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5:00
曾国藩:最败人的两个字!
2019
06/26
07:40
曾国藩读书会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曾国藩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是满身的毛病,做了不少荒唐事,但是可贵的是他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然而就在曾国藩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他认识到有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天下古今之庸人,还是天下古今之才人,之所以最后人生一事无成都是因为这两个字。这也就是在曾国藩的家训中反复强调的“最败人的两个字”。
那么这究竟是哪两个字呢?为什么曾国藩认为这简单的两个字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人生呢?为什么简单的两个字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曾国藩年轻时也为浮夸的毛病苦恼,后来学会静功,果然改掉浮夸的毛病,也获得意外的收获,静能生智慧,静能思虑空明,看问题看得清楚,于是对人生的难题与困扰获得认识。
这些认识了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名言:“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关于这句话,曾国藩在很多场合都曾说过,有一次在他介绍人生经验时拓展为:“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吾因军事而推之,莫不皆然。”
平庸之人之所以平庸,人生碌碌无为,基本因为一个字“惰”;而那些原本很有才的人,到最后无所成就也因为一个字“傲”。这道理从曾国藩带兵经验来看,基本上都是因为这两点。
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曾国藩为何非要以带兵打仗的经验来看呢?
李鸿章
这里就与李鸿章的公案有关。李鸿章是曾国藩认为最好的学生。同样,李鸿章也认为曾国藩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也自认为自己是曾国藩最得意的门生。后来曾死后,李鸿章常说我老师如何如何,说明二人非同一般的关系。
李鸿章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时失败了,他的父亲就建议他投到曾国藩的门下,李父与曾国藩是同年进士,用现在的话来说,两人就是同学。而李鸿章正是以年家子身份投于曾国藩门下。
李鸿章第一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写过一句当年的十大流行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成为网红人物。
曾国藩一看李鸿章就非常喜欢这个人,但看得出他与自己年青时一样志大才疏的毛病,虽然志向远大,但是浮夸不踏实。所以后来李鸿章另投别人为师时,曾国藩也并不阻挠,让他来去自由。
曾国藩回家办团练时,李鸿章也仿效自立门户,但李鸿章办的团练被打得逃的逃,死的死。最后李鸿章没办法了,出来投曾国藩。曾一看就非常欢迎。李投到老师门下,做幕僚。
李鸿章很聪明,有许多点子让曾国藩都佩服。李鸿章的文字功底非常好,所以曾国藩把许多公文都交给他处理,李鸿章也不负所望,都处理得非常妥当,曾国藩对李也越来越器重。
这时,年轻的李鸿章感觉不一样,受到器重就开始傲气了。
当时湘军主要是湖南人,李鸿章却是安徽人,还这么傲,在湖南人群里显得非常独特,但曾国藩很有容人之量,但只有一点不能容忍。这就是睡懒觉。
李鸿章文章写得非常好,而且经常熬夜写东西,一熬夜早上就起不来。但问题是曾国藩治军严格,他规定所有人都得早晨五点多就得起,即便没打仗也得操练。
但是李鸿章受不了的早上这么早起,经常能拖就拖。
有一天没请假但又没起来。当时正是冬天,天太冷了,李鸿章发现过了头,索性就不起了,决定继续睡个回笼觉。
突然有人敲门,李鸿章吓一跳,大清早的谁来敲我一个小人物的门,开口就问:谁呀?,门外的人回答,我是是曾大帅的亲兵,曾大帅请您去吃早饭。
李鸿章一想,现在去全部人都在等自己多丢脸,于是就找个借口说自己感染风寒,曾大帅的亲兵就走了。
李刚准备睡着,那个人又跑过来敲门,说:曾大帅说:必须等齐所有人才能开饭。
李鸿章一听咯噔一下,不去就不止难堪了。于是赶紧往食堂跑,发现果然所有人都在等他呢。
李鸿章进去,曾国藩什么也没说,一如往常,开始吃饭。
曾国藩不但治军严谨,而且生平最看不得懒惰之人。李鸿章虽然是他的爱徒,可是有次实在是做得太过分了,再加上他以往的不良表现,大家都以为曾国藩肯定会狠狠地痛骂李鸿章一顿,但是没想到曾国藩不仅没有责骂他,反而平静得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这顿早饭吃得不同,曾国藩平时喜欢聊天说笑,今天却一句不说,老大不开口,下属谁也不敢说话。结果,整个食堂都鸦雀无声,都不敢有动静。李鸿章这会压力山大,紧张了半天。
曾国藩吃完后,突然站起来对李鸿章说,“少荃,你既然来我幕中,我就有言相告,到我这里来的人,都得守一个诚字”。
李鸿章吓得呆若木鸡。曾国藩这次彻底震慑了李鸿章,这以后李鸿章就再也没睡过懒觉,而且开始慢慢改变自己的毛病。
曾国藩为什么不让人睡懒觉呢?而且李鸿章是睡懒觉,曾国藩不以懒惰说他,却说了一个“诚”字呢?
中国历史上最沉痛的近代史的开端,百姓民不聊生。晚清政治腐败,极其混乱时期。曾国藩觉得“天下滔滔祸乱未已,吏治人心,毫无更改,军政战事,日崇虚伪,非得二三君子,倡之以诚朴,道之以廉耻,则江河日下,不知所届……不若自习勤劳,犹可稍求一心之安”。
天下败乱成这样子,作为一儒生,要担兴亡之任,更可怕的是人心的败乱,已不成样子,正本清源应该是一两个君子来正人生正社会之楷模。我愿意做这样的带头示范的君子。
君子最重要的是诚。而且曾国藩把这个诚字加大到血诚的地步。曾国藩愿意做这样的人。要做到这个诚字,最应该防范的是傲与惰。
李鸿章由于是曾国藩当红门生,加上有一些本事,特立独行,是傲,睡懒觉就是惰。要治李鸿章的惰与恃才傲物,得守一个诚字。
李鸿章知道这个诚对曾国藩意义有多大,所以李鸿章痛改前非,从此不睡懒觉了,从起早做起。
曾国藩成功地纠正了李鸿章睡懒觉的毛病,但是根据记载,曾国藩小时候也是一个爱睡懒觉的孩子,那么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虽然曾国藩一再强调傲和惰是最败人的两个字,我们也知道如果一个人太骄傲或者太懒惰都不好,但是在生活中偶尔懒惰一下,难道就真的会毁掉我们的人生吗?
懒惰二字是有区别的懒是无所事事,而惰是总做无聊之事。
梁实秋先生说,“我自己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的一个人……我痛自反省,我发现,除了职务上的必须及人情上所不能免的活动之外,我的时间大部分都浪费了……然而悔之晚矣。”
事实上,我们大多数时间都被浪费了。很少人珍惜自己的时间。混过去了,我们也知道应该做有意义的事,却总找理由,不是不做事,而是整天重复做无聊的事。
那曾国藩当初是如何超越自己的惰性,他一生强调“勤”字。甚至可以说他一生成就都建立在这个字上。曾国藩小时候很笨,背书背好久都背不好。而且他小时也喜欢睡懒觉,被父亲痛骂一顿。曾国藩暗下决心一辈子再也不睡懒觉了。
早起有三条好处:一是时间多了,就算比别人活得长;二是思路清晰,工作有效率;三是勤就能养成一个人优良的品格。
他的家训中阐述了勤在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勤在个人——勤能养生、养品。
曾国藩的儿子体弱,他常写信告诉儿子不要吃药,曾国藩自己一生都不相信吃药,药能治人也能害人。他给儿子开的方子是饭后要走千步以上,扫屋清地,沏茶倒水,早起耕作,多种菜蔬。这些都养生的第一秘诀。
二、勤在家庭——家和万事兴。
家勤也能万事兴。家庭成员都勤劳,他非常看重勤,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干的活。甚至女眷,嘱咐家人要干活,不要荒废日常生活。分四类食事家事细工粗工,交给老婆,要带头示范。老婆一生也是勤恳。除了官服,衣服全是女眷自己做的。
三、勤在团队——意义重大。
带兵最看重这个。清末官僚全没骨气。“鄙人近岁在军,不问战事之利钝,但课一己之勤惰。”打胜打败无所谓,看重的是树立勤奋的典范,他能做到,大家就会跟着做到,就能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END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5:41
左宗棠:要有光芒,也要有锋芒
2019
06/26
06:30
儒风大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稿 | 儒风君原创
光芒是身怀的宝藏,锋芒是你佩戴的长枪。
光芒负责让你被看到,锋芒则可在你周围筑起城墙。
人要有光芒,也要有锋芒;先要有光芒,再长出锋芒。
1
先有光芒,后有锋芒
有光芒无锋芒,是软弱;有锋芒无光芒,是张狂。
光芒是你身上散发出的光,它可以是优秀的品质、超凡的能力、耀眼的魅力等一切吸引人眼球的东西。
锋芒是外放的刺,是对自我的认可,是一种尖锐的傲气。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只有对自己正确认识,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展现自己。
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要太锋芒毕露,懂得沉淀与观察。老话说“枪打出头鸟”,你太急着表现自己,反而会让自己最先失去竞争力。
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太露,处处高调,说话办事不懂得留有余地,很容易把自己逼进死胡同里。
左宗棠生性豪放,锋芒毕露,在他回京期间,因为心直口快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得罪了不少人,面对同僚的排挤,他也只得假借生病躲在府中修养。
他年老时也曾跟自己的孩子们说,自己年轻时盛气凌人,总是跟人夸耀自己的本事,但后来翻看史书才发现自己的本事跟前人相去甚远,自此收敛了锋芒。
你可以展露锋芒,但这要等你站稳脚跟之后,等你能力达到了,不用你自己展露,锋芒就会自己显示出来。
2
既有光芒,又有锋芒
光芒是光明的内心,锋芒是坚硬的盔甲。内心有光才能看见光芒,倘若没有锋芒,在亮的光芒也会失去变得黯淡。
生活需要有锋芒。生活中光芒是善良的心,是懂得包容之道,能够替他人考虑,但是要知道生活不仅需要善良。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的善良有可能会被人当作软弱,你的贴心可能会被人打上“好欺负”的标签。
生活中面对不合理的要求要懂得拒绝,你没有义务为他人做什么,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
工作需要有锋芒。工作中要有自己的底线,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不要总是跟在别人后头,或者附和别人,当你成为别人的影子时,也是你失去自己价值的时候。
家庭中同样需要锋芒。在家庭生活中光芒是爱,而锋芒则是界限。
夫妻相处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各自保持独立性,爱不是管制,不是禁锢,而是一种互动。
教育孩子要有锋芒,要给孩子立规矩,不能毫无原则地溺爱。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不在成长的初期为修建枝叶,又怎么能茁壮成长呢?
左宗棠给自己的孩子们写过一副对联:“要大门闾,积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读书”。他并未教自己的孩子们怎么考取功名,而是希望孩子们踏实做人。
做人,先有光芒,再长出锋芒。光芒会让人看见你,而锋芒则会让你所散发的光芒更持久。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5:46
王维:繁华落尽,万千悲喜,终归一梦
2019
06/26
06:30
儒风大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来源 |诗词世界(ID:shicishijie)
作者 |清风明月
1
王维,字摩诘,出身于大名鼎鼎的河东王氏。
河东王氏,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统称为“五姓七家”。
“五姓七家”,从南北朝起,控制华夏政局达数百年之久。而王维,更是王氏家族不世出的天才。
十七岁那年,王维写出流传千古的诗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不仅诗歌独步天下,他还长得英俊潇洒,气质温文尔雅,拥有两项令人叹为观止的才华:弹琴、画画。
毫无疑问,在当时的大唐,王维是人气最高的偶像。
2
公元715年,十五岁的王维离开家乡前往长安。
人气偶像到长安,京城名流纷纷争睹其风采,在众多粉丝中,还有副国级老干部歧王李范和薛王李业。
踏入雄伟壮观的长安城,豪情壮志在少年的内心深处激情荡漾: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朝气蓬勃的王维,决定通过科考来实现自己泽被苍生的理想,然而考试结果却令所有人意外:王维落榜了!
有人分析原因,发现另有玄妙:这次落第并非王维空背天才虚名,而是朝廷对其家族进行打压的结果。
大唐的掌权者为陇西李氏,为了防另外几大家族势力过大,对他们实施打压。而王维光彩太盛,成为了牺牲品。
偶像王维落榜,歧王李范和薛王李业无比着急,苦思冥想后,哥俩儿精心安排了一个局,藉此向另一手握重权的副国级女干部玉真公主推荐王维。
玉真公主是谁?大Boss唐玄宗最宠爱的亲妹妹,还是大唐文艺协会常务会长。
而且据可靠消息,同届有个名叫张九皋的考生走的也是这条线路,据说还被玉真会长内定为状元。
此局事关偶像前途,无论如何也要赌一把,输赢就看天命了。
公元720年的一天,歧王李范带着王维,王维带着琵琶,前去参加玉真会长在豪华私人会所里举行的盛大Party。
宴会上,玉真会长与下属谈笑风生,态度很是和蔼可亲。
李范瞅此大好机会,趁机对玉真公主建议到:“如此良辰美景,让小王弹首曲子为大家助兴如何?”
玉真公主应允,王维还没弹奏完,公主便问:“你刚才弹奏的是什么曲子?”
王维回答:“这是在下近几天谱写的曲子,名叫《郁轮袍》。”
这时李范趁势说:“这王维不但音乐才华出众,诗作更是少人能及。”
玉真公主很是诧异,问王维是否带诗作,于是王维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早已备好的诗卷奉上。
公主读后为之惊叹,李范马上进言:“如果王维能当上状元,那我大唐将多一位大才啊!”
第二年,王维高中状元,时年21岁。
3
公元721年,王维步入官场,令人失望的是,他被授的官职是太乐丞,负责管理朝廷的仪仗队。
这种驴头不对马嘴的安排对胸怀旷世之志的王维来说,是无论如何也不情愿的。
在他的心里,装着一个更大的世界,可是,不情愿归不情愿,个人还是要服从组织安排。
然而,还没等太乐丞的位子坐稳,王维就摊上事儿了。
事情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下属偷偷拿出皇家仓库里的黄狮子进行演出。
要知道,黄狮子为皇家专用,未经批准外借是要掉脑袋的。
于是,初入仕途的王维遭遇打击,由于负连带责任,他被贬为济州(今山东济宁)司户参军。
随后,深爱的妻子难产离世,一起带走的还有他们尚未出世的孩子。
生活,逐渐向这位少年得志的状元郎揭开了面纱。
四年后,壮志难酬的王维辞职前往长安,开始了看似闲居、实则等待的生活。
在长安,他结识了闻名天下却落了一辈子榜的著名诗人孟浩然,同是天涯沦落人,哥俩惺惺相惜,很快结为忘年交。
看到老哥混得如此潦倒,王维写诗劝他归隐山林: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
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
当时王维已26岁,偶像光环逐渐褪去,但他还没有丧失信心,他在等待机会的到来,他相信终究有一天,自己会再次回到大唐政治中心。
4
转眼又是九年,曾鲜衣怒马的风流少年,已是两鬓微霜,此时伯乐李范、李业已逝,王维还在苦苦等待。
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好消息终于来了:贤相张九龄上台,期盼已久的王维,终于看到了希望。
35岁的王维多次写信献书自荐,终被张九龄赏识,于是他被朝廷召回,进入监察部,后被提升为监察御史。
从毛遂自荐这件事情可以看出,王维对政治的把握极为准确,正是这种对时局的把握,后来帮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重大的劫难。
在担任监察监察御史期间,王维奉命出使边塞。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和黄沙飞扬的大漠,王维真正体验到了天地的苍茫与辽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然而世事无常,张九龄执政仅两年,便被奸人李林甫赶下了台,只是两年的志得意满,王维就又一次跌入了命运的低谷。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经过此次打击,他仿佛看到了人生与理想的幻灭。
至此,他终于明白母亲给自己起名的含义:维摩诘,就是要自己向大德菩萨看齐,过着平平淡淡、与世无争的生活啊。
而且,李林甫上台这一事件不仅是王维个人命运的拐点,更是大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从此,大唐帝国再也没有了昔日的鲜花锦簇、喧嚣热闹。
5
经历数度宦海浮沉之后,维摩诘菩萨终于进驻了王维的内心。
似乎总有个声音在对他说:放下吧,所有的繁华过后,终是虚无。
面对堪忧的时局,中年王维开始吃斋念佛、诵经悟禅,并睿智选择了沉默不语、半官半隐的生活。
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王维41岁。
王维花巨资买下宋之问位于陕西的蓝田别墅,在那里营造自己的“辋川别业”。
辋川山清水秀,林木苍郁,溪流潺湲,峰峦耸翠,秋冬春夏,变幻莫测,阴晴雪雨,空濛迷茫。
山川的钟灵毓秀,孕育、陶冶了王维的诗情画意。
辋川的山水,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竹里馆等二十景。
王维与好朋友裴迪便以二十景为题,一景一绝句,各得二十首,各汇成一卷《辋川集》。
他更是倾其绘画才华,在辋川寺墙上画了如梦如幻的辋川二十景图。
后来,辋川成为了文人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更是无数士子失意后的精神避难所。
6
王维在辋川与帝都之间进退自如的时候,大唐的劫难来了……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大唐长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兵疏于战,政府军节节败退。第二年六月,叛军攻破长安,唐玄宗无奈之下携杨玉环等极少数人仓皇出逃。
担任朝廷要职的王维运气实在太差,没来得及逃跑被俘。
因王维的才气高、名气大,安禄山都对其欣赏不已。于是无奈之下,王维被迫在安禄山伪政府担任要职。
面临如此困局,他写道: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这首诗是口头传播的,也就是说,没有明确地写在纸上。
后来叛乱被平,王维获救,唐肃宗十分震怒,此时王维把这首诗念出来,以表自己忠心耿耿,不然怎会发出“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僚何日更朝天”的感慨呢?
此时担任宰相的弟弟王缙主动要求降低官职为兄长赎罪,王维遂获得唐肃宗的信任,还被特别地授予了太子中允的官职。
经历了浮沉生死,王维最终彻悟。
公元760年(上元元年),王维时尚书右丞,这是个相当于副宰相的重要官职,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官职。
虽身居高位,但王右丞好像更喜欢在辋川吟啸徐行,林间弹琴,写诗作画,参禅悟道。
至此,这位天纵大才,终于用入禅的灵悟,将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点亮。
7
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七月,王维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于是从容沐浴更衣,含笑而去,时年六十一岁。
此时,他早已著作等身,名扬天下,还有一个称号:诗佛。
少年时翩翩才子,中年命运跌宕浮沉,老年参禅悟道,这是诗佛王维的一生。
他六十一载的生命,从开始的璀璨走向平静虚无。
四首不同时期的诗歌,写出了诗佛一生的心路历程: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伟大诗歌江湖里最好的边塞诗句,在苍茫辽阔的宇宙之中,个人建功立业、封疆拜候的蓬勃朝气喷薄而出,气贯长虹。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佛最漂亮的诗句,也是那个伟大诗歌殿堂里最漂亮的诗句之一,诗人经过挫折打击之后的回归放下,读来回味悠悠,意境无穷,禅意厚重。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人的是非、变迁在大自然里面非常渺小,唯一永恒的,只有青山、白云、明月和清泉。从此,诗人彻底走向自然,了无牵挂。
《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花默默开放,又默默凋零,既无目的,也无意识,更不需要人的赞叹和惋惜,在盛放和凋零的过程中,人的生命价值已经被确立,最终的精神归宿已经抵达。
生命,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当繁华落尽,万千悲喜,终归一梦。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6:01
人在什么时候最明白?怎样面对人生的劫难?
2019
06/26
09:43
儒风大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来源 | 网络
1
人在倒霉时最明白
平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分彼此,亲如兄弟。而一旦到了倒霉的时候,就会有人坐视不管,看你笑话,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于是他就明白了谁是真朋友, 谁是无耻小人。明白了以后朋友该怎样交。
2
人在大病后最明白
大病一场后,他才会明白只有身体最重要,其它都在其次,身体是1,其它都是0,没有了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所以,平时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一场大病后就都看轻、看透、看开了。
3
人在下台后最明白
人一下台,立刻就树倒猢狲散,以前家里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现在变得门可罗雀;以前鞍前马后的部下喽啰们,再见面立刻变得陌同路人,满面桃花变成冷若冰霜。这时他才明白,以前人家对我毕恭毕敬,原来对的是我头顶的那个官帽;人家对我吹吹拍拍,原来对的是我手中的权势。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才是一辈子,想想自己以前在位时颐指气使,牛皮哄哄,实在可笑。
4
人在退休后最明白
回想以前在位时,同事之间为名利地位、为评职称、为升官衔,争得脸红脖子粗,实在没意思。退休后才想明白,那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退休时都赶齐了,大家全是退休老同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5
人在分开后才明白
明白当初说的绝情的话,真的伤透了他(她)的心,做出的事真的不应该,应该支持, 相信他(她),才明白钱买不回他(她)的心,才明白当初他(她)为什么会对我那么好而现在好像变了一个人,原来你不变他(她)就会变,明白应该两个人一起朝美好的方向去改变,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舍得现在的有限才能得到未来的无限,别到最后才后悔,好人不多。
6
人在临终时最明白
人在临死的时候最明白:一切都不可挽回,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所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这个道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6:06
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
2019
06/26
09:47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7
我们含着泪水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泪水和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中间的过程被叫做人生。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
人生,哪有事事如意,生活,哪有样样顺心。所以,不和别人较真,因为不值得,不和自己较真,因为伤不起,不和往事较真,因为没意义,不和现实较真,因为还要继续。
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
有的人拿不起,也就无所谓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却放不下。拿不起,就会庸庸碌碌;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人生有许多东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无谓的负担,我们才能一路潇洒前行。
放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好与不好都走了,幸与不幸都过了。人生的际遇,一如窗外的雨,淋过,湿过,走了,远了。
曾经的美好留于心底,曾经的悲伤置于脑后,不恋不恨。过去终是过去,那人,那事,那情,任你留恋,都是云烟。学会放下,人生总是从告别中走向明天。
知足的人生让我们感到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为凡尘中的各种牵累所左右,是一种智慧的人生境界,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不贪婪,不误解,不怀疑。
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人生总是这样,得失无常,再美好的东西,也无法拥有太久。
再痛苦的东西也会离你远去。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修炼,等走远了再回首,会发现,这一切会让我们变得坚强和清醒。
缘合则聚,缘灭则散,不执于苦,不执于乐,不悲过去,不贪未来,怀平和之心,恬淡的活在每一个当下。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6:09
坦然面对得与失,才是人生大智慧
2019
06/26
09:46
国学经典智库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自古以来就有这么一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活着,要以好的心态面对得与失。大千世界,得与失就像各置于天枰两端托盘中的物品,如一旦取出一端的物品,另一端就会下坠。
得失相依,逢多必少,这就是生活的原本。
有人说: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你拥抱了晨钟,就不可能拒绝暮鼓。心宽一寸,那么路便会宽一丈。
功名利禄终归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之不易,失之不难。
我们大多是普通人,不是圣贤,很难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但尽量不要把名利得失看得过重,更不应该终生为其所累。
做到无所谓得,也无所谓失。让一切顺其自然,一生沉浮自如。如此,读懂了生命之重,才能看淡得失之轻!
有这么一个故事:
有两个男孩都是孤儿,而且身无分文,上帝见他们可怜,就决定救助他们。
于是,上帝给了第一个男孩一包金子,那个孩子高高兴兴地走了。
第二个孩子却没要上帝的金子,他告诉上帝:妈妈曾经对我说不能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他向上帝要了一个工作的机会,上帝答应了他。
一年之后,第一个男孩的金子全部用光,他再次成为了一个身无分文的穷人。
第二个男孩子却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工作,生活无忧。
有得必有失:
得到了成熟,也就失去了天真;
拥有了喧嚣的城镇,也就丧失了寂静的山村;
想要小溪的清澈,就看不到大海的磅礴!
同样的,有时失去也是另一种得到:
仗义疏财,得到人心;
肝胆相照,得到知心;
淡泊名利,得到安心;
清心寡欲,得到舒心。
商纣因宠妲己却失去了大好江山;唐明皇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而失去了唐王朝;**污吏因贪恋钱财而遗臭万年。
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他宁愿失去功名利禄,也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却换回了神仙般怡然自得的生活。
苏轼一生也屡次遭贬,但他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贬到岭南时,他也能富有诗意地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豁达。
面对失去与得到,他们仍保持一颗平常心,笑傲人生。即使失去,也无怨无悔。
肖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作家周国平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肖伯纳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
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
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不要太在意生活中的得与失,上天是公平的,他会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给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有时,“舍”比“得”更让人快乐!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在遇到事情时,要乐观积极,看它好的一面,积极的人往往看到的是希望。
所以,我们要对得起自己,也就是,要积极乐观的生活,努力让自己开心,快乐!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6:15
传统文化:诗词的魅力在何处?如何去感受?
2019
06/26
09:53
中华诗文学习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每当夏季,炎炎暑热,甚是难耐,很多人都希望待在凉爽的地方,避避似火的骄阳。没有空调的古人,不知是如何打发炎热的时节的?偶然翻开一本诗词,读罢其中的诗句,不觉心中荡漾。古人打发这炎热的夏天原来竟这样有趣。像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颊,芭蕉分绿与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秦观的《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如此意境,甚觉清凉。
如今,秋气渐浓,天气渐渐凉爽,静坐室内,微风吹起窗纱,透过窗子望向外面的世界,让人不禁想起刘禹锡的那首《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朗的秋日,到了晚上,皎月当空,即使是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学李白一样,温一壶酒,举杯邀月,三人对饮。无论多少事,都可以负载在这壶酒中。
近来,读到宋方壶的元曲《山坡羊·道情》,真真是道出了文人的骨气与清高。“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箪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尤其是最后两句,写得很是坚韧。任你兴亡成败,我自逍遥自在。当然,元曲最为人所熟知的要属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短短的几行字,一幅意境优美、带有离愁别绪的图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带给人无尽的遐思,无限的愁绪……
诗词的魅力在于,它似乎能带你超越眼前的处境,到达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时空,仿佛时间就此凝滞。我喜欢诗词元曲,喜欢从这些作品中了解诗人带给读者的优美意境,喜欢他们从诗中传达出来的喜怒哀乐,喜欢诗词元曲带来的无尽想象空间……(作者:慕晚)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6:20
豪华落尽见真淳 陶渊明其诗其人
2019
06/25
23:55
一往文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章千古,诗家百味,太白东坡的才气纵横,杜甫李贺的琢磨苦吟,都各成一家,辉映青史;而陶渊明却以洗尽铅华的诗篇独树一帜,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清新天然的千古风流。元好问《论诗绝句》评陶渊明诗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对陶诗做出了精辟的概括。而透过陶渊明那"天然""真淳"的诗文,我们也能看到他那东篱秋菊般高洁的人格之光。
提起陶渊明,人们首先会想到"隐逸",陶渊明有着"千古隐逸之宗"的称号。而中国历史上并不乏隐士,渊明之隐又缘何独出高致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陶渊明其人高洁,其隐真淳。一方面,陶渊明的归去,并不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怀才不遇,如王维诗中的"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而是因为"世与我而相违"——世道与他的内心格格不入。他的归隐,是本于内心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陶渊明之隐,既非"渭水钓利、富春钓名"的有利可图,亦不似嵇康之隐,多少带有"以己为高洁,以世俗为污浊"的自矜色彩。陶渊明之隐,是自然而然的,是真淳高洁的,正如苏东坡所言:"欲隐则隐,不以隐之为高。"真淳的内心使他不愿苟且逢迎于污浊的官场,于是他翩然走出樊笼,返归田园,为自己久受羁勒的心灵寻求一个宁静的栖处。
陶渊明将归隐后的生活和所思所感淋漓尽致地挥洒在他的诗歌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诗给我们留下了如是宁静优美的印象。南山种豆,东篱采菊,一切看似是那样简单而富有诗意。但是,诗歌背后的现实却并没有那样轻松美好,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实是艰辛而穷困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窥见陶渊明隐居的不易,而这种艰辛困苦,却更可以让我们看到陶渊明"固穷"的可贵:宁可辛苦躬耕,也不随流逐波,争拜路尘。而且,对于这些涉及自己隐居生活之艰辛的诗句,陶渊明也只是本着一颗真淳的心如实道来,淡淡描摹,不作夸张,更未透出一丝怨尤,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洁人格由此可见。
陶渊明其人任真高洁,写出的诗篇也自然是独具风流。高蹈世外,不与世俗交游,陶渊明写诗只为抒发一己感慨,寄托心志,不为名利之资,也不求流芳千古,广播于世。这样一来,他的诗歌也就不事雕琢,呈现出一种冲澹自然的风致。而陶诗却并不简单,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蕴着陶渊明的理想追求与人生哲学。正如黄庭坚所言:"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饮酒》中有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真意为何?自己饮酒采菊,悠然心会,怡然自得,不必赘言道明个中妙处。此外,作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笔下的田园诗也是独特的。他并不似"看人获稻午风凉"一般,站在一个旁观视角,而是在寄心田园的同时,亲力躬耕,尝其苦辛,从而真实地书写自己的躬耕生活,这就与后世王维、韦应物等人单赏田园之美的田园诗迥异,也与范成大旁观田家劳动的田园诗不同。同时,陶诗含蕴哲理,韵味悠长,从而相对于先前诗经中描写田园的诗歌有了超越意义,实是洗尽铅华而独具风流。
然而,我们似乎更多关注了陶渊明及陶诗平和自然的一面。其实,陶渊明及陶诗并非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古井无波,一团静穆。朱熹便曾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一语道出了陶渊明及陶诗久为掩盖的一面。正如陶诗中所说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陶渊明最初也心怀凌云之志,期望在仕途中有所作为,但他的理想没有实现,他的心中也因此有着许多不平,这种不平从陶诗中那些"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中可窥一斑。例如,他在《咏荆轲》中对失败的英雄荆轲大放悲歌,抒发了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又如《读山海经》(其十)中描绘的精卫、刑天极具抗争精神的形象,都可以看作陶渊明内心的折光。然而,陶渊明虽心怀不平,却从未为之磨损胸中宝刀,他不效刘伶的癫狂,也不作阮籍的痛哭,而是寄情自然,乐天知命,让心中的矛盾与挣扎渐渐调和。他有激情又能保持内心平静,饱受困厄而又满怀智慧,他是一个哲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以其"更无一字不清真"的诗歌广受后世青睐,更以"傍素波干青云"的高风亮节感染着许多文人。李白曾热情地称赞陶渊明:"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苏东坡也把陶渊明视作良师益友,并写下了一百零九首和陶诗向"隔代知音"遥诉倾慕之情。此外,陶渊明更为许多失意文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精神家园。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艰难处境中,将陶渊明视作知己,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也曾去陶渊明故居拜访。在繁华落尽之时,陶渊明给他们带去了一份心灵慰藉。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也十分仰慕陶渊明,他留下的六百二十六首词作中,吟咏、提及、明引、暗引陶诗陶文的就有六十首。他曾极口称赞渊明:"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报国无门,心中颇有不平的辛弃疾,在隐居田园的生活中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乡村的名作,"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寄情山野,交游田家的生活,与陶渊明笔下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稼轩一生到底意难平,但他在隐居乡野的生活中对陶渊明高士姿态的神追,与陶渊明的精神之相通,也为他波澜叠起的心海中增添了几分恬淡。
"岁岁有黄菊,千载一东篱。"陶公其人虽远,而高风永存,他那天然的诗篇,真淳的品格,将永远为青史所载,那东篱采菊,衔觞赋诗的身影,将永远为世人铭记。我们也可为之击节高歌一声: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6 19:43
劳木:中国扩大开放,中日关系发展面临新机遇
2019-06-26 10:20 环球网 12参与
在G20大阪峰会召开前夕,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支援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本人》,在中国的网上热传。我看了该片,颇多感慨。
40年前中国领导人以极大的勇气做出国家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启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征程, 中国的巨变由此开启。日本为中国实现这一目标给予大而有效的支援。可以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决策和日本的正面呼应,开创了中日关系史上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百废待兴。国家该如何发展,民众生活怎么提高?对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国领导人以结束闭关锁国、实行改革开放相回答。由此一系到措施相继出台。1978年5月2日至6月6日,由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的代表团访问法、德、瑞士、丹麦和比利时5国,历时一个多月。代表团的使命是放下架子、认真调研,了解访问国家的真实情况。随后,1978年10月22至28日,邓小平率团访问日本。中日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之大让他震惊。一路上,老人家不断地说,“首先承认我们的落后,老老实实承认落后就有希望” “这次来日本,就是要向日本请教,向一切发达国家请教” “是为寻找日本丰富的先进经验而来的”。
他乘新干线从东京去关西,记者问他有何感受,他回答:“快,真快!就像后边有鞭子赶着似的。” 一语双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心里正在急切地勾划一幅宏伟蓝图。不久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经验,日本被定为重要对象国。
日本官方予以积极响应,许多日本友人更是真诚出手相助,演绛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1979年,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确定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简称ODA)。这里有个背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中国免除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官方战争赔偿。日本政府对此深表感激。中国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中日双方于是达成默契,日本政府以ODA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中国放弃战争赔偿的经济损失。据日本外务省2012年公布的数据,日本从1979至2010年,提供给中国的ODA总额为人民币2900亿,其中无偿援助约124亿,优惠贷款2639亿,技术合作资金约138亿。款项涉及项目200多个。
在上世纪80年代,日元贷款主要用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像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武汉、兰州、西安国际机场,以及北京地铁一号线、上海宝山钢铁厂、青岛港扩建等,都曾得益于ODA。后来ODA转到环保、医疗、人才培养等领域,其中有新疆环保改善、青海生态环境改善、兰州大气环境治理等项目。
客观地说,不论是对中国放弃政府战争赔偿的感谢,还是拓展海外市场的需求,日本ODA援助,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有重大贡献。爱憎分明的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切。中国媒体对此多有报道。日本著名企业家像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水稻专家藤原长作以古稀之年,到中国传授寒地种植高产水稻的技术,他的故事很感人,得到他帮助的黑龙江省方正县专门立了“藤原长作纪念碑”,一时传为美谈。
4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曾给中日关系带来春天。如今,中国宣布将扩大改革开放,继续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这将为日本参与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希望日本珍惜这一历史性机遇,排除国际上的种种干扰,同中国相向而行,加强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努力,迎来中日关系中的又一个春天。(劳木)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0:35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151+27=178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一)【喜报】末学数字读书笔记《石门素疏》: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最新业绩】20190626读书笔记222页。
【最高纪录】20181015读书笔记399页。
【最近统计】 20140218-20190531共222,303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统计举例】
《石门素疏》数字读书笔记: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430
共有: 215,31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晨钟暮鼓,早课晚殿,
过午不食,夜不倒单,
弘法利生,三皈五戒,
勇猛精进,感恩三宝,
诗书画意,不二法门。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叙事诗偈】鱼象鱼说
末学乃鱼象鱼,阴鱼象阳鱼也。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大学。
荣幸回归母校,执教高中语文。
加盟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贵人扶我上马,仕途一路顺风。
鹤城镇长助理,镇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敝人何德何能,感戴组织栽培。
优哉游哉冬泳,组建青田冬协。
生活玩世不恭,沉迷灯红酒绿。
三高相伴无知,一朝卒中突发。
五行有救未死,五月住院康复。
三百善人探访,一心发露忏悔。
戒贪戒嗔戒痴,素心素食素言。
小乘大乘密乘,修行修道修心。
阴鱼仍象阳鱼,芥子还纳须弥。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劝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马。”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心素食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一、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二、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三、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四、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五、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七)【诗书画意】向阳花开
《石门集》
石门赋
春花漫漫,秋月皎皎
夏风习习,冬雪皑皑
石门曲
人间理想,近心至真
人生理念,静心至善
人道理性,净心至美
为人修心,唯心至心
石门联
有门无门,实为石门,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大关小关,斯乃禅关,
风风雨雨在在朝朝暮暮。
石门偈
朝阳东升,暮月西沉。
夜黑犬吠,天晓鸡鸣。
石门令
采菊石门前,
悠然水南边。
登芝田春台,
享处州太牢。
观之江涨潮,
感中土盛世。
觉天大地大,
悟菊香人生。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0:40
美媒:用贸易战与中国竞争,美国错了
2019
06/27
10:18
环球网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67
美国《外交》杂志6月25日文章,原题:特朗普用贸易战与中国竞争,错了美国与中国的竞争已成常态化。但特朗普政府用错了工具,让人想起19世纪的生硬贸易战策略,而不是制定一项战略,让美国在21世纪保持全球经济和技术领袖的地位。防御性的保护主义应对不了中国挑战,唯有振兴国内才能办到。
要改变北京的做法,关税无疑是糟糕的选择。关税损害的是美国企业、消费者和农民的利益。关税也令美国与盟友疏远。此外,分析人士警告称,关税增加了全球衰退的风险。
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以史为鉴:美国应对外部经济和科技挑战者最有力的方式向来是投资于美国自身。目前政府战略的问题在于过于关注中国,不注重美国国内。美国不应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而应投资于科技、技术、教育和基础设施;恢复其在塑造关键价值观过程中的发言权;加强美国的同盟关系;改革移民制度,吸引未来的企业家和技术工人。
正确的战略首先是让科学与技术回到决策中心。特朗普政府有意降低科学在政府中的作用,超过现代史上任何一届政府。去年11月,联邦政府发布《国家气候评估》报告时,总统却予以驳斥。
这些做法是短视的。长期以来,从突破性的医学进步到手机芯片,美国政府一直在发展新技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这些成就已经渐渐被遗忘。美国政府的研发投入不断下降,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约2%减少到现在的仅0.7%。特朗普最新的预算提议削减数十亿美元的科学和医学研究经费。过去,国会明智地拒绝此类削减,去年更是批准了10年来规模最大的增加研发资金计划。但美国要与中国竞争,需要在研发投入方面实现大的飞跃。1991年到2015年间,中国将研发支出提高了30倍,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加18%。
如果美国要保持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和创新地位,就有必要改造基础设施。美国早就该实施21世纪版的艾森豪威尔修路工程了,升级基础设施,为高速铁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时代做准备。中国已经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鼓励人们购买电动汽车并打造配套的电网。中国还开始设计基础设施,以便更好地服务自动驾驶汽车。
特朗普政府目前的中国政策反映了他的一种观点,即认为中国长期以来占美国的便宜,特别是在贸易上。不论这个立场是对是错,把应对之策集中在改变中国的做法上肯定是不合适的。美国的优势不是源自防御性的保护主义,而是打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引擎。(作者汤姆·多尼龙,乔恒译)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0:44
人民日报海外版:S-400再次触动美国敏感神经
2019
06/27
07:19
海外网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
2017年5月9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地对空S-400导弹系统行进在阅兵式上。 新华社/法新
据俄新社报道,6月24日至30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对多个亚太地区国家进行访问。印度为这次行程首站,在此期间,蓬佩奥竭力劝说新德里放弃购买俄罗斯S-400系统,转而选择其他替代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引述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话,“我们通知包括印度在内的所有国家,如果与俄罗斯开展合作,就可能根据《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遭到制裁。我想,现在正是我们呼吁印度寻找替代方案的时候。”
S-400魅力何在
S-400防空导弹是俄罗斯陆基移动式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是俄罗斯防空军第四代地对空导弹系统。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S-400被称为俄罗斯最先进的远程地对空导弹防御系统。在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和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进行会谈后,印度和俄罗斯于2018年10月签署了价值50亿美元的S-400防空系统协议。印度成为继中国和土耳其之后,第三个购买该系统的国家。印度驻俄大使文卡塔斯?瓦尔玛此前表示,首批S-400防空导弹系统将于2020年前交付给印度。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并不是首个被美国警告并要求其放弃购买S-400的国家。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报道,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帕特里克·沙纳汉致土耳其国防部长胡卢西·阿卡尔的一封信被公开,沙纳汉警告阿卡尔,如果土耳其政府接受俄罗斯的S-400远程防空系统,将不会获得F-35隐身战机。据悉,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迄今仍坚持购买俄罗斯的S-400远程防空系统。
S-400在自身技术方面的能力不容小觑。6月22日俄罗斯卫星网文章中表示,S-400是印度空军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推动的东西,印度的防空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被忽视。S-400是一种远程防空武器,印度生产的为短程防空导弹,无需从他国进口。
美印结从何起
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并非一直如此紧张。“莫迪的第一个任期中,美印关系得到飞跃性发展,尤其是防务领域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四项基础军事协议已签署三项,《后勤交流协议备忘录》、《一般性军事信息安全协议》和《通讯兼容性和安全协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青燕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为彰显美印亲密关系,美国在公开场合不吝于将印度称为‘盟友’。
另据路透社报道,在过去10年里,美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商之一,向印度出售了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的武器,如运输机、远程反潜舰和武装直升机。2016年,美国宣布印度是其主要的防务伙伴,为向印方销售高科技军事装备开辟了道路。
李青燕表示:“尽管与美国走近,但印度不愿放弃大国平衡政策,正是得益于这一政策,印度左右逢源,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谋取最大利益。莫迪的第二任期仍将延续此外交政策。印度不愿牺牲印俄传统友好关系而成为美国的‘盟友’之一,因而与俄罗斯达成协议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然而,李青燕解释道:“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军购协议,S-400系统不但有强大的军事技术情报搜集功能,也有对军事科技机密安全的影响力,所以采购协议关系到印度的军工产业,以及国防能力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印度需要国际上有力的支持,他不得不在继续追求‘不结盟’政策还是成为美国‘盟友’中做出战略性决策。”
冲突何时化解
美印的关系也在两国的政策下在发生着变化。近日,路透社援引一位美国官员和两名印度高官的消息,美国政府计划把每年H-1B工作签证分配给印度裔申请人的配额缩小到10%至15%之间。H-1B签证是美国签发给在该国从事专业技术类工作人士的签证,属于非移民签证,是美国最主要的工作签证类别。目前,美国每年签发的H-1B签证中,70%的签发对象是印度人。
“特朗普上台后,着力改善美印贸易差异,施压印度进一步开放市场。美印摩擦增多,美国取消印度普惠制待遇,致使印度对28种美国进口产品提高关税。加之美国还有意收紧H-1签证。这都将给两国关系发展蒙上阴影。”李青燕总结道。
美印在此之前就在经济贸易方面出现了分歧。《纽约时报》指出,美印摩擦原本属于“慢动作争斗”,如今印度执意购买S-400标志着美印博弈的最新升级。
据路透社报道称,蓬佩奥访问印度旨在寻求进一步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关系。25日在新德里举行会谈是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本周晚些时候在日本举行的二十国集团会议上的会晤奠定基础。对此,李青燕表示:“就美国方面现在给出的条件,印度坚持购买的可能性较大,或为避免刺激美国,将协议延期。美国有可能在贸易领域加大对印施压,但对印度以《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实施制裁的可能性较小。”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0:51
人民日报评论:美国对华贸易战“易胜”“速胜”的企图已经破灭
2019
06/27
07:13
海外网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72
去年3月至今,美国对华贸易战“易胜”“速胜”的企图已经破灭。然而,国内极少数人的“恐美”情绪依然没有完全消散。
“恐美”心态,脱胎于过度“崇美”,是心理上的两个极端。“恐美症”与“崇美症”,都根源于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根源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心理。旧中国,看到上海滩堂而皇之竖立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时,有骨气的中国人会憋一肚子气,没骨气的就可能顿生自惭形秽之感,低下头悄悄躲开。历史上,面对列强侵略,有多少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奋起反抗,但也有一些人当汉奸、做走狗留下万世骂名。
如今的新中国与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举世公认,即使是美国那些对华抱有敌意的人也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发展成就,只不过他们硬要把这些成就说成是美国的“恩赐”。即便如此,今天中美两国的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依然拥有明显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开国门看世界,看到了差距,绝大多数国人看来了奋起直追的志气,但也有极少数人看出的是“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以致匍匐在地、顶礼膜拜,至今都直不起腰来。40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向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学习的,其中美国就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学习对象,“学习借鉴”成了我们的“后发优势”,我们取得的发展成就与学习借鉴分不开。这个过程中,就有极少数人当“学生”当惯了,面对“老师”的蛮横霸道不讲理,也只会低三下四、忍气吞声。
现在可以看得很清楚,美国一些人就是要借经贸摩擦遏制中国,甚至扬言把中国“打回第三世界”。在这个时候,恐惧、害怕是没有用的。近14亿中国人不可能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中国也不可能改变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发展道路。中国如果在霸权压力下一味退让,那就真要犯颠覆性的历史错误。上世纪90年代初,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邓小平同志坚定地说:“中美关系要搞好,但不能怕,怕是没有用的。中国人应该有中国人的气概和志气”“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小平同志这番话,是总结历史和现实得出的结论。
其实,患有“恐美症”的人真该拨开迷雾看世界。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却深陷各种麻烦、面临变革压力。现在很多国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相比之下,中国的日子算好过的。美国一些人找中国的麻烦,就是见不得我们过好日子,小心眼儿里满是“羡慕嫉妒恨”,对中国使出“围追堵截”百般手段,想把中国挡住、摁住、掐住,不让我们奔跑追梦。然而,公道自在人心,美国一系列单边主义、破坏规则、蛮横霸凌、任性胡来的行为,已经引起国际社会普遍谴责,正在尽失人心。
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志气,关键时刻,更不能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我们走的是正道、行的是大道,人心和道义在我们这一边。集中精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无论什么样的大风大浪,都打乱不了中国发展的节奏,都阻挡不了我们奔跑追梦的脚步!
马望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7日 04 版)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1:47
梦参长老:清净你的心
2019年04月08日 10:53学佛网 微博 我有话说(6人参与) 收藏本文
梦参长老:清净你的心(摄影:悟澎)梦参长老:清净你的心(摄影:悟澎)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付嘱啊?
你必须得净心。
你净了心,观你的心,跟佛所教导的教义,跟佛所制定的制度,结合不结合?一定要结合。
结合了之后,你就进入解脱道。不然你上不了,连道路怎么走、到得了哪儿你都不知道。你出了门都找不到家,东西南北往哪儿走啊!就是这样一个含义。
你要想修,必须清净你的心,然后好好观察一下。事前有些准备,你准备好了,然后正式修行。像我今天要拜忏,拜忏了,你的心先静一下;到正式拜的时候,每句话都讲“一心敬礼”,你千万不要两个心、三个心、四个心乃至包括多好心到这里来磕头。
磕头只有身体礼拜,效果不大。虽然也在磕,拜完了也出一身大汗,汗白流。汗白流的意思,是你得到的少而付出的多。这样子就需要净心,需要观心。
我们这里说的净心、观心,是能把你的妄心降伏一下,不是断。我们还没有达到真心。真心具足一切,从降伏到断,让我们真心显现。显现了之后,依真而修,才能够从菩提道的发心证入菩提果。这中间有很多过程,要不然佛不需要修三大阿僧祗劫。
但是,我们自己要求自己不要太高。我们晓得我们是什么位置,晓得我们的贪、嗔、痴有好重,渐渐地磨练就好了。若一步登天,没有那种事。想顿悟,尽看大乘了义经典。其实我们太躐等了,我们是小学生、凡夫,净想做圣人的境界,这是做不到的!
应当怎么办呢?就我们现行的烦恼,你哪一个烦恼重,你就用佛教导我们对治烦恼的方法,先把烦恼降伏了。让你的心经常在愉快当中,来学佛,来信佛,来做一切事业。你做,赔钱了,也很喜欢;生病了,病很严重,很喜欢。
我曾对一个癌症的弟子说:“你不生癌症,你不会这么样诚心信。”生了癌症,癌症治不好,直到死亡了。他知道死亡了,下了决心,等死。
你等死,反倒不死了,癌症好了,这叫不可思议。就是你要下决心,一般的小病,我们要有信心,不能说没信心,没信心,你怎么入佛门呢?
有一天净耀法师带我到土城监狱,去探视三个死刑犯,要我对他们讲开示,讲啥开示?我说:“好好一起念观世音菩萨。有两种道路走:一种,枪毙,照样地执行;另一种,改变了。”
如果闻到了观世音菩萨,枪毙你了,真是太好了,在我要死的时候闻到观世音菩萨,一心念到死,我说:“你就再不堕三途了,再不被枪毙了。不然你再来生,也许还被枪毙。”为什么?你尽做坏事,不枪毙?但是不晓得多少年月、多少劫才能转生为人,这样枪毙你下地狱去了。
你闻到佛号了,闻到佛法,就这么修行,虽然一样的死,死得不同了,全变了。因变,果也变了。或者,你还留恋这个世界,还想不死,因为你这一念圣号,不死了。
这种例子我经历过很多。我住监狱里头,不许宣扬佛法,但是我还不被为难。我挨着那个判死刑的人,他也不吃饭,也不干啥,在那儿哭啊。哭没得用,流眼泪不会给你释放了。
我说:“有个方法你用不用?”
他说:“什么?只要有方法我一定用。”
“念观世音菩萨!”他连话都没问我,灵不灵都没有问,他这时候就一心念,念到第七天,不可思议来了,就要提他出去。
他说:“似乎要枪毙了。”
我说:“不一定,这种提法,不像枪毙,警察都没来,若要枪毙了,门口一定布满了人,这不像枪毙。我们应生欢喜,诚诚恳恳地念。”
后来到那儿给他重新审判,回来的时候脚镣手铐都没有了,不过,不许他跟我说话,他就走了。你说灵不灵?“他都灵,老和尚你为什么住在监狱三十三年?”这有两种说法,我不灵,我念得不诚心。他是必死心的,我不是,那就对我不灵、对他灵。
他的问题是,他父亲在香港,他在大陆,被怀疑是间谍。因为有一个人栽贼他,就断定了,要枪毙。就在他念观世音菩萨的时候,香港来证明说他跟他父亲毫没联系,而他父亲是个纯粹的好生意人,从来没叛过国。
好,这么一下子,他马上就从监牢释放。这过程是不可思议,观世音菩萨灵不灵?说灵,这是他的事,不关观世音菩萨;说不灵,他不念观世音菩萨,他就死了,这叫不可思议。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1:54
梦参长老:如何修十善
2019年02月02日 10:24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4人参与) 收藏本文
梦参长老:如何修十善?梦参长老:如何修十善?
《地藏经》里,佛跟地藏菩萨互相酬唱的目的,主要是破我们的“十恶”。《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占察轮》上,也是注重这“十恶”。《地藏经》所讲的,你之所以要下地狱,也是这“十恶”。
甚么是“十恶”呢?就是在我们“身”上所发生的“杀、盗、淫”,“口”里所说的“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心”里所想的“贪、瞋、痴”这十个业。身上所作的业,口里所发出的业,心里所起的业,就是十业,这十恶业不做,尽做好事,那就是十善。说好话,不恶口,尽量促使人和好,不破坏别人,就不犯两舌。口里说话从来不带污秽的语言,这叫“不恶口”。总是赞叹,除了赞叹别人的功德之外,尽量说些好听的,说些使人欢喜的语言,这就是对治“恶口”了。没有道理的话不说,不要一天到晚都说一些打发时间的“闲谈”,再不就是“人我是非”,这类的话不说,就是“不绮语”。那些没有意义的话不说,骗人、欺诈、妄语就更不说了,这样口业就清净了。加个“不”字就是善业,没有“不”字就是恶业,也叫“恶轮”。心里起贪念,起瞋念,起了邪见,愚痴就是邪见,邪见就是不明白,胡涂,无明业因,就是“贪、瞋、痴”所引起。如果我们心里“不贪、不瞋、不痴”,就是善业。身上“不杀、不盗、不淫”,就是善业。“不淫”是指除了夫妇关系之外,但从究竟来说,是一切不淫,这就是善业。
形容这十善业,就是“善轮”。若是造罪了,就成为“恶轮”。“轮”有什么作用呢?大家都知道,轮是不停的发动运转。轮是转变的意思,轮转不停的。为什么我们在六道轮回,会永远不停息?永远流转?就是因为“业”,“业”使你不能停止;若你做“善业”,善也使你不能停止。但是“十轮”有究竟,也有初步。将善业达到佛的“十轮”,就是“十智”。将众生的恶,转到“五逆十恶”,就是最恶的“十恶轮”,“无依行品”、“有依行品”,讲的也是这个“十恶轮”。
先讲以佛的“十轮”来对治众生的“十恶轮”。因为这部经的名字叫做“十轮”,为什么要加一个“地藏十轮”呢?这部经最后被嘱记来流转、护持这部经的菩萨是虚空藏菩藏。《地藏经》的《嘱累人天品》,也是虚空藏菩萨。大家知道“虚空藏菩萨”是什么涵义?“虚空藏菩萨”在《华严经》上,是指容纳一切、含摄一切;虚空藏的“藏”是宝藏的意思。“虚空”不是这个虚空,而是形容他证得了“性空”,证得了“真心”,证得了《占察经》的十相。“空”,不空,“虚空”含藏一切法而不空。这部经嘱记他去宣传,嘱记他去弘扬。
这十轮没有停止的时候,不论是善轮或者是恶轮,甚么时候才会停息呢?等自己的心都静下来了,佛佛都证到十轮停息的境界,证得这个“性体”了,是要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因此称为“大乘”。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讲调伏,要调伏到相应。你要坐禅,调身调心调息,调到相应处了,就叫“瑜伽”,要相应,必须经过调伏。包括你拜忏、礼佛、诵经,都必须经过调伏的阶段。
例如,你念经的时候尽打妄想,不念经没有事,一打开经本,一坐在那里头,有两种情形,一个是点头打瞌睡,一个就是不晓得念那儿去了。面对这种情形,你自己要罚你自己,怎么罚啊?从头念起!看你第二遍还注意不注意,不注意,你再从头念起,这样就注意了。一个字一个字的念,不是那么容易的。说我一个字一个字就念,你念吧!读诵大乘经典,就是修行的法门。你念念能开智慧,念念能入定。我们念的经,一般说来能入定吗?能入定!念得你自己就变成像镜子似的,照着这个经文,一照过去,相当快,时间非常短暂。但是这个情形不多,怎么不多呢? 很少人诵经可以诵到定中诵的境界。
大家知道《华严经》好读吗? 有的修行人他不到一个钟头就诵完一部《华严经》,这叫入定。这种功夫层次很多,有很多不同。一样的诵经,你也是拿那本诵,我也是拿那本诵,有的出声,有的不出声,有的金刚诵。所谓金刚诵是自己听到,外人听不到,绵密不断。同样拿着本子诵,同样也在修行,人家修观的观得相应了,你就观不到,你一观就睡着了。他随着文字观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还要不失掉那个字,你能做得到吗?
所以要调伏,调伏就是功夫,不断礼佛、拜忏、诵经,都含着调伏的意思。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很不容易,大家试一试,让你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你就达到一心不乱了。你能不能每一念都从心起?能不能念念都归心?你说念佛容易?要达到这种境界,不容易!这就要功夫,就要修行。要是真正的修行,哪一个法门都好,在修行的过程,一种是你自己在修行过程当中,你自己去体会,自己在那儿调。就像弹琴似的,音调不好,你自己得调,把弦调得不紧也不松,才能弹出美妙的音声来;你如果紧了,绷!一弹断了;松了,什么声音也发不出来。
别人念也是念,你那样念也是念,但是这里头的情况完全不同。跟大众念,敲着木鱼念,那就不同了,你只要随喜,你只能说种善根,要想修行,不是大家这么一块儿和着修行的。哟!末法了,大家念一念,种种善根而已;要修行,那样念是不行的,绝对不行。还有些人,跟着大众念的时候,他不晓得念到哪里去了,他听着人家念,他也跟不上,因为他平常没有随诵。所以说调伏很不容易。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2:01
虚云老和尚:坐禅须知
2019年06月27日 08:46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坐禅要晓得善调身心。若不善调身心,小则害病,大则着魔,实在可惜。(虚云禅师资料图片)坐禅要晓得善调身心。若不善调身心,小则害病,大则着魔,实在可惜。(虚云禅师资料图片)
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里不是道场,本用不着禅堂,也不是坐才是禅的。所谓禅堂,所谓坐禅,不过为我等末世障深慧浅的众生而设。
坐禅要晓得善调身心。若不善调身心,小则害病,大则着魔,实在可惜。禅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调摄身心。调身心的方法很多,今择要略说。
跏趺坐时,宜顺着自然正坐,不可将腰作意挺起,否则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垂头,否则容易昏沉。
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移动臀部,昏沉自然消灭。
用功太过急迫,感觉心中烦燥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功夫;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燥易怒,甚或发狂着魔。
坐禅有些受用时,境界很多,说之不了,但你不要去执着它,境界便碍不到你,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虽看妖魔鬼怪来侵扰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就是见释迦佛来替你摩顶授记,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欢喜。《楞严》所谓“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用功下手——认识宾主
用功怎样下手呢?《楞严》会上陈如尊者说客尘二字,正是我们初心用功下手处。他说:“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客尘喻妄想,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来或往,喻常住的自性,本不随妄想忽生忽灭。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尘质自摇动,本碍不着澄寂的虚空,喻妄自生灭,本碍不着如如不动的自性。所谓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此中客字较粗,尘字较细,初心人先认清了“主”和“客”,自不为妄想迁流;进一步明白了“空”和“尘”,妄想自不能为碍,所谓识得不为冤。果能于此谛审领会,用功之道,思过半了。
(来源:《禅》刊)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2:07
禅意画意:王维与禅诗
2019年06月26日 15:02显密文库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禅意和画意,是王维诗歌最突出的两大特色。(摄影:@箫吟清)禅意和画意,是王维诗歌最突出的两大特色。(摄影:@箫吟清)
文/李豫川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广泛传播,到了唐代,便正式走向独立发展的阶段,佛教的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寺院经济蓬勃发展,具有不同特点的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都在这个时期相继形成。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进入唐朝,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高峰,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更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
顺应这一历史因缘,王维这位精通禅学,擅长诗歌,首创泼墨山水画,熟谙音律的艺术巨匠出现了。
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字摩诘,武则天长安元年(701)诞生于今山西省祁县。其父王处廉,后迁居蒲州,遂为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人。王维幼年聪颖过人,九岁知属辞。其弟王缙,官至丞相。王处廉去世较早。其母崔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王维成名后,在《请施庄为寺表》中写道:“故博陵县(今河北省蠡县南)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大照禅师即普寂,为禅宗北派祖师神秀(约606-706)的大弟子。神秀示灭后,其法众即由普寂统领。《宋高僧传》记述:开元十三年(725)即王维二十四岁时,普寂由洛阳移居长安,“王公大人,竞来礼谒”。崔氏得拜这样一个高僧为师,守戒习禅三十多年,自然是一个颇有修养的居士了。生长在佛教气氛如此浓厚的家庭,在母亲的影响下,王维和王缙“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菇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开元九年(721),二十岁的王维进士及第,授官大乐丞。后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贬为济州(今山东省茌平县)司库参军。约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回到长安,得到丞相张九龄的提拔,任右拾遗,累迁监察御史、吏部朗中、给事中等官职。所以说王维青壮年时期也曾积极从政,对张九龄“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王维《献始兴公》)的贤明政治,表示了明显的支持。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为奸相李林甫所陷害,被罢相,贬官荆州。“口有蜜,腹有剑”的李林甫独揽朝政,国事日非。出于对现实的不满,王维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从开元二十八年(740)起,他先隐居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别墅,后来在蓝田西南鹿苑寺畔辋川得到唐初诗人宋之问的别墅,遂迁于此,过着禅悦诗情的生活。正如他的《山中寄诸弟妹》一诗中所咏:
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
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王维的诗歌,保存至今的有四百多首。虽然他的诗歌多半无法编年,但我们还是可以大致看出其前后期诗风的不同。象盛唐许多诗人一样,王维青壮年时期也写了一些游侠、边塞的诗篇。如《少年行》描绘少年游侠的昂扬豪迈,《济上四贤咏》赞扬了“少年曾任侠,晚节更为儒”的崔录事,“使气公卿座,论心游侠肠”的成文学等四贤;他们都是“解印归田里”或“中年不得意”的有志之士。诗里有意识地把四贤正直高堂的形象和那些“幸有先人业,早蒙明主恩”的“翩翩繁华子”作对比,指摘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深沉蕴藉,婉而多兴,风格很接近初唐诗人陈子昂的《感遇诗》。《洛阳女儿行》在华丽的词藻铺陈中流露出冷嘲,又颇似卢照邻的代表作《长安古意》。《从军行》、《燕支行》等诗豪情四溢,很有盛唐边塞诗的浪漫色彩。
王维在开元二十八写的《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说他:“十年座下俯伏受教”,可知他二十多岁时即已受教于名僧。王维年近三十丧妻,由于佛教对他的影响与日俱增,故“妻亡不再娶,三十余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旧唐书·王维传》)王维交游的僧人居士很多,仅在其诗文中有名有姓的就将近三十人。从他写的《赞佛文》、《绣如意轮像赞》、《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谒璇上人》等诗文可以看出,他对佛学,尤其是禅学,具有很深的造诣。
《宋高僧传》载:“元崇以开元末年从璇禅师谘受心要,日夜匪懈,璇公乃因受深法与崇,历上京遂入终南,至白鹿,下蓝田,于辋川得右丞王公维之别业。松生石上,水流松下。王公焚香静室,与崇相遇神交。”从引文我们可以窥见王维佛教生活的一斑。这位天才的诗人在禅诵之余,常以吟诗作画自娱,他的许多富有画意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旧唐书·王维传》云:“晚年长斋,不衣文采。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口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乱军攻破潼关、长安,玄宗仓惶逃奔四川。五十五岁的王维追随玄宗不及,在长安被乱军所俘,囚于菩提寺,他服药佯喑。后安禄山强迫他作给事中伪官。至德二年,一身系天下安危的郭子仪(697-781)收复长安,肃宗李亨还京,下旨凡陷贼官,一律分三等定罪。王维一度被贬官为太子中允,因曾作凝碧池诗,特宥之,后升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石丞”。他在《谢除太子中允表》中陈述自己当时的心情说:“今圣泽含宏,天波昭洗。朝容罪人食禄,必招屈法之嫌;臣得奉佛报恩,自宽不死之痛”。
此后,他更加摒弃世事,修持禅诵,勇猛精进,以求心灵的解脱。《旧唐书·王维传》叙述其晚年的生活说:“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元(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肃宗上元二年(761)一日,忽索笔作书,与亲朋故旧诀别,安坐而逝。”
印度佛教是没有禅宗这个宗派的,所以说禅宗是中国佛教独有的宗派,它的出现,标志着佛教的中国化。中国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时期,始祖为印度菩提达摩,而其兴盛则肇自初唐的五祖弘忍(602-675)。弘忍圆寂后,禅宗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以弘忍的上座弟子神秀为领袖,主张渐修,得到武则天的支持。长安元年(701),武则天把九十高龄的神秀迎请到京都长安,尊为国师(见释净觉《楞伽师资记》)。神秀上殿,武则天亲自跑拜。中宗李显即位后,对神秀“尤加敬异”(见《旧唐书·神秀传》)。故禅宗北派在武则天至唐玄宗的七十年间,盛极一时,该派名僧或扬眉高殿之上,或策杖深庭之中。但此后不久,便逐渐衰歇了。禅宗南派以弘忍的得法弟子慧能(638-713)为代表,大倡“顿悟”法门,后世称为禅宗六祖,盛行于岭南一带。慧能灭度后,其弟子神会(668-760)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北上滑台(今河南省滑县东)大云寺,设无遮法会传播南宗教旨,掀起南能北秀之论争。后又于天宝八年(749)在洛阳大弘宗理。大宝十二年(753),神会被北派僧侣排挤,黜居弋阳郡(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安史之乱起,至德二年(757),神会应请在洛阳主持度僧,“所获财帛,顿支军费”(见《宋高僧传·洛京荷泽寺神会传》)。得到肃宗李亨的信任,此后南宗弘传甚盛,成为禅宗正统。
王维与禅宗南北二派都有很深的关系。前文已述,他母亲是北派首领普寂的弟子,他写过一篇《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大通禅师是神秀的赐益,大照禅师是普寂的赐谥。他又曾应南派首领神会之请,为其师慧能撰写《能禅师碑》,文中说:“谓余知道,以颂见托。”(见《全唐文》)可知他又心印曹溪。这篇《能禅师碑》是研究慧能哲学思想的重要史料。王维虽然信奉禅宗,但毕竟不是有一定师承关系的僧人。当京师一带北派盛行时,他自然与北派禅师密切来往;至德以后南派大弘,他又与南派禅师交游论道,不存门户之见,这是很可贵的。
慧能创立的南派禅宗,主要宣扬人心是成佛的基础,要求保持内心的绝对平静。这样,人虽然身处在尘世中,精神却可一尘不染而成佛。禅宗的思想渗透在王维的许多诗里,正如清朝诗论巨擘沈德潜所说,王维诗句多是“不用禅语,时得禅理”。在山水园生活的描绘中蕴含着禅意,用热闹的字眼透出幽静的意境,寓静于动,动中显静,以含蓄曲隐、意在言外的艺术手法来表达,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深邃的哲理。例如人们所熟知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后人认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联,是最得理趣的名句。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法皆有生、住、异、灭之迁流变化。此联正是在观赏行云流水之际,透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生生灭灭,穷尽复通的禅理。
王维诗歌中的禅意,主要表现为空寂的境界。由于他的心灵自幼浸染了佛教清净无为的色彩,所以他笔下的山水田园被描写得那么宁静安祥,澹远空灵。禅机悟境,每每流露于字里行间。如《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自坐在幽深的竹里弹琴长啸,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惟有皎洁的月光相伴,这是多么清静幽寂的画境!
《鹿柴》一诗,也是这种心境的流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阒寂的空山中偶然听到的人语,幽深的密林里偶尔照到青苔上的一缕夕阳,被诗人信手拈来,给我们一种远离尘嚣的无比清幽的意趣,使人回味无穷!
又如《辛夷坞》云:
木末芙容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鸟鸣涧》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内篇卷六》中说:《辛夷坞》和《鸟鸣涧》两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尤其《辛夷坞》,更是“入禅”之作。一语中的,诚哉斯言!
王维诗歌中的禅意,还表现为无我的境界。如《戏赠张五弟湮》云:
我家南山下,动息自遗身。
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
云霞成伴侣,虚白待衣巾。
佛教无我的思想和中国本土的庄子哲学颇有一致之处,二者很容易结合在一起。“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一联,用的是《庄子·山木》典故:“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虚白”一词,则出自《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经典释文》:“(晋)司马(彪)云:‘室,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用以形容清净的心境。
王维的另一首诗《山中示弟等》,更是将佛、道二教融合在一起,表现了无我的境界: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嵇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吾丧我”乃《庄子·齐物论》中南郭子綦的话。“广成子”则典出《庄子·在宥》,唐陆德明、成玄英等人均认为“广成子”乃老子的别号。“缘合”、“性空”均为佛学术语。《大般若经》云:“一切法,自性本空,无生无灭。缘合谓生,缘离谓灭。”《华严经》道:“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与此相类似,王维还有一首《酬黎居士淅川作》: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着处是莲花”,即着意于求佛法。“变杨柳”出自《庄子·至乐篇》:“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支离叔曰:‘子恶之乎?’滑介叔曰:‘亡。予何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变杨柳,体现着自然的化迁。“无心变杨柳”,意思是忘却自我,顺从自然;与“着处是莲花”正好合拍。
吕澂先生在《中国佛学源流略讲》说:禅家南宗的主张经过南岳、青原一二传以后,便将禅的意味,渗透在学人的日常生活里,使它构成一种随缘任运的态度。他又说:“禅家一切行为的动机,始终在向上一着,探求生死不染、去住自由的境界,并且不肯泛泛地去走迂回曲折的道路,而要直截了当把握到成佛的根源。这个根源,在他们所认识到的,即是人们的心地,也可称为本心。”这种追求主观精神的自由境界,在王维的诗歌中表现得很充分,如《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向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总之,佛教世界观对王维诗歌创作影响是显著的,禅宗思想对其诗歌艺术风格的浸润是深刻的。正是由于这点,所以,王维后期的诗歌,意象空灵,境界清幽,呈现出一种闲澹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在盛唐处于上升阶段的禅宗南派,提倡:“顿悟成佛”,即凭着自己的智慧,单刀直入,一下子便领悟佛教的真理而成佛,很适合当时文人的口味。加入禅宗的表达方式又常常是形象诗的语言,因此像王维这样一个耽于禅悦的诗人兼画家,当他超脱尘俗,投身山水田园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顿悟”的方式往往能引导他迸出灵性的火花,在刹那间突破一点,进入富有哲理意味和艺术情趣的境界。
禅意和画意,是王维诗歌最突出的两大特色。他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画家,被后世推崇为“文人画”的始祖。对祖国山水画的发展,有过杰出的贡献。他的诗最有写意画的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正如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禅悦诗抄
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有来由。
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仇。──黄龙慧南禅师诗
(来源:《禅》刊)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2:24
从小偷偷国王的衣服说起......
转载 2019-06-24 22:07:23
标签:佛教
收到一位微博网友留言:居士,请教您一个问题,我有一个朋友要拉我去他们道场听法,和他们接触了一下,有些疑惑想请教您。佛教里有闻法上师、闻法阿阇梨、仁波切、尊者这些阶位吗?这些名称代表什么意思呢?
回复:
《百喻经》里有个故事,以前有个小偷,潜入王宫,在王宫的衣库里偷了一些国王的华丽衣服,逃出宫后就跑到很远的地方躲起来。国王发觉被偷了东西以后,就命人到各处去搜查,最终把那小偷缉捕归案。当审问时,这个小偷不承认那些衣服是从国王这里偷去的,说是他的祖父留传下来的遗产,国王就命令他把那些衣服穿起来。那个小偷不知道这些华丽的衣服怎么穿,把本来应当穿在胳膊上的,穿到腿上了。应当穿在腰上的,穿到头上了。国王就跟他说∶这些衣服你都穿错了,这就证明这些衣服不是你祖父留给你的;何况这些华服都是国王穿的衣服,你祖父是不会有的。那小偷听后无言以对,不得不承认偷窃之罪。
佛陀用这个故事比喻,外道利用和盗窃佛教的名词和教义,为他们自己所用,但因不明白佛法的真义,偷去了也不会用,弄得颠颠倒倒,不伦不类,最后还是暴露了他们外道的本质。
你说的这个道场,隶属于一个外道组织,这个外道组织的头目在美国,自称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正信的佛弟子往往听到这个,都会哈哈一笑,当个笑话。但是有些人因为缺乏佛教的基本常识,被这个组织伪造的一些文件蒙蔽,以为遇到了“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所谓“巨圣”,于是一头栽进人家精心设置好的陷阱,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一股脑交出去。
这个外道组织大量使用藏传佛教的一些词汇,但是因为首要头目对藏传佛教一知半解,乱用一些名词,闹出很多笑话。藏传佛教里只有“传法上师”,没有“闻法上师”。上师是金刚上师的简称,在藏传佛教里,上师是传法者,有资格堪任上师的人必须具备一些条件。比如须有正统传承、精通显密佛法、具足菩提心、熟习诸经轨所说之修法等等。在藏传佛教里,上师就是阿阇梨,阿阇梨就是上师。你说的这个外道组织,把“闻法上师”、“闻法阿阇梨”当做精神传销的不同阶位等级,这是盗用乱用篡改佛教名词的无知表现。
据我们多年了解,这个外道组织根据拉人头的多少,将不同层级、不同阶位冠以“闻法上师”、“闻法阿阇梨”、“仁波切”、“尊者”等等头衔,这十分搞笑。“仁波切”和“尊者”在藏传佛教里只是一个敬称,用来称呼德高望重者。有意思的是,这个外道组织的骨干成员虽然都取了各式各样的藏文名字,但是他们自封的这些“圣德”,“大仁波切”,却连藏语都不懂。早期被他们收买的一个藏族人,还因为诈骗罪而锒铛入狱。一群汉族人,起了一堆藏文名字,却连基本的藏语也不会说,然后用藏传佛教的衣服、法器、名称包装自己,形成团伙欺骗那些没有佛教常识的人们,骗取钱财。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对宗教领域进行治理整顿,打击非法宗教活动。该外道组织的所有活动都在政府禁止的范围内。一定不要以身试法。祝学佛道路上,远离外道邪师,皈依三宝,早入正途。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4:24
柳永最经典的一首写景词,金国皇帝读完后率军南征,结果兵败被杀
2019
06/20
19:37
文史砖家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文/格瓦拉同志
众所周知,宋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其中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当首推北宋中期词人柳永。柳永一生佳作甚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外,还有一篇号称“史上最美写景词”的-《望海潮·东南形胜》。该词把杭州的美景写得淋漓尽致,每每令人读来赞不绝口,堪称千古佳作。全词如下:
《望海潮·东南形胜》把杭州美景描绘的淋漓尽致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写作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不仅把杭州优美的风光、繁华的都市写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展现出江南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令人读来无不心驰神往,堪称写景词中的旷世佳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柳永创作这首词的初衷,并不是简单地描绘杭州的繁华,而是一首干谒词,目的在于获得达官显贵的赏识。
柳永创作《望海潮·东南形胜》意在干谒孙何
原来柳永虽然词写得好,但一生落魄不得志,只做过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一类的小官,最终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他为“柳屯田”。且说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当时刚年满20岁的柳永寓居杭州,因听闻两浙转运使孙何是个爱才之人,便上门去拜谒,希望能得到他的提携。没想到孙何的门禁森严,柳永作为一介布衣,屡屡吃到“闭门羹”。
柳永碰壁后思来想去,最终便写下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明着是写杭州的繁华,实质上是在夸奖孙何治理有方,意在讨取他的欢心。果不其然,这首词献上去后,孙何大为欣赏,果然便开始跟柳永交往,并答应荐举他为官。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孙何在第二年回京任职,但还没来及向皇帝推荐柳永,便突患重病而死,终年才44岁。孙何死后,柳永失去赏识者,此后长期落拓不得志。
孙何病逝后,鲜有人愿意赏识柳永
虽然柳永的仕途坎坷,但《望海潮·东南形胜》一经问世,便被天下士人竞相传诵。只是世人们读后大多会赞叹杭州的繁华盛景,进而产生向往之情,此外便很少有其它想法。没想到150多年后,金国皇帝完颜亮在读完这首词后,却产生了入侵南宋、混一南北的打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作为金国第四任皇帝,完颜亮文学素养极高,非常喜欢读宋词,尤其对柳永的词特别推崇。某日,完颜亮读到《望海潮》时,对其中关于杭州盛景的描绘大为赞叹,进而头脑发热,产生了南下攻宋的念头(“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见《鹤林玉露·卷十三》)。
金炀帝完颜亮雕像
完颜亮是个“理想驱动型”的皇帝,既然决定伐宋,便果然在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率军南下。此次南侵,金国兵分四路行动,其中完颜亮亲率32位总管驻军寿春,史书称“金主自将,兵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见《宋史·卷三百八十三》)。消息传到江南,南宋朝廷上下无比震惊。
战事之初,金兵连战连捷,很快便饮马长江,下一步便要渡江作战。但就在此时,金国大后方却传来不好的消息,原来完颜亮的堂弟、东京留守完颜雍利用国人不堪忍受完颜亮残暴统治,并且对战争充满抵触情绪的良机,在辽阳自立为帝,并宣布废黜完颜亮为庶人,号召前线士兵撤回国内。消息传到前线后,顿时军心动摇、兵无斗志。
完颜亮兵败采石矶,旋被部下杀死
虽然面对着极为不利的局面,但完颜亮依然强令部队在和州渡江攻宋,意在迫使宋高宗降服,结果却被宋将虞允文大败于采石矶。但采石矶惨败并未让疯狂的完颜亮知难而返,随即又强令余众强渡瓜州渡,并威胁对抗命者军法处置。不愿为完颜亮做“炮灰”的将领们终于发动兵变,共同将其缢杀,时在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完颜亮因为一首宋词发动伐宋的战争,最终却落得兵败身死的下场,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资料来源:《全宋词》、《鹤林玉露》、《宋史》、《金史》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6-27 14:31
有没有那么一首诗,让你心里开出一朵花?
2019
06/27
12:33
诗词轩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总会有些事,一想到就莫名欢喜;总会有些人,一想到就满是甜蜜;总会有些诗,它写下了欢喜,写出了甜蜜。
《静女》
【先秦】佚名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代】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代】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笔调轻灵,无一笔粘着,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诗人着意于真情实感的表现而并不拘守于形貌之似,因而写来不拘一格,超尘拔俗。无论写景叙梦,都有虚有实,惝恍迷离,诗境之缥缈奇幻,构思之新颖独特,为前人诗作所少见。
《绝句》
【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平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浣溪沙·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宋代】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代】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在碧于天的江水上,卧在画船之中听那潇潇雨声,这种生活和中原的战乱比较起来,是何等的闲适自在。更进一步,江南又何尝只是风景美、生活美,江南的人物也美。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
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好景无常,刚才还月下弄影的姹紫嫣红,经过这场无情的春风,恐怕要片片飞落园中的小路上了。结句内涵颇丰,既有伤春之逝的惆怅,自嗟迟暮的愁绪,又有赏春自得的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