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6 09:40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2019年03月25日 15:00显密文库 微博 我有话说(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教主、教义、教徒,是构成一个宗教的三大要素。我们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我们一定先要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们崇拜信奉?我们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们解脱人生的烦恼痛苦?这是我们信仰宗教首先需要知道的课题。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余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诞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方),取名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太子诞生后七天,圣母摩耶夫人往生,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养育成人。
太子天资聪颖,从小通达五明、四吠陀。成年后,娶耶输陀罗为妃,不久生下罗睺罗,后来成为佛教第一位沙弥。悉达多太子虽然出身贵族,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四姓阶级的不平等,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无常,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期间虽经净饭王百般劝阻,终究无法满足其‘人生没有衰老的现象、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死亡的恐怖、所有的东西不损不减’等四个希望,于是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宫门,开始十二年的修道生活。其中雪山六年的苦行,每日只食一麻一麦,但苦行终究未能令他开悟。后来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离开苦乐二边的中道修行,于是舍弃无谓的苦行,走过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供养后,来到伽耶山菩提树下的金刚座上,立誓‘不成正觉,不离此座’。于此通过重重考验,一一降服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等内外魔障后,彻见自己本来面目,止息一切妄想无明,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观缘起法而成正觉。
成道后的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说法,三转四谛*轮,度憍陈如等五比丘,从此佛法僧三宝具足,佛教僧团因而建立。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在弘化的生涯里,宣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
佛陀对弟子的教化,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予药,对执空者说有,对执有者说空。佛陀对于能够依教奉行的弟子,耐心给予调教;对于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摄受;对于懈怠不知精进的弟子,激励他上进;对于过分刚猛的弟子,则教以缓和。佛陀对弟子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佛陀所教化的对象,则不分贵贱贫富、种族信仰等,例如度拜火教外道优楼频罗迦叶三兄弟,以及外道领袖舍利弗、目犍连皈信佛教。佛陀的弟子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各国国王,及王妃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低下阶层的莲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理发匠优波离及担粪的尼提。总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
佛陀一生弘化、度众无数,但也受到外道迫害及各种的灾难。根据《佛说兴起行经》记载,佛陀历经孙陀利谤佛、战遮女系盆诬陷、奢弥跋谤佛,以及被木枪刺脚、被掷石出血、食马麦、受苦行、患头痛、患背痛、患骨节疼痛等十次灾难。其实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法身无有生灭,佛陀为了度众,才应现这些灾难,主要是为让众生明了业报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恋有为色身,而能断恶行善,获证永恒法身。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仍然孜孜不倦,带著弟子四处行化传教;临入涅槃之际,仍然不舍任何众生,接受一位一百余岁的外道须跋陀罗,成为最后的弟子。佛陀进入涅槃,虽然令弟子们悲痛不已,但是诚如佛陀的教言所说:‘要佛陀永久住于世间,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不能违背法性。’佛陀开示弟子说:‘如果你们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万年,于汝何用?如果你们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们要坚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它;你们要精进修学圣道,解脱烦恼,住心不乱,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伤心,因为天地万物有生就会有死,合会必然有别离,这是无常真理的定律。
佛陀最后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告诉弟子: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佛陀并再次叮咛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悟处、说法处、涅槃处。最要紧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陀进入涅槃,遗体荼毗后,留下舍利八斛四斗和三颗佛牙。舍利被分成八份,由与佛陀因缘深厚的八国各取一份,建塔供养。
佛陀出生在社会阶级十分不平等的印度,他敢于向不平等的制度挑战,不只是尊重人权,且尊重生命,更进一步肯定每位众生都同等尊贵,都具有成佛的性能。佛陀一生四十九年的传教生涯里,应该得度的已经度化,未能得度的,佛陀也为他们种下未来得度的因缘。佛陀虽然应身已经离开了人间,但是他的慈悲、智慧,他遗留的伟大教理,却能永传人间。佛陀是我们人格最高的模范,是我们三界的导师、人天的师范,更是众生的救主!(本文节选自《佛光教科书》第一册)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6 10:56
百病生于气 几个方法压住怒火
2019
03/26
08:22
南普陀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这首《莫生气》口诀或许人人都能说上两句,但事实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黄帝内经》记载:“百病生于气也”,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
几个方法压住怒火
高兴就笑,不高兴就生气是人的本能。既然无法做到一辈子不生气,那我们就尽量减少生气的频率,学着用以下几个方法,浇灭你的怒火,尽量平心静气。
找不重要的东西当“出气包”。生气时,不要在内心抱怨,不妨找个安静或安全的地方哭出来。此外,还可以尝试把气撒在不重要的物体上,比如把废报纸撕成碎片,也可以狠狠地抛沙发靠垫。
猛跑。气到无处可发时,可以到公园或者楼下猛跑几步,跑到累了就可以停下来了,让藏在心里的怒火发泄出来。同时运动还能促进身体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快乐,消除怒气。
做深呼吸。生气时,会感觉一股快速上升的能量,犹如“气火攻心”。此时,先默数十下,然后闭眼做深呼吸、放慢语速,不要急于表达愤怒,给大脑一些时间清醒,调节身心状态。
此外,生气、发怒会加大老年人心脑血管意外风险。生气时,老人不妨多听听相声、看场喜剧电影等。同时,可以在饮食上下些功夫,多吃些有助疏肝气的绿色蔬菜及能去火的苦味食物,如芹菜、白菜、苦瓜、苦菜等。
生气是人正常的情绪发泄,但尽量不要超过2分钟。当你觉得生活中生气的事很多,而且它们就像道坎一样,怎么也迈不过去时,就需要咨询专业心理医生了。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6 11:00
周祖谟先生:谈治学的方法
2019
03/25
18:22
章黄国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所谓治学,就是从事于研究学问。研究学问应当采取什么步骤,利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精的地步,并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发明,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关于治学的方法,前人讲过很多,各有所见。现在,我根据个人治学的一点粗浅的体会,结合目前的情况,陈述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对学术有所建树,做出成绩来,是完全可以办得到的,青年同志不必自卑。可是要脚踏实地,更要虚心,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一步一步地去做。荀子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就是说,积蓄得深,才能有成就;见识窄狭,读书不专,基础薄弱,积蓄不厚,华而不实,那就不能多有贡献。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第一个问题,治学要有根基
比如研究古代的历史、语言、文化各有些专门的书籍要读,但是无论从事哪一方面的研究,都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作根基。根基不好,就处处感觉困难,所谓资之深,才能左右逢源。现在一般讲“基础”,我说“根基”,就是要有根底,要有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包括一般的基本知识和专科的基本知识。
从一般的基本知识来说,我认为有古汉语知识、书籍知识、历史知识三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以下分别来谈谈。
一、古汉语知识。要利用古代书本知识,通晓古汉语是非常必要的。读古书,就不能不知道古字、古音、古义、古代语句结构,以及古人用词表达语义的方法。这是基础知识。中文系的同学必须具备文字学、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历史系的同学要研究先秦史,当然也需要具备这些知识。尽管有的大学分语言、文学两个专业,而文学专业如果没有这些知识,就谈不到真正理解古典文学作品。如果是学习历史的,不能读一般的古书,只能依靠一些《史记》、《汉书》的翻译节选本,那是绝对不行的。你必须自己能理解原文。怎样掌握古代汉语,我认为有两点要注意。第一要读文,要多读、熟读、反复读。古人的文句,脱离不了它的语法结构,尽管用了些古代词汇,可是在语法结构上,跟现代汉语一致的多,不一致的少。古人行文精赅,讲究篇章组织,要求文句生动、简练明了。如不反复读,你就不了解它的词义的配合,上下句的联贯,语气的转折。反复读,才能逐渐领会它的意义。即使学了一点文字、音韵知识,不熟读原文也还是隔了一层。感性知识丰富了,才能提高到理性知识。前人讲究背文,现在我们不提倡背诵,要求熟读,熟读可以成诵。古代一些大文学家,对一些名著都反复念,念得非常熟。至今还有学者能背《汉书》,这很受用。第二,读的当中要比较古今异同,跟现在相同的地方可以不必管,要注意和现在不同的地方,这样就把要了解的面缩小了。凡是不同的地方,比如词汇、语法、词义等各方面,都要跟现代汉语比较。(比较的方法非常重要,下面还要提到。)
其次谈谈书籍知识。我们要初步了解历史上存留下来的书籍,有哪些内容,这是比较浅近的。前代就有所谓目录之学,这是中国所特有的一门传统学问。我们的古本书多得很,所以,自古就有书的目录。最早是汉代刘歆的《七略》。他的父亲刘向曾校订官府收藏的古书竹简,刘歆继承父业校书,编了一个目录,就是《七略》。《七略》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等六类。前面有一个总述“辑略”。这部书现在没有了。但很多内容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里。《汉书?艺文志》继承刘歆《七略》的目录,又增加了一些他看到而刘歆没有注意到的书。每种书都登载了书的时代、作者、篇数。到南北朝时,也有人编写了很多公家或私家的藏书目录。唐人修的《隋书?经籍志》(历代正史里大都有书籍的目录,或叫“艺文志”,或叫“经籍志”),修的特别好,首次使用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它不仅纪录了当时能见到的书,还把一些当时虽不存但前人目录书有记载的书,也记下了书名、作者、卷数。这是很有用处的。到清乾隆年间,就有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保存中国历史文献起了很大作用。最初,馆阁大臣为乾隆翻阅书籍的方便,在每部书前加一个浮签,上面写了这本书的作者、内容等简短的提要,到后来编辑整个目录时把它登载进去,而且搞得更加详细,这就叫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籍有提要,始于宋代。宋代有两个大藏书家,一是南北宋之间的晁公武,有《郡斋读书志》,一是宋理宗时的陈振孙,有《直斋书目解题》。他们都是把自己的藏书编成目录,而且写出内容提要,或称题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每种书都介绍卷数、内容、作者的简历和后人对此书的评价。这些评价虽不一定对,但可以使读者初步了解书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分类,是以“经、史、子、集”为大类,每一类中又有许多小类。这样,目录书由只记书名、作者、篇数、卷数,发展到书的内容、作者、篇数、卷数,发展到对书的内容、作者都有说明,这是目录书的逐渐加细。这部书比较大,我们可以翻阅简单一些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它除了一些只有“存目”的东西不登外,其它部分均有简明的提要,篇幅小,好翻阅。求其次,可以翻阅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它是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分类编的,少有变动。它很有程序,重要的书顶格写,记出卷数、作者,并且指出版本,注明善本(善本指错字少、卷数足的本子),但没有解题;某一书跟它类似,而是次要的,就低一格来写;几种书性质相近,就在书名后打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很重要,表明这几种书同一类别。后来,只有贵阳书院的刻本保留着这个符号,别的刻本都丢了。近人范希曾作《补正》,就是根据这个版本,并作了增补。这些目录书,大家可以选看。至于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籍志》,则可帮助我们了解书籍流传的历史、佚失的时代。《明史?艺文志》最为简略,它只登本朝人写的书。如果我们不做专门考察,只是一般了解书籍的分类,应当看哪些书,到哪儿去找材料,目录书给我们的这点知识是很容易吸取的。
另外,有些工具书,也是做学问要经常应用的。如讲历史,现代有些历史年表,很方便。比较全一些的如翦伯赞等编的《中外历史年表》,既有中国历史的记事,又记载了同一年内别国的重要事情。这是按日本人的方法做的。你研究某一时代的历史,也有些前人作的年表,如清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
还有字书、辞书,也是我们要经常翻翻的。比如有一个佛教名词不懂,就可以查《佛教大辞典》。对一个典故不懂,不知出处,可以查《佩文韵府》。它是按要找的那个词的下一个字依韵排列的,找到下一个字,就可查到你要找的词。相似的还有《骈字类编》。诗词里有的特殊词汇不懂,可以看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现在还有人做了一些索引,如你要研究杜甫的诗,不知杜甫的这句诗出在哪一篇,有《杜诗引得》;要查晋朝一个人的事迹,有《晋书索引》。日本学者也编有许多古书索引。
此外,还有类书,类似现在的《百科全书》。常用的类书如《太平御览》,它对校订古书就很有用,其中引了许多古书跟现在的本子不一样。因为它根据的是写本,时代早,文字上有很多地方胜于现在的传本。另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专书,你要查某一类事时,可以到里面去找。作者收集了很多材料,排比在一起,加以叙述,很方便。比如你想知道一些典章制度、经济、军事等问题,可以看“三通”:即唐杜佑的《通典》、宋郑樵的《通志》、宋末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想看古代小说,有宋人编的《太平广记》五百卷,唐代的传奇小说也都在里面了。要了解古代建筑,有宋人李诫《营造法式》。有关农业的,可看元王祯的《农书》;有关碑刻的,有清陆增祥的《八琼室金石文字补正》;有关植物的有清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还有如《全唐诗》、《宋诗钞》等诗歌的总集。这些综合性的书很重要。
至于如何掌握历史知识就不用再多说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都应抽时间读两本,这也是为学的根基。有了这些根基,你才能从事各方面的研究。
第二个问题,为学要有次第
或者学文学,或者学语言、历史,都要有一个先后次第。专攻某一门学科,也要先读有关的基础书,然后兼及其它。如从事语言研究,语音学就要先学好,要会发音,会用音标记音,这是必要的一个次第。从事文学研究,文学史概要就是必要的一个次第。关于语言文字,就得先看《说文解字》,然后才能研究古文字。研究历史,应先从通史入手,再进行断代史研究。
这里,要格外提出的是:第一,如果向专门方向发展,先要认真把一两部书读好。不读书是当今通病。束之高阁,不念,或者只念两篇、三段,那有什么用处?《诗经》只念《伐檀》、《七月》、《硕鼠》,那离懂《诗经》还差得远呢。要研究文学,就得先读《诗经》,然后读《楚辞》,读魏晋南北朝的五言诗。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第一步就要把《诗经》全读了。认真念好这部书,受用无穷。一直到清人,还在用《诗经》呢!它是最早的一个诗歌总集,后代都受它的语言词汇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应该把一、两本书读好。研究《楚辞》,只念一两篇如《哀郢》、《东皇太一》、《湘夫人》,那不行,你得先把《离骚》念好。不读书,空谈,学术大门就没法进去。
第二点,研究文学,仅读选本不行。选本的用处是帮助了解历代文体的发展,不同作家作品的风格,但是研究某一作家,还要读他的全部作品。如研究杜诗,就有仇兆鳌《杜诗详注》;研究李白,有王琦《李太白全集》;王维的有赵殿成《王右丞集注》。应该先读选本,了解概貌,然后进一步读全集,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上讲的就是为学要有次第。
第三个问题,为学要靠平日积累
读书必须手勤眼到,随看随摘记。平日的功夫非常重要。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要把有关材料随手记下来,即使是不属你研究的学科,你觉得有兴趣,或许以后用得上,也要记下来。凡是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都注意平日的积累。如果手懒,凭记忆,那是不行的。随手札记,可以广泛记录,然后再集中起来,根据不同的目的分类存放。逐步做到以时代先后为序,做上记号,给以时代标志,最后整理起来就容易多了。书名、卷次、页数一定要同时记下来,以后用时可以核对原文。现在的杂志上的文章也要记。同时,要多作读书笔记。可以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那样,作一个提要。通过这种练习,对帮助我们逐渐领会全书的内容,大有好处。还要练习写作。现在许多人写出东西来文字不通,就是因为平时缺乏练习,练习写作,不必要老师出题目,自己经常作读书笔记,或长或短。古人有很多著名的书,都是由笔记札记而来的。如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是平日念书积累材料,最后用一个题目综合起来,加以说明评论。或是把历史渊源、演变沿革写出来,也很有用处。如宋代王应麟的《困学记闻》,就是很好的笔记,这些书可以看看。日本有一位有名的汉学家带研究生,让学生第一部书念《日知录》,因为《日知录》内容非常广泛,历史、文学、典章制度各方面都有,足见他是很有眼力的。我希望同志们也能在笔底下天天有“日知录”。我认为教师要指导同学有目的地去看书,同时教他们做札记,博览有关材料,慢慢积累起来。心中有了些问题,或者发现了哪方面有价值的资料,就可以写一篇短文以至一篇论文。
第四个问题,注意从搜集材料入手, 然后进一步参互比证
研究某一问题,有时有好多同类材料。同一事实,不同的书可能有不同的记载。比如研究历史,可先看正史,次看别史。关于制度,可看《三通》。《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史,它是根据很多历史材料综合编写而成的。有的录原文,有的加以简化,有的加以考证。假如一个年代,正史写的二年,《资治通鉴》写的三年,这就要参看其它有关的材料如笔记、杂书、金石文字之类互相比证。
正史里记载某人事迹往往很简略,某人文集里写到某人的传记,或者有给他写的墓志铭,记了这个人的生年卒年和一生经历官职,因为是当代人写的,往往比较正确真实。当然也有些不可信的“谀墓文字”。(本来这个人恶行多端,他的儿子请别人作墓志铭,别人就不好把他骂一顿,只好说他有什么功绩、德政。这就是“谀墓”。)但一般历史事实、年代、往往不错。另外,某人事迹还可能记在方志里,如县志、府志、省志,这些都是可以参考的材料。
方志的材料很丰富,不仅记载当地的山川地理、风习人物和物产,而且还有关于语言的材料。有些方志对当地特有的词汇、说法,都有记录。有的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证,如广东《肇庆府志》就非常好,记载当地方言非常细致,而且有注。当然,利用它还要和现在活的口语相印证,音义才能搞准。
又如,古代讲山川地理的书很多,如《太平寰宇记》,把宋代的地理山川,分地方区域记载,这是考查地理的重要材料。有些问题牵涉到历史地理,现在还没有一份翔实、完整的历史地图。使用过去一些历史地图时,还须考证核实,把它和今人画的地图相比证,你才能了解山的走向,水的流向;原来是哪里,现在是哪里;古代什么战场,应在现在什么地方。由此看来,研究任何问题,都须搜集很多材料对比一下,要经过考证,经过一番思考,根据各种材料来断定。
清人提倡考证,做了很多重要工作。比如,《尚书》里的一些词,可同金文相印证。王国维有《与友人论诗书中成语书》,一些常用的成语,从《诗》。《书》的比较中确定它的意义,就能解释很多前人没有讲通的词语。清代王引之有《经义述闻》,是解释经书文辞的意义的;他还有《经传释词》,是专门解释虚词的。如“终”字见于《诗经》,有“终风且暴”(《邶风?终风》)、“终温且惠”(《邶风?燕燕》),古人讲不出来什么意思;他加以比证,把有“终”字的句子列在一块,然后才看出“终”字当“既”字讲。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把诗词曲中一些特殊的词比列在一起,唐诗、宋词、元曲中凡是用这个词的都列在一起,从上下文意观察这个词的意义。一个、两个、三个例句都讲通了,然后确定这个词应当怎么讲。或者这几个例子是这个意思,另外几个例子是另一个意思,就确定这个词有两方面(或多方面)的意义。这是一种比证。总之,研究问题,离不开比较。
比较是知识提高一步的必然方法,是引导我们深入思考的一个最好办法。有些问题你根本不知道,看不到,比如前面说的“三年”还是“二年”的问题。你只有经过比较才能发现异同,然后加以考证,才能有所发现。比如研究《诗经》,有的汉学家认为“毛传”、“郑笺”最好,要根据它来讲明《诗经》的意思。清人陈奂,用三十年作了一部《诗毛氏传疏》,用力很勤,也很有成绩,但他拘守“毛传”,不敢以“郑笺”破“毛传”。同时,还有齐、鲁、韩三家诗,他也不管。这样拘守“毛传”讲《诗经》,有些地方怎么兜圈子也讲不通。另一个有名的学者马瑞辰写的《毛诗传笺通释》,不仅解释“毛传”的意思,同时把“郑笺”同“毛传”相比证,不拘守“毛传”,破了这个家法。更高明的是,他还参照了“三家诗”的文字。“毛传”的这个字,用通常的意义讲不顺,“三家诗”可能是另外一个字,两个字声音有关,用那个字就讲通了。因为古人学习,最早是口耳相传,到汉时才有人记下底本。“三家诗”的说法和文字,跟“毛传”不完全一样。马瑞辰既能通释“毛传”、“郑笺”,又能利用“三家诗”来说诗意,这就比陈奂高明得多。从这里,我们可以体悟到:治学要善于参照各方面的材料加以比证,经过考释,而后作出决断,那才是真正有所得,我们要注意这类书的考释方法。
第五个问题,讲讲治学态度
治学态度似乎与方法无关,其实不然。态度不正确,就影响学问不得前进,所以也需要附带谈一谈。概括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态度要认真,不可粗鲁。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名词,也要弄清楚,使字字落在实处。
二、重观察,重实证,不能凭空悬想,满足于一知半解。
三、重分析,要实事求是。人云亦云不好,要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四、重精审,要切磋,不墨守成规,不蔽于自见。不要自以为是,拘守一家之说,不肯接受新的学说见解,把别人的是处拒之于千里之外。清代学者非常注重切磋,朋友往还,互相研讨,很重视学术的科学真实性。每个人都有长处,要善于吸取,不能“文人相轻”。
五、重条理,避免驳杂。写出东西,不要急于发表,可以放一段时间来修改。多了的就删掉。有人写文章很长,说来说去,其实,就那么一点意思,要言不烦,岂不更好?不肯割爱,必然拖泥带水。唯其能割爱,少而精,人家才爱看,才能从中得到教益。因此,希望大家多写短文,不要写不必要的长文。
以上五个问题,内容很平浅,只是个人的一点体会,仅供参考。
(本文原刊《文史知识》1981年第5期)
周祖谟,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语言学会常任理事、中国音韵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广韵校本》、《方言校笺》、《汉语词汇讲话》、《问学集》等。
文
章
作
者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许玮婧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6 12:17
墓地风水山地、平原十不葬、十不向、十忌、十观解读
2019
03/26
10:26
小马谈古今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墓地风水山地、平原十不葬、十不向、十忌、十观解读
墓地风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择吉避凶,这与办丧事选墓地希望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尤其是当前墓地以公墓的形式集中安置,许多人心中都希望能为逝去亲人选择一块风水好的福地。墓地风水有十不葬.十不向.十忌.十观的说法.。
1、墓地风水平原十不葬
一.不葬粗顽怪石
二.不藏急水争流
三.不葬沟壕绝境
四.不葬孤独山头
五.不葬神前庙后
六.不葬水口不定
七.不葬开塘伤龙
八.不葬草木不盛
九.不藏人居稠密
十.不葬龙虎尖头
2、墓地风水山地十不葬
一.不葬童山
二.不葬断山
三.不葬石山
四.不葬过山
五.不葬独山
六.不葬逼山
七.不葬破山
八.不葬侧山
九.不藏陡山
十.不葬秃山
3、墓地风水十不向
一.不向流水直去
二.不向万丈高山
三.不向荒岛怪石
四.不向白虎过堂
五.不向斜飞破碎
六.不向外山无案
七.不向面前逼宫
八.不向山凹崩缺
九.不向大山高压
十.不向山飞水走
4、墓地风水有十忌
一.忌后头不来
二.忌前面不开
三.忌朝水反弓
四.忌凹风扫穴
五.忌龙虎直去
六.忌直射横冲
七.忌淋头割脚
八.忌白虎回头
九.忌龙虎相斗
十.忌水口不关
5、迁墓有十观
一观.墓穴塌陷迁
二观.草木枯死迁
三观淫乱风声迁
四观.男盗女娼迁
五观.怪病颠狂迁
六观.夭亡败家迁
七观.官牢绝嗣迁
八观.鱼龟蛇不迁
九观.藤缠棺不迁
十观.温乳气不迁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6 12:21
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6 13:31
老子智慧:道法自然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呢?
腾讯道学
2019-03-26
当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中国人常常会说,那就顺其自然吧。
这似乎有种消极的意味,就是说我放弃主动的作为,听凭外界对我的安排。自然这个词,无疑来自于道家,在《道德经》中,“自然”一词出现了五次。
要深刻理解自然这个词的意义,不妨看看原文怎么说。
图片
自然(资料图)
《道德经》十七章说,国君治国理政有四种方法,最好的方法是无为而治,百姓只知道统治者的存在,人民对他无爱憎;次一等的是国君有所作为,百姓亲近称赞他;再次一等的是百姓畏惧他;最差一等的是百姓侮骂他。
接着,老子说:“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统治者不干扰百姓,事情干成了,百姓都说:“这是我自己干成的。”
这里的“自然”,是我自己如此的意思。《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意思是不要妄下命令,让事物自己发生发展消亡。因为天地生发的狂风骤雨都不能够持久,何况人为的命令呢?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自己如此。道没有什么可效法的,它本身是绝对的、永恒的、无限的,它只能效法自己。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这里的“自然”显然和“道法自然”之“自然”同义。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佐万物自己成就,而不敢妄意干涉万物的自由生长。
这里的“自然”和“百姓皆谓‘我自然’”之“自然”同义。
从以上简单的列举可以看出,“自然”并非不作为,反而是要有作为。只不过如何作为有讲究。
图片
万物自由生长(资料图)
古人观察自然界,发现万物自由生长,好象不受控制,但又时时受控制。举例言之,草木春天发芽抽叶生长,秋天果实累累,冬天就枯黄萧瑟了。
草木的这种现象,是自己如此的,别物控制不了它。但它又是受控的,它不可能在秋天发芽抽叶生长,在春天果实累累。
是谁使它如此呢?老子抽象出一个道,是道在背后起着主宰的作用。
但道使万物如此的作用方式是柔弱的,它不会改变日往月来,寒往暑来的规则,也不会改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则,因此,万物的生长就有两个含义,
一是道是万物的控制者,但这种控制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给予万物自由生长的权力;
二是万物自由生长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有一种力量在限制着它,这个力量来自于道。
因此,道在万物之中,使万物自由生长又受限制,道又在万物之外,对万物发生着主宰的作用。
图片
大自然的平衡(资料图)
万物只能运用它的本能活动,它依靠着大自然规定好了的某种自然条件作为它的生存手段,它不可能突破它。但说到人类就有些复杂了。
因为人类有着高度的智能,他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的智能足以区分和利用万物。
如果他不顾他物的生存,完全考虑自我利益的满足去作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会损害大自然的平衡。
比如柬埔寨著名的吴哥古窟,现在隐藏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中。它本来是古柬埔寨王国的首都,因为滥砍滥伐终于在一场巨大的泥石流中毁灭。
人与人之间也会因为个人的欲望、情绪、成见、偏见而互相不理解、鄙视,从而引发矛盾冲突,严重的话甚至会发生毁灭世界的战争。
所以,老子谈到“自然”的概念就非常的深刻了。“自然”这个词,是与“人为”相对的概念。
什么是“人为”呢?就是出于个人的私欲、贪婪、妒忌、偏见、情绪等等私人的欲望或因素去作为。
图片
顺应外界(资料图)
《道德经》这本书,实际上是老子对君侯们的建议书,老子希望统治者抛弃贪欲、权力欲、享乐欲、功名欲等等人为的观念,如此才可能做到虚静无为,让百姓自己管理自己,从而达到“太上,下知有之”。
就是百姓知道你的存在,但无爱无憎、彼此相安的理想状态。
对于普通人来说,就要避免出于私欲的目的去作为,这样的话,可以尽量的避免不合情理的言行。
如此,顺其自然不妨可以这样理解,个人应该顺着外境的情势,不带个人的私欲去作为。
(编辑:西铭)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6 13:38
生活工作是修行吗
2019-03-21 11:28:17 来源:嘎玛仁波切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Lofter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导语:这完全取决于人们的发心
人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生活就是修行,家庭就是修行,工作就是修行。但其实这些绝对不是修行,工作不是修行,家庭不是修行,生活更不是修行。但是,它们是可以拿来作为修行的对境,可以“变成”修行的。
比如,一大早起来发心,你要想:我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利国利民,为了天下所有一切苦难众生,早日脱离轮回成佛。如此发心,这一天你工作、生活中所能做的一切奉献,就会变成修行。这个“变成”很重要,因为身处红尘俗世,无论你是工作,还是处理家庭事务,大部分都是一直让你贪婪、嗔恨、痴迷,一直源源不断让你产生出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而很多时候都会变成负面的垃圾囤积起来,作用在你自己身上。修行,则会将你继续轮回的贪嗔痴剪掉,变成不贪、不嗔、不痴迷,在“化烦恼为菩提”的妙法引导下,将佛法真正应用于自己的身口意,于是才能将凡夫俗子的日常,变成修行。这完全取决于人们的发心,而不是工作生活本身。
就像很多人崇尚吃素,可只是吃素有什么功德?没有什么功德。如果有功德,牛马羊这些食草动物,早就比我们先成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些食草动物,比我们吃的素干净多了。它们是直接找到青草树叶这些就当成食物吃掉。我们吃的素,还要下地去播种。农民在田地里劳作种菜种粮,当然也会杀生,水泼下去,多少虫会死掉?翻地、插秧,最后收割,有多少生命死在里面?更不要说往青菜、水果上打农药了,那死的生命真是不可计数。
但是,你喜欢吃肉,把吃肉戒掉,这就有很大的功德。因为你基于慈悲心,觉得众生的肉是不该吃的,没有自己想去吃它的想法,它就不会被杀。因为这样的慈悲念头,你去把自己原本贪婪的肉食欲望给戒了,哪怕你能戒掉不吃现杀的活物,也有功德了。
佛陀没有说要所有大众全部吃素,但告诉大家要吃“三净肉”。不要眼睛看见它被杀的情景;耳朵听到它被杀时的哀嚎;心里怀疑它是为你而死的;即不见、不闻、不疑。我们小时候,藏区的老人们是绝对禁止我们吃三天以内肉食的。他们觉得,三天以内的肉食(那个时候只有牛肉、猪肉等)中,还有很多生命活着,你把大的给杀了,小的生命很多并没有死掉,把它们吃了就是造恶业。这就是对戒律的态度。真正的戒律,就是用来对治我们的贪婪。守着“戒掉吃肉的贪念”这个戒律,把为一切众生而发的慈悲心、菩提心增长出来,这样就有功德了。也因此,大家可以知道发菩提心不杀生的素食主义者,跟牛马羊吃素的差别。他们是菩萨行者,是因为充满慈悲心而不吃肉的,并不是喜欢吃草、叶子或者养生、减肥。有些人天天吃素,吃蔬菜、水果,也有一大堆疾病。生活、工作等等为什么能变成修行?就是因为你“戒”了,才是修行。
工作也是一样,如果你是一个扫地的清洁工,单纯扫地并没有功德,但是你扫地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那就有功德了。烧香本身也没有功德,但如若你是为了净化自己肮脏的心灵烧香,那就有功德了。点个灯有啥功德?到了晚上万家灯火闪烁,如果有功德的话,有灯地方的生命不早就都解脱了?并没有。原因是什么?因为这种点灯,没有“心”。佛教徒点灯为什么有功德呢?因为我们希望透过佛前供灯,照亮自己内心的黑暗,希望我们的智慧和慈悲越来越增长。如此发心,点灯就有了功德。
生活工作本身并不是修行,这个误区一定要清楚。但是大家只要发心,有菩提心、慈悲心、出离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做,哪怕你只是个家庭主妇,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小孩、丈夫等家人做菜做饭,扫地洗碗,也会是功德一件。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6 14:58
毛泽东点评项羽:不可沽名学霸王
曹应旺
2019年03月25日08:12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毛泽东点评项羽:不可沽名学霸王
毛泽东从河北西柏坡到北平香山双清别墅期间,集中精力抓的第一件大事,是指挥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打过长江,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
据当时担任毛泽东卫士的李银桥回忆:
“毛泽东喜欢看京戏,不同时期喜欢点不同的戏看。那段时间,他喜欢看《霸王别姬》。看到西楚霸王项羽同他的虞姬生离死别一幕,毛泽东睫毛颤抖着,眼里湿漉漉的。回来路上,他对我说:‘不要学西楚霸王。我不要学,你也不要学,大家都不要学!’
“他号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看看《霸王别姬》。
“还有一次,毛泽东睡不安稳,起来散步,眉头紧锁。我小心翼翼随在身后。走了很久,他用沉重的声音问我:‘有人劝我们不要打过长江去,你说要不要打过长江去?’
“‘要!到手的胜利哪能不要,对国民党蒋介石还有什么好客气的!’
“毛泽东以手抚我后背,点头说:‘还是我们的战士聪明哟!’”
1949年4月20日,南京政府拒绝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起草了向人民解放军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接到命令,第二、第三野战军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一举摧毁国民党军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于4月23日占领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终结。
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得知南京解放的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接楚汉之争,挥毫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著名诗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思的是2000多年前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用的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当今大计。
项羽和刘邦同是胸怀大志的人物。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的壮观场面,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起看到了。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项梁忙用手掩住项羽的口说:不要妄言,被秦人听见了要诛灭九族啊!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也有一段大抵相同的记载:刘邦为普通老百姓时,常到秦朝都城咸阳服徭役,见到秦始皇出宫时的壮观场面,“喟然太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陈胜、吴广起义反抗暴秦,天下响应者众。项梁、项羽与刘邦、萧何也树起了抗秦大旗。陈胜、吴广兵败,其后项梁阵亡,项羽和刘邦成为抗秦两大首领。他们率军分进之前,楚怀王约定“先入关者王之”。结果,只有10万兵力势弱的刘邦先入关,不敢“王之”;拥有40万大军势强的项羽后入关,挟势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此后,逐步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时,毛泽东自然想到项羽是一个不能将胜势一鼓作气保持到底的首领,是一个沽名钓誉、优柔寡断的首领。倘若项羽歼灭秦军主力之后,乘胜以40万兵力消灭刘邦,刘邦就不会有喘息的机会。
毛泽东写这首诗的三个月前,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题目就是 《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即将获得最后胜利的时候,毛泽东指出:“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现在摆在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面前的问题,是将革命进行到底呢,还是使革命半途而废呢?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
毛泽东讲了一则古希腊的寓言:“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毛泽东认为:“盘踞在大部分中国土地上的大蛇和小蛇,黑蛇和白蛇,露出毒牙的蛇和化成美女的蛇,虽然它们已经感觉到冬天的威胁,但是还没有冻僵呢!”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决不怜惜蛇一样的恶人。”“凡是劝说人民怜惜敌人、保存反动势力的人们,就不是人民的朋友,而是敌人的朋友了。”
毛泽东号召“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他最后写道:“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一九四九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应当加紧努力。”“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用形象的诗的语言凝聚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道理。
(摘自2016年第12期《党史博览》,原标题为《“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点评项羽、刘邦》)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09:55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2019年已过31+28=59+27=86天,慎勿放逸!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一)【石门素疏】【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228共204,755 页。【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最新统计】*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228共有: 204,577个文件。*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共有: 193,827个文件。*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共有: 182,927个文件。*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共有: 165,144个文件。*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共有: 157,776个文件。*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共有: 150,888个文件。随缘随喜,珍藏留念!【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每日抄经念佛每日甘露施食每日精勤笔记每日持咒忏悔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感恩!(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感恩众生】鱼象鱼说阅历决定正见应用。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素食是心的修行。向阳花开,友情供斋。健康素食,结缘博爱!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少吃多餐,饿治百病。食饮有节,五味清淡。富养精神,穷养身体。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养生歌谣】鱼象鱼说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10:28
星云大师:度一切苦厄
2019年03月20日 10:25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12人参与) 收藏本文
星云大师:度一切苦厄(摄影:@海琳)星云大师:度一切苦厄(摄影:@海琳)
‘人生像一杯苦酒!’从婴儿呱呱堕地开始,所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就是‘苦啊!’
苦啊!这就是人生。
人从出生之后,在生命的旅途上,到处荆棘,坎坷起伏,颠簸不平,真是尝尽了苦涩的滋味。
人生,每个人都希望能够解脱痛苦,能够找寻到幸福。但是,幸福在哪里呢?
有的人向宗教祈求幸福;有的人希望结党成派,以团结的力量增加安全。甚至有的人储财置产,以备不时之需;有的人生儿育女,希望老来得到孝养。有的人则追求知识;有的人则提高地位,总希望能离苦得乐。其实,这一切纵使能面面俱到,难免‘人为财死’;再说,人生即使真能求得富贵功名,也还是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哪里能没有痛苦呢?
世间上的人,以为无财、无名、无权、无位是苦;其实,真正的苦,是因为有财、有名、有权、有位,才增加更多的苦难。例如,有家、有爱、有事、有业;‘有’的里面不是很多的苦厄吗?
《般若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原来,苦是因为五蕴积聚的‘我’而来的。例如,有的苦是因为‘我与物’求不得而苦;有的苦是因为‘我与境’不相应、不习惯而滋生;有的苦是因为‘我与人’不和谐、怨憎会、爱别离而有;有的苦是因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刀兵水火等引起,都会增加‘我’的苦。
尤其,‘我与心’之间,贪瞋邪见、忧悲苦恼,更是苦上加苦。所以,人生的苦,既然是由‘我’而来的,如果我们要想‘度一切苦厄’,就必须让‘我’空无执着。能够‘照见五蕴皆空、显现般若智慧、明白人我无间、融合物我一体’,才能够淡化和解决‘我与物’、‘我与境’、‘我与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甚至‘我与身心’的关系。能够把自我安顿在无执、无染、无拘、无束的上面,才能够真正‘度一切苦厄’!(来源:佛光山 摘自《人间福报》)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12:31
改变下半辈子命运的方法!
2019
03/27
07:29
东台市观音禅寺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24
东台市观音禅寺
祈愿:正法久住,法轮常转!
做善事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方法。
佛教认为,虽然人生的主线是命定的,但也并非完全不可改变。
如果我们大量做善事,命运就会朝好的方向改变。
学过《了凡四训》的人,应该都明白这个道理。
值得提醒的一点是,大家不要总是抱怨人生太苦了,其实,苦就是人生的底色,如果明白这一点,苦的感受或许就不那么明显了。
比如身体患了疾病,病苦虽然比较难忍,但由心态而导致的痛苦,完全可以通过调整而消除。
实际上,应该说你们非常快乐,如果去监狱看看,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痛苦。
我去过一些监狱,在许多犯人的内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跟亲人交谈一个小时。
现在我们每天能跟亲人和朋友聊天,这个时候不但不珍惜,反而经常跟他们吵吵闹闹。
如果有一天你被关在监狱里,有一次机会和亲友聊天,可能就非常满足了。
所以,大家应该反思,不要总认为自己太苦了。
如果经常有这样的怨气,就会给生活平添许多不开心。
对于外境的好坏,我们应抱着随缘的态度,做事情时的成败也要随缘。
当然,随缘并不是消极,对于有意义的事,不能轻易放弃,还是要努力去做。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12:36
恭迎普贤菩萨圣诞丨祈愿菩萨慈悲加持,众生一切行愿,皆得成就!
2019
03/27
09:36
腾讯佛学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70
今天是2019年3月27日。农历二月二十一,恭逢大行普贤菩萨圣诞日,值此殊胜之日,愿我们一起行普贤十大愿,诚心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并以此功德普皆回向:虚空有尽,我愿无尽,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愿一切众生快乐、安祥、得以解脱!
普贤菩萨简介
普贤菩萨,曾译遍吉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
普贤菩萨摩诃萨,「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即是说普贤菩萨依深菩提心所起广大弘深誓愿,及身、口、意悉皆清净,遍尽一切处,纯一妙善,具备大德,所以尊名为「普贤」。
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与定德,与文殊菩萨摩诃萨的智德证德相对,两者并为无上释尊的两大胁侍。他的坐骑为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种清静,四足代表四种功德。
普贤菩萨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右边,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待,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
法海寺壁画普贤菩萨
摩诃萨是大乘菩萨行的大愿大行的代表,象征着中国大乘佛教的精神。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佛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大士,三者并称“华严三圣”,其中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
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同行,求生西方。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为毗卢遮那佛的二胁士,普贤菩萨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菩萨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
普贤菩萨化身:拾得大士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据史书记载,中国佛教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常与文殊化身寒山大士说法论道。文殊、普贤两位大士,一为诸佛母,一为诸佛长子,公孙二人,常在十方诸佛前,共作佛事,游戏人间。
寒山对拾得曰:‘世间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该如何对他?’
拾得答曰:‘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普贤圣像 瞻礼获福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一者礼敬诸佛: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狮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二者称赞如来: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三者广修供养: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四者忏悔业障: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我今一切皆忏悔。
五者随喜功德: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六者请转法轮: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七者请佛住世: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八者常随佛学: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我愿常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九者恒顺众生: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我常随顺诸众生,圆满无上大菩提。
十者普皆回向: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普贤道场:四川峨眉山
峨眉掠影
银色世界峨眉山
金顶华藏寺
远眺金顶
万年寺
仙峰寺
雷洞坪灵觉寺
洪椿坪
伏虎寺
大佛禅寺
报国寺
峨眉金顶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三千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华严经》载有善财童子伫立妙高峰上,观此山如满月,大放光明,因此峨嵋山又称大光明山。峨嵋山在晋代创有六大佛寺。晋隆安三年(399年)慧持和尚从庐山入蜀,在此修建普贤寺,供奉普贤菩萨。传峨嵋山成为普贤菩萨道场,即由此而来。
峨嵋山的最高处是金顶,上建金顶寺,威镇全山。金顶寺又称光明寺,因山顶常有光明而得名。每当午夜,在金顶上看群峰中,有千百万点晶莹闪耀的光亮,从山沟里慢慢地升起来,像一盏盏明灯,忽上忽下,灿若明星,人称此奇景为“万盏明灯朝普贤”。
今天,乃至生生世世,愿我们一起行普贤大愿,诚心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卍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
并以此功德回向:虚空有尽,我愿无究,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愿一切众生快乐、安祥、得以解脱!
南无大愿普贤菩萨
南无大愿普贤菩萨
南无大愿普贤菩萨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12:49
你知道吗?邻有三不比,亲有三不走
2019
03/27
09:41
诗词世界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作者:杯小茶说
来源:茶的故事
人到中年,要学会做减法。
走过岁月的沟沟坎坎,活到这个年纪,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尝过了,该拥有的拥有过了,改经历的经历过了,越来越明白:
做人,最要紧的是开心。
自寻烦恼的事不做,看不惯的人不交,不必把太多无关的人请进生命里,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邻有三不比
卡耐基说:“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源于我们盲目和别人攀比,而忘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人比人,气死人。
许多人活得不开心,并非自己过得不好,而是嫉妒身边的人比自己过得好。
其实,人生失意无南北,宫殿有悲哭,茅屋有欢笑,你羡慕别人,别人也在羡慕你。
凡事不必攀比,把握好自己的幸福,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1. 不比家庭。
许多人抱怨自己家庭出身不好,羡慕别人家财万贯,羡慕别人的父亲是政府高官或者企业富豪,羡慕别人的母亲美丽优雅,羡慕别人的伴侣温柔体贴。
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前世修的缘,懂得珍惜、感恩,才会体味幸福和快乐。
家境虽然不富裕,然而家庭和睦才是最大的财富;
父母虽然是普通人,不一定能把世上的一切给你,但一定竭尽全力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你,他们深深地爱着你;
伴侣或许不够完美,但一定给你坚实的臂膀让你依靠。
不必和别人攀比家庭,一家人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就是最大的幸福。
2. 不比物质。
许多人觉得自己拥有得不够多,羡慕别人豪华的房子,高级的车子,羡慕别人名牌傍身,拥有用之不尽的金钱。
邻里之间,不必攀比物质,物质能满足你的生活需求,却未必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钱财能买来物质,却买不来健康、幸福和真情。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才是世间最富有的人,知足,才能常乐。
3. 不比孩子。
我们经常能听到“别人家的孩子”,父母总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次次考第一”,“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有出息”,“你看看你自己,连别人的一半都比不上”......
拿孩子攀比,会打击孩子的自信,伤害孩子的自尊,甚至破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长处,懂得欣赏和赞美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孩子成不成功,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平安健康、快快乐乐,才是最重要的。
亲有三不走
活到中年,有三种亲戚可以不必来往。
1. 势利眼的亲戚。
相信你也有这样的亲戚:
你穷困时,他从不拿正眼看你,街上遇见他都假装没看见,你有困难了,他不会帮忙,甚至落井下石,你进他家门,他都嫌烦。
但一旦你发达了,他就会对你嘘寒问暖,点头哈腰。
这样见高拜,见低踩的势利眼亲戚,可以不必来往。
他的眼里只有金钱,他对你的感情不是出自真心,而是看中你的钱财,想从你那里捞到好处。
2. 常找你借钱的亲戚。
人人都有急难的时候,亲戚有难时帮一把,本是行善积德的好事。
可是有的亲戚借钱成习惯,好吃懒做,甚至好赌成性,你借钱给他,他不但不知感恩,还会得寸进尺继续找你借钱,一旦你不借给他,他就会跟你翻脸。
所谓“救急不救懒,帮困不帮贫”,常找你借钱的亲戚,一定要远离,否则,他会把你当成取款机,理所当然地压榨你。
3. 看不起你的亲戚。
鲁迅说:“人到了一定年纪,必须要丢掉四样东西:没有意义的酒局,虚情假意的朋友,不爱你的人,和看不起你的亲戚。”
看不起你的亲戚,只会对你冷眼相待,冷言冷语地羞辱你、贬低你、嘲笑你,打击你的信心,消耗你的热情,给你的人生蒙上重重阴霾。
看不起你的亲戚,不来往也罢。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人到中年,要学会做减法,不比三物,不走三亲,让余生都过得幸福快乐。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12:56
“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还有下半句,更现实!
2019
03/27
10:19
黄帝养生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0
“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还有下半句,更现实!
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积累了许多璀璨的精华,有折枝杨柳歌三百的依依惜别,有盛唐气象温养出来的锦口绣心,还有天净沙下苏幕遮的婉约宋词。
除却这些阳春白雪的诗词文化,民间流传的许多俗语也深具智慧,在劳动人民的口口相传中积累了为人处世的箴言。
这些俗语包罗万象,从自然气候到生活习俗,从诙谐故事到扎心金句,朗朗上口中蕴含着朴素的经验。
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还有“出门饺子下马面”等等。前者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累积得出天气的预测,后者是出门和归家时的饮食传统。
这些俗语都是前人先辈的积累,虽然是大白话,但其背后都有所道理,当代人大可听取这些老人言,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有一句俗语说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意思是说如果家中的老人长时间患病乃至卧床不起,那么他的孩子很难做到孝顺。孝道不是理应遵循的传统美德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不过是人性使然。
一个孝顺的人会对他的父母好,会为他们的养老和医疗付出,父母急病时也能辛苦奔波,可是如果父母并没有大的危险,但又无法自理,那就会成为家庭中的隐形累赘。
这句话说出来令人寒心,但事实就是如此。
父母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总是为孩子着想,因此,成为了父母的孩子会更加关心自己的儿女,他们也有自己忙碌的生活,上一代的父母就会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可以不辞辛劳地哄着入睡,甚至不在乎他们无法自控的排泄,但当父母老了以后,成为了白发苍苍的“孩子”,长大成人的儿女却会计较他们日渐丧失的记忆力和行动力,当然也会嫌弃他们卧床后排泄的问题。
这个问题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在血脉传承的过程中,人们的爱单向地向下一代传递下去,就像老树将所有的养分给予幼苗,自己却日渐干枯,人们不会在意苍老的枯木,眼中只能看到郁郁葱葱的新木。也正是因为这样,生命才会传承不息。
好在现在医疗和养老制度日渐完善,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请来护理照顾病人,所以“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魔咒还有机会打破。不过这句俗语其实还有下半句更加扎心,也同样的经典:“久贫家中无贤妻”。
这句话很好理解,因为还有一句话说的是“贫困夫妻百事哀”。
虽然有些姑娘嫁人的时候不在乎对方的家境和经济状况,但这种一味追求爱情的婚姻很容易在婚后激情消退后爆发出各种矛盾。
如果是一时的难关,妻子或许可以咬牙相携度过,但如果她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会在柴米油盐的琐事中性情大变。
生活是最沉重的打击,妻子作为持家之人,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她只能学会牙尖嘴利地同小贩讨价还价,尖酸刻薄地挖苦丈夫没有作为,自己心里也积着一腔怨气,觉得当初看走了眼才会嫁过来。
更有甚者会直接离开,你可以怪她没有良心,但她只是想过得好的普通人,这本没有错。
归根结底,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
虽然这两句俗语十分悲观,但也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又何愁不能给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呢?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13:14
佛缘老和尚:想度一切苦厄 就要五蕴皆空
2019年03月27日 09:02:42
来源:凤凰网佛教综合
1人参与1评论
编者按:佛源妙心禅师(1923-2009),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嗣法传人之一,云门宗第十三代祖师。佛源老和尚一生道心坚固、持戒精严、举扬宗风,成就了蜚声中外的云门禅风光,对中国禅宗及佛教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2019年,是佛源老和尚圆寂十周年,凤凰网佛教特别推出纪念专题《云门真铁汉》,以此缅怀佛源老和尚金刚毅志、功德巍巍的一生。本文系佛源老和尚的开示文章,佛源老和尚告诉你:妄想多的人,一天到晚东想西想,没有妄想的人,连梦都不做。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有事就把腿子盘起来,晚上盘起腿子睡觉也没问题啊!腿子一盘,管它!
人总是要死的!要死得其所,不要为名为利,不要有贡高我慢啊!那就不是五蕴皆空,一切苦厄都度不了。
要想度一切苦厄呢,就要五蕴皆空,眼睛看到色空,耳朵听到声空,舌头尝到味空,色、受、想、行、识都空,这才是五蕴皆空。
空并不是要你这个色蕴空掉,而是你的思想上要将这些念头空掉,所以你不要一天到晚想吃好的、住好的。
无常迅速快用功,不要再流浪生死!
无常迅速,不要以为年轻就死不掉,年轻死的多得很。跟我一起出家的同参很多都不在了,跟着一起来广东的也不见了。
光阴可贵,你们要好好用功,不要流浪生死,要搞点儿名堂出来。不进禅堂来,在外边流浪,流浪就是流浪生死,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变牛、变猫、变狗就是忘记了自己。
参禅要开悟,开悟了还要保养圣胎,见道后还要修道,修道后还要证道。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人家不能代替的,像吃饭一样,肚子饿了人家不能代替你吃,对自己要负责。
光阴一天一天过,光阴催人老啊!人命在呼吸之间,要有受用,必须靠自己。
不打妄想哪来烦恼?妄想多的人,一天到晚东想西想,没有妄想的人,连梦都不做。
“烦恼”就好比禅堂外面,禅堂外面是个空间,禅堂内里也是空间,但气氛不一样。禅堂里有禅的感觉,要用功参话头,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是行香就是坐香,这就是菩提。出了禅堂到了外面,你拉他一下,他推你一下,这就是烦恼。
同样都是空间,自己不打妄想哪来烦恼?所以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涅槃就是究竟清净,究竟清净即寂灭,寂灭即心灭,就是把烦恼妄想全部消除,所以生死就是涅槃。
你现在不打妄想,心里清清净净,就是涅槃,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涅槃呢?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13:18
散乱放逸中,一辈子过去了
2019-03-27 11:27:03 来源:达真堪布
易信
微信
QQ空间
微博
Lofter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导语:以正知正见守护身口意。
现在很多孩子玩游戏上瘾,不爱学习,也不听父母的话,连吃饭睡觉都不顾。
以前没这么多高科技游戏,但小孩子也一样爱玩。我们小时候经常堆一些石头当作牦牛、马啊,整天就玩这些,小孩子就这样过日子嘛。
未成年的孩子这样放逸容易犯错误,但是没办法,一旦沉迷在这样的状态中就很难自拔。
成年人要成家立业,就开始争名夺利,整天因贪、嗔等烦恼造各种各样的业——贪“我”和“我的”,嗔恨“他”和“他的”,整天不是贪就是恨。
成家后,和家人关系好的时候就贪,关系不好的时候就恨。立业的过程也不离贪、嗔。事业进展顺利、得到一些利益的时候就贪,并且贪心越来越重;不顺利、失去一些利益的时候就开始嗔恨。除了嗔恨,还有嫉妒和傲慢一直相随。看到不如自己的就看不起,根本不屑一顾,这叫傲慢。别人稍微得到一点利益,有一点功德的时候,心里就开始不舒服难受了,然后就开始说坏话,这叫嫉妒。
贪心、嗔恨心、嫉妒心、傲慢心这些烦恼的根是愚痴。愚痴就是不明真相,不明真理,导致自己当下心里就没有真正的安乐,同时又在造业,将来还要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是成年人的境况,真的可怜。
老年人的心已经衰败了,头脑也不灵活。身心如此衰败,内心也特别失落。心里也非常痛苦。这就是老苦。
无论是未成年人、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离不开沉迷的状态,同时放逸。每天都这样虚度光阴,同时又在造业,将来还要继续在六道轮回中流转,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这主要是因为放逸。
无论在人生的何种阶段,如果自己能够时时刻刻以正知正见守护身口意,就不会放逸,不会造业,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但是现在的人都没有这个能力,少许人有一点正知正见,但在遇到对境的时候也提不起来。
——摘自《二规教言论》11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7 16:25
毛泽东与《三国演义》
陈思
2019年03月27日08:07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毛泽东与 《三国演义》
著名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不仅在华语世界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也产生了世界性的深远影响。毛泽东研读《三国演义》中所载的政治、军事斗争及谋略故事,并对其进行科学地参考与运用。他不但研究其中的战争和战法,还研究其组织、矛盾和特点。毛泽东时常引用《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故事借古喻今,说明一定的道理,其中也往往渗透着辩证法分析方法。
“打仗的事怎能照书本?”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在指导实际工作中经常引用《三国演义》里的话。1932年,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被剥夺后,有人经常借此批判毛泽东。对此,毛泽东后来回忆说:指挥作战时,谁还记得什么《三国演义》?统统忘了。打仗的事怎能照书本?
尽管这个时期毛泽东受到了“照书本打仗”的批判,但他后来的军事著作却一点也不避讳引入三国的战例,并且很欣赏其中诸多布置兵力的方法。1936年,毛泽东在文章中曾明确提到“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1937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再次提到这两场战争。
1965年,毛泽东在杭州的一次讲话中说:“国民党的军官,陆军大学毕业的都不能打仗,黄埔军校只学几个月,出来就能打仗。我们元帅、将军,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的。我本来也没有读过军事书。读过《左传》《资治通鉴》,还有《三国演义》。这些书上都讲过打仗,但是打起仗来,一点印象都没有了。我们打仗,一本书也不带,只是分析敌我斗争的形势,分析具体情况。”
由此可见,毛泽东是从《三国演义》中的战例获得一些启发,开拓思路,并结合战争的实际情况去灵活判断,继而作出合情合理的决策,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国》中的“年轻干部”
毛泽东很喜欢《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这段故事,特别注意其中几位主角的年龄和才干。他在1953年5月谈话时说:“三国时代,曹操率大军下江南,攻打东吴。那时周瑜是个‘共青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他当,结果打了胜仗。现在要周瑜当团中央委员,大家就不赞成。这行吗?”1957年,毛泽东再次举三国故事为例:赤壁之战,程普40多岁,周瑜20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孔明27岁成名,也未当过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嘛!也是个新干部嘛!赤壁之战以前无名义,之后才当军师、中郎将。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提拔?
“刘备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毛泽东曾多次谈论刘备这个人物,有褒有贬。他对刘备的赞赏,主要集中在他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有很强的组织能力。
但毛泽东认为,刘备的缺点也很明显,最显著的是他不能区分主次矛盾。在三国成鼎立之势后,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刘备不了解这一点,所以当孙权数次征讨荆州时,刘备派了根本不执行“以联吴为根本、争夺荆州要有理有节”方针的关羽去驻守。在荆州失守,关羽被杀以后,刘备急于为关羽复仇,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因此导致了失败。
“关羽不懂统一战线”
1927年,毛泽东率部进军井冈山时,张子清的第三营走散,有人认为张可能投敌叛变了。毛泽东说,三国时候的关云长,也在兵败后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了收买利用他,费了多少心机!可是,关云长一得到刘备的消息,立即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成为千古美谈。
不到一个月,毛泽东的这番话就得到了验证。在一场战斗的危急之际,张子清突然赶到,投入战斗,击溃了敌人,回归组织。
毛泽东拿张子清与关云长相比,体现了毛泽东对战友的信任,也说明在毛泽东心目中,关羽的忠义与共产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是有其相通之处的。
另一方面,毛泽东对关羽的弱点也看得很透彻。1932年初,毛泽东在与程子华谈话时说:关羽出身下层社会,是刘备的心腹之臣,随其周旋,不避艰险,死后被尊为武圣人。到处都修建有关帝庙。但他的弱点是自负凌人,以致发展到上当受骗,大意失荆州。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又谈到了关羽。他说:关羽这个人虽然过五关斩六将,威震华夏,但孤傲自大。
1949年,在解决绥远问题期间,毛泽东曾经讲过:清朝所以能统治中国260余年,就是因为统治者一开始就制定了一条统一战线政策,以少数团结了多数。《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盟军搞关门主义。
学习诸葛亮
在英雄辈出的三国人物当中,诸葛亮也是毛泽东非常推崇的一位。毛泽东多次提倡人们要学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毛泽东十分重视诸葛亮的宣传能力。1930年夏天,毛泽东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到宣传工作时,他介绍了三国时黄忠大败夏侯渊的故事。他说,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工作。
毛泽东对诸葛亮采用屯田制巩固边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55年元旦,他在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时说: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
为曹操“平反”
毛泽东向来主张对曹操给予客观的评价。从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毛泽东对曹操“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及“不杀降”的政策均十分认可。
1952年11月,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参观殷墟。他对随行人员说: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儿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毛泽东对曹操的磅礴气概,文韬武略,胸怀品格,均非常欣赏。在政治方面,曹操是强硬派;在军事上,曹操雄踞北方,挥师南下;在文学方面,曹操是浪漫主义豪放派。
以曹操为中心的建安文学是中国文学著名的黄金时代。曹操的《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都是文学史上的皇皇巨作。毛泽东欣赏曹操大气磅礴、气韵沉雄的诗词作品,称赞他“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然而,曹操毕竟是封建王朝中割据一方的军阀,因时代的不同而必然带有其历史局限性。毛泽东对曹操也有过一些批评。
1966年,毛泽东曾说,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毛泽东以此为例批评曹操刚愎自用,不能采纳良策。此外,毛泽东还曾批评曹操不能严于律己。《三国志》中的《武帝纪》中,讲述曹操“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毛泽东圈画了这一段,并写道“赤壁之败,将抵何人之罪?”赤壁之战,是曹操亲自领军,亲自决策的一个重大失误。曹操却又未能自罪,可见他宽己严人,处事不公。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8 09:50
【石门素疏】每日公报
2019年已过31+28=59+28=87天,慎勿放逸!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精进持净戒!精勤勿放逸!
(一)【石门素疏】
【读书卡片】向阳花开[沙门][沙龙][沙场]&
【课堂笔记】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最高纪录】20181015课堂笔记399页。
【最新统计】 20140218-20190228共204,755 页。
【吉兆瑞相】20140218-20180731共150,888页。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相册】
https://user.qzone.qq.com/3321846717/infocenter
《石门素疏》:《课堂笔记》&《读书卡片》
【最新统计】
*20140218开始,截止20190228
共有: 204,57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231
共有: 193,8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130
共有: 182,927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1031
共有: 173,341个文件。176,832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930
共有: 165,144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831
共有: 157,776个文件。
*20140218开始,截止20180731
共有: 150,888个文件。
随缘随喜,珍藏留念!
【QQ空间】水南石门素托邦
https://user.qzone.qq.com/1485781498/infocenter?ptsig=3nMpYy8QG2SU5pjIu3nikim195LyIcmuiVPwd3gSCq0_
随缘随喜,珍贵日志!
【腾讯空间】鱼象鱼私人会所观音堂
截止20161012:PP35798张
http://user.qzone.qq.com/863861515/infocenter?ptsig=XIZ48CW5HXJ*x8Gf9tRvnzjt5HN6kvx2kvx1AvRw5*A_
随缘随喜,典藏影像
【百度云盘】鱼象鱼
截止20160523:PP25019张
http://pan.baidu.com/disk/home#list/path=%2F
感恩!
(二)【每日功课】
鱼象鱼说【观音堂】【大学堂】【讲武堂】
每日功课安排好,勇猛精进要记牢:
弘法利生看看天,看图说话问问安。
习功课新闻早餐,练书法渔舟唱晚。
鱼跃龙门喜冲浪,军民融合援疆藏。
一朝翻开楞严后,不看天下糟粕书。
一旦登上涅槃岸,刹那舍弃般若舟。
每日抄经念佛
每日甘露施食
每日精勤笔记
每日持咒忏悔
早殿,过堂,素斋,施食,养花,禅坐,读经,笔记,药石,书法,晚诵,回向,补经,送圣,养息。感恩!
(三)【三世因果】鱼象鱼说
敝人乃鱼象鱼,实名叫徐向阳。
一九九零年代,毕业温州师院。
感谢青中收留,执教高中语文。
加入民主党派,改行民革县委。
高人贵人相助,仕途一帆风顺。
鹤城镇长助理,兼一村指导员。
监察局长助理,监察局副局长。
教育局副局长,司法局副局长。
感谢组织培养,非是个人能干。
业余迷信冬泳,发起成立冬协。
秘书长副会长,至常务副会长。
生活玩世不恭,灯红酒绿沉醉。
谁知三高相伴,终至卒中突发。
送医紧急抢救,昏迷十天十夜。
亦是阳寿未完,今生再续奇缘。
住院五月之久,访客三百之多。
诚心思过忏悔,无酒无肉无荤。
人生以戒为师,戒贪戒嗔戒痴。
禅堂闭关修行,小乘大乘密乘。
感恩!
(四)【人生信仰】鱼象鱼说
温州泳友,天主教徒和平鸽一直想拉敝人入教。近期其发来短信:“看来你是信佛了”。敝人回复:“去年生日那天,敝人光荣入党,故信仰马克思主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鄙人虽身困斗室,但精神自由。信息时代,可以畅游古今中外:远观奥林匹斯,近揽华夏蓝图。尽情神交先贤古哲,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马克思,从孔老诸子,到孙中山,毛泽东。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快然自足也!
华夏文明以儒佛道融合为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为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当前中国哲学界正如火如荼探讨马西中结合课题。这无疑也是敝人最感兴趣的。
感恩!
(五)【福慧双修】鱼象鱼说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美丽看破了,不过是躯壳;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名利看破了;不过是浮云;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人生看破了,不过是梦幻;
少看少听眼目明,少言少论耳根静,
少思少虑绝缘虑,少执少求心态平,
少争少斗少机心,少食少醉少病心,
养生之道少为贵,少去杂心留凡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感恩众生】鱼象鱼说
阅历决定正见应用。
真正的宗教家是:明知前路艰难坎坷,但他的心理早已有了准备,不管众生对他是骂还是打,他都要心存感恩;为了弘法利生,他毫无畏惧,甚至牺牲性命于野蛮的人群中,都不埋怨,而且感激那些野蛮的众生完成了他的道念。
“弃命必死”对于菩萨行者并不为难,因为他们的生命观已超然,不惧一切磨难。
感恩!
(六)【素食禅茶】鱼象鱼说
素食是心的修行。
向阳花开,友情供斋。
健康素食,结缘博爱!
20170331热烈祝贺芝田素食协会成立!
[早餐]麦片+红枣+桂圆+黑米粥+枸杞+白面包等
[午餐]米饭+青豆+番茄汤+花菜+胡萝卜+土豆丝等
[晚餐]南瓜焖饭+阳春面+芥菜炒饭+稀饭+玉米糊等
[点心]白面包+雪梨+苹果+麦片等
纯素:戒酒断肉,少糖少盐。
非荤食,非奶素,非蛋素。
少吃多餐,饿治百病。
食饮有节,五味清淡。
富养精神,穷养身体。
蔬菜讲究红绿黄白黑搭配,均衡营养。
20130903敝人开始纯素。
欣然品味戒定真香,已然告别“三高”富贵病。
【养生歌谣】鱼象鱼说
最好医疗是休眠,最好医药开水饮。
最好医生是自己,不治已病治未病。
【修行纲领】不足食不足衣不足眠
饥来餐困来眠,素食素衣素言
修戒修定修慧,戒贪戒嗔戒痴
【参禅格言】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六、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七、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八、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勇猛精进,禅悦法喜,普皆回向,阿弥陀佛!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8 12:12
星云大师:鼓励与责备
2019年03月11日 10:47新浪佛学 微博 我有话说(2人参与) 收藏本文
星云大师:鼓励与责备(摄影:许蔓苓)星云大师:鼓励与责备(摄影:许蔓苓)
‘以鼓励代替责备,以赞美代替呵斥。’这不但是教育上最好的方法,这也是做人处事最妙的高招。
人与人相处,产生磨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是,因为责备太多,给予鼓励赞美太少,所以部属求去、朋友疏离,这是做人处事最大的缺陷。
吾人有两个眼睛,都是用来看人的:看人的过失、看人的错误、看人的缺点、看人的不好;但就是看不到自己。
人,有一张嘴巴,也是喜欢说人的不是、说人的缺失、说人的短处,甚至自赞毁他。因为嘴巴的声音是讲给别人听的,自己不会听到。有些父母对子女责备过度,子女远离他去;有些夫妻相互指责过多,婚姻就亮起了红灯;有的朋友只知指责对方情义不够,不肯自我检讨,如此要想结交患难道义之友,就很难了。
人之相处,也不是不能责备。春秋责备贤者;但必须是贤者,才能接受责备。没有力量的人,更需要给他鼓励。马拉松赛跑,需要很多的掌声,帮助他发掘本能的力量。国家的奖章、奖状、奖金,各种的荣誉,都是要给人鼓励的。
猫狗,也喜欢听主人的赞美;马牛,也希望有主人的鼓励。树木花草,也是要有和风雨露的滋润,才能成长;灰心失意的人们,可能一句温言慰语的鼓励,因而走上光辉灿烂的前途。
现在的社会,地位低的人,如农工、贫民、部下,都容易受到上级的指责。其实,在高位的人,由于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他也会招致全民的责备。
过去寺院丛林里说:‘当家三年狗也嫌!’因为责备太多,也可能会坏了好事;甚至不当的鼓励,有时也会招致不良的后果。不过,我们还是宁可‘用鼓励代替责备,用赞美代替呵斥’;因为,人毕竟还是希望受到鼓励、赞美,那我们又何必吝于给人一些赞美,来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呢?(来源:佛光山 摘自《人间福报》)
鱼象鱼
发表于 2019-3-28 12:16
清明将至,请为亲人读诵《地藏经》!
2019
03/28
07:49
九华地藏菩萨
企鹅号
分享
评论
39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讲,从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直到弥勒佛成佛之前,释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的所有众生都托付给了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亦是幽冥界的度化者,能使你的过去七世父母、六亲眷属,冤亲债主早登九品,不再受苦。
清明将至,帮亡人亲友读诵《地藏经》,为逝者忏悔发露罪愆,如地藏救母那样的发大悲愿,来为我们的亡人亲友,远离痛苦,得到究竟的利益和安乐。同时回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国家昌盛,世界和平。
《地藏经》的功德利益:
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像,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华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礼。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世尊。未来世中,及现在众生,若能于所住处方面,作如是供养,得如是利益。
——摘录自《地藏经》
关于地藏经念诵常见的问题(摘选海涛法师开示):
问:在家人诵《地藏经》,能不能对治不健康的身体?或让病赶快好起来?
海涛法师:一定可以,每一本大乘经典,都能够帮助众生消业,净化心灵,所以在家可以常常念诵消业障,也可以一面学习地藏菩萨的精神。
问:因为家庭环境因素,诵经都要在晚上,如果在家里念《地藏经》这样好吗?
海涛法师:没关系,《地藏经》没有说白天可以念晚上不能念。有些人说晚上念《地藏经》有鬼所以不敢念,这是慈悲心不够的说法,鬼是二十四小时都有的,你念《地藏经》鬼听到都超度了,那多慈悲呢!但重点是我们会怕就代表悲心不够,悲心不够就要更认真的念,先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然后观想菩萨在我的头顶,我就是地藏菩萨;如果你是地藏菩萨还会怕鬼吗?你只是你当然会怕。
慈悲无障碍,慈悲是最好的护法,没有人诵《地藏经》念到神经病的,也没有人说念《地藏经》念到被鬼吓死了,没听过这种事情。所以你还是要念,刚开始会怕就找个伴一起念,念到你自己独立了,就无所谓了。
地藏菩萨