烈刺激平壤,让后者认为:动辄向伊朗挥舞军事拳头,现在还拿出劳师12万大军的计划,还不就是欺负伊朗没有核武器吗?
世界所有国家都需警惕可能遭到华盛顿“美国优先”政策的侵袭。华盛顿在晃动这个世界,它嫌美国从相对和平稳定的世界能够得到的利益太少了,一定程度上搅乱世界,它就可以动用实力对一个个具体国家进行胁迫,重定各国向美国输送利益的规则。
然而华盛顿的确高估了自己对这个冒险过程的把控力,同时严重低估了各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它会把自己送入一个又一个泥潭式的冲突,瞎忙活、折腾一大圈,最终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多得,反而失去了与世界共存、合作本应有的很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