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19 14:59
韭菜花
前几天,去朋友家聚会。
闲聊中朋友说,他们家住的楼房,顶上可以上去,大家就在楼顶各自用泡沫箱种了几箱菜。朋友也种了几箱韭菜,这时节已经到了韭菜开花结籽的时候。出于兴趣,大家一块到楼顶看看。
来到楼顶看到,朋友的韭菜,是用几个大小深浅不一的泡沫箱种的。每一个箱子里种了七八窝到十几窝不等的韭菜。确实是到了季节,箱子里的韭菜已经是不能吃了。绝大多数都已经抽苔开花了,有些都已经结了籽。
泡沫箱里种的韭菜。据说,种菜的土是从楼下一袋一袋提上来的,可真够辛苦的。
https://pic1.imgdb.cn/item/68ccc8c4c5157e1a8818c159.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ccc8f1c5157e1a8818c2b1.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ccc9c2c5157e1a8818ca3c.jpg
拉近了看,韭菜花也挺好看的。六角分开的白色花瓣,中间是三个子房。子房中间是一支雌蕊,子房外面围着六只雄蕊。花朵虽不大,可是,一只韭苔上边开上数十朵小花,聚在一起也是挺大的一束。
有些苔上的花苞还没开放,那些三角锥型的花苞,与荞麦的形状有点相似,只不过是粉红色而已。
https://pic1.imgdb.cn/item/68ccc9cdc5157e1a8818cad3.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ccc9e8c5157e1a8818cc38.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ccc9f9c5157e1a8818cd2b.jpg
很多花都已经开败了,韭苔的枝头上,韭菜籽已经快要成熟了。从个别裂开的籽荚上,已经可以看到里面的韭菜籽了。
听朋友说,明年,就用这些韭菜籽重新播种了。
https://pic1.imgdb.cn/item/68ccca05c5157e1a8818cdc8.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ccca0ec5157e1a8818ce44.jpg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0 21:31
做人难(南方民谣)
棉要日头花要麻要雨、蚕花娘子无雨覅晴天、吃饭只怕齐台子、猪猡只怕朝头猪;做天难做五月天、做人难做半中人。意思:棉花要太阳、络麻要下雨养蚕的娘子只要是阴天吃饭人最怕没长大的孩子猪猡最怕还不能出栏的猪天气是五月天最做、做人最难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2 20:09
国庆节的念想
九月十月,是吃螃蟹的时候。今年,启东的梭子蟹大丰收,活蹦乱跳又张牙舞爪的活螃蟹只买三十多元一斤,是去年蟹价的三分之二。
梭子蟹,不管是清蒸,还是做香辣蟹,抑或是葱姜炒,都有区别于鱼的独特鲜美,一向是餐桌上的珍馐美味。我家老伴的通常做法是,把蟹块放面粉糊里拖一下,然后放油里略微煎炸,使得蟹肉不散架,再然后放入葱姜料酒生抽烹煮。蟹肉本来就有点咸味,放点生抽基本就可不用放盐,否则会越吃越咸。
国庆、中秋佳节将临,是家人聚在一起品尝美味佳肴、交流感情的时候。这时候,就着红通通的梭子蟹,老人喝上一杯温热的黄酒,孩子们喝着饮料,啃着蟹脚,一家人吃吃聊聊,此时,孩子们小时候的趣事,是永远不变的话题----三代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人间亲情呀,夫复何求。
如果让我肆意吃喝,年轻时我可以吃三只梭子蟹,根本停不下来,用上海话说,打耳光也不肯放。年纪大了,学着悠着点了,再说孙女宝贝爱吃蟹,我总是把蟹肉中最肥的那段,挑给她吃,爱的端口总是向下的。
说到梭子蟹,就想到计划经济年代,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国庆节排队买梭子蟹的情景了。那天,听说鱼摊位下午要来梭子蟹了,我妈叫我早早去排队,我同学也陪着我。梭子蟹来了,本来有的队伍,此刻,全然散了,摊外的顾客举着菜篮子伸向摊内的营业员,急扯白脸地叫嚷着“阿姨(或爷叔)给我秤点”。我也这么叫着,努力把菜篮子往营业员手上送。可我还是孩子,敌不过那些比我高大的成人啊,眼看着梭子蟹就这么被卖完了。还是我同学机灵,抢过我的菜篮子,给我买到了小半篮子蟹脚。于郁闷中,还算有点小确幸吧,一个蟹脚也没买到的人也有不少。
现在吃蟹是随心所欲了,只要你有钱,即便不是吃蟹的时节,也可以买到冷气的梭子蟹。再也不会像我当年那样,举着菜篮子奋力递给营业员,嘴里叫着“阿姨给我秤点”了。现在,菜市场里各种菜品琳琅满目,摊主看到你在他们的蟹摊位前踟蹰,会主动扇呼你买他家又肥又便宜的螃蟹。
随着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国庆佳节,吃,已经不是主旋律。主旋律就是老俩口看着儿孙们似有些自己长相的脸,默默含饴,享受亲情。每到此时,心里就默念,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的下一代永远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这才是过国庆节最会产生的念想。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2 20:17
“秋冻”“贴秋膘”有讲究!专家回应秋季养生热门话题2025年09月17日08:57 来源:新华网
俗话说“秋不养生冬易病”,入秋以来气温逐渐下降,科学养生也被提上日程。“春捂秋冻”何为度?“贴秋膘”该怎么“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中医专家回应了秋季养生热门话题。
“秋冻”并非人人适合
人们常说“春捂秋冻”,其核心在于顺应季节气候,帮助抵御病邪。“秋冻”的“度”该如何把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介绍,适当“秋冻”能**机体自主调节体温的能力,增强身体对寒冷的耐受能力,降低突然降温所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但“秋冻”需适度,平均气温在10℃以下且出现大风降温时,就不再适合“秋冻”,而应及时添加衣物。
特殊人群也需避免过度受冻伤身。刘清泉举例说,低温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血流阻力增加,加大脑血栓、心绞痛风险,这类人群需注意头部、颈部等重要部位的保暖。
此外,老年人对寒冷的耐受和适应能力较差,儿童免疫系统和体温调节机制不成熟,这两类人也需要适度保暖,不可盲目跟风“秋冻”。
“贴秋膘”需因人而异
天气渐凉,食欲转好,“贴秋膘”应该“贴”点啥?
“‘贴秋膘’旨在通过秋季进补增强体质,为冬季储备能量,但‘贴秋膘’不能单纯理解为补充营养。”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病研究所所长沈洪说,人们存在气虚、阴虚、痰湿等不同体质,盲目“贴秋膘”可能会适得其反。
沈洪举例说,气虚体质者应以温补为主,可适当进补温性食物和补气食物,如鸡肉、红枣、桂圆、栗子、山药等;而痰湿体质者需要通过饮食调理来健脾化痰、祛湿利水,可适当选择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红豆、茯苓等。
专家特别提醒,有几类人不宜盲目进补:肥胖及代谢异常人群,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会加重病情;脾胃虚弱者强行进补易导致消化不良、积食;胃火旺盛者需要先清热再进补,否则易加重内热;老年人和儿童消化功能较弱,大量进食肉类易引起积滞。
“‘贴秋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损伤肠胃;同时要重视辨证施补,以平补润燥为要。”沈洪说。
秋季脱发宜内外调养
秋风渐起,一些人发现头发掉得比之前更加明显。
对此,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汤军从中医角度解释:秋季燥气当令,人体气血内收,头皮毛孔收缩,加之燥邪耗伤阴血,故而易出现脱发增多现象,这多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发根失养密切相关。
解决秋季脱发问题需内外调养、综合施策。汤军建议,“内调”方面,可多摄入黑芝麻、黑豆、核桃、桑椹、枸杞等滋阴养血之品,同时保证适量优质蛋白的摄入,还需严格避免辣椒、花椒等辛辣温燥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并在晚11时前入睡。
“外养”方面,可坚持每日以指腹轻柔**头皮的方法重点**百会、风池等关键穴位,以疏通头部气血;洗发可选择含有何首乌、侧柏叶等成分的温和滋养型洗发产品,洗发后避免用电吹风高温吹头发,以减少对发质的损伤。(记者田晓航)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3 20:21
话说中秋月饼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空气中似乎开始弥漫起淡淡的桂花香。昨天,儿子特意来看望我和老伴,送来了两盒包装精致的月饼,红金相间的礼盒上印着圆月与玉兔,透着满满的节日气息。他笑着说:“ 今年中秋咱们别在家忙活了,全家去饭店聚餐,老爸老妈好好歇一歇 ”。看着儿子忙碌却依旧惦记着我们的样子,心里感到阵阵暖意。
打开儿子送来的月饼,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的中秋节,想起了母亲手里那朴素却满含心意的苏式月饼。那会儿的中秋节,可没有如今这么多样的月饼。每到中秋前几天,母亲总会从商店里买回几个月饼,用油纸仔细包好,放在橱柜最上层,要等到中秋晚上全家聚齐了才会拿出来。
那时家境十分困难,靠父亲一人的工资负担全家九口人的生活,其拮据是可想而知。母亲极少买广式月饼,每次拎回来的都是苏式月饼 —— 酥松的外皮,一拿起来就簌簌地掉渣,里面的豆沙或百果馅料还是很好吃。后来长大了才琢磨明白,一来是广式月饼在当时比较贵,母亲既要节俭又要让我们能吃到月饼;二来母亲是无锡人,苏式月饼的清甜与细腻,藏着她对家乡味道的偏爱。
中秋的夜晚,石库门里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前,窗外是皎洁的圆月,耳边是弄堂里小伙伴们的嬉闹声。母亲把月饼从橱柜里取出来时,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早就按捺不住,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翘首以盼地盯着母亲手中的月饼。那时候家里孩子多,一共七个,母亲每次只买四个月饼,她拿出干净的菜刀,小心翼翼地把每个月饼切成两半,刚好分成八份。这时候,父亲总会笑着摆摆手说:“你们吃,我在食品厂上班,经常能吃到糕饼,不馋这个。” 我们那时候年纪小,只当父亲真的不爱吃,便欢欢喜喜地接过自己的那半个月饼,却没留意到父亲默默地看着我们时,眼里藏着温柔的父爱。
吃苏式月饼是个 “细致活儿”,因为它的酥皮太容易掉了。我总会先把月饼捧在手心,低下头,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剥着酥皮吃,酥香的味道在嘴里慢慢散开,带着淡淡的油香,越嚼越香。等把酥皮吃得差不多了,再开始品尝里面的馅料。我最喜欢的是百果馅的,里面藏着核桃、瓜子仁、花生碎,还有一些说不出名字的果干,咬一口,果仁的香脆与馅料的清甜交织在一起,那味道,是现在多少精致月饼都比不了的 “人间至味”。有时候弟弟妹妹吃得太急,酥皮掉了一地,母亲也不会说他们,只是笑着拿扫帚过来打扫,嘴里念叨着 “慢点吃,没人跟你们抢”。
中秋节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吃月饼的习俗,更是深深根植于古老的祭月传统中。千百年过去,月饼的模样、口味变了又变,但它的核心从未改变。那圆圆的形状,像极了天上的明月,也寄托着中国人对家庭团聚、生活美满的无限向往。无论是过去母亲把月饼分成八份,让全家人共享;还是如今儿子提着精致礼盒回家,月饼始终是传递亲情的纽带 —— 通过分享,亲人的心贴得更近;通过馈赠,把祝福与牵挂送给在意的人。这份关于月饼的记忆,早已成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符号,是我们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再走进超市的月饼区,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口味层出不穷,从传统的豆沙、百果,到现在的莲蓉、火腿、叉烧,流心奶黄、抹茶、巧克力,甚至还有低糖、低脂的健康月饼;包装也越来越精美,有的像精致的首饰盒,有的印着古典的水墨画,送礼倍儿有面子。可无论月饼的形式和内容怎么变,它所承载的 “团圆” 内核始终没变。
其实,我们吃的从来不止是月饼,更是那份一家人团聚的欢喜,是跨越时光的情感联结。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食一块甜美的月饼时,我们不仅仅是在品尝一种美食,更是在参与一个绵延了千年的情感仪式 —— 这个仪式里,有对过去的怀念,有对当下的珍惜,更有对未来的期盼。无论时代怎么变,只要月饼还在,这份关于团圆的美好向往,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儿子送来的月饼
https://pic1.imgdb.cn/item/68cf4eb3c5157e1a8820c7e6.png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4 15:49
下乡时的第一个中秋节
1973年的中秋节,是我第一次在农村过的中秋节。
我是1973年4月下乡的,过了五个月,大约是在那年的阳历9月中旬,就到了中秋节了。
那个时代,农村过中秋节跟城市里可是大不相同。村里小卖部是买不到月饼的,很多人家也没有钱去买。公社商店里供应的那种又硬又黑的月饼,也只是按指标供应给那些公社干部的。大多数人家都是自己家里烙几个椒盐饼,条件好一点的会烙一些包着红糖芝麻的糖饼,这就是农村里的“月饼”。不过,上面用针扎出或用“瓦当”压出一些花型,倒也挺好看的。
虽然条件相对较差,可是,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也是不能含糊的。家家都会提前几天做一些米酒,用以招待来访的亲友。另外,陕西农村里招待客人讲究的“臊子面”,那可是少不了的。所以,过节前一天,买菜卖肉那是家家主妇们必须的事情。
中秋节队里全体不上工,休息一天。
一大早,各家各户都把自己门前的道路洒上水清扫干净,为的是给外来的客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接着,各家都打发年轻人带着孩子去走亲戚,而老人则是留在家里招待来访的亲友。
半上午时,亲友们陆陆续续到了。当时走亲戚的礼物,就是自己家里用面粉蒸的花馍,做成各种不同的花型或动物,上面染着不同的色彩,有的还用彩纸做几朵小花,点缀其上,显得很好看。亲戚来到后,大家坐在屋里或院子里,聊着当年夏季的收成、说着秋庄稼的长势,也说着各自家里的闲话。
到了午饭的时候,从各家各户传出了饭菜的馨香,米酒的甘甜。亲友们围坐在屋里炕上,炕桌上摆上平日难得见到的美味菜肴,黑瓷碗里盛着热腾腾的米酒,在欢乐的气氛中,边喝边聊。喝过几巡酒以后,以“酸、辣、香”著名的肉丁“臊子面”就上桌了。而在外面的街道上,往日里端着饭碗到处跑的孩子,以及成年人围坐在路边大树下吃饭的情景,这一天可就看不到了。
酒足饭饱后,亲戚们再聊上一阵家常,直到半下午,才陆续离去。这时候,各家主妇们就会从家里拿出亲友送来的花馍,相互品评比较着花样,夸赞着那些做得好的,交流着做花馍的手艺。
中秋前几天,我刚从家里来,带了城里食品店买的两包月饼,分送给了我的房东老哥儿俩一家一包。那种“五仁”月饼,在如今是最普通的,可在那时,对农村人来说,那可是很稀罕的。中秋这天,两家都来叫我去他们家吃饭,为了“公平”,只能中午和晚上各去一家。以至于我自己已经做好的中午饭只好留着第二天吃了。
这天午饭,是我第一次喝到那种醇香的米酒,略带醪糟的甜味,但比醪糟的酒劲要大得多。热情的房东给我盛了满满一大碗,喝完就感觉到有点头晕,坚持不敢再喝了。到晚饭时,就只敢喝了多半碗。
晚饭后不久,天就黑了。那天是个大晴天,月亮明晃晃的升起来后,就看到两家的大娘各自从家里搬出小炕桌,放到院子里,摆上自己家做的“月饼”,当然还有我送他们的月饼,还有柿子、大枣、板栗、黄瓜等自己院子里生长的、或者是队里收获分配的果子,还有一碗米酒。另外,桌上还放了一小碗沙土,这显然是要拜“月亮婆”的意思啊。在那个天天抓“阶级斗争”的时代里,竟然还有人搞这个。我悄悄的问了房东大叔一句:“干这个没人管吗?”大叔说:“一会把大门关上就行了。”
关上大门,两个大娘拿出了线香,点着后对着月亮拜了几下,又叫来家里的两个还没上学的小孩过来也拜了几下,然后把线香插到沙土碗里,妯娌俩就坐在旁边聊起天来。直到线香燃烧完毕,两人把炕桌收拾好,然后就又把大门打开了。我出去走在街道上才知道,原来,干这事的人还不少呢,因为,街道上微风飘过,到处都能闻到线香燃烧过的味道。看来,即使“阶级斗争天天讲”,也抵不过传统意识的力量啊。
一晃七十年过去了,我也成了“古稀”之人了。每年一次的中秋节,大多都没留下什么记忆。而这一次,则是我少数能记住的中秋节之一。
https://pic1.imgdb.cn/item/68d36136c5157e1a882c47be.jpg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5 16:33
喜迎国庆,共贺华诞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6周年华诞。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了”!彻底终结了近代以来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命运 。
七十又六载,山河换新颜。从建国初期“连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窘迫,到如今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 。“嫦娥”奔月取回月壤,“蛟龙”入海探深潜,高铁里程稳居世界第一,无数成就见证着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民生福祉更是翻天覆地。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解决,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医保覆盖率达96.8%,3.8亿套保障房让居者有其屋。这些变化,藏在百姓的笑脸上,印在生活的细节里。
七十六载波澜壮阔,新征程风帆正劲。让我们共祝祖国生日快乐,愿这片土地永远繁荣昌盛!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5 16:36
月饼的来历与中秋节
月饼的核心来历与元末抗元起义紧密相关,相传朱元璋起义时,利用月饼包裹纸条传递起义时间信息,事成后月饼便成为中秋象征,沿袭至今。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明代正式定型,《西湖游览志余》等文献明确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此时月饼已从传递信息的工具,转变为家人团圆、祭月赏月的应节食品。
如今,月饼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承载着“团圆”的文化内核。从传统的五仁、莲蓉,到流心奶黄、冰皮等新口味,它始终串联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家人围坐赏月时的温馨时光。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5 16:36
月饼的来历与中秋节
月饼的核心来历与元末抗元起义紧密相关,相传朱元璋起义时,利用月饼包裹纸条传递起义时间信息,事成后月饼便成为中秋象征,沿袭至今。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明代正式定型,《西湖游览志余》等文献明确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此时月饼已从传递信息的工具,转变为家人团圆、祭月赏月的应节食品。
如今,月饼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承载着“团圆”的文化内核。从传统的五仁、莲蓉,到流心奶黄、冰皮等新口味,它始终串联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家人围坐赏月时的温馨时光。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6 16:38
韩国旅游中的想不到
从山东坐船到韩国仁川后,全部住在仁川;每天从仁川出发到韩国首都首尔往返,足足5天在首尔玩。想不到那里竟然没有好的旅游景点、从旅游角度看韩国旅游是上当的,对韩国也有不少和感慨。想不到豪华邮轮成了客货混装船。旅游宣传片是豪华邮轮,什么电影院、舞厅、酒巴……上船只是客货混装轮,四人一房间,只能爬进去睡、坐也坐不直。想不到韩国竟然没有大盖帽。登陆后,六天在首尔,海关、公路、首尔竟然没看到一顶大盖帽、穿制服的人。想不到总统府还没有我们南方的村委会那么大,只是二层楼房。总统办公室、总统接见外宾接待室这样寒酸。除了总统府前面的大草坪、没有一点气派,更没有花花绿绿的绿化。想不到高速公路是光秃秃,没有绿化。想不到条条河水清澈,没一点污物。想不到首尔的街道这样窄,却交流井然;街道上没有一部停着的汽车。沿街的第一层没有商店,商店都在二层以上,底层全部是免费停**。想不到大型商场全部在地下、包括国家图书馆。想不到韩国菜这样没味、没油水,假如减肥是首选的地方。想不到水果这样少,价格比国内至少贵三倍多。想不到用微信购物支付与国内一样方便。想不到在露天也不能抽烟,只能看到街边放烟筒的地方站着抽烟,不能离开一米。想不到在韩国的饭店、商店中这太多的中国年轻人,大多是青岛、东三省人。
评分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6 16:38
韩国旅游中的想不到
从山东坐船到韩国仁川后,全部住在仁川;每天从仁川出发到韩国首都首尔往返,足足5天在首尔玩。想不到那里竟然没有好的旅游景点、从旅游角度看韩国旅游是上当的,对韩国也有不少和感慨。想不到豪华邮轮成了客货混装船。旅游宣传片是豪华邮轮,什么电影院、舞厅、酒巴……上船只是客货混装轮,四人一房间,只能爬进去睡、坐也坐不直。想不到韩国竟然没有大盖帽。登陆后,六天在首尔,海关、公路、首尔竟然没看到一顶大盖帽、穿制服的人。想不到总统府还没有我们南方的村委会那么大,只是二层楼房。总统办公室、总统接见外宾接待室这样寒酸。除了总统府前面的大草坪、没有一点气派,更没有花花绿绿的绿化。想不到高速公路是光秃秃,没有绿化。想不到条条河水清澈,没一点污物。想不到首尔的街道这样窄,却交流井然;街道上没有一部停着的汽车。沿街的第一层没有商店,商店都在二层以上,底层全部是免费停**。想不到大型商场全部在地下、包括国家图书馆。想不到韩国菜这样没味、没油水,假如减肥是首选的地方。想不到水果这样少,价格比国内至少贵三倍多。想不到用微信购物支付与国内一样方便。想不到在露天也不能抽烟,只能看到街边放烟筒的地方站着抽烟,不能离开一米。想不到在韩国的饭店、商店中这太多的中国年轻人,大多是青岛、东三省人。
评分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6 16:43
国庆七十六年盛诞颂 微尘峥嵘岁月建神州,风雨兼程硕果疇;思路开了凭闯劲,凿山填海乐其休;一带一路出国界,互利赢来觅亚欧;治水兴国宏卷展,辉煌喜慰跃层楼。
https://s3.bmp.ovh/imgs/2025/09/24/6a2b1ef79e16a098.jpg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7 21:31
落 叶 知 秋
落叶知秋天气凉。
知心朋友莫悲伤。
四季轮回是规律,
春夏秋冬一样长。
https://pic1.imgdb.cn/item/68d7635ec5157e1a8839b54c.gif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7 21:31
落 叶 知 秋
落叶知秋天气凉。
知心朋友莫悲伤。
四季轮回是规律,
春夏秋冬一样长。
https://pic1.imgdb.cn/item/68d7635ec5157e1a8839b54c.gif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7 21:31
落 叶 知 秋
落叶知秋天气凉。
知心朋友莫悲伤。
四季轮回是规律,
春夏秋冬一样长。
https://pic1.imgdb.cn/item/68d7635ec5157e1a8839b54c.gif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7 21:31
落 叶 知 秋
落叶知秋天气凉。
知心朋友莫悲伤。
四季轮回是规律,
春夏秋冬一样长。
https://pic1.imgdb.cn/item/68d7635ec5157e1a8839b54c.gif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8 19:37
山中落叶秋风急圃里英开腊雪迟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053c5157e1a883f3119.jpg
船行碧水航时少客览青山兴趣浓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0d6c5157e1a883f391f.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100c5157e1a883f3b86.jpg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8 19:38
山中落叶秋风急圃里英开腊雪迟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053c5157e1a883f3119.jpg
船行碧水航时少客览青山兴趣浓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0d6c5157e1a883f391f.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100c5157e1a883f3b86.jpg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8 19:38
山中落叶秋风急圃里英开腊雪迟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053c5157e1a883f3119.jpg
船行碧水航时少客览青山兴趣浓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0d6c5157e1a883f391f.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100c5157e1a883f3b86.jpg
我冬泳我健康2
发表于 2025-9-28 19:38
山中落叶秋风急圃里英开腊雪迟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053c5157e1a883f3119.jpg
船行碧水航时少客览青山兴趣浓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0d6c5157e1a883f391f.jpg
https://pic1.imgdb.cn/item/68d8c100c5157e1a883f3b8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