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29 16:04
《论语》:懂得分寸 留点余地
2019
04/29
08:00
儒家圣贤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国学人生」,国学智慧,美好人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用距离来节制爱,才是最恰当的爱护与情谊。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行为叫作“非爱行为”。什么意思呢?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非爱性掠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个对另一个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放弃了什么什么;我就为了这个家,才怎么怎么样,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不少母亲也经常会对孩子说:你看看,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落后了,人也变老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都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呢?
所有这些,都可以称为非爱行为,因为,它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如何为人父母的书,作者是一个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她在书的开头说了一段非常好的话。她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无论父子母女之间,还是多年夫妻之间,一旦没有了这种距离、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到了《论语》中说的“数”这个阶段,彼此已经不独立了,就产生了隐患,离疏远甚至崩溃就不远了。
《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这非常像禅宗所推崇的一个境界,叫作“花未全开月未圆”。
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29 17:06
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2019
04/29
06:44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1
好花半开;
美酒微醉。
曾国藩很喜欢“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是惜福之道。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让人仍然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人要有节制、有收敛,就像酒喝微醉的状态最好,大醉的话既伤身,也可能会惹祸。
观自
2
不俗即仙骨;
多情乃佛心。
“不俗”的意思不是清高绝俗,而是不离世间,却又能不为世间所困扰。
佛不是让我们冷漠无情、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我们对世间万物、花鸟草虫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
3
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权门要路是身灾,散地闲居少祸胎。”能看破名利之累,可得乐观长寿。
4
读书随处净土;
闭门即是深山。
寻求内心的真正平静又何必在乎身在何处呢?内心焦躁不已,到哪里都一样的。不从本心着手,求取于外人、外物的安抚又有什么用呢?陶渊明写过“心远地自偏”,心若不远、不安、不静,想要“悠然见南山”,又怎么可能呢?
5
岂能尽如人意;
但求无愧我心。
一个人不必刻意求得别人重视,也不要害怕被别人忽视。用一颗平常心,为自己而活。
6
甩开膀子干活;
夹起尾巴做人。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甩开膀子干活”是高调做事,“夹起尾巴做人”是低调做人。
7
放开肚皮吃饭;
立定足跟做人。
很质朴的两句大实话,率性而为的样子。肚皮放开,保障生存根本;脚跟站稳,守住道德底线。物质精神都有了。
禅宗有“饥来吃饭,困即安眠”,也有顺其自然之意。
8
柳絮体媚无骨;
梅花影瘦有神。
人媚而无骨,如墙头草,左右摇摆,成不了大事。
9
眼里有尘天下窄;
胸中无事一床宽。
一个人若心胸狭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即使给他全世界的一切,他仍然觉得得到太少,有诸多不满;一个人若心胸宽广,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即使他生活简陋,屋里只有一张床,他依然觉得天地很宽,心怀感恩。
10
处世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傅雷说:“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有真诚才会有宽容,因为以真面目示人,代表着一种自信,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大度宽容。
11
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知足常乐。
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得到时,不会欣喜忘形,失去时,不会痛苦绝望;富贵时,淡然处之,贫穷时,修身养性。这是一种无惧无畏的坦荡胸怀,也是一种恬静淡然的处世态度。
12
忍一言风平浪静;
退半步海阔天空。
《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3
平时不说无情话;
每日常观有用书。
说话要有口德,切忌出口伤人。读书是乐事,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14
淡饭粗茶有真味;
明窗净几是安居。
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若能每日静下心来仰望长天,观云听雨,笑迎秋月春风,就能达到豁达潇洒的精神境界,像那位无名的江上老翁一样──“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在红尘浊世之中,视富贵如清晨的薄雾,待浮名若空中的云烟,并由此而获致心灵的祥和与宁静。
15
开怀一笑天下事;
闭口不论世上人。
俗话说:“人无十全,瓜无滚圆。”所以我们要“不见他人过”,对天下事一笑了之,“是非以不辨为解脱”。
宋代高僧慈受禅师说:“莫说他人短与长,说来说去自遭殃。若能闭口深藏舌,便是安身第一方。”
观自
16
能受苦方为志士;
肯吃亏不是痴人。
爱占便宜的人,赢了微利,却失了大贵。再好的东西,你也不可能长久拥有,莫如常怀怜悯之情,常施援助之爱,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别以为成败无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才是明日的花开。
17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他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于是便成就了他的宽广与气魄。
人生于世,以低求高,以曲求直,乃是做人的一种品格。
18
根深不怕风摇动;
树正何愁月影斜。
人正不怕影子歪。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9
世上本无常照月;
天边还有再来春。
世事无常,世事难料。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同时又是天无绝人之路。
20
鹦鹉前头休多语;
小人身边须慎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21
酒中不语真君子;
财上分明大丈夫。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见酒就醉,一醉就胡言乱语、胡说八道,结果祸从口出。因此,要少与这样的人交往。还有些人利令智昏、见利忘义,在与人合作过程中爱占便宜,从不吃亏。这样表面上看赚了,实际上是亏了。
22
寺院有尘清风扫;
山门无锁白云封。
方外之地,要的是清净,人心若能如此,离道就不远了!
23
观大海者难为水;
悟自心时不见山。
修心有三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24
非名山不留僧住;
是真佛直说家常。
得道的人只说家常话,只说常识。凡是故弄玄虚的都是骗子。
25
不作风波于世上;
别有天地非人间。
得道的境界就是表面不起风波,却蕴含无数奇峰深壑!
26
心闲临水知一乐;
晓起入林寻鸟声。
心中清闲清净,才能见水感到快乐,闻鸟鸣而开心。
身似菩提心似镜;
云在青天水在瓶。
禅的精神就是要立身于自己的心灵,不拘泥于外物的局限,不执着于世人的评说,最终要达到心中无一丝的杂念。
27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
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陆九渊说:“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28
藤杖一条,提得起才放得下;
禅门两扇,看不破便打不开。
拿得起,放得下,看破才能打开!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30 13:33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31+28=90+30=120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331共207,829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228
共有: 204,57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谢组织培养。
优哉游哉冬泳,成立青田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未知三高相伴,终至突发卒中。
送医紧急抢救,昏厥十昼十夜。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众。
一心发露忏悔,戒酒断肉无荤。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学修行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30 13:49
佛法在印度,早由空有两大思潮的激扬,而演成大乘性相的两大派系。传来中国,到了黄金时代的隋唐,大小乘十宗的旗帜,也已很鲜明地竖立起来。各宗派的创立者虽从修证佛法的境界各自发挥其心得,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建立其不同的宗派。可是回到修持上来,则不归于戒律,即归于禅观或净土;而修禅观或净土行者,仍不能离开戒律,以戒律为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那么,不论出家或在家佛徒,对于戒律都是一样的需要,因全部佛法都是建筑在戒律之上的。所谓:“一切众律中,戒经为最上;佛法三藏教,毗奈耶为首。”这是为佛教徒的铁律,谁也不能否认的。
有志修学佛法而于戒行有亏的,读到佛陀这些教诫的经文,不能不毛骨悚然而思有以匡正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30 13:57
禅诗赏析:扬子江头浪最深
2019年04月30日 10:43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禅诗赏析:扬子江头浪最深(摄影:道宣先生)禅诗赏析:扬子江头浪最深(摄影:道宣先生)
杂诗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
他时若向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
[作者]
遇贤(922—1009),俗姓林,宋初长洲(今江苏吴县)东禅寺僧。好赋诗饮酒,人称林酒仙。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象征意味的禅理诗。
扬子江头比喻滚滚的红尘,在这里波深浪急。行人在这里,总是浅吟长叹,迷惑不已。是啊,在浩浩红尘中,人是何等容易失去自性。有此一觉悟,等悟到空心大法,还要像面对风浪时一般专心。
作为一代酒仙诗僧,遇贤禅师作了一首情趣斐然的《酒歌》,个中内蕴着深厚的禅理。诗道:“绿水红桃华,前街后巷走百余遭,张三也识我,李四也识我。识我不识我,两个拳头哪个大。两个之中一个大,曾把虚空一戳破。摩挲令教却恁么,拈取须弥枕头卧。
“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到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金学又闻泛,玉山还报颓,莫教更漏促,趁取月明回,贵买朱砂画月,算来枉用工夫。醉卧绿杨阴下,起来强说真如。泥人再三叮嘱,莫教失却衣珠。
“一六二六,其事已足。一九二九,我要吃酒。长伸两脚眠一寣,醒来天地还依旧。门前绿树无啼乌,庭下苍苔有落花。聊与东风论个事,十分春色属谁家。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一点动随万变,江村烟雨蒙蒙。
“有不有,空不空,笊篱捞取西北风。生在阎浮世界,人情几多爱恶。只要吃些酒子,所以倒街卧路。死后却有娑婆,不愿超生净土。何以故,西方净土且无酒酤?”
好一个“醉卧绿杨阴下,起来强说真如”!
遇贤的《示遗偈》也同样充满警示:“世人休说路行难,鸟道羊肠咫尺间。珍重苎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30 14:03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才是中国最牛的父亲
2019
04/30
09:06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哈伯特曾说过:“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校长。”今日,我们就来说说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父亲。
1906年,梁思顺、梁思永、梁启超、梁思成(从右至左)。
1924年,天津民族路46号有一栋浅白色的小洋楼,是一位文人潜心著书之所,取名为“饮冰室”。这位文人极少让人进入饮冰室,可他却常轻唤他最小的儿子:老baby,过来,爸爸教你写字。甚至还让孩子直接站到凳子上,握着孩子的手,一笔一划,无比耐心。
这个人,便是梁启超。在历史长河中,爱国救亡的队伍永远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可身为父亲,他从未落下教育子女的责任,还是中国近代史上少见的成功父亲──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9个成年子女个个成才: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曾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思庄,著名图书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四子思达,著名经济学家,参与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三女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红十字会对外联络部主任;四女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五子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
其中,梁思成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梁思永带头发掘了龙山文化遗址,是我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梁思礼参与设计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我国导弹控制系统的创始人。三人均为中科院院士,可谓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一个孩子成功,可能存在着个体差异,九个孩子都成功,无疑要归功于家庭教育。从梁启超与子女们的相处中,他的家教方式可见一斑。
1908年,梁启超子女于日本横滨双涛园。思顺(后排最高者)、思永(思顺前)、思庄(中间椅子上最年幼者)、思成(右一)、思忠(右二)。
表达父爱毫不含蓄
与其他传统保守寡言的深沉父爱不同,梁启超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子女的爱,甚至常常挂在嘴边、笔端,乃至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无不渗透着他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爱。
梁启超一生给子女写了400多封家书,总计百余万字,占他著作总量的1/10。这些家书有的只寥寥十几字,报平安或叙家事,有的则长达几千字,论时事或谈心得。从政局艰难到个人烦忧,从吃了美味到买了好书,无不备述。他在家书中反复提到一点:“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
梁启超称大女儿思顺为“大宝贝”,给三女儿思懿取了个外号叫“司马懿”,给小儿子思礼的代号是“老白鼻(老baby的谐音)”,其他子女的称呼也是“达达”“忠忠”等,发自内心地亲昵。
在给梁思庄的信中,梁启超写道:“小宝贝庄庄:我想你得狠,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这玲珑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你姐姐(长女思顺)呢,她老成了不会抢你的,你却要提防你那两位淘气的哥哥,他们会气不忿呢,万一用起杜工部那‘剪取吴淞半江水’的手段来却糟了,小乖乖,你赶紧收好吧。”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父爱。
梁启超生前,成家的仅长女长子,他充沛的父爱也无私地惠及了女婿儿媳。他赞女婿周希哲“是天地间堂堂的一个人”,写信给梁思成、林徽因,表达对他们婚姻的喜悦:“我以素来偏爱女孩之人,今又添了一位法律上的女儿,其可爱与我原有的女儿们相等,真是我全生涯中极愉快的一件事。”
1934年,梁思宁、梁思懿、梁思礼、梁思达(左起)在天津“饮冰室”前。
细节照顾无微不至
除了给儿女们讲大道理,梁启超还非常注重生活细节的具体关怀,儿女们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看什么课外书,如何保养身体、如何培养业余爱好、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劳逸结合等,他都会一一指导,详细叮嘱。
1923年5月,梁思成因车祸受伤住院,梁启超一方面从生活上、心理上关怀,一方面还指导他读书,这样既容易打发病床上的无聊时光,又增加了知识。他在给梁思成的信中说:“吾欲汝以在院两月中取《论语》《孟子》,温习谙诵,务能略举其辞,尤于其中有益修身之文句,细加玩味,次则将《左传》《战国策》全部浏览一遍,可益神智,且助文采也。更有余日读《荀子》则益善。”
即使是在饭桌上,梁启超一方面给孩子们以十分平等的地位,一方面也不忘给子女们传播各种知识。
他的外孙女吴荔明记称:“当年在家吃饭时,除了梁家几个较小的孩子不上桌吃饭,每天都有一大桌人一起吃饭,大多是亲戚寄养在这里的孩子。天津家中吃饭也很自由,公公坐在中间,必等人都到齐后,由他先拿起筷子才能开始吃,他在饭桌上天南海北不停地讲。谁先吃完饭谁可以先走,有时公公和婆婆吃得慢,最后只剩下他们两人,也毫不介意,他仍和婆婆兴致勃勃地聊天。谁吃完了离开桌子,又过一会儿再回来吃些菜,都不会受到任何干涉,因此,全家把吃饭看作是每天团聚交流感情的好时光,既可饱餐一顿,又可聆听公公有趣的谈话,每到这时大家都无拘无束地围坐在一起,十分高兴。”
1918年,梁思永、梁思达、母亲李夫人、梁思庄、梁思成、梁思忠(从右至左)。
重视教育不计成本
梁启超将子女的教育主要放在学校教育上。为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梁启超可谓不惜巨资,用心良苦,他宁肯别的方面节省一点,也绝不让孩子上差一点的学校。
梁思顺作为长女,曾随父母在日本生活,当时神户没有适合华侨子弟的学校,梁启超就亲自在家教女儿读书,并专门请了家教辅导数理化,还在家里建了一座实验室,让孩子们在遇到想不通的理化问题时,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强理解。
1924年以后,几个大孩子出国留学,梁启超忙于政事,自觉对身边几个年纪小的孩子教诲不多,于是决定让思达、思懿、思宁休学一年,专门聘请了谢国桢做家教,给他们补习国学、史学。
为了让梁思成和林徽因在建筑学上大展宏图,梁启超专门筹集了5000美金,让毕业新婚的梁思成、林徽因取道欧洲回国,兼度蜜月和考察。这番张罗是在梁启超去世前仅一年,当时他身患肾病,时常便血,极为痛苦,且家境已不富裕。
对于儿女的学业,梁启超倾尽全力,可对于孩子的成绩,梁启超启超却并不在乎。次女思庄在一次考试中得了十六名,她非常难过。梁启超得知后写信给她:“庄庄:成绩如此,我很满足了。”“我对于你们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
对于孩子学业倾尽全力,但并不是为了得到那个骄傲的分数。梁启超只希望孩子能遇事有相当的常识,有果断的智慧。梁启超生平最敬佩曾国藩的一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一位父亲最大的宽心。
1910年,梁启超抱着三岁的思忠(右)和两岁的思庄。
给予孩子充分自由
梁启超在孩子专业的选择上,可谓独辟蹊径、别具一格,思成学了建筑学,思永也学了冷僻的考古学专业。兄弟俩都学有所成,都成了院士,梁思永的女儿梁柏说过,父亲梁思永之所以选择考古,是因为祖父梁启超的影响。当时外国人来中国盗挖文物牟取暴利很是猖獗,祖父梁启超觉得不能放任自家宝贝被人夺走,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考古学科,于是她的父亲梁思永便义不容辞地赴美学习考古了。
梁启超为孩子的专业和前途精心策划,但也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梁启超把子女看做是平等友爱的朋友,对子女的个性选择和发展意愿,从来都基于平等、尊重的立场,谆谆劝诱,从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
1927年,思庄读加拿大著名的麦基尔大学满一年,该选具体专业的时候,梁启超考虑到现代生物学当时在中国还是空白,希望她学这门专业,思庄遵从了他的意愿。但麦基尔大学的生物学课程无法引起思庄的兴趣,她十分苦恼,向大哥思成诉说。梁启超知道后,深为自己的引导不安,赶紧写信给思庄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合你的式,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不必泥定爹爹的话。”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梁启超的挚友,梁启超和林长民想做儿女亲家,更加亲密。但梁启超在介绍梁思成和林徽因认识的同时,明确告诉当时才18岁的梁思成和15岁的林徽因:尽管两位父亲都赞成这门亲事,但最后还得由他们自己做决定。事实上,这个决定又过了4年才最终做出。
梁启超非常看重子女生活的趣味。他写信告诫在美国留学的梁思成:“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梁思礼先搞导弹控制再扩展到计算机应用,也得益于兴趣的驱使。他年近九旬时还常常想起父亲:“他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除了以上谈及之外,他更关注对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
除此之外,梁启超还有许多珍贵的教育观点,比如“失望沮丧,是我们生命上最可怖之敌,我们须终身不许它侵入”“大抵凡关于个人利害的事,只是‘随缘’最好”等等,字字珠玑,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方。
林徽因与女儿梁再冰合影,为了纪念饮冰室主人梁启超,取名再冰。
教育子女爱国如家
在梁启超的心中,国家占有非同寻常的比重,他题写的“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用大事”,指引了梁家9个子女未来的路。
梁启超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将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他的9个子女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中7个留学海外,面对当时处于战乱之中的祖国,7个子女们都义无反顾地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选择与自己的祖国休戚与共。
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与长儿媳林徽因,在四川过着清贫且疾病缠身的生活,却顽强工作,断然拒绝日本的物质利诱和美国的高薪请,“我的祖国正在危难之中,我不能离开她”。他们夫妻二人在交通不便、兵荒马乱的十几年间,踏遍中国15省200多个县,考察古建筑,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中国建筑史》,使中国建筑在国际上闪耀出灿烂的光辉。北平解放前夕,解放军围城,梁思成帮助解放军标明城内古文物古建筑位置,以免遭到炮击,为保护古都古迹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9月,刚刚获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的梁启超九子梁思礼,从旧金山港乘船回国,参与新中国的建设。后来梁思礼对于当初回国的选择如此阐述:“我有个好朋友留在美国,后来他任美国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任中国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我们地位相当但收入相差很多。有人问我,对此作何感想。我的回答是,他研制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而我研制成功的东风五号导弹是保卫祖国的,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1920年,梁启超摄于巴黎。
有人说,真正的教育,从来就不是点石成金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也许,如何做家长,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下梁启超。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30 15:24
茗山长老辞世诗:秋水鱼踪,长空鸟迹
2019
04/29
19:26
广行法师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茗山长老辞世诗四首
一旦无常到,方知幻化身。
劝君多念佛,念念息贪嗔。
这一首是开示大众要老实念佛,精进修行,才能得出轮回苦海。
秋水鱼踪,长空鸟迹。
若问何往,往生净域。
觉而不迷,生必有灭。
乘愿再来,何须悲泣。
这是说自己已经成就道果,将要往生极乐世界,会再来度众生,还会再相见,安慰弟子们无须悲泣。
我佛遗教,以戒为师,
依戒修定,因定发慧。
由戒定慧,知苦断集,
慕灭修道,趋向解脱。
这一首是开示大众要以戒为师,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才能得出轮回苦海!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各宗各派,殊途同归,
信此信彼,信仰自由。
相互尊重,不立门户,
六和无诤,团结互助。
依教奉行,五戒十善,
四摄六度,逐步修炼。
这是告诫大众各人修习适合自己的法门,不要互相排斥,团结互助,和合和谐,依教奉行,次第修行,究竟解脱。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30 15:44
学问僧:人生在世 什么最靠得住?
2019年04月24日 22:20:33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35人参与14评论
人生在世什么最靠得住?(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徐上杰)
文:竺摩法师
有机会在此与各位宣讲佛理,真是高兴。现在我要提出一个问题来讲,就是:“人生谁最可靠”?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平常或者都有说过或听过,做人要有一个靠山才稳。但这个靠山颇有问题,究竟谁最可靠?靠那一座山才稳?如果靠不稳的话,就算它是山吧,恐怕也有倒下来的危险。比如古时的人,常以“朝中无人莫作官”,把“朝中人”作为靠山,才有进身之路;现代的新名词,则所谓“裙带关系”,也正是在找靠山。但试问这种靠山即使找到,是否真的靠得住呢?那是很有问题的。或者说人生在世,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也有道理,父母养我,朋友助我,谁说不可靠呢?
但仔细研究一下,靠父母朋友亦都是暂时性的,难以持久的。又父母如真可靠,那些闹“脱离父子关系”的新闻,或“父子对簿公庭”的纠纷,也不会发生了。朋友如真可靠,那些“忘恩负义”、“借刀杀人”、“卖友求荣”的事件,也就不会屡见不鲜了。事实上,人生五伦之间的违逆反常之事,真不知有多少啦!可见生活在这个梦幻的人生,虚浮的社会,想找一个可靠的对象,真是难如登天。现在且把世间不可靠的事情,提出几件来说一下:
A、自身靠不住
有许多人把自己的身体看得很重,或恃技能傲物,或恃美色炫众。佛经则说身体是一具臭皮囊,盛满粪便秽污,有何可以自骄?五蕴积聚,和合而成,缘散则坏,无常速朽之法,有何可以自傲?何况有了身体,便有生老病死之苦,它要老不能不老,它要病不能不病,它要死不能不死, 那里靠得住呢?
B、财富靠不住
世间之人,谁都希望拥有财富,所谓“有钱万事足”;试问有钱的人可以不老不病吗?可见这句话是靠不住的。或者说:“有钱鬼推车,无钱鬼揶揄”,证明有钱的高贵与可靠;但佛经说:“钱为五共之物,不可久恃”。所谓五共,即是说明金钱财物,是与水灾、火灾、盗贼、贪官、败家子五种灾难相共的。这五种灾难不时会发生的,证实金钱也是靠不住的;且金钱到了销散之时,更会带来比贫穷人更大的痛苦,因贫穷者尚能安贫,而富者一旦贫穷,难以安贫,其苦更甚了。
C、名位靠不住
有些人以为世界最可贵和可靠的,是名位权势,有了名位,便可自高身价;有了权势,可以威凌他人。所谓“大丈夫宁可无钱,不可无权”;然而“树大招风,名大遭殃”,爬得高,跌得重,“昨为座上客,今作阶下囚”,“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比比皆是。那,名位靠得住吗? 没有名位,其苦尚少;丢了名位,从高跌下,岂不痛苦更多吗!
D、亲友靠不住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话虽不错;但是人情的不测,好似天空变幻的风云,往古来今,几多亲友变成冤家,你能担保亲友是可靠的吗?“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见异思迁,视为常事。何况亲友即使是情真义重的患难之交,到了生离死别之时,不特无法再靠他,反而因为亲切之故,更加深了离别的痛苦,足见人生若靠亲友,亦不是良好的办法。
E、社会靠不住
有些人以为只要国家强盛,社会繁荣,就会为自己带来无限的幸福,这是比较可靠的;可是眼见欧美富强的国家,那一国无失业的人民?有几个国家不闹社会倾轧之苦?即使他是黄金海岸的富庶国家,也有闹失业问题,治安问题,你想社会可靠吗?且社会为营私而黑暗,为谋利而斗争,许多人在社会的生活线上挣扎而跌落陷阱不能自拔。这证明社会不但靠不住,还有许多危险哩!
F、相命靠不住
许多人喜欢看相算命,将之视为他唯一的信仰,相信看相的人,十足信相判定自己的前途:相信算命的人,就说命运注定自己一生的穷通祸福。其实相和命运到底有没有的呢?我们可以肯定它是有的,但不是固定而不变,或注定而刻板的。须知命从心生,相由心转。从前袁了凡三十多年相信看相和命运,十分灵验;后遇云谷禅师开示佛理,照佛理来做,就发现相命不一定准确,也不是注定的。可知信相貌、信气色、信命运,只不过是暂时指示先机,叫你预为安排,并非信了它就注定可靠的。
G、风水靠不住
阴阳气数,地理风水,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中国人多数相信风水是有的;但是不是有了好的风水,就相信其为固定不变的呢?风水是不可以肯定的,它虽然是有的,但也会随时发生变化,不是究竟可靠的。 我有一个朋友住在广东鹤山,他说那边有一座山,风水很好,是真龙穴;但在上面已建了寺院。当时有一官员,利用他的权势,赶僧拆寺,强把他父母的遗骨移来埋葬在那个龙穴上。当那个僧人被他赶走时,只说了两句话:“此地不发无地理;此地若发无天理”。结果那官员的子孙,几代都不发达。由此故事知道风水地理虽有,亦因人的心地善良与否而转变,你如心地恶毒,损人利己,就把祖宗葬在真龙穴上,也是靠不住的。
H、鬼神靠不住
信鬼拜神的人,碰到凶事来临,便六神无主,只好去乞怜鬼神;但乞怜鬼神真能获得解救吗?很难说。因照佛法观察,每个鬼神自身,尚多受苦,无力解救自己,岂能解救他人?且鬼神之中,亦有好坏,好的鬼神你向他们求救或能帮助多少;而恶的鬼神,凶残成性,反会给你带来灾祸。如地藏经第八品说:“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又恶毒鬼王说:“我等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好的鬼神,你求救于他,他可能没有力量解救你的难事;恶的鬼神,且会把好人引落恶道;可见人生要靠鬼神,也不是好办法。
上面说的人生八种信仰,都是靠不住的;那什么才靠得住呢?信什么才好呢?简单的回答,是信仰佛法才靠得住,信仰佛法才好。那么信仰佛法是靠什么呢?
(1)靠因果不靠命运
佛法的正见,首先阐明人生的因果关系,在于苦、集、灭、道的四种真理:现在人生所得的苦果,是由过去招集的业因;现在修习出世的道因,将来可获得涅槃的乐果。信因果是信正理,并非迷信,世间不论什事物,它的生长与坏灭,都是含有因果性的。我们从浅的方面看,因果的道理很浅显,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也明白;但从深的地方看,那就非常地玄微,不论好因坏因,只要你种了下去,永久不会失去的,那就因我们生命本体的“阿赖耶识”中,保藏着善恶熏习的种子,虽经转世多生多劫,亦不会失坏的。故因果经谓:“纵经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此,因果的理论与事实,不是如儒家只局限于现在一世。如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就是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但孔子答学生问死,却说“不知生,焉知死”,可见儒家虽谈因果,而是只论现在一世的,对于生前死后,并不注意。其他信神的宗教,大多只谈现未二世因果,如“信者得救”,即现在得救,将来生天,过去如何,亦未讨论。但人生有许多问题,如不知过去世的情况,就难以解答的,或解答得不够圆满的。
如同是人类,为何有贫富不等,智愚差殊?若推测到有一大力主宰者创造万物,则一因而生多果,与世间万物生长的事实相违,因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一因生一果的,如李只能生李,不能生桃。故以一大力者生造万物,于情理不合,也是难解得通的,而且如此解法亦不会令人满意,因为一大力者创造人类,又把人类强分贫富智愚阶级,苦乐不均,岂非其心极不平等,故使人类待遇不公?若以佛陀体证诸法实相的智慧,通达三世因果的道理,幽玄入微,远穷过去,推究未来,审察现在,则对于人生贫富智愚不等的问题的解决,是很简捷了当的,就是人生现实各种禀受不同的果报,皆由各人前世所作的业因有别,其种善因者则为富为智,种恶因者则为贫为愚,自作自受,非关有何大力之神的赐与。这种解法,较为合理公允,应该可以凭信的。
但是信仰因果,不同信赖命运,因信因果是可靠的,信命运是不可靠的,为什呢?命运不是固定的,你做善事的,坏的命运可以转好,若做恶事,好的命运可以变坏。信命运如此,信地理风水亦是如此,都是会转变,靠不住。而信因果呢,是有它一定的理则,只要审定好了目标,择善固执地去做,前途一定是光明幸福的,用不着再去怀疑,另卜吉凶,徒耗时日与金钱。
(2)靠自力不靠神意
在阿含经里,佛陀曾告诫弟子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是教信徒根据佛法的指示,自己去精进行持,才是学佛的正宗;若学佛的人自不努力,依赖他人或菩萨去救他,那是很难办得到的,因佛菩萨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用事的,如果你自懈怠不进,或多作恶不肯行善,想求佛菩萨保佑你,佛菩萨若随你的愿求,无异自打嘴巴,自己把自己千辛万苦所觉悟到的因果正理推翻了。
所以在学佛标准的四依(见拙著“正觉的启示”一书)中,有“依法不依人”的准则:法是理智的,理智是方的,不可更改的, 是靠得住的;人是感情的,感情是圆的,可以转动的,是靠不住的。故依于法,自能致力,必得成就,否则放弃自力,只靠他力,能否成功,是有问题的。如佛陀最聪明的弟子阿难,自己不肯用功,以为佛陀待他很好,有恃无恐,谁知后来遇到摩登伽女的引诱,几乎遭难,才怀着惭愧的心情向佛陀自白:“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这正是靠自力不靠他力的写照。靠佛菩萨的他力,尚靠不住, 何况如普通一般宗教专靠神意而希冀成功呢!
佛在世时,?边有一拜神的婆罗门教徒,向佛请示他的祈祷方法对否?佛说:“如将石头抛入河中,你向神祈祷,它能浮上来否”?他答:“不会浮上来”。佛又问:“油浮于水,你向神祈祷,能使之沉下水底否”?他亦答:“沉不下去”。佛乃晓之曰:“人能积善修福,必得上升,欲堕不得;做恶因罪,自必下沉,祈祷上升,亦不可能。因果自作,与神无关,自不检点,求神何益”!从这宝贵的开示中,反映出人生须靠自力,不靠神意,也正是遵照着因果不失的道理,走着人生向上的光明大道。
(3)靠真智不靠妄识
智是真实的,抉择是非,明确可靠;识是虚妄的,妄想分别,起灭无常,不可为则,故不可靠。但平常的人,障惑重重,隐蔽真智,都由妄心用事,造诸恶业,轮转生死。正如楞严经中佛对阿难说的:“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元常”就是真性。真性为“前尘虚妄相想”的妄心障蔽,真智不发,是非颠倒,便招造业轮回之苦。因此学佛标准的四依中,有“依智不依识”的规定,而学佛的目标,也正在“转识成智”,方能“离苦得乐”。其修学的方法,首要持戒破妄,控制妄心不随妄情所转,使其专注一境,妄去定生,由定发慧,真智现前,犹如金刚,锋利无比,斩除烦恼的葛藤,跃登解脱的圣境。
上面说了许多话,告诉大家,这样靠不住,那样不可靠,结归一句,就是要我们找出一个靠得住的东西,建立一个坚固的信仰。我们知道靠因果,即是正信因果,则信命运、信风水等,都非真正的皈依处。知道靠自力,不靠神意,则靠社会、靠朋友、靠金钱、靠名位等亦多不是究竟的办法。知道靠真智,不靠妄识,则知我们平日的妄心用事,都无是处;须要从佛法中求得真知灼见,惑尽情空,才会在现实的世界里,发现到一个新的大陆!
【法师简介】竺摩法师,1913年生,浙江乐清人,俗姓陈。11岁时于雁荡山出家,自号雁荡山僧。毕业于闽南、武昌等佛学院。亲近太虚大师,为入室弟子。抗日战争前,曾在香港弘法。民国四十二年(1953)转往马来西亚槟城。法师曾办无尽灯杂志,及澳门佛学社。其归依弟子遍及星、马、香港、东南亚等地。先后连任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主席十余年,并任马来西亚佛教学院院长、檀香山檀华寺住持等职。致力于佛教教育及弘教人才之培养,慈心悲愿,甚受僧俗敬仰。对大乘佛法之推广于马来西亚,贡献颇大。法师于2002年圆寂,僧腊七十九夏。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广州光孝寺”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4-30 16:07
星云大师:我简单的管理学
2019-04-30 15:49:13 来源:星云大师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Lofter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导语: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
我的出身,家父是单传,据说他出生二十八天,我的祖父就去世了。在他十余岁的时候,我的寡祖母也去世,只剩他孤苦零丁一个人。我出家的生活就和他的单传一样,出家人都有同门、同宗,济济多士,但我的师父和我的师兄都早逝,尤其我人又来到台湾,更加的孤单一人。
感谢因缘际会,开创佛光山之后,出家的弟子就有一千三百人,还有入道的教士、师姑百人。台湾的寺庙都很小,一时之间,有了这么一个像丛林的大寺,就经常有人来追问我怎样管理?贫僧没有学过管理,也不懂得管理,只觉得大家志同道合,为佛教、为社会大众奉献服务,重视因果,在公开、公正、公平、公有之下,就会相安无事了。
有一位出家的徒众是香港大学管理学系毕业,在四、五十年前,管理学科就已经有人注意。所谓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学校管理、图书管理、医院管理、工厂管理等等,贫僧看到这位徒众自恃高学历毕业,心有所傲,就告诉他,管钱,钱不讲话,随你用法;管物,物也不开口,随你搬动;管人,就难了;但管人也还不太难,最难的,是要管自己的「心」啊!你会管「心」吗?
贫僧童年失学,不但没有进过学校念书,连学校都没有看过,曾经有一次台湾大学邀我去讲「管理学」,当然我不敢应允。虽然佛教也有管理学,像丛林两序大众、四十八单职事、清规戒律等,这些我都没有做过深入研究,哪敢对人讲管理呢?
后来,曾经担任过教育部长的张其昀先生,他在阳明山创办了中国文化大学,并且在民国六十九年(1980)找我去担任印度文化研究所所长。他致词时说:「整个华岗就是一个大丛林,在此欢迎我们的住持星云大和尚回来。」我听了以后心有所愧,虽然在佛光山开山,但也不敢自认是住持。因为一个住持,要对丛林四十八单职事、清规戒律相当熟稔,所谓住持三宝,我想贫僧还不够条件。
前几年,台湾大学副校长汤明哲教授要来对我做一次访问,我和他并无交往,但贫僧对别人的要求一向不愿意拒绝。他来了就问:我对你们感到很奇怪,我们在家人有週休二日,有年节放假,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增加休假的时日;我们在家人每个月有数万元的收入,但仍然感到不够,希望再增加一些薪水。听说你们有一千多名出家人,没有假日,没有薪水,晚上还要加班,挑灯夜战,有这种力量是什么原因呢?
像这样的问题,过去不曾有人问过我。听他这麽一问,忽然感觉它确实是一个问题。我回答说,你们在家人是过「有」的生活,有假期、有待遇、有财物、有家庭,有妻子儿女,有,是有穷有尽、有限有量,当然会嫌不够;我们出家人过的是「空无」的生活,无假日、无薪水,心甘情愿为社会大众服务,没有指望报酬,因为没有这个欲望。因为「无」,所以无限无量、无穷无尽。他是台湾大学的名教授,对我这样的回答,我不知道他内心的反应是如何了。
说起佛光山的管理学,贫僧觉得,只要肯得上下大众同甘共苦,只要心平,又何处不能自在呢?当然,我也经常告诉僧信弟子「不比较、不计较」,不把人我是非得失放在心上,日子就会很平安的度过。我写过一首〈十修歌〉,就是希望对修道者有所勉励,后来渐渐的也为大家所传唱。
「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比较;
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要微笑;
五修吃亏不要紧;六修待人要厚道;
七修心内无烦恼;八修口中多说好;
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
若是人人能十修,佛国淨土乐逍遥。」
我也主张要有「老二哲学」的思想,所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我们观看历史,历朝的第一代皇太子被害的为数居多,如隋朝的太子杨勇,如唐朝的李建成等,多为了出头遭忌而牺牲。如果每个人安于「老二」,懂得「无我」,对做人处事,也就会心安理得了。
我也觉得佛门裡教我们的发心、忍耐,是非常有用的。发心就有力量,发心就会心甘情愿,发心为佛教服务、发心要广度众生、发心为常住工作、发心肯吃亏耐劳……能发心,还有什麽得失计较的呢?
忍耐,更是重要。不但做一个出家人,世间上每一个人要想生存、生活,都要能忍。能忍,就知道人我的关系,就知道情绪安定的重要。人家一句话、一件事,跟我来往,都要我去认识、接受、负责、担当、处理和化解,都要有忍的智慧、忍的力量。
因此,贫僧很早就写了一首〈剃度法语〉,告诉要求入门的弟子,假如你要问我怎样做一个出家人?对出家人的看法是什麽?这首〈剃度法语〉就不光只是唱一下而已,你必须好好思量。这是身为佛光弟子必须实践、奉为圭臬的座右铭:
佛光山上喜气洋,开山以来应万方。
好因好缘多好事,青年入佛教争光。
发心出家最吉祥,割爱辞亲离故乡。
天龙八部齐夸赞,求证慧命万古长。
落髮僧装貌堂堂,忍辱持戒不可忘。
时时记住弘佛法,莫叫初心意榜徨。
为僧之道要正常,不闹情绪不颓唐。
勤劳作务为常住,恭敬谦和出妙香。
清茶淡饭要自强,粗布衣单有何妨。
生活不必求享受,超然物外见真章。
善恶因果记心房,人我是非要能忘。
深研义理明罪福,慈悲喜捨道自昌。
朝暮课诵莫废荒,念经拜佛礼法王。
无钱无缘由他去,只求佛法作慈航。
十年之内莫游方,安住身心细思量。
任他天下丛林好,我居一处乐无疆。
在些法语里,贫僧没有更改过去传统出家精神的意涵,一个出家人本来就要依止一个常住,好好安心办道。
在佛光山,因应社会结构的改变,是到最近十年,才改为五点半早觉。在此之前,全山大众早晨四点半起床,五点礼佛做早课,六点钟过堂,七点钟在教室听讲学。三个小时后,听板声十一点半过堂用斋,饭后跑香,稍微休息一个小时,下午一点半到三点半继续上课。然后出坡服务一小时,四点半盥洗、用药石(晚餐)。晚上七点自修複习,九点钟晚课拜愿,晚上十点,在钟鼓声之下养静睡眠。星期六、星期天,人来客去,除了上课以外,还要分班去接待客人参观、服务三餐,为大家典座行堂分食。
有时候,外请的老师只有在礼拜六、礼拜天才有时间前来授课。经常在教室裡,老师一来就是一整天的课程,甚至把晚上自修的时间,都用来讲学。解门之外,行门修持有:抄经、打坐、朝山,二六时中,佛声不断。
虽然外面也有人批评我们,但贫僧常有一个感觉,想问批评我们的人:你们能每天在教室裡面坐六到八个小时上课吗?你们能每天三餐过堂,陈年累月的一饭一菜吗?饭前饭后念〈供养咒〉、〈结斋偈〉,至少要花一小时吃一顿饭,你们能做到吗?你们能可以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晚上十点钟休息吗?你们能每日早晚功课、随著钟鼓板声作息吗?你们能为常住出坡辛劳,不会埋怨吗?但佛光山所有的贫僧们,每天为佛教、为大众服务,尽管如此忙碌,忙得很开心,忙得很有意义,每个人几乎都笑逐颜开,天天好似过年。
如果我做贫僧的话,佛光山所有的徒众一千馀人,他们也应该都叫贫僧。其实,你问他们有钱没有钱,可能他说没有,但你问他生活得欢喜不欢喜,他必然会告诉你生活得非常欢喜安然,不然,为什么要出家做「贫僧」呢?
不仅如此,为了树立佛光山的宗风思想,维护山门纲常纪律,贫僧也为徒众立下「佛光山十二条门规」,作为四众弟子依此修道的准则。这十二条门规是:
一、不违期剃染; 二、不私建道场;
三、不夜宿俗家; 四、不私交信者;
五、不共财往来; 六、不私自募缘;
七、不染污僧伦; 八、不私自请託;
九、不私收徒众; 十、不私置产业;
十一、不私蓄金钱; 十二、不私造饮食。
在佛教裡,这些规矩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佛光山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教团,佛光人的作为,不能只为个人求安乐。凡有所作,都要想到团体、大众,都要顾及团队精神,要有「大我」的观念。大众依共同法则、共同制度,共同所信、共同所依,共同的自由,做为行事的准则,这就是所谓「集体创作、制度领导」。
后来,跟随贫僧的徒众、信徒渐渐增多,想到台湾大学的师生都自称「台大人」、文化大学的华冈师生也称「华冈人」,因此,凡与佛光山有缘的人,都应可以称为「佛光人」。为了建立大家的共识,于是贫僧又陆续立了〈怎样做个佛光人〉十八讲,让僧信大众对于佛光山的宗旨、目标、道风、守则,有一个深切的认识。十八讲的内容,可以参阅《人间佛教系列。佛光与教团》。
我也告诉徒众,凡事要抱持著「光荣归于佛陀,成就归于大众,利益归于常住,功德归于信徒」的精神行事。
所谓「光荣归于佛陀」,指的是虽然佛光山大众人多共事,但是个人不可争功、不可执著,要随喜随众,一切的光荣都是集体创作、仗佛光明而有。
「成就归于大众」指的是,佛光山创办的佛教事业,都不是我们个人能力所及,一切都是全体大众共成的。
所谓「利益归于常住」,在佛光山,一切都依佛陀建立「六和僧团」的理念而行事。「六和」是指戒和同遵(法制的平等)、利和同均(经济的均衡)、见和同解(信仰的一致)、身和同住(和乐的相处)、口和无诤(语言的亲切)、意和同悦(心意的开展)。在佛光山常住裡,虽然个人不富有,但也没有人为生活忧心,无论衣、食、住、行、生病、旅行参学等,一切都有常住照顾,因为不私蓄、不佔有,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佛国淨土了。
而「功德归于信徒」,则是说信徒在这发心、修行、奉献、护持,一切的缘分、功德都应该有他们一份。
以上种种说来,其实说我是「贫僧」,除了金钱,这许多的思想、理念、制度,甚至三好、四给、五和、六度……都是我的财富法宝。若要问贫僧的管理学是什么?实在说,贫僧的管理学就是在大雄宝殿的规矩里,在禅淨法堂的法制里,在典座斋堂的发心里,在劳动出坡的作务里,在人我关系的和谐里,在佛法正信的悟道里。我希望佛光山适当的贫穷,过清贫的生活,这就是中道的管理学。除此之外,贫僧还有什么管理学呢?所谓「有佛法就有办法」,有了佛法,又怎会去怨天尤人、慨叹自己呢?
原来世间上不是以有钱、无钱来论贫穷富有,贫、富,还是在心里上的感受。行文至此,对于自古以来在大陆丛林流行的「贫僧」两个字,贫而不贫,自然也就理所当然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 12:58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20+1=121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331共207,829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228
共有: 204,57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谢组织培养。
优哉游哉冬泳,成立青田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未知三高相伴,终至突发卒中。
送医紧急抢救,昏厥十昼十夜。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众。
一心发露忏悔,戒酒断肉无荤。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学修行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 15:42
“十二因缘”法的价值
2019年04月30日 14:25显密文库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十二因缘”法的价值(摄影:郑怡)“十二因缘”法的价值(摄影:郑怡)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著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成形,藉著六入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显示的是有情生命流转的因果关系,当中‘无明’和‘行’是过去世的因,依此二因而生出‘识’、‘名色’、‘六入’、‘触’、‘受’等现在世的果;再由现在世的‘爱’、‘取’、‘有’再次种下未来世‘生’、‘老死’的果,由此产生三世之间‘惑、业、苦’的因果轮回关系,称为‘三世二重因果’。
从上可知,十二因缘就像一条链子,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生命紧紧串连在一起;又像一座城墙,人为城墙所困,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有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人本来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是由于贪、瞋、痴烦恼的牵引,所以不容易出离十二因缘的流转。因此,若欲脱离三世轮回,得到解脱之道,只有泯灭生死根本的‘无明烦恼’,唯有‘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此才能究竟解脱。以上的流程称之为‘还灭缘起’,反之,称为‘流转缘起’。十法界当中的缘觉圣者虽然生不逢佛世,但能够从十二缘起的流转、还灭现象了悟‘非生非灭’的真理,因此称为‘缘觉’。
《增一阿含经》记载,佛陀因为思惟十二因缘的真理而开悟证果,而后因为悲悯众生‘不解十二因缘法,流转生死,无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识行本,于今世至后世,从后世至今世,永在五恼之中,求出甚难’,故以方便宣说此甚深难解之法,令众生共趋于正觉解脱。这段话说明:唯有认识十二因缘法,才能了解生命流转的实相,进而永除诸暗,离苦得乐。
十二因缘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根源。一般的生命起源说法是直线的,依佛教的因缘法来看,生命是‘无始无终’,是圆形的。一个人除非能够证悟解脱,否则一期生命结束,死亡的只是肉体,生命将随著业识继续流转,就像果树的种子,永远相续相生;又像薪尽火传,赓续不断;也像水和冰一样,互相溶合,互为冰水。所以,在三世相续的生命中,尽管我们的身体有五趣六道之别,生命主体却是一个。有些不明生命现象的人认为‘死亡就是消灭’,这就是不明因果的‘断灭论’。
《中阿含经》卷十〈习相应品〉说,了解十二因缘流转带给生命的诸多苦恼,便能有信;习信,便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习解脱,便得涅槃。这段话可说是道尽了‘十二因缘’法的价值所在。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 15:48
《周易》说劳动:养三种智慧,蓄三种精神
2019
05/01
14:44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1】
运动的智慧,自强的精神
《周易》认为,阴阳处在不断的交替运营之中。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阴阳不断运行,无始无终。
天行健。是刚健的,因为天运行不息,没有停滞。这告诉我们,也要勤于运动,在运动中自强自立。
梁启超曾说:“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且学者立志,尤须坚韧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于世,犹舟之航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天道刚健,不依赖外物,《周易》让人效法天,自立、自强。所以说,中国古人主流思想里,人道效法天道,人道自立,君子自强,不依赖鬼神,不依附于宗教。即便是效法天地,也绝不依赖天地。
自强不息的第二个内涵就是变动不居。天运行不息,变化无穷,所以品物流行、四时成序。《周易》用“龙”来象征乾卦和上天的精神。实际上中国文化的龙,就是八个字:“变化无常,隐现不测”。外国人的恐龙,全部都可看到,中国的画家画龙,如果全部画出来,不管是什么名家画的,都一文不值。“神龙见首不见尾”。龙从来没有给人见过全身的,这就是“变化无常,隐现不测”的意思。
自强不息的本质,就是众多经典中所说的:日新其德。阴阳相摩,八卦相荡。世界时时都在变化,万事万物在下一刻都是新的。
【2】
静的智慧,修德的精神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这种精神出自《周易》坤卦。乾卦讲的是动的智慧,坤卦讲的是静的智慧。
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地以厚重为主,厚重的大地承载万物,君子领悟了这种智慧,就要效法大地,修圣德以容载万事万物。
厚德载物,最重要的是要养成一种广大厚重的人生格局。厚德中的厚,就是一种广大、厚重的人生格局。《周易》坤卦中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厚德载物,首先要我们拥有直、方、大这三种德行。
直——《论语?雍也》中说,“人之生也直。”人性出于自然,本皆相近朴实,受后天种种习气熏染才偏离。人的先天本性真实自然,没有雕饰。
方——《周易》坤卦文言说,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直是就内在而言的,方是就外在而言的。
大——《孟子》中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光辉之谓大。力行其善,至于充满而积实,则美在其中而无待于外矣。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则德业至盛而不可加矣。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内在的自然合于本性,外在的言语行为的合于道义,那么就会成就含弘光大的人格。这种博大的、大气的人格是由内而外的,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
厚德载物第二个内涵就是善良宽容。厚德是善良,用善良的心地去承载万物,待人接物,包纳万物,就是宽容。我们从字面上分析,厚德是载物的前提,也就是说厚德载物,是要我们先养成一种宏达格局,然后用这种宏达格局去承载万物、待人接物。
【3】
谦的智慧,进取的精神
《周易》谦卦中说:
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说都在一个“谦”字里了。谦卦是《易经》之中唯一一个六爻全吉的卦象。卦体中山本高大,但处于地下,高大显示不出来,此在人则象征德行很高,但能自觉地不显扬。
由于天地人神的本性都是亏盈而益谦的,所以“谦”者有福了。其所作所为天地人神共佑助之,故能“亨通”,这就是中国人为何将谦虚视为美德的原因所在。
谦虚的本意是不自满,而绝非是一种处世的客套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谦的反义词就是盈,就是满。而谦则是要我们永远都不能够自满,正因为永远不自满,所以还有能进取的空间。
“盈”为满而将外溢;“谦”为不满而能接受。天道是要使盈者亏损而补偿不满者;地道也是要使盈者溢出而流向不盈的一方;鬼神的本性也是损害盈满者而福荫那些空虚者;而人的本性也是讨厌满盈者而喜好不满者。
“谦”的本质含义是一种永不自满,永远进取的精神,与退让消极以及形式上的谦逊骨子里却狂妄自大的伪君子作风是不相干的。谦有如大海,已然宽广博大矣,却位于百川之下而容纳百川。
本文转载自“儒风大家”,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 15:54
想要衣食无忧 财富自由?请先努力劳动 认真生活!
2019
05/01
14:04
腾讯儒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如果你问古人,有哪个日子是和劳动有关的。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二月二啊。今天我们还听到那个说法:二月二,龙抬头。但是对于过惯了城市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来说,可能这只是一句谚语。
但是,对于以从事农耕活动为主的古人来说,这个节日却有不平常的意义。随着天上苍龙星宿的“龙角星”在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这时候,大地解冻,天气转暖,春耕也从南到北开始了。从上古时候开始,“三皇”之首伏羲就在这天“御驾亲耕”,后世的皇帝更是把这形成了一项传统,他们会在这一天率百官出宫到田里耕地、松土,象征性地参加劳动。清代有一幅叫做《皇帝耕田图》的名画,就画出了这样一幅场景。因此,二月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春耕节”。
当然了,对于古代劳动人民来说,二月二只是一个仪式,其实说白了,他们又有什么时候不是在劳动的呢?
过了二月二,不久就是清明谷雨,有谚语云:“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这是在劝大家:这两个临近的节气之间,是特别适合劳作播种的,千万不要延误时间。
而对于姑娘们来说,还有专属于她们的“劳动节”,那就是被称为“乞巧日”的七月七日。古代那些穿针引线缝衣服绣荷包的妹子们,在过个节日里乞巧,那还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劳动技能升级吗?乞巧的成果,再过几个月就能看到了。因为天气转凉,就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时候了。
其实九月何止“授衣”,也正是丰收的季节啊。《吕氏春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虽然,古代没有“五一劳动节”的说法,但是,五一劳动节的时间正好是立夏节气前一周,时间点在春夏之交上。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春种晚一日不如早一日,夏收夏种夏管晚一时不如早一时。都说“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嘛。其实这时候,也正是劳动人民繁忙的时候呢。
他们在劳动中都收获了什么呢?
其实,单纯的田园生活也是宦海沉浮的人最为羡慕的,比如说,陶渊明。
他从“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在劳动中得到了人生的“真意”,直到“欲辨已忘言”。因为单纯的劳动其实是自由而快乐的,不然你看,从上古时候,人们就在歌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设想一下,“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劳动虽然早出晚归,但是在劳动者的眼中,同样是另外一种诗情画意。
他们把懒惰视为一种罪恶,说出了“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的名句;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自然现象,得出了“民生在勤”的经验教训。
劳动人民从来不觉得劳动本身是辛苦的,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真正让他们感觉到辛苦的,永远不是劳动,而是“苛政猛于虎”的苛捐杂税;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公平对待。
但是,即便带着枷锁,古代的劳动者们也跳出了美丽的舞蹈。
在他们手中,创造出了或轻柔如素纱禅衣,或雄伟若万里长城,或精细如垄作法的耕种方式,或丰富如敦煌莫高窟的艺术宝库……无数的奇迹确证着劳动的伟大。千百年来,推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延绵至今的,不就是劳动吗?
当然了,他们才没有想到这么多,其实他们想的很简单,却也很真实:只有努力耕耘,才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啊。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 16:12
五一特辑:劳动诗词30首
2019
05/01
13:49
诗词轩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农耕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耕作、渔业、织作各个行业,都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一起通过30首诗词来了解下古代劳动人民各个行业的劳动图景。
《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悯农二首》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田家行》
唐·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打麦》
宋·张舜民
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
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
转到天心麦已熟。
鶡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
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
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
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
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
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
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
田家辛苦可奈何!
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
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蚕妇》
唐·杜荀鹤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蚕妇》
唐·来鹄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
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好事近·渔父词》
宋·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看酿酒》
唐·王绩
六月调神曲,正朝汲美泉。
从来作春酒,未省不经年。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织妇词》
唐·元稹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蚕神女圣早成丝,今年丝税抽征早。
早征非是官人恶,去岁官家事戎索。
征人战苦束刀疮,主将勋高换罗幕。
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檐前袅袅游丝上,上有蜘蛛巧来往。
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织妇辞》
唐·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绣》
唐代: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红线毯》
唐·白居易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1 18:04
唐永亮:新天皇即位对日本意味什么
2019-04-30 00:23 环球时报
唐永亮
36参与
今天,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退位,59岁的皇太子德仁将于5月1日即位为新天皇,而从当天零时起,日本正式进入令和时代。那么,明仁的“生前退位”和令和时代的开启对日本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日本学界、甚至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天皇在战后日本社会的影响力不及近代了。确实如此,战后象征天皇制下的天皇因大大削弱了政治和宗教上的功能,其影响空间大不如前,天皇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力也大打折扣。2014年,日本放送协会(NHK)所做的《第九次“日本人的意识”调查》的结果佐证了这一点。该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你对天皇抱有何种感情”时,1973年时有20.3%的受访者回答“抱有好感”,有42.7%的受访者回答“抱有反感”。到了2013年,受众的心理发生微妙变化,对天皇的好感度提高至35.3%,对天皇的反感度下降至28.4%,而对于天皇的尊敬感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为34.2%。然而,是否就能得出日本皇室没有多大社会影响力了呢?笔者认为,还需把当代天皇的影响力问题放在日本社会整体的背景下来考量。
第一, 在当代日本国民政治有效性感觉低下的状况下,天皇和皇室大概是少有的能引领整个日本社会话题的因素之一。战后以来,日本人对政治普遍不感兴趣。同样根据2014年NHK的调查显示,1973年时当问及“在国会议员选举时,我们普通国民的投票,对国家的政治产生了何种程度的影响”,有40%的受访者回答“有非常大的影响”,而这一数据在2013年下降至20.5%。当问及“普通国民政治活动的方式,您会选择哪一种”,选择“静观”和“依靠”态度的受访者由1973年的74.1%,上升至2013年的80.3%。在个性化教育背景下,日本社会的多元化日益明显,很少有某一事件能引起整个日本社会的关心。而此次明仁天皇“生前退位”和令和时代的开启在日本社会的影响力无疑是战后至今少有的。
第二, 日本天皇、皇室通过开展祭祀、皇室外交、慰问等活动,积极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在古神道时期,握有氏神祭祀执行权的是继承了正统直系血缘系谱,并成为大家族中心的大家长及其妻子。到了近代国家神道确立起来之后,祭祀权的归属更加明确。天皇拥有祭祀大权,通过亲自祭祀,以表示现人神的神德。直到现在,日本皇室一年之中还要举办“神尝祭”“新尝祭”等祭祀活动,以祈求国泰民安。虽然二战后日本皇室的政治影响力受限,但皇族成员通过出访、接待外国元首来访、与外国元首互致书信等,积极开展“皇室外交”,因其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并立足“国际亲善”,往往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灾害应对、海外慰灵等方面,皇室的作用也可圈可点。有日本学者指出,天皇是日本在遇到百年不遇的国难时,起到救国作用的日本最高的管理机构,拥持天皇制与坚守日美安保体制一样,是日本民族生存不可欠缺的国体。
那么,此次令和时代的开启将会给日本社会带来何种影响?
首先,“令和”一词包含着日本社会对自身状态的认知和国家未来走向的判断。按照日本官方的说法,“令和”一词源自日本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而“令”有秩序的含义,“和”则意味着稳定、和平。就如日本“平成”年号恳谈会成员之一的西春原夫所言,“令和”指出了今后日本应该走下去的道路:维护和平、和谐相处。这大概是日本社会在面临少子老龄化社会难题、经济长期疲软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一种政治判断和战略选择吧。
其次,明仁天皇“生前退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虽然根据2017年6月日本国会通过的《关于天皇退位等皇室典范特例法》,明仁天皇的“生前退位”属于特例,但在《皇室典范》并没有得到根本修改的背景下,毕竟是迈出了皇室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明仁天皇退位的实现,是修改《皇室典范》的突破口,必将引起日本民众对未来创设女性宫家,进而出现女天皇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探讨。
最后,天皇更替是否会提振日本经济值得期待。从历史上看,日本皇室大事往往会牵动日本经济发展。明仁天皇的二儿媳、文仁亲王的妻子纪子在2006年2月再度怀孕的消息传出后,使婴儿用品等相关行业迅速升温,甚至还带动了一直处于低迷的日本股市。此次,德仁皇太子即位,开启令和时代,是否也会有效提振日本经济,令人拭目以待。(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研究员)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2 12:15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20+2=122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430共215,317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未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厥十昼十夜。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众。
一心发露忏悔,戒酒断肉无荤。
戒贪戒嗔戒痴,素食素衣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学修道修心。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2 12:27
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
2019年05月02日 08:31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五蕴假合的躯体因“我”而赋予了生命的真义。五蕴假合的躯体因“我”而赋予了生命的真义。
问:五蕴假合的人身意义何在?
索达吉堪布:虽然身体在瞬间刹那地消失,但依靠它所积累的善业功德却会流芳百世。如同在风中荡漾的檀香气味,传到很远的地方也会令人愉悦。
五蕴假合的躯体因“我”而赋予了生命的真义。分分秒秒组成的“岁月时轮”无始无终地流转不息,它创造了五光十色的天地万物(包括人类),随即又将之一个个摧毁,不留痕迹。有生就必然要死,而生命就在呼吸之间,从生到死气脉运转不息,创造着维生元素,养育滋生着生命,可它又无情地破坏生命,使之夭折、终止。以时轮金刚的讲法,人体共有脉七万二千条,经脉、血脉、气脉各二万四千条。若人寿命为百岁,从生下来五个月开始,每天坏死两条脉,百年以后所有的脉全部坏死,人就必然要死。此外人的寿命还受先天后天条件、情绪、阴阳、环境、工作等多种内因外缘的影响,死缘众多,生缘极少。身体刹那刹那都在毁灭,从婴儿到衰老之间,时光如流水一样逝去,转眼就到了中阴法王跟前。如《中观四百论》所云:“为死故而生,随他行本性,现见是为死,非是为存活……任谁所谓活,唯心刹那顷,众生不了彼,故自知极少。”
虽然身体无常刹那间会消失,但依彼所造之业是否也随之消失呢?《百业经》中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所以,此身行持的善业,无论是念经、顶礼、绕塔,还是布施、持戒、忍辱,其业绩定能流传百世,如依靠念“南无阿弥陀佛”而得以往生极乐净土。同样,造恶亦是此理,即谓“善恶诸业,如影随形”,又如《功德藏》所云:“高空飞翔金翅鸟,虽暂不见身影现,然与其身无离合,因缘聚合定现前。”业以肉眼虽然看不见,但却不能否认它的存在。肉眼所见极其有限,且不说前生后世、甚深的因果法,就算明天、后天乃至下一刹那的事都无法看到。因此不能太信任肉眼,当依佛法闻思修行,积累善业资粮,圆具法眼、佛眼、慧眼等五眼六通,早证菩提。
善业即如檀香一样殊妙。檀香木生存之地,以及存放檀香原料、半成品、成品之地都极其有限,然而它的香气在风的吹送下定会溢散诸方。香气虽被风送到了很远的地方,然而都能令闻香味的人生起无比的欢喜心。因此以身造作的善业,历经百世乃至更长的时间以后,因缘成熟所成的安乐果,自己定然能够感受。
——《格言宝藏论》
(来源:索达吉堪布博客)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2 12:34
梁冬:长寿的终极方法
2019
05/02
09:32
儒风大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来源 |禅者Changer
梁冬,做过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也曾任百度副总裁。而今,竟用毕生精力探寻宇宙真理,并以传承中医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终身使命。以下,就是他在践行生命实相中,所收获到的感悟,
小编读后,颇为触动,愿此文的智慧也能传递给您思考。
01
中医治人不靠技法,是靠心法
一个中医的医术一定和医德成正比。中医治人不是靠技法,是靠心法。心法对的时候,哪怕是很普通的一个药方,在他的手里就有用,他的「正」会让病人产生信任感,从而让药效提升。
其实,判断一个中医的好坏,看他的治病思路,几句话就可以很清楚。中医一直以来强调,病不是简单的病毒、炎症,那只是结果和症状,病是导致疼痛发炎等这些症状背后的原因。
有些医生把病和病因(情绪)割裂开,以为疾病是一个单独于身体以外的物质存在,比如有人发病,就迫不及待把瘤子切除,以为这样就病就好了,这其实是很狭隘的观念。
而不幸的是,这个狭隘的观念,又是当今许多人对于身体和疾病的看法。但其实疾病的成因表面是身体出了问题,实际上是心理出了问题。尤其是疑难杂症,那是生命出了问题。
所以,若无心法,没有气感,打太极拳也只是太极体操。
02
不是中医不科学,是你不懂科学
现代工业把人异化了。福特说,我明明雇佣的是两只手,怎么后边站着一个人?在一系列的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产生了牛顿物理学,又产生了一个世界观: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被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的。
现代西医就是在这个历史过程当中产生,它把人视为理性的、冷冰冰的一团。把工人阶级的操作逻辑应用到了医学上。
许多人批判中医的一个理由是:中医几千年来没什么进步,西医却在不断发展。
但其实科学已证明物种的变化以百万年为单位,人类的身体在三千年、甚至一万年以来都没有本质的变化。真正发生变化的是人类的生活而不是生命。
例如:现在大家不愁衣食,身体储备的就多了,肥胖、糖尿病、心肌梗塞、脑血栓……所以我认为《黄帝内经》在3000年前完全有可能对身体的了解已经达到很高的层次。
有种观点,认为科技的进步是以伤害人的本能为代价的。比如从前人能独立的把车从单位开回家是理所应当的,可自从有了GPS后,很多人就慢慢丧失了自己回家的能力。
其实我们曾经拥有很多能力,却都在「进步」中丧失了。而中医的意义,就是帮助你甩掉GPS,把车开回家。
03
你迷信的西医,其实你也不懂
许多人批评中医不科学,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西医的最新发现。近十年西医超越了传统线性、机械化的医学模式,正在向能量医学和意识医学发展。
前两天我经历了一件神奇的事:前苏联科学家研发的为宇航员做体检的技术,可以根据你的照片在15分钟后为你出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而这份报告的结果竟跟我们在医院,经过一套复杂的器械后的体检结果是一样的。
它运作的原理就是找到你在第四维空间留下的影像,不同能量区域有不同的颜色。
台湾的王唯工教授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他正在申请通过美国专利:用经络能量来检测糖尿病,不需要破手指,甚至可以盲测,依据就是中医经络的振动频率关系。
他告诉我,现在哈佛医学院正在引入东方能量医学的观点,重新去看待身体、规划西医的思考模式。
曾经一群斯坦福的博士后告诉我,研究完基因,你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是可能有上帝的。安静地坐着不动,过二十分钟你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与心跳。生命说白了很简单,一呼一吸,「气」就在中间流转。
佛家讲:两精交合的时候,一个人的天命就决定了。为什么出生的那一刻对一个人的生命有影响?出生前你的气是母亲给的,出生后为了对抗大气压力吸了第一口气,整个血循环开始启动,朝向大脑的神经元也开始搭建。
在这瞬间,所有的星球,所有朝向变化,所有的天气变化,它都会在这霎那间形成一个共同的磁场。
这磁场决定了你的神经元如何搭建,也就决定了你的思维方式。
所以呀,现在谈论中医和西医的区别有没有问题,就像两个分别从南坡、北坡向珠峰进发的队伍,明明路途不同,却偏要南坡的人说北坡的事儿、北坡的人说南坡的事儿。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再过几年登顶会合了,也就明白了。
04
什么是中医的智慧
我的老师、那些研习中医的长者给予你的智慧都是特别简单的东西:能量一直在转,并且守恒。跟有智慧的长者在一起无须要他教你什么,看到他那样的表情,就学会很多东西。
你想有钱,就跟最有钱的人在一起;你想时尚,就跟最时尚的人在一起;你想活得长,就跟长者多在一起;你想有智慧,就跟有智慧的人在一起。
中医的智慧在「精气神」,「精」是物质,「气」是能量,「神」就是信息和意识。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些「好人」得严重的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努力在做一个好人,虽然行动善,但心不善,意识不善。内心纠结反而造成了他的病。
当你有智慧去理解这个真相之后,你要承认自己,如果我不能成为一个好人,我宁愿做一个真实的、不坏的人,这是中医的智慧。
05
最好的医者,是自己
最好的中医是自己。为什么许多中医能活到九十岁?因为他开阔,不扭曲,不变形,不折腾自己。
健康的源泉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性。举例而言,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健康的方式就是绕开他。
不是因为我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选择权才可以做到,我认识很多底层人民也活得快乐。要明白生气是愚蠢的事,你才能不生气,做到这一点就已经健康了一半。
总而言之,最靠谱的养生办法就是做一个尽量天真的人。
记得有位智者就说过,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一个「神」,用国外的语言叫神,用中国人的语言叫「灵」,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叫「潜意识」,用佛法的语言叫「如来」。
它一直在爱我们,我们顺着它的意思,就会过得比较好;如果我们不顺着它的意思,它就会提醒我们,给我们一点麻烦,而这些小麻烦正是为了提醒我们从错误中归来。
一念生,一念起
光与死,明与暗
每一个当下
念头和行为都源自于本心
我们毕生都需要努力
连接生命的源头
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
回归和听从自己的内心
找回生命力
活出真正自我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2 14:04
朱光潜:学会消遣,做一个生机勃勃之人
2019
05/02
10:36
大道知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丨朱光潜
身和心的活动都有节奏的周期,这周期的长短随各人的体质和物质环境而有差异。在周期限度之内,工作有它的效果,也有它的快慰。过了周期限度,工作就必产生疲劳,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成为苦痛。到了疲劳,就必定有休息,才能恢复工作的效果。这道理极浅,无用深谈。
休息的方式甚多,最理想而亦最普遍的是睡眠。在睡眠中生理的功能可以循极自然的节奏进行,各种筋肉虽仍在活动,却不需要紧张的注意力,也没有工作情境需要所加的压迫,它的动作是自由的、自然的、不费力的、倾向弛懈的。一个人如果每天在工作疲劳之后能得到充分时间的熟睡,比任何养生家的秘诀都灵验。
午睡尤其有效,午睡醒了,午后又变成了清晨,一日之中就有两度的朝气。西方有些中小学里,时间表内有午睡的规定,那是很合理的。我国的理学家和各派宗教家于睡眠之外练习静坐。静坐可以使心境空灵,生理功能得到人为的调节,功用有时比睡眠更大。但是初习静坐需要注意力的控制,有几分不自然,不易成为恒久的习惯,而且在近代生活状况之下,静坐的条件不易具备,所以它不能很普遍。
睡眠与静坐都不能算是完全的休息,因为许多生理的功能照旧在进行。严格地说,生物在未死以前决不能有完全的休息。有生气就必有活动,“活”与“动”是不可分的。劳而不息固然是苦,息而不劳尤其是苦。生机需要修养,也需要发泄。生机旺而不泄,像春天的草木萌发被砖石压着,或是把压力推开,冲吐出来,或是变成拳曲黄瘦,失去自然的形态。
心理学家已经很明白地指示出来:许多心理的毛病都起于生机不得正当的发泄。从一般生物的生活看,精力的发泄往往同时就是精力的蓄养。人当少壮时期,精力最弥满,需要发泄也就愈强烈,愈发泄,精力也就愈充足。一个生气蓬勃的人必定有多方的兴趣,在每方面的活动都比常人活跃,一个人到了可以索然枯坐而不感觉不安时,他必定是一个行将就木的病夫或老者。如果他们在健康状态中,需要活动而不得活动,他必定感到愁苦抑郁。人生最苦的事是疾病幽囚,因为在疾病幽囚中,他或是失去了精力,或是失去了发泄精力的自由。
精力的发泄有两种途径:一是正当工作,一是普通所谓消遣,包含各种游戏运动和娱乐在内。我们不能全副精力去工作,因为同样的注意方向和同样的筋肉动作维持到相当的限度,必定产生疲劳,如上所述。人的身心构造是依据分工合作原理的。对于各种工作我们都有相当的一套机器,一种才能和一副精力。比如说,要看有眼,要听有耳,要走有脚,要思想有头脑。我们运用眼的时候,耳可以休息,运用脑的时候,脚可以休息。所以在专用眼之后改着去用耳,或是在专用脑之后改着去用脚,我们虽然仍旧在活动,所用以活动的只是耳或脚,眼或脑就可以得到休息了。
这种让一部分精力休息而另一部分精力活动的办法在西文中叫做diversion,可惜在中文里没有恰当的译名。这也足见我们没有注意到它的重要。它的意义是“转向”,工作方面的“换口味”,精力的侧出旁击。我们已经说过,生物不能有完全的休息,普通所谓休息,除睡眠以外,大半是diversion,这种“换口味”的办法对于停止的活动是精力的蓄养,对于正在进行的另一活动是精力的发泄。它好比打仗,一部分兵力上前线,另一部分兵力留在后面预备补充。全体的兵力都上了前线,难乎为继;全体的兵力都在后方按兵不动,过久也会疲老无用,仗自然更打不起来。更番瓜代(注:更番指轮流,替换;瓜代本指瓜熟时赴任,到来年瓜熟时派人接替,后世把任期已满换人接替叫做瓜代。)是精力的最经济最合理的支配,无论是在军事方面或是在普通生活方面。
更番瓜代有种种方式。普通读书人用脑的机会比较多,最好常在用脑之后作一番筋肉活动,如散步、打球、栽花、做手工之类,一方面可以使脑得到休息而消除疲劳,一方面也可以破除同一工作的单调,不致发生厌闷。卢梭谈教育,主张学生多习手工,这不但因为手工有它的特殊的教育功效,也因为用手对于用脑是一种调节。大哲学家斯宾诺莎于研究哲学之外,操磨镜的职业,这固然是为着生活,实在也很合理,因为两种性质相差很远的工作互相更换,互为上文所说的diversion,对于心身都有好影响。
就生活理想说,劳心与劳力应该具备于一身,劳力的人绝对不劳心固然变成机械,劳心的人绝对不劳力也难免文弱干枯。现在劳心与劳力成为两种相对峙的阶级,这固然是历史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事实,但是我们应该要忘记它并不甚合理。在可能范围之内,我们应该求心与力的活动调节适中。我个人很羡慕中世纪欧洲僧院的生活,他们一方面诵经、钞书、画画而且作很精深的哲学研究,一方面种地、砍柴、酿酒、织布。我常想到我们的学校在这个经济凋惫之际为什么不想一个自给自足的办法,有系统有计划地采行半工半读制?这不仅是从经济着眼,就从教育着眼,这也是一种当务之急。大部分学生来自田间,将来纵然不全数回到田间,也要走进工厂或公务机关;如果在学校里只养成少爷小姐的心习,全不懂民生疾苦,他们决难担负现时代的艰巨责任。当然,本文所说的劳心与劳力的调剂也是一个重要的理由。
不同性质的工作更番瓜代,固可以收到调剂和休息的效用,可是一个人不能时时刻刻都在工作,事实上没有这种需要,而且劳苦过度,工作也变成一种苦事,不能有很大的效率。我们有时须完全放弃工作,做一点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享受一点自由人的幸福。工作都有所为而为,带有实用目的;无所为而为,不带实用目的活动,都可以算作消遣。
我们说“消遣”,意谓“混去时光”,含义实在不很好;西方人说“转向”(diversion),意谓“把精力朝另一方面去用”,它和工作同称为occupation,比较可以见出消遣的用处。所谓occupation无恰当中文译词,似包含“占领”和“寄托”二义。在工作和消遣时,都有一件事物“占领”着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身心也就“寄托”在那一件事物里面。身心寄托在那里,精力也就发泄在那里。拉丁文有一句成语说:“自然厌恶空虚。”这句话近代科学仍奉为至理名言。在物理方面,真空固不易维持,一有空隙,就有物来占领;在心理方面,真空虽是一部分宗教家(如禅宗)的理想,在实际上也是反乎自然而为自然所厌恶。我们都不愿意生活中有空隙,都愿常有事物“占领”着身心,没有事做时须找事做,不愿做事时也不甘心闲着,必须找一点玩意儿来消遣,否则便觉得厌闷苦恼。闲惯了,闷惯了,人就变干枯无生气。
消遣就是娱乐,无可消遣当然就是苦闷。世间欢喜消遣的人,无论他们的嗜好如何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都有强旺的生活力,运动家和艺术家如此,赌徒乃至于烟鬼也是如此。他们的生活力强旺,发泄的需要也就跟着急迫。他们所不同者只在发泄的方式。这有如大水,可以灌田、发电或推动机器,也可以泛滥横流,淹毙人畜草木。同是强旺的生活力,用在运动可以健身,用在艺术可以怡情养性,用在吃喝嫖赌就可以劳民伤财,为非作歹。“浪子回头是个宝”,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消遣看来虽似末节,却与民族性格国家风纪都有密切关系。
一个民族兴盛时有一种消遣方式,颓废时又有另一种消遣方式。古希腊罗马在强盛时,人民都欢喜运动、看戏、参加集会,到颓废时才有些骄奢淫逸的玩意儿如看人兽斗之类。近代条顿民族多欢喜户外运动,而拉丁民族则多消磨时光于咖啡馆与跳舞厅。我国古代民族娱乐花样本极多,如音乐、跳舞、驰马、试剑、打猎、钓鱼、斗鸡、走狗等等都含有艺术意味或运动意味。后来士大夫阶级偏嗜琴棋书画,虽仍高雅,已微嫌侧重艺术,带有几分“颓废”色彩。近来“民族形式”的消遣似只有打麻将、坐茶馆、吃馆子几种。对于这些玩意儿不感兴趣的人们除着做苦工之外,就只有索然枯坐,不能在生活中领略到一点乐趣。我经过几个大学和中学,看见大部分教员和学生终年没有一点消遣,大家都喊着苦闷,可是大家都不肯出点力把生活略加改善,提倡一些高级趣味的娱乐来排遣闲散时光。从消遣一点看,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生命力的低降。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现象。它的原因在一般人不明了消遣的功用,把它太看轻了。
其实这事并不能看轻。柏拉图计划理想国的政治,主张消遣娱乐都由国法规定。儒家标六艺之教,其中礼、乐、射、御四项都带有消遣娱乐意味,只书、数两项才是工作。孔子谈修养,“居于仁”之后即继以“游于艺”,这足见中西哲人都把消遣娱乐看得很重,梁任公先生有一文讲演消遣,记得大意是反对消遣浪费时光。他大概有见于近来我国一般消遣方式趣味太低级。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精力必须发泄,不发泄于有益身心的运动和艺术,便须发泄于有害身心的打牌、抽烟、喝酒、逛窑子。我们要禁绝有害身心的消遣方式,必须先提倡有益身心的消遣方式。比如水势须决堤泛滥,你不愿它决诸东方,就必须让它决诸西方,这是有心政治与教育的人们所应趁早注意设法的,改善民众消遣娱乐,未见得是小事。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5-2 14:18
《周易》最核心的六句话:参悟宇宙人生,醍醐灌顶!
2019
05/02
09:00
儒佛道文化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1
01
穷则思变。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任何事情如果任由其发展到了极致,那么事物就要开始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会导致事情的发展不受阻碍,只有这样,事物才会进行不断地发展。
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如商君入秦,吴子进楚。
所以说,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如果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事,不能死钻牛角尖,要学会先辈们的通达与屈伸,这样便可以“通则久”。
02
人生的六个步骤。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周易·乾卦》。
其中:
潜龙勿用,为人生第一阶段,其意为:潜龙=隐藏,龙潜于渊,阳之深藏,人们做事前应忍时待机,看清时势,这样才利于下一步行动。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为人生第二阶段,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现的有“大人”风范,属于气质,二是得到“大人”的赏识,属于遇到贵人。
终日乾乾,为人生第三阶段,其意为:遇到贵人或拥有气质后,每天还要自强不息,发奋努力,这样做事方可成功。
或跃在渊,为人生第四阶段,其意为:如果只是发奋努力,还远远不够,必须要学会看时势,根据指龙或跃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渊,表示只要根据形势的需要而进退,就不会有错误。
飞龙在天,为人生第五阶段,其意为:龙飞九州,翱翔天下,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可以大展宏图。
亢龙有悔,为人生第六阶段,其意为:当自己成为领导占据高位时,一定不能骄傲,否则容易招惹灾祸,知进退,明得失。
当真正做到这六个步骤,功名利禄,不求也会降落到自己身上。
03
人在做,天在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传·文言传·坤文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只有每天做好事的人家,才会给子孙后代遗留很多恩泽,而平日不行善事的人,给子孙后代带来的只能是麻烦和祸害。
这句话给我们现代人所带来的启示就是,任何事物都是由一到多,慢慢达到一个积累的过程,最终会形成量变引起质变的情况。
同时也给我们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做事情前,一定要避免亡羊补牢,提前预知危险,否则不管不顾,就这么放任,会导致后果十分严重。
04
团结一致,无往不前。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系辞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如果两个人合得来,心意相同,那么这种团结一致的力量可以割断金属;如果两个人语言上也谈得来,那么说出的话就像兰花一样幽香。
这句话给我们现代人说的道理便是,朋友之间,只要心意相通,交情深厚,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强调了友情和团结的重要性。
其中成语义结金兰就是出自这里,意为结交很合得来的朋友,而其中金兰这个词语更是契合了上句断金,最终演变到现代:团结一致,无往不前。
05
发奋图强,自身进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天道的力量强健刚硬,而与之对应的君子,做人处事应如天道一样,争取自我进步,奋发图强;坚硬的大地宽厚无比,而君子应该如大地一般的美德,心胸不但宽广有气量,而且做人做事也当如此。
经过千年传唱,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已成为后代人的座右铭,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激励,还是一种为人处世,踏往成功之路的“捷径通道。”
06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系辞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如果不愿意做对社会有贡献,不愿意做帮助他人的善事,那么很难成为一个有声望、名望的人;如果不做那些伤害他人、危害整个社会的事情,就不会导致灭亡。
刘备在去世前曾教导阿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同样也是警示我们后人。
一个人如果不能踏踏实实生活,不能在生活中积累东西,是很难达到一些成就,也无望走向成功之路。
而那些导致杀身之祸的人,平时只会伤害别人,危害社会,这种人,不值得我们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